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韩见晴回学校的时候就叮嘱三个小侄子,“爱军,爱雪, 我教你们的记住了没, 这个啊是我问别人借的, 不可以弄坏哦,不会的等姑姑下次回来再教你们!”

  “好!”

  “嗯嗯。”

  临上军卡时,温枭给了韩见晴一个水果罐头。

  “我妈让我给你带的。”

  韩见晴双眉上扬,罗婶子?她好好地把现在这么贵的罐头给自己干嘛?但她还是朝温枭扬了扬罐头,然后把它塞进了自己的包里, “罗婶子真是太客气了,替我谢谢你妈妈呀!”

  一路上韩见晴都是昏昏欲睡, 但一下车她就精神了。

  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要帮小侄子们准备英文的绘本还要每天认真学习上课的知识。

  尽管高考在两年后, 但现在的知识可不像未来那么简单。

  就像那个数学啊, 就已经包含了未来高数的内容, 而物理虽然重点在于力学和电磁学,但期间的一些内容也是未来大学才学的。

  更何况现在的高中都是两年制, 虽然恢复高考那年的试卷简单, 可简单也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且那时候的录取率可不高,她可不敢冒这个险。

  在韩见晴开着灯学习的时候,她没注意到身后那抹带着点怨恨的眼神。

  过了两天,罗天华喊韩见晴到他家吃饭,还喊了温枭。

  温枭本有点犹豫, 但韩见晴去, 他便也跟着。

  去之前, 韩见晴上虎爷那买了点乡里的泡椒。这泡椒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只是有做得好不好吃的区别而已。

  但从上次韩见晴去罗天华家吃饭的时候,她就发现了罗天华和他爸爸似乎不吃辣,但罗妈妈是比较重口味的。

  罗妈妈的手艺一直都是在迁就家里男人和儿子,所以她家里的菜一直都是口味淡的,且罗妈妈的手艺并不在辣椒这方面,她做的辣椒并不好吃。

  这里也没有拿辣椒出来卖的,就算是黑市,韩见晴没有找到辣椒,最后还是遇见了那次卖收音机时见到的一个猴精猴精的人,那人叫猴子,问了他才知道根本没人会拿辣椒出来卖,最后还是他从家里匀了瓶泡椒还有瓶红辣椒出来。

  两罐辣椒而已,韩见晴就当是走亲戚了,拿在手里也不带怕的,直接大摇大摆地和温枭进了罗天华家,这时候还没到饭点,但老远地,韩见晴就闻到菜香了。

  韩见晴脚步不禁开始加快,这上别人家吃饭还让主人家等不太好,而且去别人家吃饭靠着饭点去也不礼貌。

  索性到了之后,罗妈妈身上还系着围裙。

  她在看见两罐辣椒的时候又用围裙擦了擦手,还笑眯了眼,“来家里还带什么东西啊,真是有心了。”

  “婶子,这是应该的,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嗐,家家户户都有,我家就没有,”罗妈妈笑嗔道,“快进去吧,都在客厅呢。”

  韩见晴和温枭一起进去,看见客厅里的人除了罗启明还有好几个人,其中一位最为明显,因为他的气质非常儒雅。

  “罗叔叔好!”

  “诶,”罗启明让人落座,并向众人说,“这位是韩见晴同志。”

  但罗启明说完这句就没有再说其他的,所以韩见晴并不认识这里坐着的人。

  自从韩见晴坐下,她就感觉到几缕目光常常注视着自己,韩见晴也没有做其他任何表情,只是含笑坐在一旁,认真听他们说话。

  他们说话的内容已经接近尾声,但韩见晴还是推测出他们一开始聊的是关于厂子的事,也就是正式扩大厂子的事。

  没过多久,韩见晴也没听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她还是看出了这里面的人应该有两派,一派是县长的人,还有就是革委会那边的。

  不过也对,照现在这种情形,任何厂子只有一个派系那肯定长久不了,因为两方相斗不论谁输谁赢,厂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有一个人,韩见晴看不出他到底是哪派的,就是那位气质非常儒雅的那位。

  说他是革委会那边的,可又不像,说他是县长这边的,可还是怪怪的感觉。而且他全程没有说话,只听了别人交流。

  当然也有可能是韩见晴来得太晚,别人说话的时候正好她不在?

  胡思乱想间,这边的对话也就结束了,罗妈妈也喊着开饭了。

  桌子是由两张方桌拼成的,正好可以坐下。

  饭桌上的气氛比在客厅里的气氛好多了。

  韩见晴的位置被安排在罗妈妈旁边,虽然两个人的位置都是下座。

  不过就算是下座,其他人也悄悄侧目,因为现在虽然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实际上妇女的位置还是被看不起的,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候,可现在不仅和他们同一桌,县长妻子也就算了,另外一个名不经传的到底什么来头。

  温枭坐在韩见晴旁边,而温枭的另一边则是罗天华,再边一点就是那位儒雅的人。

  主位就是县长和一位国字脸看起来很严肃的一个人,据猜测,这人应该以后会担任这个厂的厂长。

  饭桌嘛,中国人的饭桌一般都是谈事谈天说地的时候,就算这时候有两个派系在,但也是一派其乐融融。

  倒也没说什么有营养的,除了寒暄两句,互吹几句,便也没什么其他内容了。

  很快话题又扯到菌菇酱了。

  “这次呢,其他多的我就不说了,就是菌菇厂除了为民还要长久的为民。前几天我和老余去了一趟试点村,那边的采摘工作进行得很好,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识青年建造社会。”

  韩见晴这才知道原来以后的厂长姓余啊。

  罗启明继续开口,“老余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韩见晴立马竖起耳朵,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喊自己过来吃饭遇上这么个情况是怎么一回事,但试点村那边可是军区,那可是家的地方,她可得好好听听。

  “嗯,确实非常不错。那边对于采摘工作有详细的规划。比如怎么能够使采摘菌菇的量最大化,怎么保存菌菇的种子,更重要的是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保证量。”

  韩见晴越听越不对劲,这怎么和自己说的有点像?尤其是老余的目光似乎偶尔扫过自己。

  她的心渐渐绷紧,果不其然下一句她就看到老余看着自己,

  “后来我听说是咱们县高的学生韩见晴同志提出来的,这次吃饭也是想听听你的说法。”

  “……”韩见晴晃神了一秒,便马上拿出自己最专业最得体的仪态,“谢谢大家的抬爱。我也只是对于菌菇生长有些了解而已。

  “因为菌菇菌包存在的话,两次采摘只需要相隔四五天,但菌菇没有菌包的存在,那么它就需要通过留下的一些种子开始生长,这个生长过程到能够采摘菌菇需要三个月,而且前提是有种子的存在。

  “而且成熟的菌菇不仅菌伞大还方便采摘,也方便我们挑选出合格的菌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这一点效率就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品质更好的菌菇,有了更好的菌菇那菌菇酱的主要原料也就好了,这就已经向做出好的菌菇酱走出了一半。”

  韩见晴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便继续开始说道,“买东西大家都想花少一点的钱买到好的,我想着就要在源头上做好。这样的话以后厂子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单子,有源源不断的单子当然也靠我们那些能够源源不断生长出来的菌菇了。这就又回到采摘菌菇的问题了,所以这不仅仅是成熟的菌菇大好挑选,更是为了厂子能够持续性的发展。”

  韩见晴小心地看了眼坐着的人,轻轻颔首,“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老余早就听说过这个说法了,而且他觉得就算这个问题现在他没注意到,那么以后迟早也会注意到,因为一旦菌菇酱卖的好,那么菌菇量不足的事迟早会暴露出来,人们就会发现把菌包里的菌菇全都采摘下来会导致菌菇生长缓慢。

  虽然到那时候再想应对方法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转念一想,这些问题现在就能规避也更好,毕竟大家都穷,真有个能增加收入的办法还不使劲往上使,这谁愿意?所以还是一开始就严格规范好更好。不过这个方法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高深的办法,他也不懂老友罗启明是怎么要叫一个女娃子在这样的场合说这些呢。

  怀着这些疑问,老余脑海闪过那次同去军区那边村子的时候,老友提到的他们采摘菌菇的分配不错,难道是因为这个?他抓住这个问题斟酌着用词,“我在村子里的时候,看到他们菌菇的上交方式似乎不一样?”

  上交方式?韩见晴脑袋瓜飞速的转,村子里的菌菇都是自个儿算自个儿的,所以都是自己来交自己的,最后拿的钱也是算自己的,不然大家也不能这么积极去采摘,还听话哪些可以采哪些不能采啊?要是按现在的集体制,浑水摸鱼地肯定多,菌菇的品质肯定也不好,再说山里的菌菇算起来都是国家的,这会儿算个人肯定要被打成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顿时,韩见晴的后背就冒了一层冷汗,这里可还是有革委会的人,那次那位被□□的老师又闪过韩见晴的脑海,幸好韩见晴算是一个能够稳得住的人,她依旧扬起得体大方的笑容,

  “我们是一个厂子嘛,需要大量原料。既然这样我们就需要很多的工人,可找菌菇都需要在山里,正式的工人当然不可能,所以我就想着不如聘请临时工,这毕竟是厂不是公社,不能说大队里直接分配。而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厂子的发展努力,为我们的社会努力。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现在大家都因为自己能够为厂子出一份力而高兴、努力,这不是很好吗?而且这不仅为社会努力,还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往后我们的人民也可以拿着钱多买些好吃的,也不用在来年春耕后挨饿了啊。这不就是咱们的社会越来越好了吗?也是在各位的治下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飞跃,毛主席都说了,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人民的柴米油盐嘛。”

  韩见晴把个人分配的方式直接嫁接到是厂子的临时工,也算是挂靠一个集体了,不然的话这都不好办,虽然现在办厂的利益是大于不办的,但若是有人抓住这个来做文章,那以后大家继续像耕种一样算公分,那菌菇酱也发展不起来,都没积极性了,又能做出什么好的呢?

  而且要是这样的话,嫂子们的挑拣菌菇的工作估计也会更累,闹不好还会和村子里闹出矛盾。

  况且当初历史学的那个什么家庭责任承包制不也是签了生死状,还是同一个村子才这么干的?现在这可是一个县,面前的还是两大派系。

  她可不敢冒这个风险,哦,不,应该说这就不是风险的问题,而是一定的问题。

  现在这种局势,韩见晴也担心自己会给家里带来麻烦,一言一行不注意就会打入资本主义,虽然现在75年,时候快到了,可毕竟没到不是?

  罗启明弯起唇喝茶掩住笑意,“嗯。”

  老余跟着点了头。

  其他人刚开始听到一个村就觉得应该是算公分,毕竟现在农村不都是算公分的嘛?可没想到居然是这种方式,就算有些人想到了,觉得这样算个人不行,但谁让人家一开口就是临时工呢?人家早就给人家套了个临时工的身份好吗?

  在坐的都是人精,现在的黑市也盛行,谁家没去过黑市买过那么一两样东西呢,而且这种大家都参与的事情确实也算不上个人,只是人家直接扯了个临时工出来,怎么想想突然有点振奋呢?别人家还在头破血流地挣着一个工作,可现在、以后他们县村子里的人都有个临时工的身份了。

  饭局结束,韩见晴也算是在大家面前露了脸,大家心里也有数,这应该也是以后厂子里的人了。

  但大家都没啥意见,首先现在厂子里走后门靠关系还少吗?更何况这人是真有点脑子,先不说那些采摘菌菇的点子,就说这反应能力,就算是顶上了。

  尤其是革委会那个,他能走到这个位置,察言观色的本事是有的,更何况面前这人还是县长呢,尽管他刚调来也就差不多一年,但他这点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这女同志来之前肯定不知道会有这样的问题,但就是面不改色地圆回去了。

  韩见晴吃完饭并没有直接离开,一是她自己想要感谢罗启明,感谢他给自己一个机会。经过这顿饭局,她早就开清罗启明的目的了,看来是想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也算是测试自己能否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好的生存下去。如果在这个时代不能保护好自己,那么就不要冒头了,冒头的人总是没什么好下场。而且这次有这个饭局在,要真的韩见晴处理不了这样的情况,他也会出口帮自己的。

  二就是罗启明确实也留下自己了。

  同时留下的还有那位饭局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那位儒雅先生。

  “见晴,过来,”罗启明笑眯着眼,“这位是谢先华同志。”

  “!”谢先华?韩见晴忍不住打量了谢先华一番,在饭桌上她猜测过很多这人的身份,奈何他一直都在吃喝,也从不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韩见晴一直不知道他是谁。

  可现在一知道他就是在外谈单子的谢先华,韩见晴就被震惊了,因为在她的刻板印象里,去谈单子做生意的都不是这样的气质,但他身上的儒雅气息真的很重,就像一个学者一样。

  在韩见晴打量谢先华的时候,谢先华也并没有什么动作,其实他一直在关注着身边的两人。

  这位女孩在他眼里确实想法超前,是个不可多得的,而她身边那个男的,看起来也不是池中物,因为他非常敏锐,也很稳得住。

  “谢先生你好!”韩见晴坐在一边恭敬地说,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辈,更是因为他整个人身上的气质。

  谢先华听着眼里倒是惊诧了一分,他脸上也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你这一声先生倒让我觉得自己跟什么大人物似的,”谢先华佯装蹙眉,两手一摊,看向罗启明,“欸?我怎么就是你这的跑腿了呢?”

  “你少来,也就你了,主任的职位还说我让你跑腿?”罗启明说完看向韩见晴,“他就是这段时间在外面给菌菇酱谈单子的,算是我们厂的主任,这次出去也带回来几个单子。”

  韩见晴震惊于这位学者一说话的调笑,不过也知道他们这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自己他们的身份。

  “见晴,温枭,天华,谢叔叔谈了不少单子回来,这个周日要去村子里看看,村子里的菌菇采摘工作也要开始了,你们也跟着一起,嗯?”那个嗯是看着韩见晴说的。

  看着罗启明和谢先华的表情,韩见晴顿时有个猜想。

  她简直要抑不住自己脸上的笑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去学习学习嘛,那谢先生我们周日见?”

  “嗯,行,到时候过来就行。”说着谢先华起身,“那我就先走了,罗县长?!”

  “去去去!!”罗启明没什么好气,因为谢先华喊的那声罗县长啊,故意转了调调还拉长了尾音,甚至还单挑了下眉,可把罗启明这位正直善良的人给恶心到了,“你这促狭鬼。”

  谢先华笑着走了。

  韩见晴也对这位“儒雅”的先生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他是个老小孩啊,不过只是伪装起来的,应该说他骨子里还是儒雅清高的,而且他拥有很多的阅历,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韩见晴不明白。

  没多久,韩见晴和温枭也回了学校,恰恰是要到门禁的时候,幸好是赶回来了。

  另一边的老余,却是突然打了一个冷战,今天,他差点把这事搞糊了,要是那姑娘没把这事弄到集体上面去,那不是让人有了把柄吗?那革委会的要是抓着这事不放然后把厂子给弄走,那不是给别人送嫁衣吗?老罗也是,为什么没提醒自己呢?还是他自己有其他的打算?不对,这个厂子肯定不会被革委会的人独占,那么也就是老罗也有考验自己的意思?

  要是那姑娘没有用临时工的事盖过去,那是不是要看自己的了,要是自己的表现并不如预期,那是不是说自己也要被换下去?想到这里,老余身上一阵凉气。这位县长可是上面调下来的,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原因,可毕竟是上面调下来的,怎么也有点水平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