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第51章 收拾行囊离故乡(3)

其实苏轼和苏辙都明白,这次只能二选一,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全都要。

他们踌躇之际,巢谷说他想到了办法。

苏轼问他:“你能有什么办法?”

“你个苏子瞻,可别瞧不起人。”

苏洵虽然也不相信巢谷能有什么好办法,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

“那你说来听听。”

“这多简单,你们不想和嫂子分开,又不想违逆苏父的话,你们所有人一起去不就好了。”

巢谷一脸骄傲,他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天大的好主意。

苏轼立马泄气,“之前子阳兄不是给你分析了,你这想法根本不现实。”

“是吗?子阳兄有说过吗?我完全不记得了。”

“你那脑袋能记住啥!”苏轼毫不客气的怼他。

“那你说说,为什么不能一起去汴京?”

“此去汴京,我们前途未卜,加之路上奔波,她们两个女子如何承受得住。”

“这多简单,我们早点出发,慢点赶路不就行了。”巢谷一脸执着,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法就是万全之策。

“去到汴京,那边物价高,我们又没有收入来源,如何维持这么多人的生计,吃住简陋些,我们男子也就罢了,她们千里迢迢过去就为了吃苦吗?”

苏轼看着巢谷这个木鱼脑底甚是无奈啊!

可他完全不知,依旧不放弃,正要说什么的时候,苏辙插话道:

“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问题,我相信她们也不会介意,不过要是我们都走了,母亲一个人在家实在是不妥啊!”

苏辙的这个理由确实才是最要的,程夫人要是一个人留在家里操持,实在让人不放心。

巢谷在一旁犯难了,好像确实没有办法了。

正在这个时候,程夫人进来把王弗和史云叫走了。

“你说母亲这是为何?”苏轼很疑惑。

苏辙倒是明白,“眼看我们不听劝,自然母亲要去说服她们,哎!”

程夫人将她们带到了一个偏僻寂静的地方,“为娘有一事相求。”

王弗说道:“母亲,您不用说了,我和史云妹妹都知道的,您放心。”

“对,我明白母亲和父亲的用意和苦心,我会劝夫君的。”

程夫人听到她们这样一说,瞬间脸上洋溢出笑容,“我苏家得你们两位贤妻,何愁不兴啊!”

到了晚上,苏轼准备回房休息,可是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打不开房门。

他仔细一看,原来门早已被锁得死死的。

他用手拍门喊道:“弗儿,你这是何故?干嘛把我锁在外面?”

“夫君,我且问你,大好男儿应该以什么为重?”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们才成亲不过几日,现如今又要分别,我实在是不忍心。况且,你也是知道的,我和你一路走来有多么不容易。”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王弗听苏轼说出这样一番话,内心十分感动,不过她依旧不能动摇。

“好男儿应该以国为重,以天下为重。”

“你既然都知道,为何还如此固执狭义。好男儿不是汴京博取功名,为国报效,怎么能一心想要留在家中国安逸太平日子呢?”

“你说的我都明白,再说了,我也没说过不去赶考啊!弗儿,你快把门打开,让我进……”

苏轼话还没有说完,王弗便将房间的蜡烛吹灭了,“你好好想一下,我先睡了。”

苏轼苦笑,准备去找陆子阳,他刚走出几步,就看见苏辙也在外面。

“哈哈哈……老弟,你不会也没有进房门吧!”

“莫非哥哥你也是被锁在了门外。”

“你我兄弟二人真是天涯沦落人啊!无妨,无妨我们刚好借着月色,走走路,散散步。”

苏辙抬头看天,看来半天之后,“哥哥,这天上没有月亮。”

“哈哈哈……无妨,月亮在你我心中,在你我心中。”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去,揽住苏辙的肩膀,“姜还是老的辣,你看看母亲这招多么高明,简直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言一语便把我们二人拿捏住了。”

“对啊!母亲还是那个充满着智慧的女人,我其实真的觉得自己才华不算出众,想着再准备几年。谁知父亲居然如此生气。”

“也不怪父亲生气,只是这次机会确实千载难逢,况且你我兄弟同去赶考,要是我们都高中了,岂不是能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哈哈哈……”

“我倒没有你如此大的志向。”

“那你就真的忍心我一个人去赶考。”

“这……”苏辙作为一个宠哥狂魔,自然是不忍心的。

苏轼见他犹豫不决,继续说道:“我们此次一同去,到时候一起金榜题名,等我们在汴京扎稳了脚跟,安定了下来,再把家人都接去汴京,我们一家人不就团聚了。”

“确实,那好,我们这次就一同去赶考。”

说毕,两人分别溜进了陆子阳和巢谷的房间,凑合着睡了一晚。

第二天,苏轼和苏辙找到了苏洵,“父亲,我和弟弟已经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你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好啊!好!我苏家男儿本应如此。”

很快,程夫人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她自言自语道:“孩子成亲了,就由不得娘喽!”

此去汴京,路途遥远,程夫人提前好久便开始替他们收拾行李,准备盘缠。

王弗和史云也没有闲着,她们做了好多衣服,鞋子。

临走的日子越来越近,分别的愁绪也越来越浓。

嘉佑二年春,苏家三父子以及巢谷和陆子阳一行五人收拾好行囊,准备远赴他乡。

程夫人、王弗和史云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十分不舍,三个女人偷偷抹起了眼泪。

“一路保重!”

“放心,我们会好好的,你们在家照顾好身体,我们会经常写信回家的。”

……

作别之后,他们五人走水路向北而行,途径益州,翻越秦岭,取道凤翔,东向汴京城。

这一路可谓是艰难险阻,云谲波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提前卷入了一场政治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