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这个反派我罩了(快穿)>第32章 权臣x公主 32 ·

  兄妹俩抵达撷芳院时, 发现宛华公主正在待客,客人他们并不陌生,正是龙虎卫将军慕离。

  两人的事情大约谈得差不多了, 慕离正要告辞,抬眼看见了容迟,便道:“可巧, 说曹操曹操到。”

  竟在谈他的事么?

  楼昭却道:“慕大人有什么打算,只管私下再寻他商议, 今日就先回吧。”

  慕离便抱了抱拳,道:“公主肯割爱就好。”

  说完深深看了容迟一眼,便告辞了。

  容迟不解慕离那一眼的深意并不好奇, 对楼昭说明来意:“那宅子已经收拾好了, 我们今日便搬过去了,特来谢恩拜别。”

  说着, 兄妹两人都行了个大礼。

  楼昭问:“你们可再去看过, 还缺些什么吗?”

  容迟这几日忙着,尚未去亲看,容薇便开口答道:“婢子去看过, 一切都妥当了。”

  楼昭看了她一眼, 道:“你本也没什么卖身契书,这次放你与哥哥一道出去,便不必自称婢女了。”

  容薇心内感激,连忙应道:“是。”

  楼昭又让芳若取来一个锦盒, 交到她手中:“这是那宅子的房契, 还有一些银票。本宫让人定制了一块匾额, 待会儿你们一道带过去挂上吧。明日人牙会登门,你自己看着挑选一些仆妇, 日后那里就是容宅,与公主府没有干系。”

  容薇心内一惊,这与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她以为,自己和哥哥只是搬出去住,换一个大门进出,本质上还是公主府的人。

  但听这意思,那宅子都冠上了他们的姓氏,仆从也由他们自己采买,这是要他们自立门户,与公主府切割开来了。

  她不禁看向身旁的哥哥,便见容迟眉头也皱了皱。

  楼昭看出他们的惊疑,便道:“你们虽出去了,却也不必见外,日后有什么难处,就到府里打个招呼,我跟管事们都交代过了。只要他们办得到的,必不能推诿。”

  容薇说不出自己此时是什么心情。

  公主待他们兄妹两个恩同再造,样样都为他们考虑周到。

  她原以为,公主大约是真的心悦哥哥,想施恩图报,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又没有那个意思。

  若说是希望得到哥哥的效忠,他们兄妹两个,得到的远比付出的更多。听她的意思,日后哥哥在官场上遇到什么麻烦,也可以随时找公主府做靠山。

  她竟然真的完全不求回报。

  这世上,当真有这样的好人吗?

  容薇不是个多思多虑的性子,即便如此,也感到了隐约的不安。

  总觉得应该有什么转折。

  容迟则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女子,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楼昭交代好了这些,心情轻松了不少,对芳若道:“你去看看后边预备得怎么样了。”

  她今日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算是给你们饯别。”

  容薇看了哥哥一眼,没有得到回应,也只能低声答应下来。

  楼昭亲自领着兄妹两个,往后边摆饭的花厅走去,一路随意与他们说着话,问容薇新宅子的布置,问容迟在吏部的见闻。

  兄妹两个都一一回答。

  楼昭面上露出满意。

  她这几日细细回想,觉得自己安排得应该足够周到。

  这时代男主外、女主内,容迟身边有容薇在,后宅无忧。至于前朝的事情,根本无需人过多操心,这位可是未来的权臣,缠绕周身的麻烦被理清之后,从此便是龙归大海,虎归山林。

  至于他的身家性命,楼昭私下挑选了十来个武功高强的好手,在暗中昼夜保护。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应该足够了。

  即便现在的任务进度条才走到七八成,但楼昭心知,后面都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而身为外来者,在时间这个问题上,她可以小小的作弊一把。

  任务完成在望,楼昭心情大好,让人为兄妹两个倒了酒,先对容迟举杯:“本宫就在这里祝容大人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看了一眼容薇,想了想,按照这个时代的审美,给出了合适的祝福:“也祝莫愁你日后平安顺遂,觅得如意夫郎。”

  兄妹两个举杯回敬。

  容迟沉默饮尽杯中酒,没有说话。

  容薇却很上道,回道:“祝殿下平安康泰,吉祥如意。”

  楼昭喜欢这个祝福。

  几杯酒下肚,她眼中浮现几丝茫然,没料到,这幅身体不胜酒力,轻易就醉了。

  不过席间没有旁人,只有她的反派先生,和他那个没什么坏心思的妹妹,楼昭想了想,难得这么开心,也没必要扫兴,并未就此离席。

  但手中的酒杯却放下了,并不多饮。

  转而去吃席间的佳肴。

  说起来,这个位面的美食真心不错,样样都是真材实料,比起后世的合成食品,味道不可同日而语。

  楼昭望着手中的鲜虾,略有些惆怅地想着,或许有一日,她会怀念在这里的一切,包括这只大虾。

  容薇也有些醉意,说话随意了不少,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她,问道:“殿下,最近是准备大婚了吗?”

  说着还自以为不着痕迹的,悄悄看了对面的哥哥一眼,果然见他拿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显然在听。

  楼昭有些奇怪,问她:“怎么会这么说?”

  容薇年纪虽小,酒量其实不错,只是借着醉意问出这句话,心中还是有些窘迫。但想到殿下待她一向宽和,平日里也并不计较她说错话,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这个话题。

  “我听偶然人家说,谢氏想向公主求婚。”

  楼昭果然不以为意,等身旁的婢女剥完了虾皮,夹起来蘸了蘸酱料,随口道:“谢家是派人来谈过几回,不过我没有同意,上次与他们好好谈了谈,现在大约终于死心了,会另觅人选吧。”

  原来书房密谈是这么回事,容薇松了口气,不禁脱口道:“那可太好了。”

  见楼昭看向她,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那谢二公子才貌都很寻常,配不上公主您。”

  楼昭淡淡一笑:“才貌双全的人,自去入仕去了,怎会选择尚公主?本朝的规矩,驸马不得入朝为官,只空得一身爵位,稍有志向的男儿,都不愿与我有什么瓜葛的。”

  她说着看向对面的容迟,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忽然道:“你哥哥怎么都不愿接受本宫的心意,想来想去,大约也是这个缘故吧?不然无法解释啊,毕竟我长得还不错、性子也还行。”

  容迟闻言有些错愕,不禁抬起眼来,楼昭却并未打算听他说什么,转头安抚容薇道:“放心吧,本宫不是愿意屈就的人。没有遇到比你哥哥更好的人,是不会轻易下嫁的。”

  容薇小心地看了看她脸上的红晕,心内猜测:殿下大约是醉了。

  楼昭的思绪确实有些飘,一方面觉得自己什么都安排好了,一方面又总认为可能还有什么纰漏,还要再叮嘱几句。

  她又看向容迟:“你此去朝中,只管按自己心意行事。方才慕离过来,是想招揽你去龙虎卫,你若有意,也不必拘泥我的安排,自己权衡利弊。”

  这一次,容迟看清了她眼中的情绪,几分不舍,几分离愁。

  叫他微微一怔。

  “我只是为你铺了一段路,后面的都要靠你自己了。”

  楼昭看向他的目光开始迷离,想到什么说什么了已经是。

  “我已经交代了沈宴,日后不要与你为难,但倘若你当真办了让他为难的事,我的话也未必管用。不过呢,他也不是什么好人,虽然对我是挺好的吧,我却不能睁眼说瞎话,他啊,做个闲散王爷就挺好,真登上皇位,恐怕把老沈家的江山都祸害了……”

  容迟喉头滚了滚,这女子一向不是多话之人,今日这般表现,绝不止醉酒的缘故。

  他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预感。

  楼昭仍陷在自己的思绪中,又想起一事来,“对了,那个大太监卫信挺难缠的,你与他打交道时,需慎之又慎……”

  这下不止是容迟,容薇都感到一丝异样,不禁看向哥哥:“殿下这是……”

  却听楼昭笑了笑,自言自语似的,叹道:“是我思虑过度了,你是谁呀?是容迟!是被踩在泥地里照样能爬起来出人头地的容迟!就算我什么都不说,你也能好好的。”

  终究是容薇没忍住,悄声问道:“殿下,我们日后还能常回来府里看你吗?”

  听这语气,好像再也见不着似的。

  楼昭果然摇了摇头,道:“今日这饯别宴,即为送你们出府,也是向你们道别。明日,本宫就会离开京城,四处游历一番,去看看我沈氏的大好河山。再见面时,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兄妹两个都愣住了。

  宛华公主不愿离京,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实。

  是什么,让一个流连京城繁华的公主,忽然决定要离开京城,到处走走看看?

  楼昭想过,这确实不合情理,但她是一国公主,无需对旁人交代。在父母兄弟那边,找几个能够敷衍过去的理由就好。

  除了原主的骨肉亲人,也只需对反派先生亲口道别了。

  “容迟,你要好好的,不要叫本宫失望。”

  兄妹两个告别公主府,回到新居时,身后跟着一辆马车。除了那块匾额,公主又给了一批家什。

  仆从们忙碌着搬进搬去,还拿了木梯,将写着“容宅”的匾额挂上了。

  两个字铁画银钩、入木三分,是那女子的笔迹。

  容迟木然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空荡且不安。

  她要离开了。

  这个念头将他反复拉扯,一时想着,她便是留下又能如何?一时又想到,那女子看向自己的目光,似乎有些落寞。她说,自己不接受她的心意,大约是因为驸马没有前程。

  他想为自己辩解。

  他没有不接受。

  曾经自己对她的偏见太深,但如今,他已经完全变了。

  可今日的自己,又有什么立场,去接受她的心意,去改变她的决定呢?

  或许给他一些时间也好,或许,等她再回京城时。

  容迟并不怀疑,自己有能力重获昔日荣光。他有着男子本能的骄傲,不愿在一无所有时,对心上人摇尾乞怜。他相信,总有一日,能够鲜花着锦、十里红妆,迎那人归来。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三日后,竟听到那女子失踪的消息。

  宛华公主轻车简行离开京城,对父母兄弟的说辞,是出去散散心,过几日就回。

  没料到,车马抵达公主行宫时,銮驾内竟空无一人。

  随行的仆从被审了个遍,无人得知她的行踪。

  据说,宛华公主只留下一封信笺给父皇母妃,说是自己临时起意,私自出走。让不许处置这些随行人员,只要他们都安好,自己总有一日会平安归来。

  因为这封古古怪怪的书信,延熹帝在丽贵妃和沈宴的哭求之下,没有处死这些下人。

  但也没有轻饶他们,用尽了各式方法审问了无数遍,依旧没有宛华公主的任何消息。

  他们等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等到,那个说会平安归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