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七零小炮灰[穿书]>第31章 三合一

  闹腾一会儿之后, 大嫂跟韩见晴说起了收菌菇的事。

  听嫂子的意思,也没什么累的,反正每天都是在家里收拾, 有大把的时间来检查菌菇, 让时间紧凑起来, 做起事来也更加麻利了。而且这种在家里附近干活就能有工资拿的事,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她也问起韩见晴关于这菌菇酱是否能干长久的事,因为这次只是五千瓶的订单,之后的还没点消息。

  韩见晴觉得根据以后的发展,只要不出什么大的纰漏, 又能一直保证菌菇酱的品质,那么这个最起码可以再干个几年, 再说现在机器没有自动化, 什么都要人工, 既然要人工, 那么就会有这项工作。

  当然在以后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 形势就会越来越好,机会和路也会越来越多, 嫂子的选择就会更多, 到那时候嫂子也许就不会选择这样的工作了。

  “这菌菇酱是关乎我们县民生的事,怎么说县长也会努力搞好的,不说县长,就说革委会那边的人,不都得靠着挣钱的东西把县里提上去吗,所以只要我们东西做得好, 总不愁卖。厂也是要的。”

  韩见晴并没有说出未来的事, 但只要说出目前的状况, 让嫂子放心就行了。

  “对了,嫂子,我带回来的布,想给爱雪做裙子,你看怎么样?”

  “你都还在读书,买什么东西给他们啊,”谢小花嗔道。

  “哎呀,我前段时间帮人修了个收音机,人家给了点钱。”韩见晴仔细想过了,总不能让人觉得自己在外面大手大脚地花着母亲留下的钱吧,那到时候自己又有了钱,那钱该有个什么由头呢?所以这钱总要有来路的,既然这样不如半真半假地说说。

  谢小花听着这事,有点惊讶,“晴晴,你什么时候学会修收音机了?”她说着还觉得这事不太靠谱,莫不是小姑子糊弄自己?

  韩见晴弯唇笑着说,“就是之前在河市,上学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她爸爸就是修这些东西的,我们那时候学校也学物理嘛,我对这个也比较感兴趣,那个收音机也是现在我县里的同学家里的,我就试着修了修,然后就修好了。我还修了不止一个。”

  “真的啊?收音机这东西你都会修?”谢小花眼里立马变成惊叹,不过很快她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表情怪异,“不会是县长的吧?”

  “对,第一个是他家的,还有就是他亲戚家的一个,也是让我修的。”韩见晴想着要是嫂子去问那可怎么办,那是她组装卖的,根本不是修的,于是,韩见晴在嫂子耳边小声说,“但我是收了钱的。”

  谢小花本来还有点胆颤,但看到韩见晴这副模样,顿时也放下心来,还起了调侃的心思,“这有什么,你敢修还不敢收吗?不过帮人修东西这不算是搞资,你就放心吧。不过你可别乱来,有些事确实挨不得碰不得的。”

  韩见晴乖巧点头,“我晓得的。

  “嫂子,那个布料就给爱雪做裙子吧,可以拿点白色的布做个娃娃领,做一条裙子。”

  “裙子……这裙子不耐穿啊,现在爱雪才6岁,长得快,裙子做好之后很快就不能穿了。”

  “可裙子好看啊,其他的衣服穿久了不也没用吗?爱雪这个年纪穿这些带花的裙子刚好呢,你看我们大点的谁能穿这种裙子出去。”

  这话可是真的,现在大家都是蓝色工装绿色军装,要么就是黑白灰,穿裙子的也基本也几个色,十多岁往上年纪的穿碎花裙子那更是没有,也就小孩能穿穿了。

  说着,韩见晴就拿笔画着裙子的图纸了,这是她刚回来看见爱雪一瞬间的想法。

  做成一条娃娃领的裙子,再用多余的布料做个蝴蝶结绑在头发上,她家爱雪肯定是军区最靓的崽。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呢,从小要培养审美的好吗?

  谢小花敌不过韩见晴的劝说,再说这布料也是韩见晴买的,买来给她自己的闺女她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她看这图纸也确实好看。

  第二天,鸡叫刚响两声,韩见晴就被身边的小人儿给闹醒了。

  “姑姑,扎辫子!”

  “!”倒也不用那么早。

  心里这么想的,韩见晴还是起来了,用新买的头花给爱雪绑了两个牛角辫。

  趁着大晴天,韩见晴带着几个孩子出来玩。

  军区这边也没什么特殊的,山山水水,笔挺小道。

  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有些已经在忙着检查菌菇了,看见韩见晴带着三孩子,她们隔着老远就开始打招呼,韩见晴跟着爱军他们喊人,毕竟她在这里待的时间也不多,所以很多人她并不认识,尽管她和三个小的辈分不一样。

  “姑姑,我们去那边!”爱雪指着一个人多的地方。

  她平常都蹦蹦跳跳的,但只要韩见晴在,她就不会乱跑,一只手还紧紧拉着韩见晴。

  韩见晴看她指的地方人很多,还有一些声响,便也想去凑凑热闹,“行啊。”

  那边除了穿着蓝色工装的,还有几个穿着军装的,只有一个是四个口袋,三十多岁的样子,其他的都是两个口袋,稍微年轻一点。

  三个孩子到了那,也没喊人,估计也是不认识。

  “哎呦,这不会是坏了的吧!”

  “我都说这外国货也不一定靠谱,你们怎么不信呢?你看花了这么多钱有个什么用?”

  “……说什么呢?你自己不会非说机器没用?”为首的男人听到没用的话顿时有些恼怒。

  “姑姑,他们在干嘛?那是什么?”

  被骂的人听到这话看了韩见晴这边一眼,一愣,眼里闪过惊艳,但也只是一眼,然后他就继续愁苦地盯着这没用的机器。

  其他人都没什么好心情,倒是有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来说了一句,“你们要玩走开点吧,别待会儿弄伤你们。”

  “嗯,好。”韩见晴随口答应。

  不过她看这机器像是个外国货,正当她思索间就发现一男的拿着一张纸然后随手一放掉在地上。

  正好是英文。

  韩见晴捡来一看,水泵?这就是水泵啊,她以前只在外婆家里看到过手摇按压的水井,直接压就行,能出水。

  再往下看,她就发现这不就是使用说明吗?只不过是英文,看情况他们应该看不懂。

  眨眼间,韩见晴发现一个男的又要对着一个键瞎按了。

  “诶,别,不是按这个,”韩见晴拿着说明书,急急冲过来拦住人,然后前后仔细看了一下接线。

  “你一个姑娘家的别乱搞。”被拦住的人有些火大,尤其是看见把自己拦住的竟然是一个女人,她竟然还在机器上面乱动!

  韩见晴也不太高兴,那人说话的语气要多不好有多不好,还非常嫌弃。

  她抬眸看了他一眼,发现那人就是那个说买这机器浪费了的,韩见晴面无表情,“那你会搞吗?”

  那人一噎,他感觉到自己被嘲讽了,可还没整理出一个句子,韩见晴又说,“你不会那你不也是在乱搞?”

  说完,韩见晴跟着说明书按键,这个水泵启动需要按三个键,一个电源,一个选择模式,再然后开启就好了,那里的标志都是英文,而且还有其他的按键,再说有个按键因为他们放置问题,有些隐蔽,所以他们打不开。

  当韩见晴按下三个按键后,这个水泵就开始嗡嗡地响起来了。

  那人本想反驳的话也没能说出口。

  “你会啊?”那个四个口袋的军官好奇地看了韩见晴一眼。

  “嗯,会啊,我是县高的学生,会学英语。”当然这只是随口一说,毕竟现在学校什么情况根本不用韩见晴说,大家都不认真学习,再说现在虽然国家规定第二外语是英语,但其实学英语的人还是很少,看懂这份说明书还需要韩见晴以前的基础,要不然只能靠现在的课本只能认出开关两个单词吧。

  那军官点了点头。

  “那怎么关还有其他的功能怎么操作?”

  韩见晴拿起说明书一一说明,在身侧的人也跟着学。

  至于刚刚和她杠的那人虽然脸色有些铁青,但也不远不近地学着。

  “这水泵为什么是国外的啊?”见使用方法都教的差不多了,韩见晴问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当年她学机械的时候,好像国内水泵产业很久以前就有了,而且发展很不错,怎么现在要引进外国的呢?

  说到这,那位蓝色工装的头头就叹了口气,“国产的不行,一用没多久就坏掉了,还修不好,直接废掉了。所以就只能买个国外的了,也不知道这个能坚持多久?”

  国内产的水泵这么废的吗?

  “不是吧,是不是修的人技术不好啊?”韩见晴有点怀疑是不是人家的水平有点问题,不然那么多个一个都修不了?

  “没有,我们这个都是返还厂家修的,换了三个了,那边说是我们这里的土太多污泥了,这些不能行,水泵一抽水就堵住了,堵住了水泵还开着,里边绞着绞着那就转不动了,水泵最重要的就是那转着的东西了,那东西没用可不就废了吗?

  “后来,那厂家我一朋友就说,他们厂的水泵在我们这边没法用,让我们买这个,要不然我咋会买这个哦,那么贵,我们这里可穷了,哪里用得起这个?!”

  韩见晴听着有些醍醐灌顶,这段时间可能是看到了太多穷人还有那些利用人工做出来的东西以及现在的政策,她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年代就是很差劲,可是想一想中国五千年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尽管这个时候出了点问题,但她的底蕴是还在的,各个领域也是有人存在的,有人在努力着的。

  她真的不该因为自己曾活在未来,不该为自己能给收音机换一下器件而沾沾自喜。

  其实,如果她一直都是这里的人,未必能比其他人更好。

  转瞬间,韩见晴的心思百转千回,不过她还是很快回神,“这样子啊,那这个国外产的水泵又有什么效果呢?”

  “听我那朋友说,这个水泵就可以去除这种的污泥,人家就是专门为这个造的。要不怎么说人家强大呢?”

  韩见晴看这人神情低迷,顿时有种自己国家被侮辱的感觉,“我们过不了多久肯定也会造出这样的机器的。”

  在这里也耽误不少时间了,也该回去了,韩见晴拉着三个小屁孩打算回去。

  路走了一半,三个孩子完全没有来时的吵吵闹闹,正当韩见晴想问的时候,爱雪开口了。

  她拉着韩见晴停下,一双眼睛没有任何杂质,“姑姑,你好厉害啊!”

  另一边的爱国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姑,你真的认识那张纸上的字啊?”这是爱军问的。

  “认识啊,不认识还是我编的呀!”

  爱军点点头又摇头,“不是。”

  说完,爱军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才仰起头,“姑姑,等我去县高的时候我也会学那个是吗?”

  “英语吗?”韩见晴想起军区的学校好像并没有英语课,这时候其实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都没有英语课,尽管这是国家规定的外语,“是啊,到县高会学英语的,但有些地方小学初中也可以学。”

  “他们小学初中也学?”这会儿爱军更惊讶了,他有种自己落后了的感觉。

  “嗯,是啊,你想学啊?”

  “想。”

  “可学校里没教,也没英语老师啊,那你怎么办?”

  爱军小小年纪皱着眉,嘴巴都可以噘到天上去了。

  “你真的要学吗?”

  爱军含含糊糊地嗯了声,还用手拉着韩见晴的衣服下摆。

  “我之前看我同学家里有英语书,我可以问他借,不过能不能借到我就不知道了,可以吗?”这话当然是假的,图书馆有字典,现在初中的英语书就是开始打基础,而且别人不要的书就属英语为第一,想弄到这些书还不容易,但得让孩子觉得这书得来的不容易,要是得来的太简单不就不会珍惜了吗?

  而且学语言这个年纪正好,平常也没什么事,记忆力又好的。

  晚上,韩见晴认识英文,还能看着英文使用水泵的事就传出来了。

  听到这事的韩见晴不知该作何表情,隔壁刘嫂子还过来夸了韩见晴一顿,说韩见晴有福气,一瓶菌菇酱都能引县长来办厂,现在这文化学历又高,搞得韩见晴万分羞涩。

  大早上起来去学校她还被起来喂鸡的婶子们喊了几声,还对着人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聪明。

  而且还在韩见晴要尴尬得扣脚趾的时候看见了温枭。

  这下她更不自在了,什么帮别人修收音机都是假的,还是他跟着自己去黑市呢。

  不过只要她脸皮厚这些事都不是事。

  周日在家里的几顿饭,顿顿有肉,还有滋有味,这会儿看见食堂冒满油的红烧肉她就吃不下了,就只打了青菜。

  温枭看见把自己的拨了一半给韩见晴,和他一起的是总是能够看见和温枭走在一起的壮壮的男生。

  那个男生的眼里也是一抹惊讶。

  韩见晴没能及时阻止温枭,便注意着他的筷子,因为她真的不太喜欢别人给她夹菜,总觉得有口水,虽然现在是剩菜剩饭为大罪。不过温枭的筷子是还没入口的,这让韩见晴放下心来。

  “谢谢啊。”

  刚动筷,韩见晴就看见朱来娣从自己身边过去。

  之后的几天,韩见晴还是每天下午放完学就出去,现在越来越接近夏天,天色暗得也越来越晚了,她除了想要锻炼锻炼,也是想要多收集一些关于现在的事,顺便帮小侄子淘英语书。

  英语书她在下次回家前收到了初学者的一二册,除此之外,她还自己做了些笔注,争取让侄子们能更快学会,不过关于收音机那就少了,不可能总是有坏了的收音机的,当初那几个都不一定是多久之前的了,但她没觉得遗憾,因为靠这个挣钱不是一条稳定来路,这只能算是刚开始的一个收入来源。

  除此之外,她还在常常在学校附近的田地边上逛,当然更多的是散步。

  就像现在,几个还在农田里搜罗田螺的妇女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不知道今年收成怎么样,我看这天啊,也不像是好的样子。”

  “嗐,哪年好过,不都这样。每年交完公粮就不剩多少了,满地都是菌子,营养都被吸走了,拔又拔不干净。”

  “说得也是,这东西除了这时候能充点饥,还有什么用,我们又吃不完,天天吃也吃不完啊。”

  韩见晴听着就觉得奇怪了,“咱们这稻子收成一点都不好吗?”

  这离得近的瘦小妇女一开始还以为待在那的是个别人家的闺女,这一看就觉得不是了,谁家闺女能这么水灵,还问出这样的话,她眼珠子转了转,有些警惕,“还行吧,差不多一年到头也够了。”

  “这样啊,”韩见晴知道自己被提防也没在意,转眼到她们手里装的田螺上了,“婶子,你们捡田螺回去吃啊?”

  韩见晴看着这田螺,想起当年路边宵夜,“这也算一个肉菜了吧?”

  离韩见晴远一点的短发妇女一听这话就笑开了,“这田螺哪是人吃的啊?这是捡回去喂鸭子的,我说同志啊,你是城里的吧?”

  韩见晴尴尬地望着不远处的学校,“你们不也是城里的?”

  “我们哪是,我们村是那边的。”短发妇女指着不远处的泥巴屋。

  “其实这个田螺人也是可以吃的。”

  瘦小妇女听到短发女人大声跟韩见晴说话,眼里的防备也没那么明显了,“这田螺不能吃的,我们村最穷的人家都不会捡来吃。”

  “……”韩见晴看自己把话题转成这样,也没再纠结这个,“这田螺都养得那么大,田里养分很好吧,怎么稻子收成不好啊?”

  “嗐,这天不好呗,天好一点那收成肯定好。”短发妇女说了句。

  “是啊,这一到这时节就天天下点小雨,多不多少不少,别看现在田里有水,过段时间就是烂泥了,而且这天还把太阳给挡住,能有多少收成啊。”

  “那这菌子不是长得很好啊?”

  短发妇女非常爽朗,她的声音能从远方传过来,还丝毫不含糊,“菌子和稻子能一样吗?稻子要水,要大太阳,菌子就喜欢这种湿的天气,能长得不好吗?”

  !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这八个大字突然在韩见晴脑海里循环播放。

  不过也让她得到了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里适合菌菇的生长!

  韩见晴想到这个,就想马上回去,回学校去好好规划一下,她跟田里劳作的婶子们说了声就跑了。

  等余光瞥见藏在路边草木中的菌子,韩见晴又觉得自己傻得可以,这里适合菌子生长不早就告诉自己了吗?不然这里为什么遍地都是呢?

  真是猪脑子啊!

  但等兴奋过后,韩见晴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大家都吃不饱,又怎么把地都换成菌子呢?怎么可能大面积种植菌子呢?别说什么东北那边的粮好粮多,那是未来是以后,而现在解决温饱还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来说不可以把所有土地都压在菌菇上,再加上这菌菇酱往后的市场还不好说,运输、渠道都是需要的。

  而且,以罗启明的道行,这些恐怕早就被他知道了,可能早就有可行性计划了,看他找的谢先华就知道了,还有从军区和军区最近的那个村子开始制作菌菇也可以看出来。

  现在马上就到了给省里机械厂和纺织厂交货的时候,如果交货成功,那么现在应该还有其他的单子在接,不对,是一定,她最近也去菌菇厂那边转了转,都看见有人把旁边的空地收拾出来了,如果没有单子,那要那么大的场地干什么?

  如果单子足够多,那么这个厂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一个小作坊,那么之后肯定缺人手,也就会对外招工了。

  除了招工之外,现在春闲的人也可以提供新鲜的菌子。

  可一个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村子也有好几个,大家都很苦,都很穷,谁都想通过这些多挣点钱,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毕竟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我们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家园,总不能到最后这些菌菇一年比一年少,到最后没了,既然这样那么就要制定细则。

  制定采摘菌菇的细则。

  一个模式渐渐在韩见晴的脑海中清晰。

  她带着满腔的热情回了宿舍,一进宿舍她就打开台灯,开始写写画画。只有写写画画的时候,韩见晴的思路才能更加清晰。

  等到再次回军区的时候,韩见晴就问了嫂子关于采摘菌菇的事。

  刘嫂子也在这里。

  韩见晴随手拿起一颗,“嫂子,这个菌菇山上到处有,现在是不是要去更远一点的山摘了。”

  “那倒没有,这菌菇啊,四五天七八天就有一茬,摘完就可以倒回来摘。”

  “是嘛,那不是可以再多做点菌菇酱?”刘嫂子很是惊喜,这几天有活干有钱拿,让她想要做更多。

  “得有单子才能做,不然每单我们做了卖给谁?”韩见晴一句话打击了刘嫂子。

  “不过得看这次卖得怎么样,还有县长那边接到其他单子了没,不然还是没得干的。”

  刘嫂子一听才恍然大悟,“就是说要是做的多了可得烂在我们自己手里?”

  韩见晴点点头。

  要是谁都觉得这活挣钱,多弄点,那货全砸手上了,那不是更穷了?不过她觉得这事不会发生。

  “嫂子,这怎么还有这么小的啊?”韩见晴拿着两朵菌子,一个伞帽有自己巴掌大,一个就小拇指,而且这些占比还不少。

  “摘的刚长的吧。”

  “刚长的?可是不是说这种四五天七八天就有一茬吗?为什么不等几天等长大了再摘呢?”

  刘嫂子看韩见晴皱眉,笑着说了句,“这不是有一茬在顺便一起摘了吗?省得到时候走来走去。”

  “可是这么摘了之后以后就没有了。”

  刘嫂子看着韩见晴笑说,“哪会没有,我们这里山多,到处都有,外面没有了再进山里去呗。”

  韩见晴觉得制定采摘细则的事迫在眉睫,“不是啊,刘嫂子,你看这山有多大,这菌菇一茬全摘了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长出来?看起来我们这里全是山,可只是看起来,你看我们去县里需要多久呢,去县里走多久没山了呢?就算有山,里边菌菇好吗?

  “再说如果现在贪快把近一点的全给它一锅端了,以后不也是要走那么远?而且这些摘了之后就要很久才能长出来。”韩见晴并不清楚把一个菌包全摘了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长出来,她转头看向嫂子,

  “嫂子,这个没菌包的要多久能长出来啊?”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总归是要几个月吧。”

  韩见晴没话讲了,刘嫂子也有些尴尬。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这么摘啊?”刘嫂子虽然不太懂这个,但她并不是会生气别人说教的人,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那就以后定好规矩,这些小的不收,既然不收那当然他们也不去摘了。”

  “这……”

  “刘嫂子,我也不是想为难他们,只是我们想要菌菇酱卖得久一点,那么就必须这么做,你看全给摘了要等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失去多少菌菇啊,要是以后我们接了很多单子呢?我们接了单子之后,菌菇已经没有了,那还能挣到钱吗?

  “刘嫂子,我知道你明白,你看越想挣钱,挣快钱,这快钱也就一波,那还不如源源不断,经常有呢?!”

  谢小花附和道,“是啊,晴晴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因为人家说几句摘得难就把小的都收了,这些收了,他们以后咋办?”

  “行,那到时候我告诉其他人,也别让她们这么收了。”刘嫂子听着也意识到情况的重要性,她坐不住,没多久就马上去其他人家里叨扰了。

  没过多久,罗婶子还有一众军嫂过来了。

  韩见晴还纳闷呢,罗婶子就开口了,“小花,我们听小刘说这挑菌菇还有方法,晴晴懂?”

  “……”韩见晴看每个军嫂都看着自己,顿时有点气虚,但想到未来的发展还有生态问题,便也接下了话头,“是啊,婶子。

  “不过我也不懂怎么挑菌菇,我就是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发展。毕竟我们都是有觉悟的人,保障着军人的大后方,不能就看到眼前的利益,眼光还得长远点。”韩见晴脑海里回忆着以前看见军区其他人说话的时候,顿时就套了过来。

  “就像我们挑选这菌菇,肯定得挑好的才能拿来做成酱啊,要是这菌菇都不好那还怎么卖不出去,不好的东西你们买吗?那肯定不买啊,既然买了就要买好一点的。这小的菌菇啊嫩,吃起来滑口,确实很好,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要是我们把这些小的都摘了,那以后还怎么办呢?”

  “怎么办?什么怎么办啊?能怎么办呢?”

  韩见晴听着军嫂里出来的一个声音,她顺着话头,“是啊,能怎么办呢?等把这些小的都摘完了,再长出来可就要三个多月,三个多月不能有菌菇,只能往更深的山里去摘了,别说深山有危险,就是没有危险,可山有多少呢,有多大呢,再深的山总能走到尾,可能大家会说等走远一点,那前面就算三个月也长出来了?”

  韩见晴看着有人点了点头,顿时笑了笑,“三个月又三个月,那它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少,以后长出来的菌子就会越来越少,少到最后会怎么样呢?就没了。”韩见晴说最后三个字的时候摊了下手,脸上的笑也收敛起来了。

  韩见晴看着大家一片寒蝉,又继续说,“没了之后呢?就算以后有人想要买菌菇酱了,咱们拿的出来吗?连菌菇都没有哪来的酱啊?”

  “所以我们只能干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可能天天很忙,天天挣钱,可是之后呢,干完就没了,大家都不能再挣钱了。”

  “咋不能挣了啊,这县长不是说要办厂吗?这不是诓咱们吗?”一个婶子怒目圆瞪,她冲着韩见晴说完就走到罗婶子面前,“罗嫂子,咱们这可不能这样啊,我可好不容易能挣点钱,怎么这钱说没就没。”

  “哪里有说没就没,见晴是不是说了,要是继续摘小的菌菇就只能挣一段时间的钱吗?不摘的话才能挣得久一点。”

  “就是,何穗花,你听不听得懂啊,人家都说了,要是把小的摘了才会没得钱挣。”

  “是这意思吗?”何穗花看向韩见晴。

  “是的,何嫂子,”韩见晴笑着解释,“我一开始不是说了嘛,咱们都是军人的家属,这觉悟肯定有,而且我们都是要选择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是想挣这个钱挣得久一点,那么之后就不要小的菌菇了。”

  “可这又不是我们摘的,我们能怎么办?”一个嫂子皱着眉。

  “可我们是挑选菌菇的啊,只要我们不要这些他们不就不采摘了嘛?”

  “对啊,我们本来就是挑选菌菇的啊!”

  “还是见晴脑子活。”

  “就是就是,小花,你这妹妹可聪明啊,以后肯定成材。”

  “啥以后啊,现在就不成材了?”

  “对对对,是嫂子不会说话是嫂子不会说话!”

  大家插科打诨一会儿,又有一个嫂子提出了疑问,“可附近村民辛苦把菌菇摘下来,我们却不要,这是不是不太好。”

  这会儿不用韩见晴说,那个何穗花就开口了,“怎么不好了?我们不收我们可以多挣点,挣久一点,他们不也能多挣一点?”

  “是啊,等他们过来的时候,我们提前告诉他们这些以后不收了,要是还摘这样的下来,我们也不收,都早说过了还摘什么呢?”

  韩见晴就退到一边看军嫂们聊起天来。

  除了这些不能采摘之外,还有其他的要安排一下,不然最后也会乱的。

  刘嫂子拉住谢小花,小声对她说,“小花,你这小姑子脑子灵活,嘴皮子还利索,你看她一叭一叭地把这利害关系全给说了,我刚去的时候什么也说不明白,一到她面前,说得那个好啊!大家都听她的。”

  “晴晴确实聪明。”谢小花也是与有荣焉,以前虽然和小姑子也相处过,但那时候完全没看出小姑子还有这么厉害的一面,而且平常她话是很少的,不过她倒是知道小姑子成绩一直都很好。

  没多久,军嫂们也回去了,但韩见晴不知道的是经过这次之后,她算是在军区里出名了,大家伙回了家都把这事跟自家男人提了一嘴。

  罗婶子也不例外。

  温正纲眯着眼笑了,“这孩子不错。”

  温枭听着心里也渐渐有个火苗出来,他也要努力点,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另一边,韩见晴开始教三个小崽子英语,从简单的开始,当然她是直接从生活里开始,教他们怎么跟别人问好,菜园子的蔬菜英文又是什么。

  当然学英语这件事韩见晴还叮嘱他们,让他们要是问起就说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报效祖国,而且要说国家也让我们学英语。

  倒不是防备心太强,而是就有这么种情况,当初河市那个被学生举报的老师还不够让人印象深刻吗?万一有人眼红,给自己家按压个帽子呢?

  尽管现在75了,但还是要小心点才行。

  作者有话说:

  可持续发展是87年提出的。(这时候大家都不懂这个)

  这里的水泵是我瞎编的。

  不过历史上有潜污水泵。它是56年瑞典飞力研制,在我国80年代中后期从德国引进并生产。据统计,在我国95年左右,潜污泵年产量五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