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气势汹汹而来的八王爷和李太后, 在包拯这话出口后,那脸色都微微有些变化,显得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

  毕竟再是如何的不在意普通人, 他们也说不出, 那死上一个两个人,并不算什么事的话来。

  尤其是八贤王,若不是因着此事涉及到了自己嫡亲皇兄的骨肉。

  那就算是皇族中人,他也不会这般插手。

  毕竟若是事情没被发现也就罢了,罪行都被揭开了, 那自然是皇族的声誉最大。

  总不能让人觉得, 皇族中人都是对别人的事情无所谓,轮到自己就什么都不行了,那威信何存。

  这就像是一有什么事, 惹得百姓不满了, 总会出些奸臣和贪官。

  皇上永远都是被蒙蔽的那一个, 是一样的道理。

  事情可以做, 但面子上却必须永远,都得有个遮羞布在那里挡着才是。

  “包大人,哀家知道,此事舒宁确有不对之处,可她是个好孩子, 虽然因为一时心生爱慕, 而做了些错事,可杀人,她是断断不会的……”

  “她一个闺阁在室女, 连皇宫都没出过几回, 哪里就懂得这些弯弯绕绕的!”

  “那些太监为了讨她欢心, 私下做得决定,现在又赖到了她的身上,包大人,你不能听信那奴才的一面之词,就冤枉了她!”

  李太后的沉默并没有维持多久,她看着站在那里,与当初为了她,跟陈太后斗起来的时候,神情如出一辙的包拯。

  虽然心情有些复杂,但还是把她之前和八王爷商量的借口,给拿了出来。

  “太后,微臣所说的出了人命的事,您似乎并不意外,您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缘由,那也该当知道李仁所说的那些话才是……”

  “他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若不是因着舒宁公主,如何能出得了皇宫,又哪里来得那么多银子去做这些事……”

  “至于为何杀那举子,他更是已经交代的清楚,乃是舒宁公主,为了怕陈世美不肯同意,所以要将事情彻底坐实,给他也冠上同谋者的罪名……”

  “太后娘娘,微臣理解您一片爱女情深,只是国有国法,若是只因出身高贵,就能枉顾法度,那朝廷律法还有何威慑力可言……”

  “到时候人人都触犯律法,无所畏惧,朝廷岂不是要大乱,那这大宋的江山又何来安稳……”

  看着李太后这个时候还在那挣扎,试图把罪名都推到李仁一个人身上,包拯一一的驳斥道。

  最后更是着重强调了下事情的严重程度,特意的警示一下皇上和八王爷。

  自从他坐镇开封这些年,为何只要他查出证据,不管多少人求情,也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那皇上总是会明里暗里的支持他。

  就是因为皇家虽然树立一个公正严明,让百姓能够真心信任的官员。

  让那些百姓不管受了什么样的压迫,都不会去想着反抗朝廷。

  因为他们永远都会有一个地方,能够伸张正义,还他们公道。

  这个道理,并不是包拯一开始就看清了的,事实上,他足足花了好些年的时间,才慢慢的摸索清楚。

  不过对于自己那一片赤胆忠心,被皇上利用一事,包拯虽然在刚刚明白的时候,因此而沉寂了一段时间。

  但很快他就已经想明白了,他所做的那些,并不是皇上要求他做的,而是他真心想做的,全然出自他的本心。

  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被人利用,若是被人利用更能方便他坐镇开封府,为百姓伸冤,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在意识到了皇上的心思之后,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凡事都是双面的,皇上树立起了这么一个标杆似的人物。

  那不管是为了什么,肯定都不会让这个旗帜性人物轻易的倒下。

  如今,因着他请来做证人的那些官员,还有那几位总管太监,这件事情基本上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若是公主最后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到时候开封府的威慑力,在朝臣心中,定然会下降一个等级。

  被他吓得不敢收授贿赂,不敢贪赃枉法,做些什么其他勾当的人,胆子都会再次变大起来。

  那事情的影响,可远远不是一个小小的舒宁公主所能比的。

  包拯不知道皇上和八王爷,一时间有没有想到这一层,但不妨碍他提醒一下两人。

  “包拯,你放肆!”

  赵祯眼皮一跳,听出了包拯话中之意的他,心里是又惊又怒,他现在恨不得一巴掌把这包黑子给拍死。

  他原本只是以为,这包黑子针对的无非就是太后和皇叔。

  哪里想到,现在这家伙把自己也给算计上了,竟然让他不处置舒宁都不成。

  “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还请皇上早做定夺!”

  对于皇上的愤怒,包拯丝毫不惧,自从他明白了,自己是被皇上特意竖起来的标杆后。

  那利用这一点,他可是处置了不少,皇上不愿意去处置的人。

  哪一次,皇上不是气得跳脚,不过等冷静下来之后,照样该如何如何,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反正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只要自己持身方正,那自己在职期间,就不用担心皇上会对自己怎样。

  至于自己告老之后,皇上会不会算总账,对自己下手,让自己不得善终,像唐朝的魏征一样,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他总不能因为畏惧那老了之后的人生,就放弃自己现在的信念。

  “定夺?包拯,你还没有问过舒宁,此事是不是她做得,她还没有承认,你请皇上定夺什么?”

  “莫非你开封府现在改了规矩,只要有了什么所谓的证据,就连人家做没做都不用问了不成!”

  瞧着因为包拯那话,显得越发愤怒的儿子,李太后心中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

  她不敢让儿子与包拯再说下去了,直接就把话给打断了。

  这两年,她虽然一直窝在寿康宫里,不怎么管外面的事,可听还是听过的。

  包拯哪次办案,涉及到的人物是皇上不想处置的,又或者是抹不开情面处置的,那最后不得闹上这一出啊。

  看似每次皇上都是被逼无奈,痛心疾首,恨包拯恨得牙根直痒痒,更是给人家取了个包黑子这不雅的外号。

  但从包拯入职开封府以来,就没见他这皇帝,真对包拯怎么着。

  每一次都只是说得凶而已,最后还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套路,朝中但凡聪明点的人,那谁不知道啊,现在眼瞧着又要用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要是让他们继续下去,李太后才是真的傻了呢。

  “太后既然这么说,那便请舒宁公主出来一见,也将李仁宣召过来,当堂对质!”

  听到太后这般说,包拯不但没有被打断话语的郁气,反而心中颇为松了口气。

  他不怕与舒宁公主对质,就怕对方被太后护着,不肯出来,那连人都见不到,难道真指望这些证据,去处置一位当朝公主嘛。

  不让舒宁公主亲口承认,那太后和八王爷就总会找到说辞和理由,而迟早有一个理由,是他没办法反驳的。

  “舒宁乃一朝公主,身份尊贵,岂可与一奴才当庭对质!”

  包拯的反应虽然不大,但说出口的话,没被对方给呛回来,让刚刚都已经被反驳习惯了的李太后,本能的就觉得有些不对。

  她狐疑的看了包拯一眼,也不在乎自己身为太后的颜面,直接便冷哼了一声,故作不屑的说道。

  “公主身份自是尊贵,不过按照太后所说,不两相对质,此案件又该如何处理?”

  对于李太后这自打脸的话,包拯并没有觉得愤怒又或是其他。

  别说坐镇开封府的这些年了,想当初他在地上为官的时候,就不知道瞧见了多少不公平的事情,见过多少各型各色的人。

  李太后虽然身份高贵,但实则也不过就是那其中之一罢了。

  “这……”

  被包拯这一声反问,李太后眉头微皱,踌躇着也有些不知该如何作答。

  刚刚她所说的话,就被这包黑子给抓住了,现在反过来将了她一军,顾及着这点,李太后现在哪里还敢乱说什么啊。

  “包拯,此次案件不过刚呈上来,皇上也需要时间思量,等过些日子,自然便会有安排!”

  见李太后被包拯逼得有些进退失据,一直在旁看着的八王爷,沉声说道。

  这件案子虽然拖得越久,对他们来说就越无利,但包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逼着结案,又或者是放弃的人。

  两方的在御书房里这般争执,其实耍得不过都是些嘴皮子功夫,一点用都没有。

  “八皇叔所言甚是,包拯,你先回去吧,让朕仔细想一想,此事该如何处理……”

  被八王爷和李太后盯着,夹在这两边之间,早就已经是浑身不舒服的赵祯,一听这话,顿时开口说道。

  虽然有些事情逃避是没有用的,但这修罗场实在是来得太快,一点都没给他思考的时间。

  他现在脑子还是混沌着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做出理智的思考。

  “皇上既这么说了,那微臣便先行告退,不过还请皇上早做定夺才是!”

  并没有非要在这里纠缠,想要对付一位公主,还是太后的亲女儿,皇上的亲姐姐,那并不是说大义凛然的几句话就能行得通的。

  其中的筹谋算计,不单单只是在皇上面前,更多的还是要利用私下里的舆论压力,去让皇上感到不得不如此才行。

  要不然,去奢望一位皇帝能良心发现,大义灭亲,那不是开玩笑呢嘛。

  哪怕那位皇帝,一向以爱民,仁慈著称也是如此。

  包拯行了一礼后,便退下了,而望着他的背影,李太后心中郁气沉沉。

  想要狠狠的骂该死的家伙几句吧,可想起昔日的恩情,却又骂不出口,最后也只能是恨恨的说了句:

  “这包黑子,当真是吃定哀家了!”

  可不是,要是换一个人,敢如此针对她的女儿,又或者说,这包黑子当初,若不是在助她回宫的路上出了大力。

  那李太后早就要想办法让人设计陷害,将这可恶的包黑子,给革职查办了,哪里会想着光明正大与对方斗。

  “他就是那性子,对谁都一样!”

  见李太后气得不行,八王爷出声安抚了一句,而后目光便转向了站在一旁,努力装作小透明不想出声的皇帝,开口问道:

  “皇上,此事终究还是要你做决定,舒宁是你的亲姐姐,你若是不护着她,那还有谁能护着她……”

  私下里,没有了包拯在场,八王爷的神色也没有那么冷然了,他看着赵祯的目光,与往常一样,只是此时多了些期盼。

  让被紧紧盯着的赵祯,颇有一种踹不上气的感觉。

  他是皇上又能如何啊,皇上也是人啊,这一个皇叔,一个母后的。

  两人合在一起来逼迫他,赵祯现在真是要厌恶死那惹事的舒宁了,好好的公主不做,非得来给他出这大难题。

  “皇叔,母后,朕……朕也有难处,舒宁做出这种事来,那于情于理,都得给朝野一个交代才是!”

  顶着那刺眼的目光,赵祯硬着头皮说道,只觉得脊背都有些发凉。

  他知道,自己这句话一出口,便算是将皇叔和母后给得罪透了。

  但怎么说呢,那包拯上书的奏折上,并不只是那包黑子一人。

  此事已经有其他的朝臣知晓了,他若是硬要将人保下来。

  一来显得他这个做皇帝的徇私枉法,二来以后那些朝臣做事,也会少了敬畏。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赵祯觉得不值,一个他并不亲近的姐姐,还是让他厌恶反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的姐姐。

  这让他顶着那么多潜在的麻烦,冒着自己声誉受损,去把对方保下来,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交代,你!”

  虽然早就知道,身为皇帝的儿子,在事情已经被包拯传开后,不会替女儿顶雷。

  但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个时候,就说了这样的话,都没有等到被逼无奈的时候,李太后顿时怒火上涌。

  她望着面前这个自己拼命生下,又为之受了数十年苦楚的儿子,气急之下便想说些什么。

  不过还没等说出口呢,就被八王爷给拦下了。

  “皇上,此事不必现在就下结论,您可以慢慢思索,臣和皇嫂先行去看看舒宁!”

  说着,也没等赵祯的回答,八王爷便拉着已经气怒到极点的李太后下去了。

  只留下心生愧疚,却又有些无奈的赵祯,不知到底该如何处理。

  他之前虽然说得果决,但实则面对自己的亲人,又哪里能够真的说如何就如何呢。

  不过是怕李太后和八王爷为难他,所以先把不好的话说到前头。

  谁知,现在就连要骂他的李太后都没能骂出口,就被八王爷给拉走了,这让他心下越发的难以权衡。

  而就在赵祯头疼得不行的时候,被八王爷硬拉出去的李太后,也是猛地甩开了他的手,气怒交加的说道:

  “这个儿子真是白生了,他那说得是什么话,那是他的亲姐姐,他还真是没有心!”

  若是平时,自己都指着这个儿子,才能得享尊荣,活得更好,李太后是断不会这般说话的,哪怕再气。

  但眼下,她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心中失望愤怒交织,所有的理智都要被那强烈的情绪给冲没了。

  “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你不懂朝政,自然不明白,那包黑子话里隐含着的意思,皇上也是无奈!”

  “更何况,他既然在包黑子面前,未曾说些什么,反而隐隐的偏向咱们,那就说明,他心中也不愿意做这个决定!”

  “这会说要交代,其实更多的,也是想让咱们退一步,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你要是与他闹起来,皇上真怒了,那反而是害了舒宁!”

  别看那皇上是李太后生得,但要真论起了解程度来,李太后是远远不如八王爷,毕竟皇上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

  而见在自己的安抚下,渐渐的,也冷静下来的李太后,八王爷叹了口气说道:

  “那包黑子之前骗了我,却借此机会,宣扬我的名声,弄得在朝臣面前,我反而无法说什么!”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该去探探他的底线,别真把事情弄得太大了,要不然我们到时候便是想退,怕是都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说之前已经商议下来,要以退为进,但这看似蛮好的方法,想要实行起来,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旁的不说,想要瞒过那包黑子,就得耗费他们大量的心力,甚至为了安全起见,就连皇上,他们都不敢告诉。

  而商议了一下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李太后和八王爷便分开来,一个去找舒宁公主,一个则是气势汹汹的去了开封府。

  八王爷带着人到开封府的时候,包拯才不过刚刚换下官服而已。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与公孙先生他们,商量一下宫内发生的事情。

  就听到衙役过来禀报,说是八王爷来了,而且神色不善。

  “这位王爷的动作还真是够快的,看来,他是真的挺在意舒宁公主……”

  听到八王爷来了的消息,包拯先是笑了一下,紧接着,意识到这背后隐含着的东西,他又不免叹了口气。

  不过叹气归叹气,该见还是得见的,将八王爷请进了会客厅中,包拯先行了一礼,尽量忽视掉八王爷那冷冷的视线。

  “好一个包拯,好一个开封府尹啊,你真是吃定了本王,一开始便谎言相欺,更是散播流言,让本王无法因此事找你麻烦!”

  “朝中都说你包拯刚正不阿,是个难得清官,好官,本王这些年对你也是多番扶持,合着就是让你,现在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算计本王!”

  这会客厅里并没有旁人,八王爷也不用顾忌什么,他猛地一拍桌子,便冷声的喝问道。

  “王爷,为您传播名声,此乃好事,如何能撑得上是下三滥的伎俩,至于谎言相欺,包拯也实属无奈,还请王爷见谅!”

  直面八王爷的怒火,包拯却显得很是坦然,他问心无愧,自然不管八王爷说什么,也不会觉得心虚。

  不过该认的错,他还是认了,毕竟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骗了这位王爷帮忙。

  “行了,少在本王面前,卖弄你的口才,本王问你,你到底想要怎样,莫不是还真想杀了舒宁不成!”

  懒得听包拯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语,八王爷现在只觉得与对方待在一处,都心有不快。

  因为对方的事先设计,他已经无法来找这包黑子的麻烦,所以在宣泄了一下怒火后,他便直接了当的问道。

  “王爷,按照本朝律法,杀人者,或是偿命,或是服刑五十年,舒宁公主并非亲自动手,乃是指使之人……”

  “按律,自是刑法减半,并不需要偿命,但需服刑二十载,至于私自调换科举之人的户籍文书,此乃死罪,绝无幸免之理……”

  对着八王爷那近乎是吃人一样的目光,包拯这话说得是铿锵有力,毫无半分畏缩。

  不管是杀人,还是插手科举之事,这都是有法可依的,按照律法处置便是,并不需要他费心思索。

  “包拯,本王看你是真的疯了,那是公主,你当她是普通的百姓嘛!”

  虽然刚刚质问的时候,八王爷讽刺了包拯两句,但他可从未想过,这包拯竟然真的是打着要杀人的心思。

  他原本也只不过是以为,这包黑子是打算削了舒宁的公主身份,贬为庶人而已。

  没想到这黑脸的家伙,胆子居然大到这种程度。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律法上,可未曾想着,因是公主就要格外宽容!”

  被说疯了的包拯,面色平静,那张黝黑的脸庞上满是从容,不见半点疯样,话语更是有条有理。

  “那陈世美已是状元,舒宁调换他的户籍,也不是为了插手科举一案,你不要乱往她身手背锅!”

  颤抖着手指,八王爷气得浑身哆嗦,半响他才勉强冷静下来,一甩衣袖,他坐在椅子上,板着张脸沉声说道。

  刚开始被包拯这话差点没气得吐血,等冷静下来之后,八王爷自然也发现了对方话里中露出的破绽。

  与他想要以退为进差不多,这包黑子也打着同样的心思,想着将事情说得严重些,那他们自然会接受轻一点的处罚。

  “纵然与科举无关,但杀人总是事情,二十年牢狱之灾,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免得!”

  见八王爷冷静下来,指出了自己话中特意留出的破绽,包拯自然也没有再那么态度强硬的说要杀人。

  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原有的想法,他一向是秉公办事的,既不会有放过犯人的想法,也不会有说针对犯人的想法。

  那举子的死,涉及到的人不少,直接杀人的那个,是必死无疑的,□□的,也是死罪。

  但并未直接插手的,只是间接的杀人,那依照过往的律法,刑法就是这样。

  这样自然是有些不公平的,因为其实按照道理来讲,那幕后主使,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其他的人不过就只是被利用的道具罢了。

  可谁让包拯入主开封府之前,那律法就是这样的,纵然他觉得不公,总不能抛开律法不按照律法去办吧。

  要是那样的话,先不说皇上那关过不过得去,造成的影响,就让包拯不得不考虑。

  不按照律法行事,那对他这样能秉公办事的,自然没什么。

  可若是那些贪官污吏抓住了这个空子,受苦的就只会是百姓了。

  “包拯,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想将舒宁关上二十载,那是不可能的事,别说是我和太后,便是皇上也不会同意!”

  “自古以来,有被赐死的公主,但却从未有过被关押的公主,皇室丢不起这个脸,你这个想法,注定是不可行的!”

  原本八王爷还想借着这个机会,报一下包拯戏耍他的仇,但被这家伙言语震住了的他,现在已经完全没了那心思。

  他也不再想着什么等到最后时刻,等到所有人都被逼得僵持不下的时候,再抛出底牌了,而是直接说道:

  “此事已经被你传了出去,你我都清楚,舒宁必须受到处罚,不过你这处罚太重,没人会同意!”

  “现在襄阳王虎视眈眈,辽国西夏,也盯着京城,此事涉及皇家,你我僵持越久,对大宋江山便越是不利!”

  “你若是答应,本王便将舒宁,送到清化庵,让她在那里青灯古佛,以此赎罪!”

  被包拯彻底惊住了的八王爷,深知若是对方把这个按律而来的处罚,奏给皇上,又为此争执,传扬出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虽然心疼侄女,更是不想便宜了这包黑子,但到底是以大局为重的八王爷,还是有些愤愤的说道。

  “王爷可是当包拯是傻子,您这未说年限,未说时间,若是转年,您就把舒宁公主放出来,包拯还能找王爷麻烦吗?”

  对于八王爷的话,包拯只觉得好笑,这样的心思手段,便是装作再气怒的模样,难道他就看不出来嘛。

  “那就让她在清化庵待上十年,这总够了吧!”

  被包拯直接拆穿了自己的心思,八王爷脸色黑了黑,有些无奈的说道。

  而后,见包拯似乎张口就想要反驳,八王爷脸色一黑,冷冷的说道:

  “这是本王的底线,包拯,你最好想清楚,不要得寸进尺!”

  这确实就是八王爷心中的底线了,若不是此次前来试探包拯的想法,却惊出了一个大雷,让他都被炸傻了。

  那他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的把底线说出来,若是包拯还敢与他在此事上争辩,那八王爷也不会再谈了。

  这想要对方无法在此事上纠缠的法子,那可多了。

  要不是顾及着这包黑子的存在,能够安抚百姓民心,八王爷怎会这般光明正大的与其谈这些。

  朝廷上的阴谋算计,往昔他还用得少了不成。

  “王爷既然这般说,那包拯自然也只能听从!”

  沉默了半响,被八王爷那冰冷的目光盯着,包拯心中盘算了一下,到底还是没说什么,点头答应了下来。

  十年,距他之前所说的二十年,整整去了一半,而且在庵里清修虽然凄苦,但与在牢里却又是不能比的。

  不过包拯虽然固执,但他倒也不是全然不知变通的,有些事情自然是一步都不能退。

  就比如舒宁公主犯了错,就必然要受到惩罚,而且这惩罚绝不能太轻。

  但正如八王爷所说,他真想按律处置,让舒宁公主去牢里蹲下二十年,却也是没有可能的。

  而相比之下,虽然十年清修少了些,但舒宁公主如今二十多岁。

  耽误十年青春年华,这处罚却也不是完全让人无法接受的。

  最关键的是,包拯能够感觉到,这就已经是八王爷的底线了。

  要是继续纠缠下去,以对方在朝中的势力,在不顾及皇室声誉,不顾及皇上处境的情况下,那怕是连这点都做不到。

  这次前来的结果与他想象中的相去甚远,被逼着处置了自己的亲侄女,八王爷的心情自然不好。

  在包拯答应之后,他冷哼了一声,也顾不得什么表面功夫,直接甩袖走人。

  而答应了八王爷要求,看似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结果的包拯,心情却也并不是很好。

  他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半响后,便去了陈世美的房间,与其说了下,这费尽心机争来的结果。

  “弘文,你看本府从一开始,用尽手段,逼迫着皇上,逼迫着八王爷,让他们不得不顾及朝局,不得不顾及民间议论!”

  “可最终得到的,却也不过就是这样的结果,十年清修,这对一位公主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处罚!”

  “但对于那死去的人,又怎么能够呢!”

  苦笑着说着这些,包拯心情沉重,他不知道自己最后那答应八王爷的决定是对是错。

  他只知道,若是他不答应,那连这点公平正义怕是都要没有了,那与死去的举子而言,岂不是更不公平。

  其实这么多年下来,对于很多事情,包拯都已经看得多了,旁的不说,单单那律法,就说不上全然公平。

  不过每一次经历,都还是免不了心情怅然,而他会过来与陈世美说这些,不只是因为感到无力,更是想给对方打个预防针。

  想年轻的时候,他若是经历现在的这些,那怕是很难接受的。

  不给陈世美打个预防针,他怕对方听到结果之后,会有所失望,动摇那好不容易被他培养起来的信念。

  “包大人,其实您能做到这一步,老实说,已经超出下官预料了!”

  “下官本以为,您能让皇上废除公主的封号,将其贬为庶民,就已经很不错了呢!”

  见包大人话中带了些自嘲的意味,陈世美却没有觉得失望或者怎样,反而觉得有些惊喜。

  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人,早就习惯了法律至上,但他那些电视剧可不是白看的,古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可是清楚的很。

  别说是堂堂的公主了,便只是一个王爷的儿子,那犯了法,想将其真的依法处置也是很难的。

  包大人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的不容易了。

  毕竟公主与驸马可全然不同,驸马死了还可以有第二个,第三个,但公主可是天家的人,那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包大人以前办得案子虽多,处置的权贵侯爵也不少,但这真正涉及到皇家子弟身上的,目前来说还只是第一次。

  当然,那些宗室得另算,毕竟他们虽也是皇家中人,但是不是嫡支差得可太多了。

  作者有话说:

  包大人也无法真逼死一个公主,青灯古佛十年已经算是很大的惩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