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脸色黑沉, 正常人听到自己会被各种污蔑陷害都不会多高兴,何况是他。

  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张明鉴那个龟孙子干的丧尽天良的事情凭什么算到他身上?

  他对降军好是出了名的, 只要投降就能继续带兵打仗, 绝对不会因为降将降兵的身份受到偏见。

  但是张明鉴那个豺狼成性灭绝人性的狗东西罪无可恕, 他们拿下扬州后就直接把张明鉴给处理了,明明是在给被祸害的扬州百姓报仇,怎么罪名全落在他身上了?

  朱大帅很不高兴,而且第一时间就找出了应该承受他怒火的人。

  神仙说他一直被泼脏水,可见后世之人所知道的他名声不怎么好。

  为什么名声不好?十成十是得罪了拿笔杆子的文人。

  一个二个吃饱了撑的,给脸不要脸是吧?

  他拿下应天府后一边争取民心一边拉拢士人,特意修建礼贤馆来安置各地而来的儒生, 只要来投奔他令人好吃好喝伺候着, 从来不曾得罪过读书人。

  他对读书人礼遇有加, 读书人凭什么抹黑他?

  忘恩负义的东西, 简直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呸!混账!

  李善长离的近,朱大帅脸色一变他立刻就反应过来,朝不远处的汪广洋使了个眼色让他赶紧说句话,不然应天府的士人儒生就要倒霉了。

  汪广洋苦笑着摇摇头,大帅正在气头上, 这时候说话才是火上浇油,他们还是闭嘴为好。

  他头一次遇到这场面,紧张还来不及, 根本无暇分心去给大帅消气。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他那么遵守组训一读书人怎么大白天活见鬼了呢?

  哦, 不是鬼,是神仙。

  可那也得远着啊, 这些人为什么能那么淡定?

  李善长啧了一声,心道这个汪广洋哪哪儿都好,就是为人太老实,一点儿出格的事情都不敢干。

  这性子在太平盛世还行,在乱世中只能看上头人的良心。

  还好他们家大帅是个好的,这大概就是傻人有傻福吧。

  “大帅,神仙所言未必是今朝之事。”李善长难得好心,主要是他自己也能归在读书人之中,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被后人编排,怎么就笃定是现在的读书人泼脏水?万一是后面朝代泼的呢?

  天音说过明朝后面还有个清朝,清朝后面是什么朝暂时不清楚,但是朝代更替肯定不会太平,十有八九是后面朝代在抹黑,和他们这些人没有关系。

  他们跟着大帅打天下,怎么可能干出抹黑大帅的事情?

  朱元璋神色稍霁,但也没好哪儿去,“好好听,有事儿待会儿说。”

  朱文正瞅了他们一眼,感觉离的近太危险,于是不着痕迹的和弟弟们打个手势,趁人不注意全挪角落里去了。

  反正光幕够大在哪儿都能看见,他们躲远一点,省得待会儿成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那些鱼。

  【据史料记载:天下兵甲方般,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

  【朱元璋起家靠的是他的淮西亲信,上面记载说“淮右之军嗜食人”,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好像吃人的是淮西红巾军。】

  【但是张明鉴的军队也是“淮右之军”,朱元璋的军队是淮西人组成的军队,不代表淮西人组成的军队都是朱元璋的,两个概念不能等同,于是误会就这么来了。】

  朱元璋听到神仙为自己说话心里好受不少,同时在心底大骂造谣之人脑子里全是水。

  他是穷苦出身,走到这一步什么苦都吃过,可他再难也不会为难和曾经的他一样的穷苦百姓,就算饿死也绝不会放任麾下将士以人为食。

  莫说以人为食,便是骚扰百姓都不行。

  治军不严如何得民心,民心不稳如何得天下?

  他要是只想潇洒度日混沌此生或许会纵容手下人烧杀抢掠,可他不想虚度此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道理他不行!

  虽说心慈不掌兵,但那是说面对下属违法乱纪时心慈手软,不是说要对百姓心狠。

  别让他知道谁在抹黑他,不然他非得千倍百倍的骂回去。

  【朱元璋拿下江北门户扬州,又有太平、镇江在手,金陵城固若金汤,这下终于能放开手脚打地盘了。】

  【徐达带着常遇春指哪儿打那儿,两大猛将配合的天衣无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拿下好几座朝廷控制的城池。但是很快,这俩大猛男就在宁国府吃了瘪。】

  【这个宁国府不是《红楼梦》里的宁国府,府城是现在的安徽宣城,驻守此处的元军将领叫朱亮祖,这位的战斗力强到夸张,不仅多次击败红巾军的进攻,还在城下歼灭红巾军七八千人,弄的红巾军将士们畏缩不前,最后还是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拿下宁国府。】

  【都说明初猛将多,每次给武将排名都忽略掉朱元璋这个老大,其实老朱本人才是最猛的那个,他带兵打仗的本领比手下将领更厉害。】

  朱大帅被夸的有些脸红,心想这位神仙一定对他颇有好感才会这么夸他,这不,刘福通那儿不见神迹,张士诚那儿也不见神迹,只有他这儿有神迹,可不说明神仙对他有所偏爱?

  人活一世能活成他这样也是不容易,不过不能骄傲,他得争取把不好的地方改掉好让神仙更喜欢他。

  对面是神仙,好好表现没坏处。

  【敲黑板,素材又来了。】

  【朱元璋亲自出马拿下宁国府,宁国府守将朱亮祖被擒,括弧,第二次。】

  【这位朱亮祖早年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为作战太猛引起朝廷的注意被授为义兵元帅,早先在朱元璋渡江南下攻打太平的时候就抓过他一次,只是他投降之后没多久就叛归元朝,然后才被派到宁国府当守将。】

  【老朱也是个乐子人,看到朱亮祖二进宫,特意把人绑到自己跟前嘲笑。】

  【《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问曰:对曰:太祖壮而释之。”】

  【张辽白门楼受降有没有参考朱亮祖咱不知道,反正朱老板和曹老板在这里的表现挺像,降将跪地求饶他们不一定放在心上,降将越硬气他们越喜欢。】

  朱亮祖两眼放光,“神仙这是将我比作张辽?”

  他也是头一次遇到这场面,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神仙都说他是个猛将,那他肯定是猛将,感谢神仙美言,嘿嘿。

  他高兴,旁边和他关系好的将领也与有荣焉。

  降将怎么了,他们降将也能建功立业。

  【朱亮祖被朱元璋收入麾下后屡次立功,先后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等战役,且作为主力平定两广,以功封永嘉侯。】

  【然而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到一起,他是个武将,镇守地方时多有不法之事,还草菅人命陷害忠良,最后被老朱召回应天府弄死了。】

  朱亮祖:???

  

  朱元璋冷笑一声没有说话,此处无声胜有声,刚才还和朱亮祖与有荣焉的小团体齐齐打了个冷颤,赶紧有多远躲多远。

  不是他们不讲兄弟情,实在是BaN大帅的脸色太吓人,他们惹不起躲得起。

  【老朱是个念旧情的人,阶段性的念旧情也是念旧情,朱亮祖因罪赐死,老朱念着他这么多年来正南征北战的功劳,仍然让他以侯爵的礼制安葬,还亲自给他写了墓志铭。】

  朱亮祖虎目含泪,大帅心里还是有他的。

  【之后胡惟庸案发,这会儿老朱已经快要进入杀疯了的状态 ,颁布《昭示奸党录》把朱亮祖划为胡惟庸逆党,永嘉侯爵位被除。】

  朱亮祖:啊?啊?啊?

  好在这次最该紧张的不是他而应该是胡惟庸,不好的是胡惟庸这会儿在宁国府当知县,以他的官职还没资格参加这次议事。

  胡惟庸逆党,逆党,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被牵扯进去的肯定不少。

  在场所有人都绷紧神经,生怕神仙再说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胡惟庸官职虽小却很会做人,在座的官员几乎都和他有过来往,那家伙真要想谋逆,顺藤摸瓜牵扯出来的人绝对不会少。

  没想到啊没想到,胡惟庸看上去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竟然能干出谋逆的事情来,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元璋面无表情继续听,今天听到的天机太多,他已经懒得有什么反应了。

  【大军拿下宁国府,徽州便近在咫尺,邓愈、胡大海率军拿下徽州,元军败退,于是调苗将杨完者前来助战。】

  【杨完者,元廷“擎天二木”中的另一位,察罕帖木儿的名字里有个木,他的姓里有个木,这俩人又是元朝末年朝廷最倚重的平乱大将,所以称他们为元廷的“擎天二木”。】

  【敲黑板,罗大手子的素材又来了。】

  【杨完者之前在江浙一带陪张士诚打攻防,收到徽州这边的消息后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夺回徽州,当时胡大海带着大部分军队去进攻婺源,徽州城只留下很少的守军,硬抗的话肯定扛不住十万大军的围攻。】

  【形势万分危急,守将邓愈觉得硬抗不行,于是下令将城池的大门全部打开,然后赶紧派人去婺源给胡大海送信。】

  【杨完者溜达一圈发现四面城门全都开着,左想右想都不对劲,怀疑城里有埋伏犹犹豫豫不敢进,愣是让邓愈等到了胡大海的回防。】

  【虽然空城计的故事最初出自魏末晋初大臣郭冲之口,但是吧,比起郭冲留下的那寥寥几言,罗大手子肯定更了解身边的事情。】

  【瞧,逻辑通顺的空城计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