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见诸君多有病【完结番外】>第64章 满是糟粕的世道

  “玄之啊,你这事儿办得好啊。”

  苍望鹫端起茶盏,用茶盖刮着汤水上的浮叶,笑眯眯地说:“朕派他们过去,本是想叫你敲山震虎,却不料你一举就帮朕肃清了,朕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我给他面子,端盏轻呷一口,又轻轻地撂下。

  我瞥他一眼,道:“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四五个人没了,太后那头只怕不会轻易了事。”

  “那又如何。”苍望鹫没了皇帝架子,如从前在太学中一般懒散地倚在案边,慢悠悠地说,“他们是为国尽忠,那么多人都瞧见了,这可是抵赖不得的。”

  他眨眨眼,面上笑意更深:“更何况,还有旁的烫手山芋等着她呢,她哪儿还有功夫管这些。”

  我也跟着笑:“也是,等兰西书将边城案宗呈上来,也就该她忙了。”

  苍望鹫看向我的腿,挑了挑眉,道:“不过你为了算计那毒妇,自伤一腿,是否太亏了些。”

  我一愣,转瞬心下明了。

  想来是许怡安向苍望鹫讨黄金珠宝时,提起了我的伤,顺口将这口黑锅扣到了萧太后的头上。

  如此倒也妥当。

  光是点场火,烧塌几座荒宅,的确不痛不痒。

  但若是真伤了我,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我有平水患、抗外敌的功名在,百姓们说起我来,无不称赞。

  比起萧太后那个不出深宫的妇人,还是我这个有实权,有实功的摄政王更得民心些。

  她动了我,只要放出风声去,黎民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她淹死。

  如此一来,苍望鹫就算真出手料理她,也不会有什么人多嘴多舌。

  “若事成了,你想如何?杀了她?”我问。

  苍望鹫用手指搭在茶盏盖子上轻叩,眸中划过了丝寒意,面上的笑意忽带了些残忍的意味。

  “她不是常自诩与父皇伉俪情深么,朕就开个天恩,叫她去为父皇守灵。”

  “待死后,再葬进妃陵。”

  萧太后在后宫里勾心斗角了小半辈子,没登上凤位,也无子嗣,只勉勉强强做了个贵妃,不过是她身子好些,熬走了先皇后和先皇,这才白捡了个太后。

  偏生她还不觉自己是捡了个便宜,日日将先皇挂在嘴边,时不时抹黑上先皇后一嘴,听着就叫人膈应。

  苍望鹫此举,无异于杀人诛心。

  我对深宫与皇家中的波诡云谲不甚了解,却也觉着爽快。

  无他,只是因为苍望鹫和苍许年都不喜欢的人,更难入我的眼。

  见我不言,苍望鹫略有些诧异地看了我一眼,说:“朕还以为,你会立刻叫朕杀了她。”

  “死得太干脆了,可就不是刑罚了。”我轻叩了叩把手上的红宝石,听着那清脆的响声,慢条斯理地笑。

  苍望鹫眉梢轻挑,唇边缓荡开两分笑,“不错,正是这理儿。”

  他端起稍凉的茶抿了一口,而后话锋一转,提起了个晦气人,“你与兰西书——”

  “还是那样。”我截住他的话头,漫不经心地说,“他又没缺胳膊少腿,你何苦来给他说情。”

  “什么说情。”苍望鹫轻啧,“朕是怕你一时气昏头,平白误了良人。”

  我一愣:“什么良人?”

  苍望鹫半点架子都没有地朝我挤眉弄眼:“除了那芝兰玉树的兰丞相,朝中还有哪个能做你摄政王的良人。”

  闻言,我毫不客气地嗤笑了声。

  我不接他的话,只道:“我有位朋友,名唤作秦长欢,也是个爱乱点鸳鸯谱的,你与他准能聊到一处去。”

  其实苍望鹫能开口为兰西书说话,我也能琢磨出两分意思来。

  若是能撮合成了我跟兰西书,他能拴住我的东西便又多了一样,日后他与那小皇后夜夜笙歌,自有我替他批小山似的奏折。

  只是叫他失望了,我见了那折子也头疼,更不可能再喜欢兰西书。

  什么旧怨都能过去,唯有这一桩,叫我至死难忘。

  苍望鹫知我心意已决,识趣地没有再说下去,惋惜地叹了口气,又骂了兰西书几句,听得我在一旁发笑。

  笑过后,我又同苍望鹫说起了真正的要紧事,“你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不知何时卸了我的差事,放我回江湖去?”

  苍望鹫蹙眉,不悦地看着我:“怎么,是朕待你不好了?”

  “好,太好了。古往今来,也没有如你这般的皇帝。”

  “那你为何还要走,好生待在北凉,享一享福不好吗?”

  我耸肩,伸出手遥遥指他:“留我在北凉,究竟是享福还是要我帮你批折子,你心里头有数。”

  被我戳穿了心思,苍望鹫面上也丝毫不见心虚,“又不是日日都要你来,只是有些时候实在忙得焦头烂额,才得叫你帮衬些。”

  他说得字字恳切,若不是曾连帮他批了半个月的奏折,我都要信了。

  见我不言,只怀疑地盯着他,苍望鹫轻咳了声,有些难堪地摸了摸鼻子,可不知想到了什么,胸膛一挺,腰杆子又硬了起来。

  他道:“朕是皇帝,朕说你是摄政王,你就是摄政王,你敢偷跑,朕就满天下通缉你,叫你得不到半日安宁。”

  说实话,这威胁对我来说不痛不痒。

  但小皇帝将话都说到了这份儿上,我若是再驳他,也显得太不给他面子了。

  无奈之下,我只能将后沙藏金搬出来,拿寻宝藏做幌子。

  因为少时的我嘴碎,总爱同苍望鹫说些江湖事,所以他多多少少对这后沙藏金有些了解,知道那是滔天的富贵。

  “你有法子能找着藏金宝藏?”

  “十拿九稳。”

  苍望鹫抿着唇,支着下颌思索,片刻后振臂拍桌,惊得我一抖。

  他道:“那朕便准你前去,待找到了藏金宝藏,与朕三七分成。”

  我皮笑肉不笑地扯唇:“三七?”

  触及到我凉凉的视线,苍望鹫有些心虚地笑笑,“二八,二八也成。”

  我仍是不说话,就那么阴恻恻地瞧着他。

  苍望鹫眼神飘忽,做了最后让步,“一九分,不能再少了。”

  说罢,他又撑出帝王气势:“至于辞官,你想都别想。”

  我忍不住翻白,重重哼了一声做回应。

  正说着话,便有太监推了门进来。

  那小太监叩首道:“陛下,慈宁宫太后要请摄政王过去。”

  我才到京华,那老妖婆便坐不住了,想来也是急了。

  我轻嗤,还未开口,便被苍望鹫抢了先。

  “你去回话,告诉她,王爷身体抱恙,行动不便,待身子爽利些了再过去。”

  小太监得了话便要走,却被我叫住了。

  我说:“本王等下便到,你且叫慈宁宫的姑姑先行一步。”

  从两个主子口里得了两个话,小太监拿不准主意,为难地瞅瞅苍望鹫,又看向我。

  苍望鹫也看我,用眼神询问我何意。

  我轻笑着抛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摆手叫那小太监下去。

  待御书房的门重新关上,苍望鹫便询问起了我方才的意思。

  我不答,只叫他差人去兰西书府上,寻那卷我亲笔所书的卷宗来。

  “与老妖婆说话还得用它?”

  “没有它,可怎么叫她阵脚大乱啊。”

  苍望鹫一愣,转瞬又笑,立刻差人去取。

  过了约莫着一柱香的时间,差去那太监便走了进来,手里捻了本薄册,毕恭毕敬地递到我面前来。

  我接过薄册,翻了两页,问:“怎么回来地如此快?”

  太监答:“奴才行至半路,与兰大人的家仆碰了头,便将此物带来了。”

  “他倒是会揣摩心思。”

  我啧了声,抬眸看向苍望鹫,“如此,我便要去那老妖婆的窝子里走一遭了。”

  苍望鹫问:“不如朕与你同去?”

  我摇了摇头,说:“你可不能走,还有要紧的人等着你应付呢。”

  说来也巧,我话音刚落,便又有人进来通传。

  说的不是旁人,正是苍望鹫的庶弟,如今的楚王殿下。

  他娘亲是先帝的妃子,生了他后撒手人寰,自小便被抱去给萧太后养了。

  楚王人无大志但心肠不坏,只是太过愚钝,轻信了萧太后之言,以为她过得苦,时常来苍望鹫面前求情,想来今日也不例外。

  我瞧了苍望鹫一眼,见其已经烦躁地皱起了眉头,不由得发笑。

  “皇上且忙着,臣先行一步。”

  说罢,我朗声唤了九阙来,将我推了出去。

  楚王果然等在御书房外。

  瞧见了我,他霎时面露厌恶,移开眼当没瞧着我。

  我也没心思搭理他,目不斜视从他身侧经过,轻飘飘甩下句“废物”便离去,只九阙盯了他许久。

  待出了勤政殿,四下无人,九阙才将腹中那点坏心思和盘托出,“主子,要不要给楚王些教训?”

  “什么教训?”

  九阙眸子微眯,尽显狡黠顽劣,“属下待会儿去楚王府的马车边走一走,叫他回府路上好好颠一颠,主子觉得如何?”

  “本王觉着没趣。”我捻着指节轻笑,“太后爱火,他这个做儿子的,理应也喜欢才是。”

  “只等入了夜,叫几个手脚麻利的,去楚王府好好燃上一场,也算投其所好了。”

  “属下明白。”

  九阙笑得更欢,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

  正经事与他不相干,下流阴损的恶毒事他做起来最在行。

  这是跟谁学的呢。

  我不清楚,也没什么头绪。

  真的。

  不过说实在话,九阙也不只会做阴损事,偶尔也能悲春伤秋上一番。

  就比如此刻,他抬头望天,忽一声叹:“主子,人人都说做皇帝好,做皇帝的宠妃也是享福。”

  “可这好处,这福气,都在哪儿呢?”

  “依属下看啊,不过就是折了翅的雀,换了个更大更金贵的笼子,接着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

  可不就是如此。

  皇帝万人之上是不错,可一言一行都有数不清的眼睛盯着,时时刻刻都得谨言慎行着,片刻放松都捞不着。

  妃子,更是苦上加苦。

  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在花一样的年纪,用自个儿的面容和身子做筹码,为自己,为家族换荣耀谋前途。

  成了,她们是参天大树,谁都想来沾两分光。

  输了,她们便是无根浮萍,风一吹,便随水而去,半点痕迹都留不下。

  这样叫人唏嘘的事,放在那些王孙贵族家中,竟都是寻常。

  真的应了许怡安从前的那句话,如今这世道吃人不吐骨头。

  越是想,我就越是对许怡安口中的那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真会有女子不再被当做玩意儿肆意磋磨的地方吗?

  真的会有平头百姓申冤,不会被草草了事的地方吗?

  不清楚。

  但若是真有,恐怕也是如今这些贵胄所不容的。

  毕竟肆意玩弄女人,草芥人命,都是他们的权利。

  大权旁落,他们不会甘心的。

  这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许怡安口中的糟粕是什么意思。

  市井妇人被奸污,闹大了事,被家人强浸了猪笼,死不瞑目,这就叫糟粕。

  劳作汉子的妻子被掳走,强做贵人妾,汉子闹到官府要讨公道,被乱棍打死封口,以一卷草席裹了了事,这就叫糟粕。

  出身高贵不是罪,是把锋利的刀。

  用的好了,便是太平盛世。

  用的不好,就是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我也握着刀,那这糟粕是我吗?

  不是吧。

  那是谁呢。

  是谁呢。

  是将刀递给恶徒的皇帝,还是什么所谓的神仙?

  我不清楚。

  谁又清楚呢。

  我也体会到了被我硬逼着识字的几个崽子们的心情。

  抓着一个想不通的问题死命的琢磨,不光想不出什么,还会叫自己心烦意乱。

  我揉了揉眉心,轻轻叹了口气。

  我叹得极轻,九阙还是捕捉到了这一点烦躁,弯腰凑过来,询问我有何不妥。

  “本王觉着处处都不妥。”

  九阙一愣,转瞬又笑:“既觉得不妥,改一改便罢了。”

  改?

  从哪儿开始该?

  能怎么改?

  改成什么样?

  又是雪花片一样的疑问落下来,砸得我头昏脑胀。

  终是笑叹一声,道一句罢了。

  可不就是罢了。

  我是个俗人,为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大动干戈,我觉得亏。

  我不是神仙,只顾身边人就好。

  至于剩下的……身前哪管身后事,得闲几日是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