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干事叹了口气, “就,哎,我们厂和你们, 奥不, 和青安县的食品厂之前有过单子嘛, 就一开始是你来谈的那次,但现在我们厂没有买食品厂的东西了。”

  韩见晴没说话,只是眼神示意他继续。

  “就……”魏干事有些犹豫,但他看了看韩见晴有些担心又带着点冷漠的表情,还是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我们厂是去年开始没订食品厂的菌菇酱啊辣椒酱还有什么芒果罐头这些, 原本是要订的,只是去年五月的时候, 我们厂里收到的酱和以前的口感差太多了, 我们这边的人就和食品厂那边的交涉了一下, ”说着, 魏干事突然想起另一件事, “韩干事,你是什么时候不在那干的?”

  韩见晴心底有些不是滋味, “三月, 三月初辞职的。”

  “三月?这么早你就辞职了?为什么啊?”魏干事刚问完就意识到自己可能问了个不合适的问题。

  但韩见晴只是笑笑,“我想要的和食品厂需要的未来不一样,所以我就辞职了。”

  气氛陡然变得局促起来,韩见晴马上笑着问,“然后呢?食品厂做出来的东西不像以前那样,所以就不签单子了?”

  魏干事点点头, “我们厂里采办那边去交涉了,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 那东西是越来越不好吃了,所以我们厂里也就没再签单。”

  韩见晴了然地点点头,“算了,不说这些了,说说你吧,你还在纺织厂做?”

  “对,我还在纺织厂,我媳妇也是纺织厂的。”

  “你们纺织厂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还不错。和往年也差不多,大差不差。欸?韩干事,你在北京那边上学上得怎么样啊,那边的人是不是都特潮?”

  韩见晴冷不丁被逗笑,“哪有什么潮不潮的,大家不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

  “这哪能一眼,那可是北京啊,肯定比咱这强多了吧?”

  “强多了那倒不至于,不过那里的房屋基本比这边高,街道也宽,不仅宽还直,那里的街上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的,公交车的什么的也干净很多,市容啊面貌啊什么的,都让人舒服。”

  “这么好,大街上基本都是骑自行车的?”

  “哎,北京大嘛,没有代步的,走路多远啊。”

  “北京这么大吗?我小的时候从村子里走路到县城,要走四个小时呢。”

  韩见晴被噎了一下,“主要是京城那边的人都要赶时间吧,毕竟是一个市。”

  魏干事点点头,“对了,韩干事,你这是放假回家?”

  “差不多吧,也有点事。”

  “有事?”魏干事后知后觉对方和自己聊天的目的,“韩干事是找我有事?”

  “是啊,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魏干事看着说这话的韩见晴眼里发出熠熠星光,顿时想起这几年来跟着她倒卖布料的事,虽然一直都没发生什么事,但也是遇到过几次凶险的。

  所以一听到韩见晴这话的时候,他心头就是控制不住地一跳,但紧接着就是激动了。

  “韩干事,你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那当然,不过也不算帮忙,要是可以,咱们就一起赚。”

  魏干事心头动了动,他心头百转千回了好几次,还是把自己疑虑说了出来,“韩干事,能不能先问一下你想干什么,我也挺想跟着你干的,但是我这还有工作,再说了我孩子刚出生。

  “对了,韩干事,你现在不是大学生吗?你再干这个真的可以吗?”

  韩见晴转身看向魏干事,露出疑惑的表情,“我要干什么?”

  魏干事也算是在职场浸淫了很久的人,就在韩见晴刚刚露出的那个符合年龄的笑,他没感觉到温和,反而有一种危险的感觉,让他在这七月里莫名从脚底感到一抹寒冷。

  其实韩见晴也没什么意思,她虽然不觉得倒卖会怎样,但现在毕竟是这样的时代,于是她只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暗示他,仅此而已。

  “我也没想干什么,就是之前听你说你家有位亲戚在制衣厂工作?我想打听一下他们设计衣服是怎么设计的?”

  “设计衣服,打板嘛?”

  “嗯,差不多,先设计后打板嘛!”

  “我听我姨说那些设计都是有几个厂长的亲戚设计的,说是占着一个设计岗,但每次的衣服还不都是那些样子,改也改不了多少,有时候看到别人在大城市买的衣服就仿着做,也做不成什么样子。”

  “那制衣厂一直这样嘛?”

  “可不是,像招人一般也不招搞设计的,搞设计的都是厂长主任的亲戚。”

  韩见晴皱了皱眉。

  “你是想设计衣服?你大学学的设计衣服的?”

  韩见晴摇了摇头,“不是,我学的金融,资源分配的。”

  魏干事并没有听懂这是什么意思,也没听过金融这个专业,他只是奥了一声。

  “那韩干事,你是打算?”

  韩见晴笑笑,“我是想从服装这里入手,只不过也还在找路子,你认识一些手工活好的吗?有耐心,做工细致的?”

  “认识啊,我媳妇她妈就是。正好,不是去我家吗,我媳妇在家带孩子呢!”

  韩见晴一喜,“成。”

  不过这一趟终归是白来一趟,因为魏干事媳妇是一个老实人,她不敢冒这个风险,也不敢让自己的身边人冒这个风险。

  韩见晴也没多失望,她也只是想着这里有认识的人,更何况她知道在未来几年是下岗潮,所以她私心里想带着这里的人一起发展,不过不愿意也没关系,韩见晴还是和魏干事聊了聊才离开。

  韩见晴在省城逛了两圈,她没再找其他的厂,尽管这里是省城,可这里偏居内陆,往后的发展也相比较沿海慢,这时候挣钱容易,赔钱也容易,虽然很多东西便宜,但是交通难,所以韩见晴在省城又待了几天之后,买了一张去鹏城的火车票。

  鹏城的发展比上次又好了不少。

  韩见晴没有流连上次买过的丝巾手表之类的,这次她想有主导权。

  这边的年轻人穿得比省城的年轻人时髦,韩见晴瞧准机会,找上了那家最近正出风头的时风制衣厂。

  这家制衣厂算是国企,但是他的领导班子都是紧跟时事的,所以在彭城现在很多厂子里一骑绝尘。

  当然这种一骑绝尘也只是目前而言。

  因为他们厂子里做的衣服都是仿的从港城那边传过来时兴的衣服,所以卖的还不错,他们也因为第一个做这些衣服的,导致他们厂里的效益是最好的。

  韩见晴也是多方打听才先去搭上这根线。

  有了之前食品厂的经验,韩见晴觉得还是要在经营理念上有共鸣才能更好的发展,如果经营理念都不同,那还谈什么共事和发展呢。

  除此之外,韩见晴还去打听了一下他们的人品和私德。

  这时风制衣厂的厂长是靠自己走上这个职位的,和他共事过的都说他有义气,而且据说他以前在纺织厂干过,只不过那时候纺织厂排挤了他。

  至于为什么排挤呢,也是理念不和。

  现在就有不少人在笑话纺织厂,因为纺织厂现在的生意真是每况愈下。

  韩见晴也不同情,现在这社会有人挣钱就有人赔钱,再说现在还没到真正赔钱的时候呢,现在大家还是在拿死工资的时候。

  韩见晴打听好情况之后,便拿着自己的设计稿上门了。

  凭着这些设计新颖的服装稿,韩见晴很容易地见到了时风制衣厂的厂长张新茂。

  韩见晴看着他觉得真是人如其名,张新茂确实是一个干净清爽的人,而且有这种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老板的感觉。

  在韩见晴打量张新茂的时候,张新茂也在打量着韩见晴。

  他知道自己的制衣厂只是暂时比别人的好,但要是别人比自己先拿到港城那边时兴的衣服,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就很容易被打破。

  所以尽管在外人看来自己在的这家制衣厂算是发展很好了,但张新茂还是在不断地找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当然最好的就是能够自己设计出新潮的衣服,可是这会儿压根没什么人学设计,他自己也去找了不少年轻时候学画画的人,可是那设计出来的衣服却不咋地,基本上都没有港城那边的衣服靓,有的还带着以前的土气。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算是愁了很久。

  尤其是这几天他知道自己的老对手老早买通了港城那边的人,并且已经日夜赶工打算把这一批衣服卖出去,他更加着急了。

  这会儿就有人把这图纸递给自己,让他迫不及待想要见见。

  “张厂长,你好,我叫韩见晴 ,现在是清大的一名学生。今天也是来跟您谈一场生意的。”

  韩见晴示意了一下张新茂桌面上的设计稿。

  张新茂在看到韩见晴是个年轻人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是一个在港城那边过来的,毕竟只有港城那边的东西才新颖,直到听到她说自己是清大的学生,他又多看了韩见晴几眼。

  韩见晴就坐在那里由着他看。

  “韩同志还是个学生?你是学美术的?”

  “那倒不是,只是一直做为兴趣爱好。”

  “那韩同志是什么专业的。”

  “经济系下的金融专业,张厂长要是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我的学生证。”

  张新茂也没觉得自己的怀疑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拿起韩见晴的学生看了看。

  “真是不好意思,只是不知道韩同志这是……?”

  韩见晴知道这是张新茂的试探,她也没有在搞迂回那条路,“哎,生活不易,想挣点钱嘛,顺便用用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

  “是啊,我毕竟也是个学生嘛?”

  “哦?那请问这生意你想怎么做?”

  “我这里有两个方式。一,张厂长把我的设计稿买断,800一张。第二,不买断,100一张。”

  张新茂听到800一张的买断费,顿时就蹙了眉,不过,很快,他便松了眉笑道,“韩同学,你这学校里学的不精啊?”

  韩见晴看着他也弯起了唇,她笑眼看着张新茂,“哦?是嘛?我的老师教授们都说我学得不错呢。”

  韩见晴神色不变,又看了看不动如山实则刚刚眼睫有轻微颤动的张新茂一眼继续说,“鹏城的制衣厂现在是时风为领头羊,而成为这领头羊的契机便是张厂长您,您占得港城新潮的先机,让时风制衣厂也一跃成了收益最好的制衣厂。

  “可这个办法不是你才能想出来,张厂长现在应该也在为这个忧虑吧。”

  张厂长依然保持着自己最原始的表情,“那韩同志又怎么确定我会答应你呢?”

  韩见晴听到张厂长从称呼自己为韩同志到韩同学现在又回到韩同志,也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几成的把握了。

  “我不确定啊?”韩见晴眉眼依旧带笑,她就这么看着张新茂。

  张新茂终于维持不住自己的表情了,他的表情带着点疑惑又有点一言难尽。

  “不过如果刚刚两种方式张厂长都不愿意的话,那么我就只能找到其他厂了,相信会有想要把厂子做大做成领头羊的人。”

  “当然如果张厂长你愿意,并且选择买断的话,那么张厂长就是真的占了先机,相信以张厂长的眼光也知道我这些设计稿的价值。

  “如果张厂长选择不买断的话,那么也可以,我也会把我的设计稿卖给其他厂,那么最后比拼的就是质量做工了,现在大家的做工都大差不差,不过听说之前的制衣厂领头羊置办了不少新式机器,那些机器做出来的成品质量好出不少,不知道张厂长是否有这个能力竞争过它呢?”

  韩见晴这话算是说到了张新茂的心坎里去了,他确实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又爬到自己头上,尽管他也已经在置办新设备,但到底比他晚了一步。因为那时候他们厂算是要倒了,引进这一批港城新颖的衣服也花费了不少钱,不过在这挣了一笔之后,他马上就去订了一批新设备。

  这也是韩见晴选中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张新茂也是第一次碰到一见面就这么谈生意的人,所以他尽管心底再想要也难免再挣扎一番。

  “你这些图纸我已经看过了,难道你不怕我不买直接用你这图纸嘛?”

  韩见晴无所谓地笑笑,“我既然能直接拿出来,自然也有办法。你要是不买,那么我出去就会卖给别人。当然卖给别人事小,最重要的是张厂长你失去了一个真正的机会。”

  “真正的机会?”

  “是啊。难道张厂长真的以为我只有现在拿出来的这几张设计稿吗?”

  张新茂忍不住凑近,“你还有其他的设计稿?”

  “没有啊。”韩见晴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但这里随时都有设计稿。”

  张新茂这下终于没话说了,“行,我买断这几张设计稿。不过不知道韩同志有什么条件?”

  韩见晴自然知道他说的条件是什么,他问的就是买断自己以后设计稿的所有权。

  “每张设计稿800,一个季度八张设计稿。我们可以签约,当然我只签一年。如果我做出的设计稿你不满意,那么我会重新在画直到满意为止,当然如果中途有任何违约行为,都会赔付违约金。

  “设计稿我只收一次钱,后续无论你们卖了多少怎么扩张我都不管,但是我不允许我的稿子被随意更改。具体的你可以看看这份合同。”

  张新茂被这一连串的事情激懵了,他拿着合同从上往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什么?违约金五千?”

  韩见晴点点头,“这个违约金不仅是约束你,也是在约束我,无论我们双方谁违约了,都要向对方赔付这个钱。”

  张新茂听到这意思也懂了,他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合同,又核对了一下韩见晴的学生证,尽管他非常想现在就和韩见晴签下合同,但这个厂并不完全属于他,再加上这合同里边还有一些关于法律的事,他得找人看看才放心。

  “韩同志,能否等两天,等两天我们正式签约,今天太仓促了……”

  “当然,那我等着张厂长的好消息!”

  两人约好两天后的中午见面。

  韩见晴这两天便在鹏城好好逛了逛,因为前几天她都在打听消息,还没好好逛过鹏城,这一逛韩见晴便发现这里边已经有不少小摊贩了,而且这里的管理比上次来的时候更加松了。

  韩见晴在京城也感受到了这点,不过在京城大家更加忐忑,因为就在“天子脚下”,所以大家都不敢太多动作。

  过了两天,韩见晴顺利和张新茂签了合同,并先拿到一笔设计费。五张设计稿,先给了两千的设计稿。

  韩见晴也认可,毕竟大家都想知道这些设计稿的成绩,再加上时风制衣厂也还要资金投入生产。

  韩见晴离开鹏城时想了想并没有打算倒卖,她一个人也带不了什么,所以她只是买了点礼物回去送给朋友。

  韩见晴回到京城时才知道温枭已经进入国家研究院了,并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知道这个消息的韩见晴先是一愣,后一段记忆才悄悄浮现。

  那是今年六月。

  韩见晴刚忙完电线杆那边的事,其他的都由谢先华、电力局还有习书瑾去做了,对了,习书瑾顺利被聘请去电力局重新设计电路了,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位清大留洋归来又被下放的老教授,他是学习城市规划的。

  那天正好是习书瑾请韩见晴他们吃饭。

  回来的时候,韩见晴就看到了等在自己宿舍楼下的温枭。

  “没什么事,就是快要放暑假了,想问问你回家不,今天我妈给我打电话了?”

  “家里出事了嘛?”

  “没有,就我妈想我了,你大哥大嫂也想你了。”

  “是啊,我明天得给他们拍个电报,都六月份了。对了,你呢,你暑假回家吗?”

  “我来就是这事,我暑假的时候就要去研究院了。”

  “研究院?是我理解的研究院吗?”

  温枭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是啊,那边联系我了。”

  对着韩见晴疑惑地神情,温枭继续解释,“我当初参军的时候就想为祖国的……精密仪器做研究,那时候我跟着那边的人也学了不少,后来我不是受伤了嘛,就退伍了,不过带我的人说让我好好学,以后就专门搞这个,前段时间我也通过了他们的考核,这个暑假就会先去适应一下。”

  韩见晴听着,也为温枭高兴,顿时心底也更加确定了自己要努力的事。

  这也是她消耗时间开始挣钱开始为明年做准备的一个理由。

  自己的朋友都那么厉害了,自己可不能太拖后腿。

  尽管韩见晴接受这件事,但在回学校后,知道他要好几个月才能出来一次,她还是郁闷了好一阵。

  但,这也正好给了自己机会,给了自己一个努力的机会,等下次见面,双方都可以碰见更好的自己。

  而习书瑾那边的电路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他们的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后又推倒重来,经过了长达七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方案才终于问世。

  而也恰好解决了不少回城青年的工作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韩见晴也很紧张,因为最近上面的会越来越多,报纸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没了踪影,几乎全是今天在哪里开了什么会,确定了什么,那天又决定了什么。

  韩见晴忐忑地等着改革开放的消息。

  作者有话说:

  现实中,北京电路改造在九十年代末。文章是我瞎编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