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203章 IF线 小妇人

  环球影业来找刘嘉,除了想拍中国古代的故事之外,还想找她投资一部电影:

  “讲述一个家庭里几位小姐各自的经历和爱情。”

  刘嘉想了想:“你说的是《傲慢与偏见》?”

  达西和彬格莱她都喜欢,最喜欢班纳特先生。

  “不,是《小妇人》。”制片人回答。

  刘嘉不太喜欢《小妇人》,不是因为剧情太过智障,反而是因为太沉浸了,她不喜欢贝丝死掉,也不喜欢乔最后嫁给了几乎没有露过几次面的教授。

  尽管有很多评论说乔和教授才是最适合的,在刘嘉看来,跟梁羽生热爱的“无论如何男主女主男二女二都必须成双成对”没什么区别。

  她坚持认为作者最后让乔结婚,是因为向出版商妥协,就像21世纪很多本来挺正常的小说,前面一地鸡毛,无比难看,倍受欺负的女主高傲表示我要奋起!我要自强,结果最后还是回归家庭,原谅出轨的丈夫恶心的婆婆,你好我好都挺好。

  “是按原著拍的吗?”刘嘉问。

  “基本上是的。”

  “乔嫁给教授了?”

  制片人愣了一下,他并没有看过原著,只知道一个大概,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拉投资,剧本什么的是后面的事情,更不知道乔嫁给了谁。

  “我要先看过剧本再决定要不要投。”刘嘉摇头。

  “您一定会喜欢的,原著小说里有大量时尚元素,非常适合您的品牌定位。”制片方拿出一份文件,上面列举了在某个场景里,会使用到的东西。

  四个姐妹的个人风格非常不同,大姐最爱手套,二姐是个利落的中性风,三姐是个温柔纯善的天使,小妹是个致力于当淑女有时又会矫情做作的小可爱。

  劳伦斯的家居是奢侈大户风,马奇四姐妹的家居是温馨田园风。

  “Emma许多产品都可以用在影片里。”制片人一个劲的劝说。

  看得出来,环球影业是想把这部剧认真打造成一个爆款,各项配置都不错,所有的演员都选择的是当时好莱坞最火的顶级演员。

  刘嘉觉得此事可行,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最终签定了合约。

  《小妇人》的时代背景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战争时期的乡绅家庭,不可能奢华如玛丽皇后,但又不能过于平凡到毫无记忆点,不然Emma赞助这部剧图什么?做慈善吗?

  服装要在还原与突破之间找出平衡点,重要的是可以在剧中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让人可以穿出去不觉得老土,但又能看出就是剧里的服装。

  如同小姑娘们看了《冰雪奇缘》疯狂想要艾尔莎的裙子,那段时间满街的“艾尔莎”,与剧中服装不完全相同,但是一眼就能认出来。

  除了衣服之外,还有手套,大姐梅格的手套是初期她最大的记忆点,所以,要给她设计几双不同的手套。

  此时许多手套制作者的目的就是让手显得纤巧可爱,于是会把手套做得刚刚好,戴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勒得难受,戴手套和摘手套都费劲得要命。

  自从有了隐形拉链,手套的穿戴问题就不是问题,只需要专心研究怎么用手套来让手变得更好看就行了。

  不知是哪位大神说过:“美是什么?美就是受罪。”

  不管是让别人变美的,还是自己要变美的,总得有一个人受罪。

  在“人体工程学”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刘嘉手下的设计师已经在研究人类的手掌上有什么肌肉,这些肌肉怎么活动,分几片剪裁、剪成什么样的形状,全都有讲究,确保戴上手套之后好看又舒服。

  剪裁实在搞不定的地方,就要引入色彩,稍稍变化的深浅,让手套仿佛产生了自然的阴影,不突兀,又更能显得手指纤长。

  “不,不行,不好看。不舒服。”这是那段时间设计师最常听见的话。

  曾经为沙皇贵族设计手套的设计师表示:“与Emma相比,最残暴的沙皇都显得慈眉善目。”

  时代背景所限,衣服不能太复杂,好在原著作者还是给服装设计师留了一条活路:在原著里,马奇家曾经阔过,有一些祖辈留下的珠宝。

  简单的衣服与繁复的珠宝搭配在一起,连带着平凡的款式也跟着高贵了起来。

  本来贝丝临死前穿着的那套衣服是不需要Emma赞助的,毕竟意头不好,哪个品牌还做这个啊。

  “啧,格局小了。”刘嘉什么没见过,PRADA的裹尸袋,LV和Supreme联名的棺材都真的有人买,管它是睡衣还是敛衣,做就是了。

  贝丝临终的那一段讲究的是凄美,那身衣服要轻柔再轻柔,让这个人设是小天使的女孩子离去时,就好像天使回到了属于她的天国花园。

  时代背景所限,不能使用真丝,所以,刘嘉让设计师用新生产的40支棉纱与白色蕾丝做成了睡裙。

  劳伦斯家的高级家具就直接从法国总部运过来,这样省时间。

  “你们在做宣传的时候,可以拿这个做卖点,为了高度还原劳伦斯家的环境,专程从欧洲进口家具。”

  片方不太明白这有什么意义:“难道不应该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演员身上吗?”

  “能多一个宣传点都是好的,这样就算演员的表演不那么近如人意,也总比没话说的强。”刘嘉笑笑。

  群星云集的片子也不是没有砸过的先例,演员和剧情实在连自己都夸不出口的时候,那就夸服化道好牛逼、好还原、好认真仔细,好歹也算是一种营销方式,总比在报纸上尬吹角色好还原,演员好贴脸要强。

  没有过于复杂剧情和场景的电影拍得很快,一个多月就拍完。

  做后期的同时,宣传工作正式启动。

  这次Emma的广告放在影片尾部,片方觉得金主爸爸莫不是疯了,电影都结束了,谁还关心片尾的广告。

  “广告跟广告是不一样的。”刘嘉坚持。

  广告看起来就好像是乔的另一个故事。

  十九世纪的长发乔与二十世纪的短发乔的镜头来回切换。

  长发乔与姐妹们在壁炉旁大声说笑的时候,被婶婶训诫:“你这样太粗鲁了,一点都不淑女。”

  长发乔回答:“可是我没有打扰到别人呀。”

  婶婶皱眉:“在别人面前,你就不能这样,无论是谁。”

  社交舞会上,有人说了一些冒犯乔的话,乔想要找他理论,却被人拉住:“女孩子不要跟男人吵架,这样一点都不淑女。”

  长发乔不明白:“可是他冒犯了我。”

  “女孩子要温柔谦和,如果你表现出你的强势态度,绅士们都不敢娶你。”

  短发乔兴冲冲地收集整理了一些公司可以开发的新业务资料,打算在下午的公司会议上好好向老板汇报,被男同事说:“你提的这些都太粗浅了,老板不会满意的。”

  短发乔回答:“可是我已经摘取了很多资料,也分析了很多。”

  男同事摇头:“不行不行,你知道鲍勃这个人,你要是不说还好,说了又没有说到他想听的点子上,他会毫不留情地嘲讽你。不如把资料交给我,我帮你说。”

  长发乔最终把自己变成传统的淑女,嫁给了教授,被三个孩子包围,在奶瓶与尿布之中耗尽精力,从此再也没有做她最喜欢的写作工作。

  短发乔将资料交给男同事,男同事在下午的会议上获得了老板的表扬,并让他全权负责这个新的项目,不久后,男同事获得了升职。

  在梦中,两人相遇,互相看着对方的人生,回顾自己,心中不甘。

  睁眼之后,长发乔发现自己还在少女时代,心中依旧有喷涌的灵感,有写作的冲动。

  短发乔发现自己只是在办公室的午餐时间小睡片刻,她还没有把资料交给男同事。

  长发乔选择独自走天涯看世界,沉浸在她喜欢的文字海洋之中,如《小妇人》原著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一生。

  短发乔选择直面上司,她打开硬壳笔记本,向上司汇报自己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

  上司挑了不少刺,短发乔努力忍着胆怯和退缩的冲动听完,最终上司对她说:“照我刚才说的,再拟一份更完善的版本给我,以后你负责这个项目的时候,不能想得这么简单。”

  短发乔露出惊喜的微笑,她为自己泡了一杯速溶咖啡,在咖啡香气中,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最后定格在一行字上:打破束缚,做你自己。

  Emma已为3241位女性提供工作机会,让女性未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男性制片人看完这个广告短片,脸都绿了:“这是不是太激进了?”

  “一点都不激进。总统为了争取女性选民的选票都那么拼,我们赚钱么,不舒服也忍着点吧。”刘嘉笑笑。

  有时候拍片的是祖宗,有时候给钱的是祖宗。

  现在好莱坞刚刚起步,拍片的人才到处都是,给钱的大爷不那么多。

  虽然环球影业不至于需要滑跪,但是环球影业与刘嘉签的合同,就是允许她在影片的前面或后面插入Emma的广告,且不会对广告的内容进行任何干涉。

  否则,将要支付巨额违约金。

  就算是环球影业,也赔不起。

  尽管环球影业的老板对这个广告也不顺眼,怎奈巨额违约金实在是太巨额。

  就算三观被砸个稀碎,也得忍着,不然就是环球影业的财务状况要被砸个稀碎。

  他们忐忑不安地播了片子,忐忑不安地等待影评家的评论。

  没有一个影评家对“过剩的女权意识”进行抨击。

  因为那不是正片,而是广告。

  哪个有头有脸的影评家吃饱了撑的去评电影后面的广告,会被人嘲笑眼瞎,连正片跟广告都分不清。

  电影上映之后,电影里出现的一些漂亮衣服和手套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卖得最好的是片尾广告里的速溶咖啡和笔记本,销量直接翻了两倍。

  《小妇人》的成功,让Emma公司的名声在美国进一步的打响,就算没看过电影的人,也听说过有Emma这么一家公司。

  有一天,刘嘉接受了一个小型聚会的邀请,顺手带上了顾宗华,本次宾客多为政商界人士,他们高谈阔论,骂总统哈定是个傻X。

  与这些人有明显不同的男人,正沉默地坐在一旁,一声不吭。

  一位女士走到他的身旁,对他说:“柯立芝先生,我刚和一个朋友打了个赌,他说不可能让你说出两个以上的词。”

  柯立芝回答:“Yulse。”

  刘嘉扬起眉毛,这不是现任副总统兼下一任总统柯立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