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 你的意思本府明白,其实不只是你,很多时候, 本府都会听到这样的话!”

  “他们并不是出自私心, 也没有什么恶意,甚至更多的,还是出自于对本府的善意!”

  “很多人都觉得,为了某一位百姓,为了某一个人, 去得罪那些权贵, 未免有些不值得……”

  “万一因此而仕途无望,岂不是让更多的百姓,失去了一个可以为他们做主的人……”

  “这样的论调, 在本府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 时常可以听到, 而有的时候, 其实细想想,这些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但弘文,你可知道,为何本府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 不去管这些权衡得失吗?”

  陈世美的话虽然没有完全说出口, 但那话中的意思,包拯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但他虽然知道,却并没有生气的意思, 反而还说了很多让陈世美有些意想不到的话。

  “为什么?”

  虽然之前确实有这么点这个意思, 只是因着对那有着相同名字之人的歉疚同情, 而没能说得出口。

  但这话听到包拯这般说,陈世美不禁也有了些疑惑。

  按照对方的说法,似乎这么劝的不只是自己一人。

  那为何包拯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了,毕竟有的时候留全有用之身,似乎能做得事情更多。

  “因为人的信念,不能够被动摇,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一旦动摇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而第一次可能是因着某些高大上的原因,但第二次就不一定是因为什么了!”

  “渐渐的,人的心气就会被消磨,过往的志向就会被忘记,甚至一步步的被那些官员给同化掉!”

  “弘文,有些事情,尤其是官场上的事情,永远都不能想着,日后如何如何,因为你一旦退了一步,那所有的坚持,就都没了意义!”

  包拯说这话的时候,也很是感慨,这些年来,朝中刚入仕的读书人,哪个不是抱着济世救民的抱负。

  又何曾有谁,是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想做个贪官呢。

  不过是退了一步,觉得这小小的一步不重要,而后就一退再退。

  等退到无法后退的时候,所有的底线都被打破,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贪官。

  包拯从不认为,自己就比旁人强出多少,所以他一直紧守着本心,从不敢后退一步。

  因为有了第一次,就永远会有无数次。

  “包大人的话,下官定当谨记在心,不敢忘却!”

  老实讲,陈世美是真的没想到,包大人会这么说,一直坚守,不敢放弃竟然只是因为自身的不自信。

  不过转念一想,陈世美又忽然有些敬佩,其实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是懂得,不独包大人一个。

  只是人都抱有侥幸心理,能坚持下来的人从来不多。

  包大人此言,看似显得自己很卑微,但有的时候,卑微之中,却更见高尚和强大。

  “其实弘文你也不必担心本府,本府执掌开封多年,经历得风风雨雨多了,此事虽大,但相比于过往诸多事情,却也不算什么!”

  包拯笑了笑,开口宽慰了一句后,看着神色已经恢复正常的陈世美,神色却忽然带了些忧色。

  他沉吟了一下,眉头微皱,有些踌躇着开口道:

  “其实相比于本府,倒是弘文你的处境更让人担忧,那舒宁公主到底……若是……”

  正所谓臣不言君过,包拯为人方正,若是当面直谏也就罢了。

  私下里说,那并不符合他的道德标准。

  不过到底是担心面前这个,自己看好的小树苗,包拯还是不免想要提醒两句。

  “包大人所言之意,下官明白,舒宁公主再如何,也是皇上的亲姐姐,太后的亲女儿,她因着我而做了错事,不知会落得何下场……”

  “那就算是皇上再宽仁不计较,顾着太后,下官日后的前程也不免会有些波折,或许就会被贬出京城,不知道弄去哪个贫穷的小县……”

  包拯的话只是透了个音,陈世美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也是他早就想到了的,所以此时说起来并没有半分的沮丧,显得很是坦然。

  “你是今科的状元,本该入翰林院,前途无量,如今……罢了,本府定然会想办法,看能否保全你……”

  陈世美越是显得不在意,包拯就越是觉得可惜,他原本还只是想着提醒,现在心中惜才的情绪涌上来,倒是下定决心要帮忙了。

  虽然现在的情况下,这对他来说,也是有些难办,但却并不违法自己的原则。

  毕竟若不是因着此事,那陈世美本该是顺理成章的就按照既定的路子走下去的。

  他出手相助,正是不希望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包大人,不必如此!您如今要与公主对上,也就相当于与皇上太后对上,本就艰难,若再为了我的事情,岂不是更得罪了皇上!”

  没想到包大人会这般说,饶是以陈世美两世为人的心态,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过很快,他就开口否决了包大人的提议,而面对着包大人那紧皱的眉头,陈世美笑道:

  “包大人,下官这些年苦读,所为不过是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并没有什么大的心胸抱负……”

  “如今,因着此事,若是能离了京城这样的纷乱之地,牧守一方,像是包大人一样,庇佑一地百姓,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陈世美此言完全是出自真心的,或许在旁人看来,堂堂的一位状元郎,被这等子事情毁了前程,或许只能离京做一个小小的县令。

  还注定不会是什么好地方的县令,这是极为委屈的事情。

  可对他而言,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又发现自己成为大名鼎鼎的陈世美。

  那能够保全性命,就已经很好了,又何必去计较那么多呢。

  最重要的,包大人现在的处境,已经够危险了,他无法帮上忙也就罢了。

  总不能因着自己的缘故,再把包大人往悬崖边上推一推吧。

  “好,难得弘文能有此心,那本府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希望弘文能够记住今日所想,不负初心!”

  听到这样的肺腑之言,包拯先是沉默了一下,而后便笑着说道,眼中带了些许的欣慰之色。

  他也确实是值得欣慰,虽然有些事情的发展,偏离了他一开始的想象方向。

  但陈世美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足够说明,他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了。

  “包大人,您接下来打算如何做?”

  被包拯用着那颇觉欣慰的眼神瞧着,陈世美眉心跳了跳。

  那股奇怪的,好像自己被当做需要培育小树苗的感觉,又一次涌了上来。

  他心中有些尴尬,可却又无法说什么,也只能是选择转移话题,问起包拯接下来的打算。

  “本府打算立刻进宫,向皇上呈报此案结果,弘文你便不必跟着去了,在开封府等着就好!”

  听陈世美问起此事,包拯望了其一眼,沉吟了一下后,开口说道。

  按照正常情况,陈世美是被皇上派来,协助他调查此案的,那事情有了结果,自然是要一同上报。

  可眼下这情况,陈世美却实在是不宜,出现在皇帝太后的面前。

  所以包拯前思后想,还是不打算带着陈世美一起。

  “既然如此,包大人便快些去吧,那几位总管太监都离开了,八王爷那边怕是已经得了消息!”

  对于包拯的打算,陈世美并没有反对,现下这情况,他确实不宜出面,免得到时候受了池鱼之殃。

  点了点头,确定了陈世美的状态没有问题后,包大人便直接起身离开了。

  眼下虽然不像是之前那般,是争分夺秒的时候,但越快一些行动,变数就越少。

  之前若不是因为担心陈世美,那包拯也不会特意过来一趟,怕是早就要进宫了。

  而望着包拯离开的背影,陈世美轻叹了口气,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不管是他的理智也好,还是他的直觉也好,都在告诉他,包大人此去,怕是不会那么容易。

  而与陈世美想得差不多,在包拯去往皇宫的时候,八王府那边,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难以说清楚是何等的愤怒,八王爷在从那总管太监口中得知包拯所做的那些事后,简直恨不得直接把这包黑子给撕了。

  不过眼下的他,却顾不得去开封府找包拯的麻烦,而是直接就进了宫,去找了太后。

  李太后因为流落民间多年,受了不少的苦楚磨难,那模样看起来,比宫中的太妃们要苍老了太多。

  而或许是经历过大难的缘故,现在的李太后,已经没了什么争权夺利的心气,整日里就是待在自己的寿康宫里。

  除了照顾照顾亏欠的女儿,关心关心自己的儿子,便只是供奉了一尊菩萨,没事写点佛经什么的。

  别说是外界朝臣的事情了,就连宫里面那些宫妃们的事情,她都是懒得去管。

  所以在八王爷求见的时候,李太后第一反应便是诧异,不明白对方怎么会这个时候过来见自己。

  不过八王爷不但在皇族中的声望高,属于宿老级人物。

  当初还曾相救自己母子,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李太后对其一直都是心存感激的。

  这会虽然诧异,也不怎么想理会外事,但因着是八王爷求见,所以她还是立刻就让宫女将人请进来了。

  “八皇弟,你可算是稀客了,哀家这里,有江南刚供上来的雪顶寒翠,是你最喜欢的,快过来尝尝……”

  李太后原就不是一个爱摆谱的人,更别说这会面对的还是八王爷这个恩人,她直接起身到了门口迎接,笑着说道。

  “皇嫂,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哪有心思喝茶啊,咱们还是快想想办法,要不然舒宁怕是难以过了这一关啊!”

  远远的瞧见李太后,八王爷就加快了步伐,而等走近了,听到这话,他苦笑了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这位皇嫂,还真是这几十年磨难经得多了,只想平平静静的过日子,什么都不想管,竟然都这时候了,还没听说这件事。

  要知道,那些被包拯请去的总管太监,可是都已经回来了。

  若是这位皇嫂肯召见他们,那哪里能这么淡定,跟个没事人一样。

  “这是怎么了,可是外面出什么事了?跟舒宁又有什么关系,她不是好好的吗?”

  被八王爷这话弄得有些脑子发蒙,李太后不明所以的看着八王爷,疑惑的问道。

  好在她还没有忘记,这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将人给领到了里间。

  “皇嫂,舒宁她闯了大祸了,她不但杀了人,还擅自调换了那陈世美的户籍文书,就是为了想让他做驸马……”

  “现在事情全被包拯查出来了,那包黑子是什么性子,皇嫂您是清楚的,就认一个死理,他现在已经进宫面见皇上了,你说,他能放过舒宁!”

  猛地灌了一口茶,缓解了这一路上口中的干渴,见伺候的人都已经下去了后,八王爷没好气的说道。

  说完,还忍不住苦笑了一声,心中再一次痛恨起自己,怎么就硬生生上了那包黑子的当呢。

  “舒宁杀了人?还是为了一个驸马,她……她怎么会这么做呢,这怎么可能呢,八皇弟,你莫不是在逗我呢吧?”

  原本坐着的李太后,一下子被惊得站了起来,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八王爷,一脸的不敢置信。

  “哎呦喂,我的皇嫂啊,这是什么样的大事啊,我能拿这事跟你开玩笑!”

  “你还是想想,该怎么才能保住舒宁,皇上那个性子,你不是不知道,此事要是被闹大了,他是不会牺牲自己的名声,去保全舒宁的!”

  八王爷拍了下桌子,也是有些急了,主要是他太了解,自己那个从小看着长大的皇上侄儿。

  对方是仁君不假,顾念亲情,对自己的姐姐妹妹都很是照顾也不假,但对方却更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别说是舒宁这个,那从小就没什么感情的姐姐了。

  就算是陈太后所出的那位,与他从小一起长大,姐弟情深的侄女,他不是也狠心舍弃了吗。

  “舒宁,舒宁她性子一向温顺柔和,怎么可能为了个驸马就如此疯狂,哀家不信,这不可能是真的!”

  虽然八王爷已经说得如此清楚了,但李太后还是难以相信。

  她完全无法把在自己面前乖巧可爱的女儿,与做下这般疯狂之事的人联系在一起。

  相比之下,所谓的杀人,李太后倒是并不怎么在意,宫内每年死得人多了。

  那些小太监小宫女,因着做错了事情,或者是惹了主子的厌恶,那被直接打死。

  又或者是被打了板子后,没能及时医治,找不着药吃,就此病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也就是如今的她,因着民间那些年的经历,而性子变得柔软了些。

  放到以前还在宫里那会,她身边的小太监小宫女死得还少嘛。

  当然,这与宫廷内部争斗凶险也是有关系的,死得那些,也大多都是些被送进来的探子之类。

  毕竟她又不是疯子,没人会无缘无故的去杀人,不过手上沾染的鲜血多了,即便都是有原因的,对人命未免也就不太在意了。

  这样的心态,其实与八王爷是差不多的,算是皇族中人的通病了。

  毕竟从小在宫内长大,或者是在宫内生活久了的人,那难免都对生命有些漠视。

  “皇嫂,你当初被迫离宫,舒宁是你生的,那陈太后会怎么对付她,你能不清楚嘛!她变成什么样子那不可能啊!”

  眼见着李太后这会竟然还纠结在,自己女儿不可能会这样疯狂上。

  那八王爷真是急的跳脚,若不是这会子茶都被他喝了,他都恨不得直接泼碗水过去,让李太后好好清醒清醒。

  “是我对不住她,那……那现在该怎么办,我们……我们去找皇上,把包拯给拦下来……”

  “还有,把出卖舒宁的那些奴才都给杀了,没了证据,包拯不就没法子了……”

  被八王爷的话给震醒过来,想到自己的女儿,李太后心中顿时一阵心疼。

  她急急的在房间中走了几步,勉强镇定下心神,便开口说道。

  “皇嫂,我来的时候,包拯已经去见皇上了,这个时候想要阻止他也是来不及了,皇上必然已经都知道了……”

  “至于那出卖舒宁的奴才,他也已经被包拯给保护了起来,怕不是那么容易能得手的……”

  “而且,就算是能得手,那奴才也什么都交代了,还有着那么多证人,若是那奴才死了,怕是事情反而更麻烦……”

  见李太后终于注意到了重点,虽然所提得方法都不是那么靠谱,但八王爷总算是没有那么烦躁了。

  对于李太后这个皇嫂,他太清楚,对方固然有些谋算,但显然并不是太擅长这些的。

  若不然当年,也不会说被陈太后给逼到了那个地步。

  而且这些年在民间,生活的又太平静,怕是就连当初那点子心计都要没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那你说该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包拯,把舒宁给逼上绝路吗?”

  “这件事若是被包拯给宣扬出去,那舒宁还有何名誉可言,她在这京城之中,又如何能活得下去!”

  “那包黑子也是可恶,他去找谁的麻烦不好,偏偏要找舒宁的麻烦!”

  “还有那陈世美,娶了哀家的女儿有什么不好,偏偏惦着自己的原配,弄到现在这地步!”

  “若是哀家的女儿因此而出了什么事,哀家定然饶不了他!”

  恨恨得拍了下桌子,心乱如麻的李太后,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了。

  她也是太长时间,没有经受过这些风浪了,乍然一来,难免有些慌了手脚。

  “还用得着他包拯宣扬吗,那被他请过来做证人的,不是都已经听见了吗……”

  “这件事,怕是有点能力的人家,现下都知道了,舒宁想要安然的度过这一关,定是要暂时离京些日子的……”

  “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以退为进,皇上得顾惜自己的名誉,他不能与包拯硬扛,包庇自己的亲姐姐……”

  “否则此例一开,那些家人犯了错,跑来向皇上求情的,就更有理由了,这与朝政稳定也不利……”

  “倒是不如,借着包拯的逼迫,让舒宁离京,找个尼姑奄去清修一段时间,躲过这段时间的风雨,等避过风头,再让她回来……”

  “到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没人记得,舒宁也不会被舆论攻击,包拯总也不能再来纠缠……”

  八王爷虽然过来的急,但这一路上,他也没少思量。

  而因着现下的局势,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也就只有这个了。

  “去尼姑奄?不行不行,舒宁怎么能去那种地方,这不是太委屈她了嘛!”

  一听八王爷这话,李太后立马就摇头否定了,她这女儿,自小吃了那么多的苦,怎么能再让其受委屈呢。

  想到这里,看着八王爷那因自己果断拒绝,而皱起的眉头,李太后出声说道:

  “八皇弟,舒宁终究也没做出什么太大的错事,你与我一起去找皇上求情,他总不能连你我的情面都不顾吧!”

  李太后想得很好,不过就只是死了一个人,而且还不是舒宁亲自动手的,到时候推说是那奴才想讨好主子,私下做得决定。

  他们再去找皇上求求情,一个是自己的皇叔,一个是自己的生母,皇上纵然对舒宁没感情不在意,但总不能不顾及他们吧。

  “皇嫂,你想得太简单了,诚然,咱们这么做,或许是能保下舒宁来,但这件事已经不只是包拯一个人知道了……”

  “到时候要是被有心人利用,想要打击皇上的威信,传得沸沸扬扬,舆论涛涛怎么办……”

  “就算是皇嫂不顾及皇上的处境,那舒宁呢,她这些年经历的还少嘛!”

  “她的性子本就敏感,若是再承受那些攻击,她能承受住嘛,就算是她能承受得住,那你能忍心看着她再遭受这些吗?”

  八王爷自幼便是天之骄子,若是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他又怎会愿意让自己的侄女受这样的委屈。

  可在朝堂多年的他,看事情,可比李太后清楚多了,现下被包拯弄到这个地步,那已经不是单纯舒宁如何的事了。

  襄阳王这些年,可一直都是虎视眈眈,野心勃勃的,他能放过这大好的,打击皇帝威信的机会。

  与其到时候让皇上的处境也变得尴尬,倒是不如直接以退为进的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可这未免也太委屈舒宁了!”

  李太后也不是胡搅蛮缠不知事的人,现下听到八王爷这般说,她也明白,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她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心就一阵阵揪着的疼,怎么也无法说出同意的话来。

  “其实让舒宁出去一段时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看着李太后望过来的疑惑眼神,八王爷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皇宫虽好,但对舒宁来说,却没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一直待在这个地方,反而会让她压抑自己……”

  “现在借着这个机会,让她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能够慢慢的扭转她的心性,最不济,多去外面瞅瞅总是好的……”

  八王爷一直觉得,自己侄女会瞧上了那陈世美,甚至因此而疯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见的人太少了。

  那一直在宫里,放眼望去,除了太监就是宫女,能见着几个男子,冷不丁的遇上一个,又那般耀眼,自然不免就心动了。

  让她出去多经历一下,知道的多了,自然就明白,这世上美好的东西多得是。

  “那……那就这般做吧,不过包拯的性情,你我都明白,表面上咱们还是要争一争的……”

  “要不然,让他瞧出破绽来,舒宁怕是想去尼姑奄清修,他都不会让的……”

  叹了口气,李太后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不过到底还是强撑着说道。

  “这是自然,咱们可要陪着那包黑子好好的演上一场大戏,不让皇上为难到一定程度,不把他逼到一定份上,那是丝毫不能让步的!”

  想到那个胆敢欺骗自己,最重要的,是真将自己给唬住了的包黑子,八王爷握着手中的茶杯,眼中闪过了丝冷光。

  身为皇族中人,他别的优点没有,就是记仇,敢来招惹他,不把那包黑子玩得怀疑人生,他就不是朝野称颂多年的八贤王。

  而就在八王爷与李太后商议的时候,那边赵祯也从包拯的口中,得知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目光紧紧的盯着,那被包拯呈上来的供词,还有那一应的物证,赵祯深深的呼了两口气。

  勉强忍住,那想要脱口而出的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的弱智话语。

  将这份奏折扔到桌子上,赵祯看着那站在御案前,静静等待着的包拯,只觉得脑瓜仁生疼生疼的。

  君臣多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包黑子的性格,若是旁的什么人,赵祯也不会拦着,毕竟弄出这么大一件事。

  让他都差点想多了,卷起朝堂风波,那真是不杀都不足以平息他的愤怒。

  不过想到舒宁,赵祯就不由想到那位刚刚回宫的生母,还有一向维护他们的八皇叔。

  这么两座大山压下来,还都是他的长辈亲人,赵祯也是真心为难啊。

  “包拯,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揉了揉额角,看着等待自己问话,似乎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明显的气势都与往常不同的包拯,赵祯有气无力的问道。

  再怎么不想面对,那还是得面对,再怎么觉得难处理,也还是得处理,逃避是永远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只是希望这包拯能稍微识趣点,不要提什么让自己太过为难的要求。

  “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公主犯错,自然该当按律法处置!”

  今日前来,包拯就没有打算讨好,自然话语也不会有任何的委婉,直截了当很是干脆利落。

  却是将赵祯气得不行,不过他也知道,包拯就是这性子,虽然生气,但诡异的倒是并不觉得意外。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便忽然听到殿外传来一句沉声的喝问:

  “按照律法处置,包拯,你莫不是还想要杀了哀家的舒宁不成!”

  紧接着,李太后和八王爷两人便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宫人,都是想拦没拦住的。

  “母后,八皇叔,怎么还惊动了你们……”

  一听到那声音,赵祯就知道不对,现在果然看见了两座大山,他就更是感觉头都要炸了。

  连忙从椅子上起身,赵祯快走几步迎上去,有心想说些什么。

  可想了想,看着两人都不是很好的脸色,最后却只能剩下这有些干巴巴的话。

  “怎么惊动了我们,若是我们再不来,皇上准备如何,顺着这包黑子的意思,就大义灭亲了不成!”

  冷哼了一声,八王爷袖子一甩,往日里神色温和的他,这会脸上就跟笼罩了层寒霜似得。

  他再与李太后商议完该如何去做之后,便快速的赶来了这勤政殿。

  哪里想到,刚进来,就听到包拯那话,顿时被气得不轻。

  “皇叔息怒,朕没有那个意思!”

  瞅着八王爷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模样,赵祯也很无奈,想他从登基到现在,啊不,应该是从出生到现在。

  八王爷还真是第一次用这副表情对他,以往便是他犯了错,那对方也一直都是好声好气的。

  不过这也能够看出,现在八王爷是真的发了大火了,感受到这一点的赵祯,越发的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

  可偏偏,他还没法埋怨自己的母后和皇叔,他们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亲人,与法来说,自是不该,与情来讲,却是正常。

  至于包拯,那对方也没什么错,这案子要真说起来,起初还是他交给对方的呢。

  是以赵祯心内,对于那引发了此事的陈世美,还有做出不该做之事的舒宁,都是不免有了些厌恶的情绪。

  若不是因着这两人,他堂堂一个皇帝,怎么会有这样尴尬难堪的时候,被自己的母后皇叔质问,还得陪着小心。

  “包拯,按理来说,哀家能够回宫,当初还多亏了你相助,你也算是哀家的恩人,哀家也不该为难你……”

  “可舒宁,她是哀家的亲生女儿,她自幼孤苦,在那陈太后手中,不知道受了多少磋磨,你何必跟她一个女孩子过不去……”

  没有理会自己儿子那脸上掩饰不住的尴尬,李太后看了站在一旁,身子笔直,在他们来了之后,神情显得越发严肃的包拯一眼。

  并没有摆什么太后的谱,反而是放软了话语,尽显一个做母亲的无奈。

  “太后此言差矣,公主是受了诸多的苦难,可受了苦的人,若是各个都如这般行事,那天下岂不是乱了套!”

  “太后心疼公主,臣能够理解,可那被害死的人,又何尝没有父母妻儿,他们若是知道亲儿的死讯,还是死得这般凄惨,那又会是何等的伤心!”

  “太后也是人母,将心比心,应该能够理解才是!”

  并没有被李太后那看似软弱的姿态迷惑,对方说得可怜,但那死去的人,又何其无辜。

  只因为你可怜,杀人就有理了,就该被原谅和宽恕了,普天之下,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