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年轻气盛, 自从开始随军打仗就开始飘,感觉天底下数他最厉害,谁都打不过他, 敌人过来就是给他送军功。

  简直要把老朱给气死。

  咋?混蛋小子前面那么多都没听见, 就听见去淮安当平章了是吧?

  赵均用打淮安打了五年都没打下来, 现在那地方还在朝廷手里,当个屁的平章!

  朱大帅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没地儿出,朱文正没摸准情况一头撞到枪口上,差事没捞着只等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这下可好,所有人都知道朱大帅今儿心情不好得躲着走了。

  他们被喊到议事厅来没有躲着走的可能,那就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争取不让大帅揪到错处。

  话说回来, 他们最近战事进行的很顺利, 没发生什么能让大帅发火的事情, 他怎么忽然气成这样?

  一群人面面相觑, 然后把目光集中在最早过来的李善长身上。

  老李的心情也不咋地,当场就一个眼刀子甩过去,再没人敢往他跟前凑。

  哦豁,这家伙跟大帅一起吃枪药了啊。

  情况不对,得比刚才更加小心。

  李善长平时笑眯眯的吓死个人,能把他的笑脸给弄没可不是小事, 文正这顿骂挨的不亏。

  朱元璋出完气平复心情,再看到议事厅里满满当当的人后心里就舒服多了,“咱准备让冯国用带兵去淮安, 常遇春、徐达、汤和你们在周边都注意着点儿, 万一淮安那边发生变故,你们立刻带兵前去支援。”

  朱文正灰头土脸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听到这话下意识开口,“打个淮安还需要支援?”

  朱元璋:……

  “你再说一遍?”

  朱文正说完之后立刻意识到说错话了,连忙躲到汤和身后缩小存在感。

  他闭嘴,他接下来一个字都不说了。

  汤和默默往前挪了一点,给糟心孩子留点逃跑的空间。

  朱文正嘿嘿一笑,“汤叔威武。”

  汤和无奈,“你快闭嘴吧。”

  朱元璋往那边瞥了一眼,懒得和他们计较,只是肃着脸将刚才神迹出现的消息告诉在场的所有人,顺便让他们知道他们之前猜测的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是刘福通是错的。

  刘福通之后会战死,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不是刘福通。

  亲信们陡然得知这个噩耗全都愣了,“不是刘福通?那会是谁?”

  议事厅中一片哗然,他们之前将天音透露出来的消息都捋了一遍,刘福通很符合开国皇帝的特征。

  红巾军中势头最大的是他,他又立了韩山童的儿子为帝,号称小明王,连国号都对上了怎么可能有错?

  冯国用皱起眉头,想到朱元璋刚才说要他带兵前往淮安,意识到天音这次透露出来的消息可能不只“刘福通不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一条,“如今淮安在朝廷手里,正在攻打淮安的是赵均用,难道刘福通死在了赵均用手里?还是他死在了淮安?”

  “不是赵均用动的手,但是和他脱不了干系。”朱元璋想起那个鼠目寸光的混账玩意儿就想提刀杀过去,咬牙切齿的骂了几句,然后让李善长把天音刚才说了什么告诉大家伙儿。

  他脾气不太好,让他来说他怕控制不住脾气干出什么失去理智的事情。

  李善长躬身应下,先让大家伙儿做好心理准备,待会儿听到什么都别动手,这才慢条斯理的将天音透露出来的红巾军北伐告诉他们。

  北伐军三路大军,加上刘福通亲自率领的兵马就是四路大军,如果统筹得当,北伐成功不是梦,可惜最终功亏一篑,时也命也。

  其他几路兵马的失败他们都能接受,唯独毛贵率领的东路军,东路军本来可以在山东扎根,要是没有赵均用这个搅屎棍,或许打到高丽的中路军和刘福通率领的本部兵马都不会败的那么干脆。

  中路军二征高丽失败而归,关先生等人战死在高丽,破头潘等人率领残军转战其他地方,一路攻占平壤、义州、辽阳,杀了一道回马枪再次攻陷上都,然后才在粮草耗尽的情况下被官军围剿而亡。

  如果当时有毛贵接应,中路军绝对不会全军覆没。

  千错万错都是赵均用的错,没有赵均用,北伐没准儿就成功了。

  朱元璋和李善长都知道北伐军失败的原因没那么简单,但是刘福通那边他们插不上手骂了也是白骂,索性就把责任全推到赵均用身上。

  议事厅中的众人听完李善长那阴恻恻的讲述,一个个的也都火冒三丈,要是赵均用在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

  冯国用扬起唇角,模样怎么看怎么儒雅,说话怎么听怎么不好听,“见过找死的没见过这么找死的,想死是吧,成全他!”

  徐达上前握住他的手,“老冯你放心,打不过你就吭一声,我们立刻率军给你助阵。”

  冯国用费劲儿的把手抽出来,“这就不用了,打个赵均用而已,用不着徐大将军出马。”

  徐达再握,“用得着用得着,打赵均用容易,打淮安不容易,打淮安的时候顺便弄死赵均用更不容易,你可不能掉以轻心。”

  冯国用:……

  行吧,你力气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元璋敲敲桌子让他们有话待会儿再说,他们现在不只要找机会名正言顺的干掉赵均用,还要防备东南边的张士诚。

  老张现在看上去一副和朝廷不死不休的架势,但是最多两年他就会投降朝廷,现在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就是腹背受敌。

  北边老刘牵扯住朝廷主力,他们在南边的压力就小很多,除了和官兵干仗之外更重要的是不死在周边的起义军手里。

  他们都是起义军,打完朝廷之后必定要争地盘。

  谁都想一家独大,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呢?

  刘福通要“重开大宋之天”,等他们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到时候再起刀兵还会再打大宋的旗号吗?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甩开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继续商量怎么防备张士诚,“从隆平府到应天府有三条路,北边走常州,南边走长兴,水路走江阴,在张士诚腾出手来之前,咱们必须把这三个地方全部拿下。”

  他们知道这三个地方要打,张士诚那边自然知道这三个地方要防,不趁着现在张士诚在嘉兴那边和杨完者干仗的时间把这边打下来,等张士诚能调动更多兵马回防他们就打不下来了。

  老张手里不说百万大军,四五十万总是有的,当年脱脱召集起来攻打高邮的百万大军大部分都便宜了他,他现在又占了江南富庶之地,完全不用担心养不起军队,手里的兵马只能比攻下隆平府时更多。

  他们只能剑走偏锋。

  朱元璋对麾下将领很有信心,但是他们手里没有那么多兵,必须精打细算才行。

  议事厅里的烛火一直燃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冯国用便带了三千兵马离开应天府。

  赵均用没有求助,他们不能擅自前往,不然会被对方以为是找茬的,只能先造个出面的机会。

  淮安城粮草充足,朝廷的兵马向来喜欢龟缩在城里,鲜少出城主动出击,但是也没谁规定官兵不能出城。

  只要主将有剿匪之心,别管反贼山匪还是平民百姓,在他们的大刀之下都一视同仁。

  如今占据淮西的义军不只赵均用,还有其他几路兵马,官兵也分散在好几座城池里,冯国用是个谋略比武力更厉害的将领,对他而言搞死赵均用根本不用亲自出手,借刀杀人才最妙。

  他想带兵打仗很久了,但是朱大帅总把他当谋士用,他只能看着别的将领哗啦啦出去再哗啦啦回来,难得这次让他来领兵,他可得打出个模样来。

  冯国用悄悄离开应天府,徐达、汤和等人也没闲着,周边州县还没打下来完,他们还得再加把劲。

  外面的征战和小孩子们没有关系,他们还不到上战场的年纪,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先生留的作业太多写不完。

  和他们一起长吁短叹的还有蓝玉。

  蓝玉在大后方看了那么久的孩子,终于知道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不会擅自行动。

  军中兵马调动频繁,连年纪没他大的朱文英都能出阵,他却只能留在大后方等大帅发话。

  他感觉大帅已经把他给忘了。

  姐夫说他闲下来就去大帅那儿说情,可他没说他什么时候才能闲下来,他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解脱啊?

  沐青满头大汗的结束今天的“体育课”,和小伙伴们散开后瘫在地上不想动弹。

  他们现在要文武兼修,文课武课都得有,不把他们练到爬不起来不算完。

  唉,本来觉得念书已经很难,现在开始武课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难。

  蓝玉戳戳趴在地上不动弹的小娃,“起来活动活动,别在地上趴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呢。”

  沐青有气无力的翻了个身,“动~了~”

  蓝玉啧了一声,“就你这体力,上战场逃跑都是最后一个。”

  沐青瞪了他一眼,“你怎么还不走?”

  蓝玉磨了磨牙,“你以为我不想走吗?”

  他要是能走他早就不在城里待了,这不是走不了吗!

  小豆丁怜悯的看着蓝·倒霉蛋·玉,“你好可怜哦,我哥的军功已经那——么高一摞了,你还是个大头兵哦。”

  蓝玉捏紧拳头,忍住揍小孩的冲动面无表情还嘴,“你哥是你哥,你是你,说的跟你多厉害似的。”

  沐小青咧嘴笑的开心,“我哥厉害就行,我又不和我哥比,谁要和常将军争第一先锋来着?是谁是谁是谁呢?”

  蓝玉抹了把脸,忍住,不能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