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百年, 采石矶再次爆发大战,这次宋军从防守方转为进攻方,直打的元军心态爆炸四散溃逃, 朱大帅率领的宋军成功占领采石矶。

  采石矶到手, 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朱文忠提到接下来的事情表情很是古怪, 有点想笑又有点生气,总之就是心情复杂。

  按照计划,打下来采石就该进攻太平了,拿下太平路才算在长江南岸有个稳定的立足之地,只打下采石矶还不够,随时可能被元军反攻夺回去。

  但是问题又来了,元军在采石留下了数不清的米粮银钱, 他们麾下都是没见过好东西的泥腿子, 看到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物资走不动路, 满脑子都是把东西搬回和州吃香的喝辣的, 已经把接下来的攻打太平的计划忘的一干二净。

  沐青:???

  这也行?

  忽然想到之前攻打和州时吃席吃的太开心忘了和外面里应外合的红巾军,不愧是他们,真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让自己人摸不着头脑,更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朱文忠深有同感,“是吧是吧,差点把咱爹给气死。”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采石矶, 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带上牲口财宝回和州岂不是前功尽弃?

  走什么走,不把太平打下来谁都不准走。

  沐青眼睛亮晶晶, “然后呢?”

  朱文忠嘿嘿一笑, “然后咱爹就破釜沉舟,砍断大船的缆绳, 把小船全部扔江里,要么往前冲要么被官兵杀死,二选一随便选。”

  “这哪儿是二选一,分明是只给他们留一条路。”沐青听到这里也跟着笑,要么继续打要么死路一条,傻子也知道该选哪个。

  朱文忠连连点头,他们爹就是这么厉害,当时简直是霸王再世,士兵们全都被震慑住了。

  返回和州的船已经被江水卷走,大军有进无退,士兵们被迫放下他们眼馋不已的财宝米粮,扛起大刀嗷嗷叫的继续打。

  太平的守城元军弃城而逃,总管投水自尽,平章完者不花和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逃跑,他们还俘虏了一个元军万户呢。

  当然,士气不是那么简单就提上来的,他们爹让士兵放弃到手的金银财宝继续作战,自然得许诺出更多东西才行。

  红巾军的将士们都穷怕了,什么奖励都不如到手的金银财宝来的实在,要是赏赐不到位,就算没有退路他们也不会拼尽全力攻城。

  攻打太平之前,他们爹特意下令说前面就是太平,太平路乃是江南富庶之地,城里的财宝比采石矶更多,只要把城池打下来,里面的东西随便抢,只要有本事,抢十几二十个女人当媳妇都行。

  这话放出去之后,将士们战意高涨,这才一举拿下太平。

  但是!但是!他们爹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大帅,怎么可能真的让士兵进城劫掠呢?

  大军进入太平之后,李善长立即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榜单张贴到城中各处,严词强调不准士兵烧杀抢掠,否则斩立决。

  有不信邪的小兵不顾禁令想抢东西,正好当了那个杀鸡儆猴的鸡,进城的士兵看看告示再看看被斩首示众的小兵,只能遗憾的放弃劫掠扫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前许诺好的赏赐不能不兑现,他们爹为了稳定军心自掏腰包给攻城的士兵们发赏赐这种事情就不用说了,内里的弯弯绕绕太复杂,他说出来小老弟也听不懂。

  总之就是,攻打太平大获全胜,他们爹这次又立了大功!

  沐小青很给面子的呱唧呱唧鼓掌,“爹厉害!哥你呢?”

  朱文忠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飘忽,“哥当然也厉害,要不怎么会被爹派回来震慑后方?”

  “震慑后方的不是徐叔吗?”小老弟茫然抬头,对比对比未来战神哥和现在战神叔的实力,非常笃定回来震慑后方的是忙的脚不沾地的徐达。

  朱文忠不服气,“徐叔是震慑后方的主力,哥哥我给他打下手,怎么就不能叫震慑后方了?”

  沐青老成的叹了口气,“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文忠哼了一声,拍拍衣服拎着很不给他面子的小老弟站起来,“不和你说了,我去给徐叔帮忙,你自个儿在家玩泥巴吧。”

  沐青撇撇嘴,“你才玩泥巴,我这么爱干净的小孩儿从来不玩泥巴。”

  朱老爹的南下三部曲,先打和州再打太平最后打集庆,现在前两步圆满成功,接下来就是专心攻打集庆路。

  如今东有张士诚盘踞苏吴、西有徐寿辉占据汉沔,只有拿下集庆,进可窥探中原,退可保有江东,他们家老爹才算真的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金陵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那可惜这座帝王之都不好打,和打和州打太平完全不是一个难度。

  集庆路前些年还叫建康路,元文宗当皇帝之前在这边当藩王,后来当上皇帝就把建康路改成了集庆路,取“汇集喜庆”之意。

  上都和大都都在北方,朝廷要掌控中原江南难度很大,这边一直有宗室藩王坐镇。

  北方的物资需要从南方运过去,为解决漕运问题,朝廷还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裁弯取直,开凿了如今看到的北起大都、南至杭州的大运河。

  为了便于漕粮中转,集庆附近的沿江地带专门建立了许多仓库来当漕粮转运的仓库,只金陵一处便有金陵驿水站、大城港水站和龙湾水站三处水驿,调动兵力不要太方便。

  那地方兵力极多,周围也有大量兵马可供调度,就算江南一带同时有张士诚在攻城略地,集庆路也绝对不好打。

  史上的朱老爹打了三次,这里的朱老爹也要打三次吗?

  不知道,别说他一直在家待着,就算他能跟着上战场,对局势也起不到任何影响。

  文忠哥这个未来的大将现在还只是个跑腿打杂的,他过去难道去当吉祥物吗?

  淮西红巾军明面上的大帅是郭天叙,朱大帅只是个副帅,还是排位第三的左副元帅,攻打集庆那么重要的命令不能由他下,得让正牌大帅郭天叙来才行。

  郭天叙郭大帅本来就膈应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比他大,老朱要是不管他的意见直接安排攻城之事,他知道后非得气炸不可。

  朱元璋很清楚他这顶头上司的心眼有多小,肯定不会在这事儿上落人口实。

  徐达回到和州没多久,郭天叙和张天佑就带着滁州的兵马浩浩荡荡渡江南下。

  好男儿当建功立业奋勇杀敌,龟缩在滁州彰显不出他们的王霸之气,他们也要为攻打集庆出一份力。

  攻打集庆那么大的事情,怎么能把淮西红巾军的一把手二把手都在滁州?

  郭天叙和张天佑带走了滁州大部分兵马,徐达也在源源不断的将和州的兵送到太平,集庆是块硬骨头,他们得全力以赴才能打下来。

  朱文忠在家没待几天就又住军营去了,同样是回来坐镇后方,不能徐达忙的脚不沾地他还能天天在家睡大觉。

  郭天叙和张天佑渡江南下,他们俩的家眷没有留在滁州,而是搬来和州元帅府暂住。

  他们来了之后 ,沐青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闹腾。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多少后妃一直没有准数,反正数量不会少,不过现在的朱老爹忙着打仗还没到后院佳丽三千的时候,所以元帅府一直都很清静。

  前两年郭子兴还在,他的婚事是郭大帅一手操办的,也不好在顶头上司兼老丈人眼皮子底下妻妾成群。

  但是郭天叙的妻妾不少,张天佑的妻妾也不少,这一下子凑到一起,一般人还真养活不起。

  好在虽然几个大帅之间关系不咋地,甚至有种势同水火的感觉,女眷们之间的关系却很不错,丝毫没有被男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给影响到。

  马秀英出嫁之前和郭子兴的继室张氏关系很好,她和朱元璋的婚事还是张氏向郭大帅提议的,这份情马秀英一直记在心里。

  张氏这次过来,正好能帮她一起带孩子,至于其他女眷,只要不主动找事儿,她也不介意好吃好喝养着。

  这下可苦了沐青这个能跑能跳还能逗着玩的娃,没办法,谁让朱标还是个不能跑不能跳也不能逗的小奶娃。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沐小青在家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放学回去就是表演节目,这个姨姨过来让他背首诗,那个伯母过来让他打个拳。

  唉,就算穿越也逃不过家庭聚会表演节目。

  与此同时,朱元璋朱大帅在太平可谓是如鱼得水,就算郭天叙和张天佑都过去了也不耽误他的好心情。

  军纪严明好处多多,士兵不去骚扰百姓,城中百姓很快被安抚下来,主动来投的儒生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意料之外的惊喜,比事先能猜到的更令他欢喜。

  他麾下能打的武将很多,但是能出谋划策的谋士却没有几个,只要别在他面前勾心斗角,读书人来多少他都要。

  带着父老乡亲欢迎他到来的太平路名儒名叫陶安,这位大儒不光识趣,还有真本事,自从他站出来这帮助红巾军安抚民众,城里原本还有些浮动的人心立刻就安稳了下来。

  最最最重要的是,陶大儒发自肺腑的认为天下各路义军起义都是为了金银富贵,只有他朱大帅是为了拨乱安民拯救天下百姓,只有他是真正能跟随的明主。

  听听听听,这话谁听了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