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重山劫>第29章 副官

  “我知道。”我听见自己的回答,灯花剥落,发出轻响,火焰将熄未熄,我唯有在心中掂量,到底可以对她透露多少。

  “之前你提到的救了侯笑寒的副官,如今葬在何处?”我低声问询,下意识攥紧袖中玉佩,一片冰凉,万分清醒。

  “那位副官又是何人?”

  侯佳宁的表情隐匿在阴影之中,她支着下巴似乎在思考,又或许只是困倦了,室内安静许久,久到我以为她不会再回答时,她终于开口:“我也很好奇。”

  “侯家的事情,他们从不告诉我。无论是早逝的叔叔,还是被陷害的姑母,死得不明不白的表弟们。”

  “他们希望我不要被这些事情困扰。”她目光炯炯,一双眼亮中带寒,“他们希望我不必背负这些事情,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哪怕是要嫁给仇人的儿子。”

  她将香炉盖子缓缓掀开,又从香囊中掏出几枚香球,倒入炉中缓缓拨弄,一股奇异的香味席卷而来,神秘又悲哀。

  “我做了错误的决定,但所幸为时不晚,还有补救的机会。”她的目光静谧却空洞,望着袅袅升起的香雾,“你不也是这样吗?”

  侯佳宁突然伸手,掐住我的手腕,我袖中还藏有短刀,怕争夺中割伤了她,便假装镇定,不作挣扎。

  她感受到了我袖中藏着的是一把短刀,却没多问,只是收回了手,继续道:“那位副官,没记错的话曾经是宫里侯妃姑姑的侍卫,后来姑姑遭陷害死去,那侍卫便被放逐出宫,重新回了侯府。”

  “那人惯用双剑,一长一短,是王府的用剑高手。”侯佳宁讲到此处时突然停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剑法尤其独特,与那日掌船搭救我们的黑衣人应该师出同门。”

  我心下大惊,唯一可以解释的,便是当时同宁玉一同下山的,还有一位男子,两人应该一同遇见了侯妃,一起共事,直到侯妃身死。但我在太行山上时,那位老道却从未提及,他还有另一位弟子,那日下山前,他只提及等宁玉归来……那另一位呢?难道正是因为也已身死,所以再也等不到那人的归来?可为何那片坟地之中,又只有一座刻着蔷薇石碑的衣冠冢,为何另一枚玉佩与短剑又在其中……

  我思量片刻,最终还是决定与侯佳宁全盘托出,唯有如此,我才能更接近真相。

  香料燃烧释放的香雾像一张无形的网,置身其间,无处可逃,偶尔有风冒失地闯入,却打不断我的陈述,侯佳宁的眼睛里跃动着烛火的颜色,她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仿佛这世上再精彩动人的故事都无法让她裂出一丝破绽。

  “或许是因为宁玉没有在侯府过多露面,又或许是那些年月她藏匿了起来,以至于我并不知晓她的存在。”侯佳宁缓缓开口。

  “我很高兴,你最终愿意将这些事情告诉我。”她席地而坐,面容肃穆,仿佛她已透视了一切,而她面前的我仍毫不知情。

  她只是将手放在我的头上,母亲一样温柔地抚摸:“我或许猜到了什么,但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是侯家的女儿,我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自己向家族赎罪。难以置信命运竟然如此安排,但这或许就是你我的命运。”

  她那么镇定,眼角却落下泪一滴,偌大的宫殿回荡着她的审判:

  “我还不能告诉你故事的真相,你唯有等,等那个与你息息相关的人,自己来告诉你。”

  我望向那双流泪的眼睛,冷风从四处灌入,摇摆的火苗终于熄灭,室内飘荡着凄冷的香气,哀久绵长,我从袖中掏出奉皇后毒杀丽妃时使用的毒药,心想或许她比我更适合成为毒药的主人。

  我们来到金陵,身份尴尬,但吃穿用度应有皆有,不知又是何人在偷偷帮衬。我在宫中闲来无事,帝王也并没有真正限制过我们的出行,得空便与九姐姐遛出宫外。金陵偏安一隅,未经战乱波及,一切仍是繁华盛景。九公主念叨着要去鸡鸣寺烧香,我便跟在她身后,寺中香烛冉冉,神佛万千,九公主跪于蒲团之上,神色静谧,主持望她许久,只双手合十道她是有佛缘。

  我望着音容慈济的神像,却又想起那座老旧寺庙里的一切,仿佛那夜的月色还笼罩在我身上。此刻念经声起,我却隔绝在世外,只能坐在竹树下虚虚闭上眼,等九公主与主持交谈完。

  我们两人穿行在喧闹的街道,茶楼酒肆依旧热闹,我忽然来了兴致,拉着她上了一间茶楼,反正回宫也无事,左右都无事,不如来这里听听街头巷尾又流传些什么新奇见闻。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年纪不大,爱讲志怪灵异,什么花妖狐鬼,谋财害命,报恩复仇,若是八公主在此,必然要被吓得叫人不许再说,可是九公主不会害怕,她只是平静地聆听,沉默到底,甚至连面前的茶杯都没有端起。

  我听得烦腻,便将一些碎银抛上台,要那说书先生换些故事,那说书先生却把碎银交还给我,恭恭敬敬地弯腰道歉:“除了志怪奇闻,其他的一概不敢再说了,这位小公子,实在抱歉。”

  我唯有悲哀,最终还是把钱赏赐给他,让他继续吟诵那些诡异灵幻的唱词。

  城中人并不认识我们,他们在一边畅所欲言,不像那只敢说妖谈鬼的说书人,他们喝了酒,胆子便大了起来,无所顾忌,什么都可做下酒之谈。他们谈起远嫁回纥的八公主,谈起回纥的内乱,皆因那曾侍我朝的二王子而起,谈起死而复生的皇子公主可能已经回到金陵时,我只是悠闲地喝茶,听得他们义愤填膺,责骂三皇子如何歹毒,竟然要强迫忠臣之后涉江攻打金陵。

  我只是安静地听,好似这些与我相关又无关。

  再谈及三皇子借十四皇子之手屠杀王室之人时,隔壁桌的人附和了一声:“两人蛇鼠一窝,那十四皇子不是跑来金陵了?怕是斗不过三皇子灰溜溜逃过来的吧?”

  一声碎响,竟是九公主将茶碗摔碎了,她柔柔一一笑:“局外人,又如何能知晓真相,各位还是谨言慎行。”

  那说书人也顺着她的话,遣散聚集的众人,天子脚下,谁都清楚祸从口出的道理。

  斜阳晚照,城中一切如若镀金,我与九公主赶在太阳彻底落下时返回行宫,恰好长道之上,宫灯逐次亮起,可惜我们要去的宫殿太过偏僻,仿若光明之外的旁逸斜出,一路漆黑,通往宫廷中最隐秘的角落。

  所幸夜里有萤火纷飞,这是长安的宫殿难见的景色,我们两人便就着萤火一路前行,晚风吹起衣摆,倒像是今日说书人故事里的孤魂野鬼,在大道上飘摇。

  有人急匆匆从旁侧小道穿行,我唯有看见明黄色的衣角,在树丛中转瞬不见,那样的颜色,即使在一片漆黑中也不会黯淡。

  长廊之下,忽然亮起了一盏灯,有人执灯立于风中,衣袂盘旋,我与九公主由远及近,终于看清是一身素衣的侯佳宁,提着宫灯在尽头等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