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沉溺倒计时45天【完结】>第23章 【37天】抽烟的左撇子。

  米白窗帘透进朦胧的光线,指针走动的滴答声和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应和在一起,林渡舟气息低且重,修长的指尖插入我的头发,宽松的睡衣下是滚烫的温度。

  我听见他的呼吸渐急,情不自禁想抬头看他的神情,投入的、恍惚的、迷离的、诱人的,都该收入我眼底。

  我把着他匀直的双腿,恍然间分了神,想起许多个寻常的相互依偎的午后,分享一块西瓜的清甜,看窗外桂花飘落,漫天细小的金黄色。空气中嘈杂,有街区的吵闹,有偶尔掠过的飞机轰鸣,叽喳的鸟儿唱歌……空气中又如此寂静,没有人语,只有窗外点点桂花,世间缓缓来临了一个悄无声息的初秋。

  我后来也常常想起窗外飞扬的花瓣,想起他抱我坐在窗台,立在身前,半张脸埋进我的胸口。时间可以一直流动到宇宙的尽处,停顿在盛夏的末尾,凉秋的开头。

  又是这样逐渐清凉的秋天,他住在这样高的楼层里,已经远离了桂花飘落的窗台。

  而我也不再相信什么世界的尽头,我和林渡舟只剩下此刻,匆促的夜,急切的上午,沉默的天地。

  “师哥……”林渡舟的低吟拉回我的思绪,周遭的沉寂被划开一条缝隙,所有声音都穿过时间的尘灰,变得鲜活。我感受到他轻微的颤抖,唇间的狎昵,衣物的摩挲。

  头顶的手加重了些力道,我一顿,离开他的肌肤,擦掉嘴角沁凉的液体,起身上前,趴在了他的身上。

  林渡舟的胸膛起伏,心跳声传入耳中,我靠着他的肩,轻声道:“刚刚关门了吗?”

  他不明所以,“……什么?”

  我接着解释,“小黄豆的房间。”

  “嗯,”林渡舟仍旧答得言简意赅,抬起手,还没落到我腰上,又缩了回去,坐起身将我拨开,“我去洗澡。”

  客厅里传来倒猫粮的声音,然后是浴室的水声,我孤零零地被留在床上,自言自语,“什么人,用完就丢。”

  我下了床,打开他的衣柜,想找一件合适的衣服穿走。在各式大致相同的衬衫西裤和大衣中间,倒偶尔也有些打眼的亮色。有一件浅黄色的毛衣可怜兮兮地挂在角落,我记得这件衣服,是我用舞蹈大赛的奖金给他买的,仔细一看,和他那天夜里穿着的米白色毛衣是同样的款式。

  原来傻弟弟就以这样的方式想我。

  毛衣旁挂着一件深色风衣,我将一旁的衣物都拨开了些,雨后森林的味道钻出感官,沉静而隐秘。

  其他衣服上的香水味似乎没有这么浓。

  我靠近些,干脆将脸埋在里面,发现这件衣服上的味道很奇怪,不仅仅是林渡舟和雨后森林的味道,还有隐约的烘干之后晾晒不足的霉味,以及混杂在其中,微乎其微的、我分辨不出结果的味道。

  最后我穿上了当年送给林渡舟的那件浅黄色毛衣,来到冰箱里看他准备了些什么食材,系上围裙简单做了个早午饭。

  不久,林渡舟穿戴整齐地走进来,在我背后默然徘徊了半晌,才开口道:“感冒好点儿了吗?下午带你去输水,免得跳舞头晕。”

  我已经大半天没逗他了,这会儿憋得浑身都难受,放下菜刀,侧过身面向他,仰头笑道:“我要是没好,会通过腿上的牙印传给你吗?”

  林渡舟一噎,不为所动,“叶清川,别跟我嬉皮笑脸的。”

  “哦……”我满心遗憾地转回去,继续切菜,“下了床就不是师哥了。”

  他明显吃瘪了,转身就往厨房外走。我霎时间开怀,追出去把着门框补充,“我好了,不用输水。只要以后别让我在雷雨天滚出去就好,弟弟。”

  林渡舟把我和猫送到了街区,下午场麻将已经开始组织,老李头呼朋引伴,我从树荫下走过,三个老爷子围坐在麻将桌边,齐刷刷看向我。

  我说:“不打。”

  老李头立马拉住我,满脸堆笑,硬是按着我坐下了,“小叶,三缺一,就缺一个。”

  我打麻将不行,向来是输钱的那个,小朋友风风火火地和流浪猫打了一圈架,没一次落下风。我倒好,打了好几把麻将,没赢过一回。

  我打完三筒,李爷爷高喊“杠上花”,喜滋滋地把牌一推,点上自己的叶子烟,得瑟地翘着腿,“小叶不错,每回都来送钱,嘿嘿。”

  “我可不送钱吗,”我手上忙着码牌,一边笑道,“您几位打了几十年的牌,我哪……”

  我一顿,被呛了一口。

  三位爷爷都催我赶紧码牌,我握着麻将,顺便用指尖盲摸了一把,翻过来,没回过神,“幺鸡。”

  “这会儿摸什么牌呢,死孩子。”李爷爷叼着叶子烟,吐出大片的烟雾,我又暗暗呛了一下,意识渐渐回笼。

  原来是烟味。

  林渡舟衣柜里的那件深色风衣上,那种我当时描述不出的微妙的被掩盖的味道,就是烟味。

  可林渡舟是不抽烟的,从来都不。

  我腾地站起身,把三个老头子都吓了一跳,草草地交代两句就离开了麻将桌。

  “先生要回购吗?”商场里明亮的灯光下,导购殷切地带我到了展柜前,“上回您购入的那款‘雨后森林’销量不错,您用后的体验如何呢?送朋友送恋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我看着立在展柜灯光下晶莹剔透的香水瓶,反射的光线映照进我的瞳孔,看着晃眼。打量了片刻,我问:“我用着还行,怎么感觉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呢。上次你说《心灵摆渡》的那个谁来过?他真买的这个?”

  导购女生笑道:“这还能有假?先生,林渡舟的节目谁吃饭聊天没看过那么一会儿呀?他也是咱们当地电视台的红人,上回真是我同事接待的,他还给了签名呢,您别不信。”

  说着她便叫着“莉莉”,另一位导购拿出来一个封着粉色皮套的小本子,兴致勃勃地翻开,上头果然写着“林渡舟”三个大字,底下落了日期,8月29日。

  确实是林渡舟的字迹,和他在节目里、论文上的签名都大体一致。

  我看着纸页上在签名左下角微微晕开的墨迹,笑了一下,合上签名,将笔记本还给了她们。

  竟然还是个左撇子。

  “林医生其实不像电视上那么温和诶,”两个女生和我攀谈起来,莉莉说得眉飞色舞,“那天我找他要签名,他开始拒绝了,后来我实在想要,卖出去了又提一回,他才同意的。”

  “那也比好多电视台的人随和了,”招待我的导购说道,“就算比电视上性子冷一点儿,也没摆什么臭架子,那天你不是说和他聊了好一会儿?”

  我装作没听过的样子,“他生活里跟电视上不一样吗?聊什么了?”

  莉莉神气活现的,满脸得意,笑道:“真的一点儿也不像电视上那样,我感觉生活里的他看起来不像个心理医生,倒像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像那种不苟言笑的教授,或者做精密绘图的工程师。我就说喜欢他的节目,聊了一下他节目里讲的案例之类,他都沉默寡言的,偶尔应两句声音而已。”

  “我记得他节目上老穿黑色衬衣,”我试探地问起,“你那天见到真人,不会也穿那样吧?”

  莉莉拿起展柜里的香水,推到我跟前,“那不是。那天林医生穿了一件长风衣,人很高挑,不过还是黑色的。挑的是这款‘雨后森林’,您要不要试试?”

  先前招待我的导购提醒她我买过一回了,她们又摆出了其他的款式,我得到了结果,顺手挑了一瓶,走出商场。

  黑色长风衣,用香水掩盖的烟味,洗过之后应当不是自然风干,而是烘干的。

  怕被发现,在赶时间。

  按照小黄豆所说,那一天也应当是那位住在二楼的陌生“叔叔”的生日,8月29日。

  C大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当我再次走进校园,却也感受到了经年未见的陌生。教学楼是变得老旧了些,直立的绿植却总是新的。正好下课铃响,一个个年轻的面孔鱼贯而出,谈笑和嬉闹声从我耳畔路过。

  离开校园已经有好些时候了,其实在当初实习的时候,明明还未毕业,偶尔回到学校,还是会感觉自己和那些更青涩、稚嫩的脸隔开了线。他们关于考试、论文和恋爱的烦恼成了过去式,象牙塔外是要独自面对的世界,是残酷的筛选、经济的压力和不知归处的迷茫。

  我感叹自己的幸运,因为那样要学着扮演大人的时刻,是林渡舟和我一起度过。

  我倒是一直觉得遗憾,没能陪伴林渡舟度过后来成长与成熟的时光,没教他怎么打领带,没陪他一起投递简历,没有和他共同远赴异乡。只知道一转眼六年后再见,他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中间省略了那样多他一步步改变的岁岁年年。

  C大心理与认知学院有一面外墙,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照片挂在上头。我在墙边驻足,不出意外地看见了林渡舟。

  那张照片拍摄于去年,他戴着方帽,难得地配合着博士长袍戴了个酒红色领带,浅淡的笑,镜片下沉静而透彻的眼。

  照片下写着他的成果、奖项、论文,堆在一起,都是我错过的时间。

  上课铃响,我坐在公开讲座的后排,看见胡渊缓步走进演讲厅,屏幕上播放着他的教案,上面写着“自我与其他”,一排带倒影的艺术字。

  “Stanley Milgram曾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他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社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弱纽带,”胡渊讲话慢条斯理,苍老而浑重的声音在演讲厅里回荡,“我们以自我的身份在社会中存在,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网中的节点,通过一个人,你能认识到他身后的‘别人’。”

  当他扫视讲台之下,我和胡渊的目光在空中相会。

  周遭的人群迅速剥离,只剩下昏黑的空间,他站在聚光灯中,我坐在他身前。他一步步走向我,带着引导的沉着的笑容,对我开了口,“透过他,你看见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