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徐达面带假笑互相恭维, 吹捧了几句之后都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连忙止住话头继续听。

  天音不可尽信,但也不能不信, 他们提前知道陈友谅那个凶残的家伙会怎么打才能更好的防备。

  花云是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本事多大他们再清楚不过, 太平路易守难攻不应该守不住,其中一定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可惜神仙透露的消息太简略,只说陈友谅攻下太平兵锋直指金陵却没有说他到底是怎么攻下太平。

  【陈友谅和朱元璋的交锋在至正二十年徐寿辉死后愈演愈烈,我们暂时先把这边放放,只要知道这几年陈友谅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江南最大的势力就够了。】

  【这一期的重头戏不是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争霸,也不是陈友谅杀君自立风头无二, 而是江东这边的三足鼎立。】

  【三足:朱元璋、张士诚、元廷。】

  所有人:哇!

  他们家大哥竟然是三条腿儿之一!厉害!

  朱大帅听到这里略有些自得, 但是他是老大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要是连他都开始飘, 身边这些人得都飘到天上去,“行了行了,看你们那点出息,安静点别打扰神仙说话。”

  一群人齐刷刷的看向他们家大帅,上上下下好一番打量,厚脸皮如朱大帅被这么盯着也有些脸红, 于是拍桌恼羞成怒,“看什么看,老实听神仙讲。”

  属下们很了解他们家大帅的脾气, 知道再看就过头了, 于是赶紧转身各嘀咕各的。

  他们家大帅能撑起三足鼎立的局面,真是了不得。

  【至正十六年, 朱元璋拿下集庆府改名应天府,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大本营,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能安心过日子了,相反,他拿下应天府之后的要面对的局面比之前还要危险。】

  镜头转到江东中原一带,舆图各色分明,代表朱大帅的颜色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小小一块看的人胆战心惊。

  【北边的情况不用多说,刘福通刘太保铁了心的和朝廷硬刚,愣是把朝廷主力全部拖在中原,如果没有刘太保的强力支持,南边这些起义军的日子能难过百倍千倍。】

  【长江以北是韩宋的地盘,哦,还有个卑鄙无耻恶心龌龊的赵均用。虽然赵均用脑子里都是水,但是他还是得归到起义军里面。】

  【老朱接受韩宋的官职,和韩宋就是一家人,打谁都不能打顶头上司,何况这时候他也打不过。】

  【看看东边,张士诚家大业大,江浙鱼米之乡已经到手,全天下的起义军中没有比他更富庶的,这边打不起。】

  【再看看西边,徐宋的势力一直在扩张,徐宋政权兵强马壮,老朱这个时候和他打无异于以卵击石,这边也打不过。】

  【东西北三面都不能打,地盘又不能不扩张,没办法了,那就只能打南边还在朝廷控制下的城池。】

  【老朱能把用这天崩开局一路撑到最后,不得不赞一句:真乃神人也。】

  底下的谋士武将们听到这里与有荣焉,但是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就算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地盘小,就算他们最开始没多少兵,但是他们这儿氛围好,将士一心主帅清醒,怎么就哪哪儿都打不过了呢?

  好吧,他们承认他们现在私底下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值一提的小矛盾,可他们刚拿下应天的时候还没那么多人,兄弟们之间感情好的很。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怎么可能打谁都打不过?

  不对劲,肯定是他们家大帅得罪了神仙,不然神仙不会这么说。

  都是大帅的问题。

  ……

  幸好他们没人敢把这话说出口,不然朱大帅能当着神仙的面儿一人赏他们一个大耳刮子。

  【老朱拿下应天府,马皇后也带着江北的将士家眷渡江南下和他们团聚,不过这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金陵城的安全这时候还没有得到保障。】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金陵城上游下游各有一个关口,上游是太平,下游是镇江。所以刚才说陈友谅打到太平是打到老朱家门口,所以朱元璋打金陵先打太平,这都是有原因的。】

  【太平在打下金陵之前已经到手,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镇江。敲黑板,罗大手子来活了。】

  光幕上的舆图变成城池,乐声跟着转为慷慨激昂。

  【朱元璋拿下应天府的第二个月,徐达、汤和率领陆军,廖永安、廖永忠率领水军,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围攻镇江,和城内的元军展开激烈的厮杀。】

  【战场短兵相接极其混乱,城里的守军看到敌军气势汹汹冲上来都吓傻了,躲都躲不及根本不敢上前迎敌,愣是被一群武器装备差他们一大截的起义军追的到处乱窜。】

  【起义军攻城元军守城,按理说攻城的难度更大,但是在元军整体的畏战之下局势正好反过来。】

  【更玄幻的事情还在后面,攻城之战打到一半,有一小队十一个起义军趁乱冲进了城里,满城的官兵看着这十一个勇士谁都不敢网前凑,愣是被他们“以少欺多”追的满城乱跑。】

  【可惜冲进城的只有他们几个人,外面的大军没能进来,勇猛的十一人小队在嘎嘎乱杀之后力竭被擒,这次变成了他们被嘎嘎乱杀。】

  【官兵多是欺软怕硬之辈,没抓住人之前谁都不敢往上凑,抓住之后都围上来喊打喊杀,眨眼的功夫砍了十个脑袋,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又出了问题。】

  【人在生死关头的潜力无穷,最后那个小将不想死,拼尽全力挣脱绳索束缚抢了刀就跑,愣是在元军的团团包围中冲出城外。】

  【只冲出城外还不算完,他还招呼城外的兄弟们重进冲进城继续鏖战,“镇江城中皆庸夫,可屯聚。”于是率军夺取镇江,因功封百户。】

  徐达一拍大腿,“神仙知道的真多,那不就是顾成吗。”

  那小子力大无穷是出了名的,打镇江的时候让他出尽了风头,可把旁人给眼红坏了。

  得亏顾成现在不在这儿,不然尾巴都得翘上天。

  【这位小将就是后来威震西南的镇远侯顾成,据说他是老朱的心腹爱将,是徐达手下最得力的将领,他的本事大到什么程度呢,就算他贪污受贿,老朱都睁只眼闭只眼把他给放了。】

  【贪污受贿啊,这罪名在别的皇帝那里或许还有活路,但是放到老朱身上,他不扒了犯事儿官员的皮只能说他被气糊涂了,能让最痛恨贪污受贿的老朱都网开一面,可见顾成有多厉害。】

  朱元璋和徐达听的正高兴,顾成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他们俩对那小子都喜欢的紧。

  镇远侯啊,这可是神仙口中出来的第一个有封号的爵位,能让这个满嘴诨名的神仙敲定某个人的身份不容易,顾成可真是不得了。

  这边刚羡慕了一会儿,紧接着神仙就来了句顾成贪污受贿,这能行?

  朱元璋转头凶巴巴的看向徐达,仿佛贪污受贿的不是顾成而是他。

  没办法,谁让顾成不当亲卫之后就一直跟着老徐,那小子贪污受贿,老徐少不得一个治下不严的罪名。

  这都多少次了?啊?多少次了?

  以前是麾下将领带兵投敌,以后是麾下将领贪污受贿,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不知道的?

  徐达委屈的很,他感觉他手底下的兵都很听话,他也不知道怎么回回都是他手底下的人出事儿。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朱元璋捏捏眉心,“先记着,回头再找你算账。”

  徐达耸拉着脑袋,“我不想继续修城墙。”

  他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是混吃等死的监工呜呜呜呜呜。

  【淮西红巾军拿下镇江一战打的漂亮,对罗大手子来说素材简直不要钱。】

  【顾成本是朱元璋帐前亲兵,一次,朱元璋的渡船搁浅在沙滩上,顾成竟然直接背船而行。】

  【建安十六年,曹老板率军与锦马超战于潼关,马超率步骑追杀曹操,曹操大军渡河撤军,自己和许褚等亲卫兵断后。】

  【大军撤走,曹操上船,贼兵势不可挡,余下的部队也都争相上船,传超重将沉,许褚斩杀攀船者,左手举着马鞍为曹操挡箭,右手推着船渡河,愣是把曹老板给推到了安全的地方。】

  【两边都是真事,汉末三国那么远,元末争霸却就在跟前,这稍加润色细节不就来了?】

  朱文正戳戳旁边的朱文忠,“这罗大手子到底是谁?你听说过吗?”

  朱文忠没跟张士诚那边打过仗,他也不清楚,于是戳戳镇守江东防线抵御张士诚的耿炳文,“我不知道,炳文你知道吗?”

  耿炳文挺起胸膛,“当然知道,张士诚麾下的罗贯中呗,那人前不久才投奔过去,一过去就得到张士诚的重用,可惜不管他说什么张士诚都是嘴上应的好该不干还是不干,气的他天天在家摔桌子。”

  旁边人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耿炳文咧嘴笑的开心,“不是我知道的清楚,这事儿在隆平府都传遍了,想不知道都难。”

  李善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古文章憎命达,文人骚客多是时运不济才醉心纸笔之间,如果罗贯中仕途不顺,那他的确有可能闲着没事儿写出个旷世巨作来。

  像他这样仕途通达的文人,便是有写出旷世巨作的本事也没那个时间。

  【朱元璋虽然地盘小,但是他手下的猛将着实不少,或者说,元末各个势力的猛将都不少,老朱这边尤其多。】

  【他手下不光有元末许褚顾成,还有个元末刘裕花云。】

  【黑将军花云之勇猛不在顾成之下,有一次他出门办差,路上遇到几百个强盗拦路抢劫,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们朱大帅的治理之下竟然还有强盗出没,这能忍?】

  【花云忍不了,当即大发神威和强盗打起来,以一敌百丝毫不落下风,打的强盗们屁滚尿流四处逃跑,结果愣是被花云一个个追上处决掉。】

  【此事之后,花云就被派去镇守太平,要不是陈友谅不打招呼忽然大兵压境,花云怎么着也能再战个二十年。】

  花云喜笑颜开,听到自己的死讯也拦不住他开心,“神仙都说我作战勇猛,这辈子值了。”

  那什么,人固有一死,他这死的就是比泰山都重!

  【朱元璋拿下镇江之后很快讲目标放到扬州,占据扬州的是青军首领张明鉴,这些年网上经常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说朱元璋麾下的士兵打下城池后杀人为食,其实都是张冠李戴,杀人为食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张明鉴。】

  【不过老朱一直都被各种各样的谣言黑料包围着,多这一个不多少这一个不少,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朱元璋:???

  什么?再说一遍?

  他一直被什么包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