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 你说这家人真有意思,家里不够住连电线杆都抱回家!”

  “那倒是,哪能这样呢, 电线杆还能住人不成?”

  “就是, 要都像他那样, 别人还要不要过路了,你看还把路给围了。”

  “就是”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那么多知青回来可怎么办?大街上到处混的人都多了起来。”

  “就是,工作又没工作的,我看最近治安都有点乱……”

  “……”

  这些谈论在韩见晴的意料之中。

  但韩见晴没想到的是很快李同又来找自己了。

  与此同时, 谢先华也通知了韩见晴再去现场采访一事,并让她带上习书瑾。

  韩见晴知道这是谢先华想要先见见习书瑾了, 所以她马上也把习书瑾喊上了, 当然了, 用的是想让他帮忙看看电路这个借口。

  为什么不直接把事情告诉习书瑾呢, 那是因为这件事还没有定论, 所以韩见晴并不想让他有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

  要问韩见晴为什么坚定了如果这事成了习书瑾答应设计电路这事呢,那是因为之前在刘小悠那里听到的习书瑾的经历, 这种人是在社会上磨砺过的, 看他一上学就比别人更加努力的态度,韩见晴就知道他只待一个机会,一个厚积薄发的机会。

  采访那天,韩见晴早早就和习书瑾去了。

  因为习书瑾听说是帮忙给别人看电路,他还带上了自己工具箱。

  韩见晴看到的时候还忍不住感叹,果然是好样的, 就这态度也很值得夸赞啊。

  等到了差不多约定的时间, 韩见晴便看见了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李同, 包括和他一起的谢先华。

  而且令韩见晴奇怪的是,谢先华旁边还有几个陌生的人。

  其中一个和谢先华挺熟悉的感觉,看他和谢先华的互动就可以发现,不仅相熟,这人还可能跟他们要做的事相关。

  这不,谢先华就开始就两方人马互相介绍了一下。

  “这位是我的老同学,也是现在电力局的主任。”

  韩见晴一听,就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旁边的习书瑾在一开始见到对方三人时就觉得有点奇怪,但还只是一点点而已,可这时候他才是真正讶异,不过他没再说话,再看韩见晴和两位说话的模样,习书瑾慢慢意识到韩见晴真正的目的了。

  双方互相寒暄了一下便进入正题了,在李同这位货真价实的新闻工作者的前情回顾下,几人再次敲响了这户人家的门。

  因为上次上报纸的事,这户人家算是出名了,其实也算不上,毕竟也没暴露地址,只是拍摄了被圈进家里的电线杆还有拥挤的房子而已,但这毕竟是当事人,这段时间对这篇报导的讨论并不少,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时候也有点难堪。

  所以在看到敲门的人后下意识就是堵住门。

  开门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男性,他脸上带着种生活带来的颓废,他眼神警惕地看着李同,他还记得就是这人说要改善这种拥挤的住宅情况,可谁想他在报纸上报导的是那些东西,导致他这几天都不敢出门,生怕别人来问自己,这下他又看见李同,更加恼火了。

  但他也不敢做什么,因为李同是有工作的,又是记者这种能写文章拍照片登报的人,所以他还真不敢得罪。

  “谁啊,半掩着门?”

  这是这户人家女主人的声音,她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

  就在她说话间,她已经从打开的那个门缝里看见了韩见晴,她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也是一惊。

  “你们又来干什么的,害我们家遭闲话还不多嘛?”她眼神凶狠,说完不理自己呆楞住的小儿子,拉着他就想把门彻底关上。

  韩见晴当然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她一抬手刚想阻拦就和李同撞到了一起。

  韩见晴和李同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只是马上他们就止住了这户女主人想把门关上的动作。

  “婶,我们不是来让你们遭闲话的!”

  “不是?不是你们来干什么?上次不也是说得好听,结果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

  “婶,我哪有干什么啊,我就是想把这些事暴露在政府面前,政府知道了这事,才会来处理不是?”

  大婶半信半疑,她探出头打量和韩见晴同行的几人,狐疑道,“这些都是政府的?来帮我家解决住房问题吗?”

  “那当然了,我虽然报道了这事,但还得政府的过来确认才行啊。”

  大婶的表情明显有些松动,“那是要给我们房子还是给我们地?”

  李同表情一点变化都没有,他好声好气,“大婶,这哪有那么快,你看这下乡回来的知青还少吗?家家户户住房都紧缺,国家不也是在想办法吗?”

  “那你意思是现在还没有办法?”说完,大婶就想把门关上。

  “别别别,大婶,这房子的事又不是一朝一夕的,房子的事没那么快解决,但是电线杆的事可以先解决啊!”

  大婶掩着门回头望了望自家圈进去的电线杆,顿时,她的语气更加不好了,“怎么,你们难不成还想把我家给拆了?”

  “婶,我们没这意思,这不是都来商量了吗?你放心吧,肯定不是把你家给拆了的,毕竟大家的住房都不够,要是拆了大家都得拆,那剩下那么多人可怎么住?”

  李同说的理所应当。

  但大婶依旧不太信任,“你说真的?”

  “那可不,这人都来了。”

  大婶这才半信半疑的打开门。

  接下来就是大婶这家人和韩见晴一行待在狭小的空间里开始了谈话。

  谈话的主要是一起过来的电力局其他同事。

  韩见晴则是跟在谢先华身边听着谢先华和那位电力局主人说话。

  习书瑾也在两人身边。

  “老谢啊,像这种情况可真是不少了,这也不是其中一个,我之前也听到不少下边的兄弟上报说影响了修电,可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要是人口住房的问题不解决,那么我们这也不好搞啊。”

  谢先华点点头,“确实,现在主要是没什么发展,但是人又多,东西就那么点,不够分的。”

  “就算够分的,我们这电路系统也不好搞啊。”

  “怎么?这里边还有什么由头?”

  “人啊,物啊,你看要整改这些电路问题,材料要不要,时间要不要,做事的人要不要,像我们这里平时修电的人都勉勉强强,别说再来点事了。

  主任也没在这多待,因为实在太挤了,几人都是小声说话,所以几人在跟李同示意后便先出了门,“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改要怎么改。

  “如果改那么肯定是想要能够多用几年的,所以系统线路一定得有方式地排列好,虽说很多电力人才都来了我们这,可毕竟都还差一点,要那种专门学过的才行。”

  谢先华顺着他的话提起,“那现在国家不是恢复高考了嘛,那些老师教授们也都回来了,肯定会有人才的。”

  那主任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他们没再待多久,因为这时候李同也差不多谈好了。

  这次的在报道不再偏重于知青下乡,而是偏重于住房紧缺包括住房紧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回城人口的工作问题。

  而李同这边也答应如果政府整改,那么一定先从在这里开始。

  这事结束后,韩见晴也和习书瑾一起回了学校。

  习书瑾终于在回去的路上找到了机会问韩见晴,“你找我去那里是想看看这电路设计的问题吗?”

  韩见晴也就没再隐瞒,“嗯对,我觉得你有这个实力,不过这次的时机不太好。”

  韩见晴心底有些抱歉,毕竟什么也没干成,却让习书瑾陪着自己白跑一趟。

  但习书瑾也不这么认为,在这次的见面上,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并且知道了有这个机会,再说在那的时候,习书瑾便已经观察了现在的电路排线方式了。

  “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我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韩见晴一开始还想着要怎么寻找下一次机会,没想到习书瑾自己就已经安排上了。

  “韩同学,现在也不早了,不如我请你吃饭吧。”

  韩见晴连连摆手,“不了不了,这事都还没一撇呢,还是之后再说吧。”

  习书瑾也没强求。

  但在傍晚的时候,韩见晴接到了自己师父的消息,大概就是只要有可行性的方案,那么就可以一试。

  韩见晴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习书瑾。

  接下来的日子,习书瑾更忙了,他虽然也还是经常去图书馆,但更多的是借书,借完书他就会离开,并且和一位教授走得很近。

  直到有一次在路上碰见他们,才知道习书瑾邀请这位教授一起参与这件事。

  这位教授在看到习书瑾和韩见晴打招呼之后也很自然地打了个招呼。

  “小姑娘也喜欢搞电路?”

  韩见晴不敢在这样的教授面前造次,“有点兴趣,不过更喜欢理论性的。”

  教授笑着点点头。

  习书瑾则是在自己稿纸里时而画点什么时而算点什么,韩见晴悄悄看了看,反正是自己看不懂的电路图。

  习书瑾在一旁忙着,教授这下闲起来了就和韩见晴唠家常。

  “金融系的学生啊,金融……这个专业有点意思。”

  韩见晴看教授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原先的表情,也不知道他说的有点意思是什么意思,但她没深究。

  紧接着这位教授就开始问了,“那你以后是想从事什么行业呢?”

  韩见晴脑子里百转千回,最终还是决定说实话,“经商。”

  说完这话的时候,韩见晴心底还是有点忐忑的,面前的是一位博学的教授,她就像个小学生看见了班主任一样,毕竟这位教授面相看起来就有点凶的样子,尽管在和韩见晴聊天的这段时间中,他一直很和蔼。

  “哦?为什么想经商呢?”这位教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像一个长辈想要了解后辈的想法,仅此而已。

  韩见晴意识到这点也没在纠结什么,她把内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因为我学的是金融,金融专业就是要调配现有的资源,而现在我们国家的资源流动慢,和他国贸易也不多,所以我想通过现有的资源把人调动起来,这大家一起发展。”

  “树挪死,人挪活,有道理。”

  教授背着手像是在思考什么严肃的问题,没多久他又说,“国家得靠你们这一辈了。”

  韩见晴心头一阵,尽管这就是一句最普通的话,她还是被触动了,是啊,可不就是靠我们这一辈了吗?

  韩见晴看着习书瑾蹲着把稿纸放在腿上,手中还拿着笔不断写写画画,顿时心中的信念又起来了。

  时间慢慢过去,韩见晴也疯狂的汲取知识。

  很快就到了六月,也是快要到放假的时候了,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选择回家,他们都留在学校,也有很多终于重回教室的老师们留在学校为学生答疑解惑。

  韩见晴也不例外,但她不仅仅是留在学校学习,更多的是挣她在大学里的第一桶金。

  之前不在学校里挣钱也是在摸索中,但现在她又有想法了。

  俗话说的好,人民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当然是衣食住行了。

  住和行目前来看,韩见晴是没办法做到的,至于粮食,这样不太现实,所以还是排在最前头的衣。

  韩见晴借着放假的机会去了一趟省城,她约了一起倒卖瑕疵布的纺织厂魏干事那里。

  魏干事看见韩见晴的时候还惊讶了一番。

  “韩干事,好久不见了,怎么今天来了?”

  “嗐,学校放假了,我就过来这边看看。魏干事,你这精神满面,有喜事啊?”

  魏干事听到这话露出憨笑,“我媳妇前几天生了,我这不刚给邻居送鸡蛋回来,哎呦,说了这么久都还没给你送鸡蛋呢!来来来,我这红鸡蛋还有。”

  韩见晴看着明显眉眼带笑的魏干事,“诶呀,那我可太幸运了,一回来就碰见你家的喜事,我可不客气啊,红鸡蛋是肯定要吃的,可不得让我沾沾喜气。”

  魏干事一听,笑得合不拢嘴,“那可不,你来了肯定不会让你饿着肚子走,像我家这几年日子过得好还真多亏了你。”

  “哪能呢,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一起发展嘛。”

  魏干事在领着韩见晴往前走,他恍然想起刚刚韩见晴所说的话,“咦,韩干事,刚你是不是说了学校放假的事?”

  韩见晴笑着点头。

  魏干事一拍脑袋,看着韩见晴像是看到了什么罕见生物似的,“韩干事,你不会是参加了高考,上大学了吧?”

  “嗯,是,我现在在读大学。”

  魏干事嘴张着好久说不出话,“好家伙,韩干事可真厉害,不行待会儿得让我闺女好好沾沾你这文曲星的喜事,对了,你在哪上大学呢!”

  “京城,我在清大。”

  要说原本魏干事只是对韩见晴考上大学的事随口庆贺一番,可现在一听到这学校这城市,他顿时说不出话了。

  韩见晴觉得有点好笑,“看什么,考上这了你就不认识了?”

  “不,不是,”魏干事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韩见晴就像是不认识她一样。

  等他偷看韩见晴几次之后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那韩干事,你现在不在你们厂里上班了?”

  “是啊,我很久之前就不在那上班了。”

  魏干事听过之后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什么事嘛?魏干事,咱都多熟了,也算是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有什么事直说呗。”

  魏干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就……那个你们那个厂的事,我说了你可别气。”

  韩见晴心里咯噔一声,虽然已经不在那很久了,可是现在在熟悉得地方韩见晴难免有点在意。

  “嗐,我生什么气啊,有什么事你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