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07章 盛夏知了叫

  “今天怎么有空来了?你家不是在大兴土木吗?”许老太爷在书房见的他,给了他一杯今年的新茶:“还忙的过来吗?”

  “忙得过来,主要是来找县令大人办点事情。”温润放下了茶杯,跟许老太爷说了欧震大人的意思。

  “想要粮食啊?”许老太爷叹了口气:“家里的粮食倒是有不少,还开了三家粮店,库存是有的,现在的价格高了点儿,他们恐怕不会买,也买不起,秋收之后吧,秋收之后,我卖一批粮食给他们,如果还有需要,我也可以支援一下。”

  “你确定?”温润道:“许伯父,这可是关系到上头的人。”

  “我知道。”许老太爷道:“上头的人,闹腾就闹腾了,咱们啊,听话就好。”

  “啊?”温润瞪大了眼睛:“这……?”

  “你还是太年轻,不经事儿。”许老太爷道:“咱们开国那会儿啊,我们这边因为是鱼米之乡嘛,不少人都来征粮,今天来了这个军,明天来的那个军,谁来咱们都要缴纳一些东西的,银子啊,粮食啊,有的时候,他们还想要女人,不过只能给东西,不给人!给人那就糟了,给东西的话,只要跟他们说,是花钱买平安,他们就不会多计较了,后来朝廷立了之后,也没追究什么,因为追究不起,朝廷那会儿也曾经这么征粮过的,甚至皇帝都下了圣旨,这都是听我祖父提起的,那个时候我们家就是个富农,这粮食征得我们家都快成贫农了。”

  许家的那些太久远的历史,温润并不了解,估计许攸都不知道这么详细。

  “所以啊,上头要什么,咱们就给什么,胜败都是那天上的风起云涌,跟咱们这些草根平民,没啥关系,你还有个举人的功名做伞,怕什么?”许老太爷道:“咱们啊,就安心的守着这点家产吧。就算是改朝换代,那也得穿衣吃饭啊!日子还是要过的嘛。”

  “许伯父说的是,日子还是要过的。”温润点头:“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啦。”

  许老太爷欣慰的摸了摸胡子:“就是比你们多年长一些,经历的事情多了,就知道了。”

  温润得了这老爷子的指点,心里安定了很多。

  在许家住了一夜,采购了一些东西,就去了书院。

  书院的日子清苦了一些,他买了一大堆的蛋类送去了书院,让后厨给学子们炒个蛋吃,还有一些鱼虾。

  “怎么跑来了?”吴山长正在收拾手上的一些文案。

  “给您送点东西啊!”温润拿了一包新的茶叶给他:“这可是在欧震大人那里拿来的好东西,正儿八经的雨前新茶。”

  “好啊,这么快,又跟县令大人混熟了?”吴山长笑着收下了他的小礼物:“看你的样子,红光满面的,这社交手段,越来越厉害了哈。”

  跟县令大人关系好不算什么,跟前任县令和现任县令关系都好,才是手段圆滑之辈。

  温润以前老实巴交,现在却挺厉害,还折腾出来那万民伞,可给够了知府大人的面子,他们今年去考试的人,都受到了妥善的安排。

  “有基础嘛。”温润笑着道:“咱们的日子不就是这么过的吗?”

  “嗯。”吴山长跟他说了说,今年春天去考试的人,受到了良好的待遇。

  温润很开心:“咱们永宁县,终于也有了点名声。”

  不再是被人嫌弃的犄角旮旯,也不再是贫瘠之地。

  吴山长说,有很大的可能,会出几个秀才,这是他们书院的成就,也是给欧震大人增光添彩的好事儿。

  温润看过了书院的另外两位先生,也聊了聊,就回去莲花坳了。

  天气渐热,房子盖得很快,夏日里的雨水多了一些,不过没关系,房子就剩下内装修了。

  温润让人在所有的家里都砌了火炕,建了火墙。

  老兵们的身体不好,要睡在热炕上,才会舒坦一些。

  故而建筑的就有些特别,温润设计的很好,还预留了客房和儿童房。

  温润在十五的时候,给学生们放了假,也给特训的五个学生也休息一日,让他们放松一番,这一天他也休息了,自己给自己放了个假。

  坐在竹亭上,看着外面的雨景。

  陈旭上来,给他送了一壶常温的绿豆汤。

  “老爷,您怎么了?看着怎么有心事呢?”陈旭跟他坐在了一起,拿了一把扇子,给他扇风纳凉。

  江南的夏日,哪怕是下雨,也是潮乎乎湿热的状态。

  “是啊,有心事呢。”温润叹了口气:“感觉哪儿都不安全。”

  “啊?”陈旭莫名其妙:“咱们家挺安全的啊?”

  温润摆了摆手:“不是那种安全。”

  陈旭不吭声了,温润待了一会儿:“你上来干啥?就为了给我送绿豆汤?”

  这不像是陈旭的性格啊。

  这家伙恨不得一天扎在书房里,吃喝拉撒睡,都在书房里才好呢。

  “翠花婶子来了,我娘跟她在说话,两位少爷在跟小姐玩儿,今天您休息,却没个好天气,就过来瞅瞅您。”陈旭笑着道:“学谢谢您为小的着想,小的很知足了。”

  “我这两天,看你跟吴先生好像聊得挺好?”那吴岚吴山风先生,一点架子都没有,跟孩子们能玩到一起去,就连陈旭都跟他关系很不错。

  陈旭这孩子,可防备心重,一般人跟他都只是点头之交,例如南宫易,都是他义兄了,可是对陈旭而言,南宫易,就还是一个外人。

  马三儿,那都来家里多少回了,都没见陈旭几次。

  整个村里头都知道有陈旭这个英俊潇洒的少年郎,可是见过他的人寥寥无几。

  “嗯,吴先生也提议我去科举,但是我没有。”陈旭摇了摇头:“我想给小班儿当先生,可以吗?老爷?”

  “可以啊!”温润道:“小班现在一直都是你在代课嘛。”

  小班儿只教导三百千,和识数。

  再就是需要有耐心,带着群孩子玩儿,当孩子王。

  这个事儿,陈旭乐意干。

  温润也放心将孩子们交给他。

  “哦哦。”陈旭脸蛋儿微红。

  “这样吧,你给小班儿代课,另算一份薪水。”温润道:“毕竟给人当先生啦。”

  “那是小班儿……。”陈旭有点扭捏。

  “小班儿怎么了?小班也是教学生。”温润道:“就这么说定了,比吴先生少一半的薪水,行了,就这么说定了。”

  陈旭很开心:“嗯嗯!”

  温润知道,陈旭一直在暗中攒钱,估计是想赎身吧?

  他每次给他的赏钱啊,红包啊,月钱的都很丰厚的。

  “对了,翠花婶子来说了一件喜事。”陈旭这会儿高兴,告诉了温润一个好消息:“翠花婶子有了。”

  “有了?多久了?”温润一听,果然大喜:“这可是翠花婶子嫁进来之后,头一个啊!”

  “调养了这么久,可算是有了。”陈旭道:“我母亲很高兴,正跟翠花婶子说那些什么注意保养的,翠花婶子恐怕,不方便经常来了。”

  “在家养胎,在家养胎!”温润乐呵呵的站了起来:“走,去后头。”

  俩人下了竹亭,真的去了后面,翠花婶子如今气色养的不错,吃了一段时间的苦药汤子,终于有了个结果,这个时候,她虽然没有显怀,却在行动之间,显得小心翼翼了很多。

  “温老爷。”看到温润来了,翠花婶子幸福的笑着打招呼。

  “可是有了。”温润看了看她的腹部,如今翠花婶子穿着柔软透气的单衣襦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嗯。”翠花婶子告诉他:“在陆氏医馆号脉号出来的,不过陆大夫说我这身体还是虚了点儿,想让我那个,住院观察。”

  这还是温润告诉陆通神医的专用名词呢。

  温润点头:“应该的,应该的,那里有病房,你找个舒服的住进去,一日三餐都有人给搭配好,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大夫马上就到。”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这个异时空的古代,翠花婶子这个年纪,都算的上是大龄产妇了,且她先前可是流过三次,真怕她挂不住胎。

  “我明天就住进去。”刘氏不太好意思的道:“那小姐,就让陈强嫂子看着点儿。”

  “我会安排的好的。”温润问她:“马三儿知道吗?”

  “已经知道了,高兴地在家里发傻呢。”有了孩子,不止刘氏一个高兴坏了,马三儿也兴奋得很,男孩儿女孩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就行。

  马三儿很好满足的,他不奢求。

  温润赶紧让陈强家的安排人手,送刘氏回去,顺便拿了家里的一些补品给她。

  虽然说,马三儿肯定不缺这点东西,但是温润觉得这是他们老王家的心意,给刘氏撑腰呢。

  隔壁老杨家也送了好几只的老母鸡,言说隔三差五的就熬汤喝,所有的老母鸡娘家包了。

  老杨家算是刘氏的娘家啦。

  马三儿不在家的时间里,他还特意雇佣了两个有经验的嫂子,加上杨大婶这个大表姨子,轮流去陆氏医馆看望照顾刘氏,加上陆氏医馆自己也有“护士”,所以刘氏在陆氏医馆安置下来之后,日子也过得顺遂。

  肚子还不大的她,算一算日子,秋天凉爽的时候,肚子才会大起来,冬天的时候,大腹便便,不过那个时候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忙了。

  预产期在正月和二月之间。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超声波,确定不了月份,只能大约一下时间。

  这算是一件喜事啦!

  不过随后,连下了三天的大雨,温润吓坏了:“该不会发大水吧?”

  正好过来找老卒们有事情要问一下的杨大婶一听,就笑出了声:“咱们这里水道发达,轻易涨不了水,别瞎想了,对了,上秋他们就成亲,还是秋收之后再成亲?我好统计一下需要的红布数量,这可不少,需要提前预定。”

  “哦哦,那您去忙吧。”温润赶紧夹起自己的教案,去了书房那里。

  他还得给孩子们努力备课,且赶上下雨天,就让他们去考试,在电闪雷鸣之中,沉默的坐在小号里头答题。

  从一开始打雷就吓一跳,闪电就晃眼睛,到现在他们已经能聚精会神的答题,哪怕外面电闪雷鸣也不会分神。

  反正各种糟糕的环境,包括天气在内,这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都被他给用了不止一次,五个孩子说实话,已经很不错了。

  牛家的牛大力没敢报名,他觉得自己还差点火候,这孩子是有点笨笨的,但是勤能补拙嘛,努力多学两年,还是有希望的。

  温润在过了端午之后,让老卒们以护送赴任人员的名义,护着七八个大班毕业了的少年们去了江南大营,不止带了人,还带了不少的东西过去。

  不过回来之后,带来的消息不太好,说王珺在中军大帐那里。

  他们没进去,王珺是带人出来接待他们的,张三儿领了人去后勤拜见董浩将军,王珺跟梁二带人搬东西,他们的东西是送给他们三个的,可一股脑的都被搬进了中军大帐那里。

  话也没敢多说,王珺只是告诉他们,一切都好,不用操心。

  就这八个字。

  没有任何书信,也没有别的叮嘱。

  虽然如此,但是能有这一点只言片语,温润也能安心一些。

  等到一个月之后,进入了盛夏时节,中午的时候,知了叫的烦人,偏偏陆通神医跟家伙儿收知了壳儿,说这是一味药材。

  好么,村里大人小孩儿,没事儿就去挖知了壳儿,攒了一大堆,卖给陆通神医,换俩零花钱。

  陆通神医呢,没事儿做,就搓药丸子,然后赞起来,说要卖给温润。

  南宫易跟陆雪儿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南宫别院也建的差不多了,就等着秋天成亲啦。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子,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暗中做准备。

  温润就算是最底层的那种存在,比蓬门荜户的平民百姓强一些,可也强不到哪儿去。

  风起云涌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现在最重要的就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