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207章 IF线 华尔街的牛

  此时没什么电影审查制度, 只要有钱,只有路子,想拍啥就拍啥, 导演和制片人都是自由的小精灵。

  华纳兄弟的《堂·吉诃德》完全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限制。

  “但是,现在有个小小的问题……”制片人为难地说, “我刚刚接到一通电话, 他说他是马兰扎诺家族的代表, 听说我们的剧本里要涉及MAFIA的内容, 他们对我们是否可以准确地把握内容感到十分忧虑,想要参与影片的拍摄工作。”

  刘嘉不想跟黑手//党打交道, 反正剧本里的那个“唐”,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笑点。

  制片人犹豫片刻,才慢慢吐出一句话:“可能……来不及了。”

  刘嘉想了想,问道:“他们的目的是想要钱, 还是单纯进行内容审查?”

  制片人愣了一下, 他不知道, 听到对方报上来的名号都快吓尿了,只想着赶紧汇报给刘嘉, 让她拿个主意,哪还能想到问那么多。

  听见对方嗯嗯啊啊的半天说不出一个单词,刘嘉大概猜到制片人没问:“没关系,我来处理,帮我联系他们。”

  制片人听说她要去,内心十分悲伤, 以为他们要失去这个给钱大方的投资人了。

  顾宗华得知此事后,与刘嘉一同前往。

  两人一同前往约定地点,那是一个挺正常的办公室, 毕竟是马兰扎诺家族的人,在表面上还是有正经生意的,不是在路边打劫快餐店的小喽罗。

  到办公室外面的时候,两个穿西装的男人过来就要搜身,他们正要向刘嘉伸出手,刘嘉笑笑:“我希望有美丽的大姐姐来负责搜我,可爱的小妹妹也可以。”

  从办公室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他们身上就不必搜了。”

  一个手下退开,另一个手下为刘嘉拧开门锁后,也躬身离开。

  房间像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屋里有两个人,一个坐在大班桌之后,梳着大背头,另外两个一个站在房门口,双手交叠在小腹前,另一个站在大班桌旁边,一只手悬在腰间。

  根据刘嘉多年的经验来看,他的腰带上藏着一把枪,体积还不小。

  “你好, Emma小姐,还有Jeff先生,幸会。”坐在大班桌之后的男人穿着西装,梳着大背头,年纪不是很大,说话也不像其他的新移民那样带着祖国的口音。

  “我叫麦克,目前负责家族公司在纽约的生意,两位请坐。”

  刘嘉与顾宗华坐下之后,麦克就开门见山说明意图。

  “Emma小姐,我无意冒犯,不过,我的家族确实对您将要拍摄的电影细节中涉及我们家族相关业务的部分有些担忧。所以,希望你可以聘请一些顾问进入剧组,避免在演绎时出现偏差。这样我也无法向家族交待。”

  “哦?那么,这些顾问完全是出于友情帮忙吗?”刘嘉微笑。

  麦克也扬起了嘴角:“哦,当然,我非常希望与你建立良好关系。不过他们住的地方都比较远,希望能给予一定的车马费。”

  20世纪初的美国警察跟法国警察一样靠不住,不然怎么可能让黑//手党做大到可以干预政府。

  拒绝他们进来当顾问只会惹来麻烦,他们会“给出一个让她无法拒绝的理由”,既然麦克说话这么客气,有顾问也不是不行,省得上映以后再惹出什么麻烦。

  来回聊了几轮,敲定顾问费用,价格竟然开得也不离谱,真的就是正常的顾问费用,而不是张口就要电影票房三七分,他七。

  “希望这次合作愉快,剧组里不要出现什么不和谐的事情,比如抢劫、骚扰女演员之类的。”刘嘉不认为自己是被枪指头拍戏的可怜演员,现在最多叫互惠互利,要是马兰扎诺家族以为自己才是爷,那她一定会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爷外有爷。

  麦克微笑:“你放心。”

  然后,麦克就客客气气将刘嘉和顾宗华送出去,就像一场非常愉快的商务谈判。

  坐在车上,顾宗华才松了一口气:“下次这种事还是让我一个人来吧,我真担心他会做什么对你不利的事。”

  对于这个结果,刘嘉并不意外,在过来之前,她就调查过麦克的背景,他是马兰扎诺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当过兵,参加过一战,在他上任之后,家族业务就从愚蠢的打打杀杀变成了综合性商业服务,从卖意大利橄榄油到经营殡仪馆全都有。

  违法的买卖、合法的生意他全都做。

  相信他也一定调查过自己和顾宗华的身份,她在西西里和芝加哥的面子也许影响不到纽约,不过可以说明她不是一个积极的反黑斗士。

  以及她拥有影响美国和欧洲的电台,也与其他媒体关系不错。

  做为一个生意人而不是土匪,最要紧的不是双眼发红地硬抢,而是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然后再谈生意。

  何况旁边还有一个搞军火的顾宗华。

  “有你在,他怎么会对我不利?要是谈不拢,把我杀了,你把你名下的商品都变自用,或者要你的客户直接拿劳务抵价,他马兰扎诺家族也扛不住啊。”刘嘉冲他眨眨眼睛。

  “除了第一次卖大宗货之外,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桌子旁的那个保镖动了动手指,我就想挡在你前面。再多来这么几次,我肯定会得心脏病。”

  顾宗华摇摇头,发动汽车。

  麦克的人很快就到了,就是那天在办公室里看见过的人,站在办公桌旁边的那个。

  他叫吉恩,是马兰扎诺家族有头有脸的人,深受麦克信任。

  根据麦克的希望,刘嘉给他安排了一个贯穿全剧的角色——堂·吉诃德在现代的朋友,也就是代替原著里桑丘的那个角色。

  人设与原著里的桑丘相反,他曾经当过兵,奸诈狡猾,认为堂吉诃德可能是什么有钱人家走丢的傻儿子,所以才收留他,后来被堂·吉诃德感动,处处帮助他。

  第一幕,导演本来想从第一场戏开始拍,大家先熟悉一下,但是第九幕餐厅激战里的那个餐厅刚好空出来,那是一个大场面,万一不过,就得重复拍,重复拍除了要花钱,就是要等拍摄场地,难得前面一个剧组拍完先走了,多出来三个小时使用时间,导演马上扑上去。

  故事情节是堂·吉诃德被现代桑丘带去工地,打了一天工,拿到了日结工资,高高兴兴去餐厅吃饭,但是遇上有人打劫,一位女士的项链被抢,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爆发,他抄起了一个拖把与对方发生战斗。

  眼看着持枪歹徒就要抠下扳机,把堂·吉诃德射个对穿,吉恩出手,将劫匪的手射中,救下堂·吉诃德。

  导演拿着道具枪,教吉恩一会儿要怎么帅帅的掏枪,怎么瞄准,射完之后要怎么帅帅的收枪。

  “就像这样。”导演学着西部牛仔的样子,将枪掏出来,作势开了几枪后,将枪在手中一转,想插回腰间的枪套。

  结果没转好,道具枪从手指里飞出来,眼看就要落在地上,吉恩闪电般地一弯腰,将道具枪接住,他冲导演笑笑,语气平淡:“要论玩枪,在现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教我。”

  说罢,他出枪如电,利落地扣下扳机后,指尖微转,枪身稳稳插进枪套。

  全部动作一气呵成,确实非常帅气,连他那平平无奇的脸都比刚才好看了许多。

  仪态对一个人的气质影响真的很大。

  在场的人都看傻了,然后噼哩啪啦鼓掌,还有几个男演员表示:教练,我想学这个。

  看着吉恩在片场的表现,刘嘉觉得他不是变态反社会人格,应该可以好好地跟片场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打交道,便放心地准备回去继续做自己的事。

  刘嘉临走时,一改平时笑眯眯的模样,板着脸再次宣布了片场纪律:如果有不同意见,请理性讨论,说脏话可以,不准上升到人身攻击,更不准打架,如果出现暴力事件,打架的人就算是男主角也要开除,负责管理现场的导演副导演也要扣钱。

  宣布这条纪律的原因,除了因为不想看到打架之外,也是为了让那些心高气傲的男演员别跟吉恩发生冲突,他可不是靠演戏吃饭的,万一惹毛了他,把人一枪毙了,他跑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拍摄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电影上映速度比平时还要快一些,明明是三家公司里最后一个拍的堂吉诃德故事,居然第一个上映。

  其实另外两家早在两周前就完成拍摄,且向影院提交放映申请,但却一直被压档不播,明显是有人向他们施压,让华纳兄弟的这部剧成为第一个播的堂吉诃德。

  不管再怎么新鲜、制作精良,同时上三个,显然先上先赢,后面的大家都审美疲劳了。

  影院会这么干,当然不是出于特别看好这部片子,或是与华纳有什么特别的奸情,刘嘉早就听说马兰扎诺家族对娱乐产业的渗透由来已久,如今算见识到了。

  古穿今这个新鲜的题材,让烂大街的堂吉诃德故事焕发新生。

  十七世纪的骑士看见灯泡大叫:“火焰魔球!”

  以为汽车的乘坐方式是坐在车顶。

  堂·吉诃德的“Dn”跟教父的”Dn”是一个意思,都是敬称,吉诃德先生以为教父是同乡贵族,他误以为教父的一些行为是嘲笑他,于是他按照古礼向教父提出决斗的要求。

  教父也彬彬有礼,以古礼对待,双方用西洋剑决一胜负,打了很久也没结果,一个不长进的手下想掏枪,教育这个土包子:“大人,时代变了。”

  结果被教父干掉。

  两位Dn惺惺相惜,建立友情,堂·吉诃德夸他“您是一位真正的骑士。”

  这是剧本里耍的一个滑头,夸教父这事吧,被有心人翻出来可能会有麻烦,不夸呢,麦克那边还给了赞助,就想让教父的形像正面一点。

  所以,就选择让一个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的角色来夸,到底是夸还是反讽,反正自己领悟。

  除了笑料频出之外,桑丘的动作戏,还有堂吉诃德与桑丘之间先互相不理解,后成朋友的设定狠狠地感动了许多观众。

  上映早就是占便宜,派拉蒙和环球影业费劲巴拉宣传了半天的堂·吉诃德反倒替华纳做了嫁衣裳,观众都以为这部就是那两家说的片子,纷纷涌入电影院。

  前三天就把拍摄成本收回,后面随着口碑的发酵,每日净收入比前三天还高一些。

  刘嘉正开心地数钱,有人来找她,是电影一个取景酒店的老板,刘嘉以为拍摄的时候打坏了什么东西,上门要账来了。

  转念一想,要账也不会是找她要。

  酒店老板先恭喜刘嘉投资的新片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后表示自家儿女众多,有很多人要养,于是想也投资电影事业。

  最后说到正题,想投资电影,但是他的流动资金没有那么多,打算卖掉酒店,然后倾情一投。

  他来找刘嘉,就是知道她家大业大,不知有没有兴趣买下酒店。

  刘嘉只会住酒店,对酒店服务挑刺,不会经营酒店,何况这个酒店是商务快捷风格。

  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听到老板说他的酒店位置之后,她又来了兴趣。

  那酒店的位置在华尔街旁边,到目前为止,很多到华尔街出差的人都是有钱人,只住高贵的酒店,但是根据她的了解,自从那支与哈佛教授成立的基金稳定赚钱之后,很多手里有点钱的人,都觉得此计可行,他们也可以成立一个基金公司赚钱。

  想开基金公司,少不得要到华尔街的纽交所来办手续,之后还会有其他的往来。

  再说,华尔街旁边也没有奢华酒店,最近的一家高档酒店开车过去得二三十分钟,如果真是来办事的,当然希望下楼就到。

  光赚商务客人的钱,也不是很足够的样子。

  刘嘉想起自己认识的华尔街,路口应该是有一头牛的。

  当然,现在还没有,得再过六十八年。

  没关系,不就是一头牛么,他莫迪卡放得,我刘嘉放不得?

  说干就干,刘嘉办理酒店交接手续的同时,找设计师设计了一座大铜牛。

  根据她多年被“照骗”的经验,一个什么鬼地方有个稍微好看一点的破房子,都能把一堆游客给勾过去。

  更何况这酒店不是破房子,是《堂·吉诃德在纽约》的重要取景地。

  在这里,堂·吉诃德遇到了做服务生的女主角,是爱情开始的地方,很吉利。

  酒店姓刘的那一天,大铜牛也做好了。

  第二天,是10月8日,哥伦布日,为了庆祝发现新大陆,全美大多数地区都休息,也包括纽约。

  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华尔街体会金钱香气,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华尔街的路口多了一尊大铜牛,尾巴夹紧,牛角向上顶,显得十分斗志昂扬。

  他们问导游这是什么意思,是谁放的,导游哪知道,昨天还没有呢。

  刘嘉安排的酒店员工假装路人经过,看见铜牛大呼小叫:“啊,牛!一定是代表着牛市!”

  然后他十分虔诚地过去摸了摸铜牛的牛角,以求好运。

  祈福这种封建迷信活动,有强烈的人传人属性,员工走后,过了一阵子,铜牛旁的人越来越多,排队等着摸牛角。

  刘嘉站在窗外望着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铜牛,还有抱着牛角死蹭的游客,不由感叹:“啧啧,幸好牛角是实心的,不然能被他们摸出个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