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06章 风满楼

  “我也不想啊,可是老卒们都提亲了,我这段时间,光往外搬东西,给他们当聘礼了,等到秋收之后,就办事儿,本来是想春天办了的,可春天太忙了,而且房子也没盖完,那么多人呢!”温润一个脑袋两个大的嘟囔:“一个个都都没家没业的,还得先给置办一些。”

  温润给老兵们一家弄了五十亩地,一套宅院,带着菜园子的那种。

  另外就是房子盖好了,也得内装修一下,装的都差不多,稍微特别一点的,是因为每一家,都有一个小广场,这是给各家留着的练武场。

  不管男女,都是有身手的呢。

  没有足够的地方,可不行,施展不开的话,容易闹出事儿来。

  并且每家每户,还都需要一个保姆,或者是两个,负责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因为他们这帮家伙,身手了得,却生活笨蛋!

  “那你给我也盖一个房子,暂时当我的临时落脚点吧,就叫南宫别院,”南宫易说的很容易似的:“你设计,我放心,这是三千两的银票,你看着办,不够再朝我要。”

  大手笔啊!

  温润美滋滋的将银票收起来:“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有了南宫易的到来,这下子,春耕不用操心了,人手都够了。

  连隔壁杨家的地都有人帮忙种了。

  杨大叔还跑来跟温润道:“我家也要起个房子,你那工程队,到时候借我用一下,还有啊,你给设计一下呗?”

  “我这成了设计师了。”温润只好点头:“没事儿,包在我身上!”

  温润这边训练着少年们,那边还要继续设计宅院图纸,建筑队的那些人,都当温润是财神爷了,有了温老爷,他们不用担心没活儿做。

  且温老爷给钱痛快,用料也实心实意,从不催促工期,吃的也好,这次来,温润安排他们住在了客院那里,虽然挤了点儿,但是待遇更好了,家里每日吃饭及时,还每隔三天洗个澡呢!

  大家都干劲十足。

  莲花坳盖房子,热火朝天。

  还有教学也逐步进行的很好。

  很快,端午节到了,温润又去了县城溜一圈儿,去给欧震这位新上任的县令大人送了粽子,蛋类和一些新鲜的菜。

  “听远照兄说过你,如玉贤弟啊,你这可不够意思啊,这么久才来看老哥哥我,要不是过节,你都不来了吧?”欧震大人是个很会活跃气氛的人,比辛明大人可要能说会道的多:“要不然我就去看你了。”

  “哪儿能呢,我这是家里有事情忙的很。”温润笑了笑:“您是知道的,我家里还有王千户的亲兵,他们在我那里安家落户了。”

  “这是好事儿,好事儿!”欧震笑着道:“我看过卷宗了,你去年就批了房场,起了房契,今年也盖了房子,呵呵,树林场那边的赋税都上来了不少。”

  温润盖房子,少不得用各色木料,他花钱光明正大,树林场那边也不敢偷税漏税,所以县衙的税收就上升了很多。

  欧震当然开心了,现在这些,可都是他的政绩,头一年上来,就在税收上有了增长,好事儿啊!

  加上温润给那帮人安家,以后有了孩子,都是人口增长。

  还有要考秀才的,这在教育上,也有了光彩。

  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加在一起,他这头一年,也算是做个开门红啦。

  “我也是想着,他们成亲不容易,这都很大年纪了,要是调养的好,还能有个一儿半女的,要是调养的不理想,估计啊,我还得管他们老。”温润哭笑不得的道:“他们也不太会种地,买了田地之后,还要佃出去才行,我们莲花坳就那么点人,这么多的田地,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莲花坳的人口,一直没啥增长,就算是有了陆家的落户,也没啥用,陆家就三个男丁,陆神医跟两个儿子。

  女眷是不能算是丁口的,就算是立女户,也不能算丁口,女家主虽然是家主,可朝廷承认其家主的地位和名义,但是不算她的丁口。

  所以别看人多,可是增长的丁口,只有四个。

  “这样啊?本官听徐县丞说,他们家的族人很多,但是田地么,已经饱和了,你看,他们那里的人怎么样?可以佃给他们,本官知道你们那里的田地,都挂在了你的名下,不过应该不多才是,而那些老卒们都是亲兵,是不用缴纳赋税的,省事儿啊!”欧震大人有点眼馋,那也是赋税来源之一呢。

  粮食,赋税和劳役,这三个很重要。

  “您放心,他们啊,土地也就免税二十亩,不够干啥的,就不用免了吧,劳役是不行了,他们都超过了五十岁,且是军卒,不能服劳役,赋税也免了吧,粮食是有的,去掉税粮和给佃户的,剩下的粮食啊,也够他们吃了。”温润早就知道,这么大规模的购买土地,还不给纳税,那是说不过去的,索性先给欧震大人说清楚。

  他们这么干脆,肯定能得到这位大人的好感。

  果然!

  欧震大人一听,就笑了,这次不再是虚伪的应酬笑容,而是真心实意的笑了:“那怎么好意思呢?”

  “没什么,他们不止有军饷,还有各种赏赐,千户大人是个大方的性格。”温润笑着道:“粮食多一些,也是给您增光添彩。”

  这话说得欧震大人十分开心,特意留了他吃饭。

  并且还让自己的妻子出来见客,欧夫人可比欧震大人更和气,夫妻俩都笑眯眯的,很有夫妻相。

  “我知道你们啊,有事情要说,就不多打扰了,走的时候啊,给你带了一车的礼物回去,别推辞,都是一些特产,京中带来的,厨子也是来自京都,还有一些京中的点心。”欧夫人体贴得道:“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个新鲜,这边的点心风味独特,京中的点心也有不同之处。”

  “那就多谢夫人了。”温润很是礼貌的道谢。

  吃饭的时候,看到饭菜温润就先乐了:“这可是京中风味?”

  “是啊,在这里,说实话,吃不太习惯。”欧震大人小声的道:“到处清清淡淡的,再不就是甜了吧嗦的,实在是吃不习惯。”

  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属于北方口味,大油大盐的东西,口味很重。

  福寿肘子,抓炒里脊,京酱肉丝与最具代表性的北京烤鸭。

  主食竟然是饺子!

  “哎呦喂!这可是京都人的待客主食啊!”温润立刻就乐了:“这么正宗的京菜。”

  “你认识?”欧震大人十分吃惊:“我以为你看不出来呢。”

  “您忘了?谢六公子在我家里住的时间可不短,那家伙嘴刁得很,自己还带了厨子呢,我是吃过京菜的人。”温润自己动手,包起了烤鸭:“这可是真宗的北京烤鸭。”

  而且因为烤鸭是分开的,肉片了一些,鸭架子直接熬汤,连汤都不用多加什么,这就连汤带肉的都有了。

  “你还真是会吃,可不是么。”温润的话,让欧震想起来,这家伙是接待过京都第一大才子的人。

  那位谢六公子出门,可是浩浩荡荡的跟随了不少人。

  而且到哪儿都有人热情接待,就是有点滑不留手,一般听到消息,扑过去的时候,人早就走了。

  很多人都想跟他拉关系,却总也拉不上关系。

  “来来来,我也尝一尝,这京菜啊,其实跟我们这边的风味差不多,只不过重了一些。”其实温润吃的很开心,这有他前世的味道。

  毕竟前世他是东北人,口味跟京菜很接近,东北这边也是大油大盐的,也吃大酱。

  南方人不怎么吃的,他们更多吃的是酱油,轻酱。

  北方才是吃大酱的!

  烤鸭吃腻了,吃点京酱肉丝,清一清口,一点都不油腻。

  饺子更是韭菜鸡蛋虾仁儿馅,这可是三鲜馅儿呢。

  而且用的不是海虾,是河虾,这么大个儿的河虾,可不多见。

  但是真的非常鲜。

  “如玉贤弟啊,这里的日子过得还好吧?”欧震大人吃了个半饱,开始了下一轮的谈话。

  “还行啊!”他一开口,温润就知道,这顿饭恐怕吃的不那么简单。

  “我们这里的粮库啊,有点空虚呢。”欧震大人淡淡的道:“不知道,谁家的存粮多一些呢?”

  温润想了想:“这里的粮食本来不缺,收购一些就能填满粮仓,何况以往并不缺粮食,怎么会空虚呢?”

  “如玉贤弟啊,这粮仓里的一些粮食,发霉的,陈旧的都处理了,所以有点空虚。”欧震大人道:“收购的话,也得花钱,且这个时候,粮价很高吧?”

  “还行吧?”温润道:“您有话直说,咱们之间不用那么客气。”

  拐弯抹角的话,温润实在是累了,不想跟他们玩心眼子。

  “我想清理一下粮库,将里头得粮食,换成今年的新粮。”欧震大人小声的道:“这几年,恐怕不能太平,粮仓里头的粮食,必须要储存好,越多越好!”

  温润想到王珺的话,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放心,我家里的粮仓,一直都是满的。”

  他这二年没干别的,就在盖房子,种地,收藏粮食。

  家里连续建房子,其实也在偷摸的建粮仓,用一些特殊手段,粮食其实能保存三年以上,尤其是稻子,只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里,二年以后,去掉稻壳儿,还是能吃出一点新大米的味道。

  稻子存放三年以上,剥壳之后,算是陈米。

  温润家里的粮食,是一年新,二年旧的,不过家里人吃的米都是新米,旧的米会换掉,换成新的,一直在这么倒腾着存放。

  以前是两个粮仓,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现在已经增加了三个暗地里的粮仓,以及两个很明显的粮仓。

  大家都知道,老王家人多,产业也越来越大,养活这些人,需要的粮食,可不少。

  所以没人见怪,老王家就这么建起了很多的粮仓,明里暗里的都被温润给塞满了。

  且这些粮仓,是王珏最喜欢的地方。

  这孩子,还怕饿肚子呢。

  “你有多少粮食?”欧震大人小声的道:“关键时刻,恐怕需要支援一些粮食给江南大营。”

  温润瞪大了眼睛:“以前我们就供过。”

  他刚来的第二年,就提供了粮草给养去山南大营,那是为了剿匪。

  可这回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啊,这次还得支援一下。”欧震大人道:“你家那位是在江南大营,后营那里的千户,你也应该知道,江南大营的大帅是谁,若是一旦起势……。”

  “我明白了。”温润顿时觉得京菜也不香了。

  这可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会儿已经是风满楼了。

  欧震大人能跟他这么说,想必也能跟别人打过招呼,想到辛明大人,上次他能支援山南大营,这次就一定还会支援江南大营。

  联想到他们一群人,都是相互认识的,还占据了永清府,温润看过县志,也读过府志,知道永清府占据了南北交通的水陆枢纽要道,是个繁华所在地。

  有了这么一个地方,成为三皇子大本营的输入处,东西肯定不会少,也不会缺的,能支撑的了这军队得消耗。

  只是自古只有北方往南方冲,才会赢,因为北地出将才。

  可南方往北方上的话,就有些势弱了,而且没几个成功的。

  “别误会,我们不是要造反。”这位欧震大人可敢说了:“三皇子只是想回京而已,京中局势复杂,一步慢,就会步步慢,我们慢不起,也慢不了。”

  “我懂,我懂。”温润想了想:“我只能说,尽全力支持。”

  “嗯,还有许家,本县的大地主。”欧震大人也没想过让温润如何如何,毕竟王珺的官位太小了,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他这么跟温润推心置腹,也是为了安定基础,只要这样的举人老爷不起事儿,其他的平民百姓就没什么问题。

  温润在这里吃了一顿京菜,回头又去了许家大宅,许攸不在家,他经常来看看,许家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出面办理的?

  同时,也是跟许老太爷,打个招呼。

  作者闲话:

  江湖这里真是“大雪满弓刀”啊……这雪不下则已,一下就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