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第52章 拜见好友张方平(1)

本次去汴京之前,苏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做。

虽然苏轼和苏辙才华横溢,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需要去益州拜访一个老朋友。

益州距离眉州不远,他们没几日便赶到了益州。

张方平当时是益州的地方长官,益州作为北宋十三州中的重要一州,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地位都十分重要。

益州连接了中原和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

而张方平是益州的知州,一般来说这是中央朝廷直接委派的官员担任,而苏家不过是一个布衣商贾之家。

论出身及地位是万万不及张方平的,他们之间根本不会有任何交集。

而苏洵作为社交达人,必须将老张拿下,有时候跨越阶级可能也需要一点点社牛的能力。

早在很多年前,苏洵便听闻了张方平的大名,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让苏洵钦佩不已。

苏洵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带着年幼的苏轼和苏辙前往益州拜访张方平。

在那次的会面中,张方平被父子三人的才华所打动,特别是当时年幼的苏轼,给张方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父子三人在等候张方平的时候,苏轼生性好动,到处在张府游走,他用孩童的眼光打量着一切。

当他走到书房的时候,便一步都走不动了,里面浩如烟海的书籍让他瞪大了眼睛。

书房之中,一位先生在和张方平在讨论事情,其中不断提到朝廷要任用范仲淹等人对政事进行改革,查处贪官污吏。

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因为保守派大臣的强烈反对,最后惨遭失败,范仲淹被贬官。

国子监一位官员为了颂扬这种精神,写了一首《庆历圣德诗》。

这首诗流传范围很广,书房之内的张方平就是在和别人讨论这首诗。

苏轼在门外听的一清二楚,他听见他们谈话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他感到十分好奇,就把耳朵贴近了听。

由于门没有锁,苏轼一下扑了进去。

“你是哪家的小孩?跑这里来干嘛?”

“我是眉州苏家的苏轼,这次和父亲专程来拜访您老人家。”

张方平看了看自己,确实年纪不小了,但也称不上老人家吧!

“我知道了,我这里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劳烦你父亲再等候一下。”张方平客气的和苏轼解释着。

“可我,可我……”

苏轼不愿意离去,他趴在地上,无辜的双眼盯着椅子上的张方平。

“你还有何事?”

“我想知道你们刚才谈论的人都是做什么的啊?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苏轼说完,张方平身旁的朋友哈哈大笑,不等张方平回答,“小孩家家的,知道这些干嘛?有这时间,倒不如叫你爹给你买两串糖葫芦吃。”

苏轼听完,很不服气。

一下从地上爬了起来,生气的拍了拍身上的灰,他走到那人面前说道:“敢问您一个问题。”

“你问,莫不是要问我益州糖葫芦多少文一串吧,哈哈……”

“当然不是,我且问你,你们刚才谈论的那些人莫不都是天上的神仙?”

那人没有想到苏轼居然能问出这种问题,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而一旁的张方平倒是来了兴致,他认真的对苏轼说:“自然不是,他们都是肉体凡胎。”

“那我为什么不能知道他们的事情。要是他们都是天上的人,我自然不需要知道他们的事情,可是他们都是地上的人,我也是地上的人,为何不能知道他们的事情。你们现在不告诉我也没关系,我长大后一定会知道的。”

苏轼说完便潇洒的走了,那人十分吃惊,小小年纪的孩子居然说出这番话。

张方平突然站了起来,他叫住了苏轼,“你且等等,带我去见见你的父亲。”

见到苏洵之后,张方平和他相谈甚欢,而更让张方平喜欢的是苏轼和苏辙二人。

才华出众,悟性极高的苏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张方平便和苏洵结下了友谊。

当初张方平对苏洵说:“你的两个儿子非池中之物,你定要好生培养他们,等将来他们长大了,一定要去汴京参加科考,博取功名,造福一方百姓。我亲自向朝廷举荐他们二人。”

而如今,就是张方平兑现当初诺言的时候。

他们一行到了益州城区,街道两旁的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茶馆里面,茶客们围坐在一起,评茶论道,享受着难得的春日阳光。

巢谷看着什么都很好奇,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益州,“哇!这里果然比眉州繁华好多,小吃摊的种类都比眉州多。”

巢谷看着一家铺子围满了人,整条街的香味都是从那个铺子上飘过来的。

他用自己平时习来的武功,顺利挤进了人群,巢谷被眼前的食物完全吸引了。

铺子很小,两个人一直在忙碌,他们在制作烧鸡公,把一整只收拾好的鸡,用荷叶包着,放进他们自制的烤炉中烤制。

小贩将烤熟的烧鸡公拿出来,用刀将整鸡分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样子,烧鸡公经过炭火的烤制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刀切开后里面鲜嫩多汁,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巢谷看着眼前的烧鸡公,眼睛发着光。

结果买的人太多,他只能站在那里苦苦等待。

等了好久,他才买到烧鸡。

巢谷兴冲冲的跑去找苏轼炫耀,结果苏轼直接抢走了他的鸡腿。

“你干嘛?那是我留给自己的,一个给苏父,一个是我的。”

“这有何难?你把你的让给我便好。”

“早知道我们应该多来益州,这里的好吃的也太多了吧!”巢谷感叹。

陆子阳一向对吃不感兴趣,不明白他们在争什么。

苏轼鄙夷的对巢谷说道:“你看看你那没有出息的样子,就知道吃。”

“那你别吃啊!”苏轼一边吃着巢谷买来的美食,嘴上的油都还未来得及擦掉,一边又在说巢谷。

巢谷哪里能受这种气!!!

这不是就是典型的端上碗吃饭,放下碗骂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