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懵, 在此之前他一直坚定的认为天音提到过的明朝是刘福通建立的,不只他自己,他的亲信们也都这么觉得。

  刘福通死了?刘福通怎么能死了呢?

  朱元璋和李善长面面相觑,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刘福通的死打乱了他们之前所有的猜测, 形势瞬息万变, 果然不能只信天音,还得看他们现实的情况才行。

  不是!刘福通真死了啊?

  沐小青扶额摇头,可不咋滴,死的透透的,连个音讯都没有,自此人间蒸发。

  光幕上,沐大青长吁短叹之后也回归正题。

  【刘福通怎么死的没有确切记载, up主个人猜测刘福通可能没撑到朱元璋的大军抵达安丰, 不然以刘太保的心气就算一切从头再来也不会什么都不干。】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个评价很高,但是刘福通刘太保完全担得起这个评价。】

  【大家最熟悉的托孤寄命可能是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丞相也没有让昭烈帝失望,同样的,刘福通这辈子也没让韩山童失望。】

  【虽然韩山童死的早且仓促,虽然刘福通杀了和他们一起起义的杜遵道, 但是他对小明王的确没的说。即便韩林儿在他身边没有实权,他到最后也没有放弃韩林儿。】

  【从至正十一年“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到龙凤二年北伐军“虎贲三千, 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再到龙凤九年战死安丰,或者是龙凤十二年死于瓜步,他半辈子的时间都在率领大军反抗元朝,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

  【红巾军,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之下的农民走投无路后造反才有的军队,他们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甚至是朝不保夕的叫花子,而他们的对手则是百年前纵横欧亚大陆令无数人胆寒的蒙古铁骑,实力对比如此悬殊,他们却能坚持那么多年,还能打出那样的战绩,足以为后人所称道。】

  【西路军攻破潼关,中路军火烧上都横扫高丽,东路军占据山东一度打到大都郊外,本部大军则是攻下汴梁城光复大宋。三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元政权发起强大攻势,各自转战数千里,遥相呼应,将反抗元朝的战争推向高潮。一群被朝廷称之为“暴民”的百姓做到了以往许多精兵悍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北伐。】

  【从红巾军北伐的情况来看,刘福通其实不太适合统筹全局,他更适合当个单纯的带兵将领。如果手段谋略更加高明的杜遵道能够一直坐镇中枢,元末局势也许会是另一种走向,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红巾军北伐讲到这里已经到了尾声,虽然他们因为配合的不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此战虽败犹荣。这一期就讲到这里,我是你们亲爱的up青青陌上桑,观众朋友们,下期见。】

  结束语一出,光幕也缓缓消失,但是这次朱元璋没有像之前一样视频一结束立刻招呼亲信分析天音透露出来的信息,而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可惜了。”

  不管怎么说,刘福通这辈子算是问心无愧。

  他对韩林儿仁至义尽,指挥义军反元也是殚精竭虑,虽然最后没能达到最开始时立下的目标,但是一辈子能活成这样也值了。

  唉,老刘怎么就死了呢?

  朱元璋一个头两个大,他先前的所有预想都建立在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是刘福通之上,看今天天音透露出来的消息,他们从最开始就错了。

  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不是刘福通,还能是谁?

  天下义军众多,除了势力最盛的刘福通,只南边就有张士诚、徐寿辉、方国珍这些叫得上名的势力,赶走蒙古人的不是韩宋,难不成是徐宋?

  不对,徐宋内部争权夺利就不像能成大事的样子,与其猜测徐宋,不如猜是徐宋那边大将陈友谅。

  天音之前提到过陈九四是个搅弄风云的人物,看他最近的动作的确当得起这个评价,但是再多就不好猜了。

  方国珍的势力集中在海上,他打水仗在行,上岸就不行了,而且那人反反复复投降朝廷,也不像是能成大事的人。

  至于张士诚,呵,老张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朱大帅捶捶脑袋,只想把那个想和张士诚交好的自己赶出身体。

  他以为张士诚是个好的,之前在高邮惹来朝廷百万大军围攻,皇帝脑子抽了流放脱脱才让他解了高邮之围,那家伙从高邮出来后立刻连下朝廷数座城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投降朝廷?

  老张这些年直接就把朝廷的脸面踩在脚底下摩擦了,朝廷那么不要颜面,这样还能招安?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张九四看着浓眉大眼,私底下竟然和朝廷勾结到了一起,你对得起当年一起抗元的兄弟吗?

  交好什么交好?交战才是他们的归宿!

  朱元璋把之前写的那封“交好信”放到香炉里烧成灰,这时候还能苦中作乐觉得他写的信还算不错,典故用错了也没什么,阴差阳错效果正好。

  张士诚那边暂且不用过多关注,他还在和杨完者打的不可开交,现在重要的是赵均用。

  就算毛贵不能为他所用,他也绝对不会让赵均用酿下大错。

  再说了,也没谁能保证毛贵不会转投明主。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均用那狗屁玩意儿不值得他卖命,实在不行的话,他直接跟刘福通也行。

  朱大帅摩挲着指尖,忽然意识到这样也不太行。

  按照天音的说法,赵均用拿下淮安后就一直待在淮安没挪窝,北伐东路军的主将是毛贵而不是赵均用,毛贵打下山东后刘福通直接在那里设置了益都等处行中书省,任毛贵做平章。

  也就是说,从毛贵成为东路军主将开始,他就不再是赵均用的手下,而能和赵均用平起平坐的红巾军将领。

  这种情况下赵均用还能把毛贵杀了,必然有毛贵念旧情的缘故,所以只从毛贵那边下手不太行,还得他们把赵均用解决了才行。

  朱大帅拎起坐在小板凳上发呆的儿子大步出门,出去后让小娃回后院说他今天晚上没空回去吃饭了,然后让亲兵把城里的将领都喊到议事厅开会。

  情况有变,得赶紧捋清楚接下来到底该朝哪儿打。

  搬着小板凳的沐青:……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他不能听了是吗QWQ~

  小豆丁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后院,今天这个视频一出来,他更想不明白接下来的局势会是什么样子。

  朱老爹对毛贵深有好感,赵均用肯定得死,如此一来,毛贵的死劫就被蝴蝶了。

  红巾军北伐是从至正十六年九月开始,西路军率先出发,现在离九月不剩几个月,刘福通那里安排到哪里了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只能等朱老爹的细作传消息回来。

  他们家朱老爹的细作遍布大江南北,他以前不喜欢在信息上吃亏,有了视频当外挂后更不会在信息战上吃败仗。

  所以红巾军北伐这次会成功吗?

  唉,真令人头秃。

  小朱标最近正在练习走路,小家伙会走之后就不乐意天天待在床上,能溜达一会儿就溜达一会儿,看着摇摇晃晃风一吹就倒,其实走起来还挺稳。

  小家伙远远看到哥哥从外面回来,屁颠屁颠就迎了上去,“咯咯~”

  沐青赶紧放下板凳接住冲过来的小炮弹,幸好他被收养后吃的好睡的好身体结实了点儿,不然还真抱不住这胖乎乎的小奶娃。

  马秀英来了应天府后比之前更忙了,她在和州的时候要安抚人心,来到应天府后不用在将士家眷身上耗费太多心神,自家后院又忙活了起来。

  朱大帅不是她一个人的夫君,她也没想过朱元璋一辈子只有她一个人,但是看着后院的女人越来越多,说句心里话,这感觉并不好受。

  好在他们家后院的女人都很本分,不然她得更糟心。

  沐青把小朱标放到地上,左手拿着小板凳右手牵着弟弟进屋,“娘,爹说他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马秀英放下手里的账本,“神迹又出现了?”

  朱元璋经常出去打仗,他们夫妻聚少离多,所以朱元璋在家的时候无论多晚都会到她这儿坐坐,即便有事耽搁也会派人过来和她说一声。

  看小娃这神情恍惚的模样,很有可能就是神迹又出现了。

  沐青惊讶的看向未卜先知的娘亲,小鸡啄米般点头,“是的是的,神迹又出现了,爹这次非常上心,把城里所有将领都喊去议事厅商量事情了。”

  马秀英笑笑,倒也没有多问的意思,“他哪次不上心?”

  的确,神迹来的完全没有征召,朱大帅没法提前做准备,但是他每次遇上了都非常上心。

  比如这次,神迹刚刚结束他立刻就把城里所有将领都喊到身边来。

  局势能分析到什么程度不重要,接下来要怎么攻城略地也不重要,反正赵均用必须死。

  大家都是红巾军,名义上都听从小明王的诏令,赵均用打下淮安后能当平章政事,他派人去帮忙攻打淮安然后顺便弄死赵均用,平章政事由他手下的人当也无妨。

  张士诚、徐寿辉一个个的称王称皇,他没那么大野心,当个国公总没问题吧?

  天音都说了他是“大宋”吴国公、江南行省平章朱元璋,天音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国公他当定了。

  旁边,朱文正主动请缨,“爹,我去当平章!”

  朱元璋扯扯嘴角,“天还没黑,发什么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