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岸潮>第9章 | 9.淋湿

  【约定不会被遗忘】

  此后两天苏隅都没有来上课。

  第一天上午没见到他的身影时顾淮还没觉得不对劲,旷课对苏隅来说是常有的事,放在他身上并不稀奇,但他向来都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旷,从来没有一次性连着都不来的情况。

  更何况现在正是期末周,各科老师多多少少都会画些重点,以顾淮对苏隅的了解,他应该不至于在这时候无缘无故旷课。

  因此在一整天都没见到人之后,顾淮没按捺住给他发了消息:你今天怎么没来?

  苏隅的回答很简短:家里有点事,请假了。

  具体是什么事,苏隅没说,他似乎真的很忙,之后的消息也没有再回。

  顾淮看着占满了半屏的绿色聊天框,心里莫名涌起一股烦躁的情绪。

  在最后一次确认没有新消息进来后,顾淮将手机揣进兜里,抬眼时脚下的步子一顿。

  他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苏隅兼职的那家奶茶店。

  店里只有三个员工,顾淮往里扫了一眼,没看到脑海中所想的那道颀长清瘦的身影。前台的女生见他一直站着没动,主动问道:“你好,请问要喝点什么?”

  顾淮堪堪收回目光,随意点了杯招牌的豆沙牛乳。

  杯身沁着水珠,冰沙入口即化,豆香味浓郁清甜,对于炎炎夏日来说再消暑不过。

  顾淮不怎么喝奶茶类的制品,只抿了一口就放着没动了,他想,还是太甜了。

  明明之前苏隅给的那杯甜度就刚好。

  第二天苏隅依旧没来学校,顾淮只好找到了赵延问情况。

  食堂里人声喧哗,青绿色的吊扇在头顶不紧不慢地转,赵延嚼了口黄焖鸡,说:“他妈妈生病了,这两天忙着照顾人。”

  顾淮闻言呼吸一紧,追问道:“生的什么病?严重么?”

  “不是什么大事,估计是太累了,有点贫血,我昨天去看她,气色已经好了很多了。”

  顾淮这才松了口气,听见赵延继续说:“温阿姨身体不太好,各种小病不断,吃了许多药也没法完全根治,不过幸好的是一直没生什么大病。”

  -

  周末是姜璐的生日,她组了个局,约上几个关系好的同学朋友一起到学校附近的饭馆吃饭,顾淮也去了。

  微风阵阵,天际浓云堆叠,遮住了灼灼烈日,是个难得不热的天气。

  吃了饭女生们提议去KTV,姜璐推了推顾淮起哄道:“你今天一定要唱几首,我都好久没听了。”

  说着又跟众人解释:“我哥唱歌特别好听,之前组过乐队的,大家待会儿一定要让他开嗓。”

  顾淮在一片配合的“哇哦”声中斜睨了她一眼:“我去唱什么,你不是K歌女王吗?谁能跟你抢麦啊。”

  姜璐小时候很爱唱歌,人家去KTV她也要跟着,一人霸一个麦,有时候唱嗨了还要站起来蹦,但因为年纪小,听歌只记个音,调跑得找不着北,被录了视频流传于各个家族群,长大后再看臊得恨不得原地找个缝钻进去。

  这事之后经常被顾淮拿出来打趣,每次一提她都要急眼。

  这次也不例外。姜璐气得腿一蹬就要去打他:“你敢说出来试试?”

  顾淮笑着躲开,扬起手作投降状:“好好好,你是寿星,今天不说。”

  几人嬉闹着站在路边等车,顾淮的目光无意地往街道上瞟,在触及对面的某个背影时停顿了下,他不确定地用眼神追寻着那抹藏蓝色的身影,直至看到人拐进了一家二手书店。

  顾不上仔细解释,顾淮扔下一句“等会儿你们先走,我有点事要处理一下”就拔腿追了上去。

  苏隅今天是来这边淘本专业书的,他的资料是跟上一届的学姐收的,但有些教材的版本做了更改,难免对不上,上课时影响不大,期末了就不得不再买本新的。这家二手店规模很大,资料齐全,书的质量也有保证,是许多学生购书的不二选择。

  苏隅一列列看过去,在拐角处的最顶层找到了想买的书,这一层的书堆得满满的,要取出来有些艰难,他手上还拿了另一本,单手抽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其他书也给带了出来。

  眼看着其余几本书摇摇欲坠,苏隅忙腾出手想去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却先一步从他身后伸过来,稳稳托住了将那几本书重新塞了回去。

  “谢谢。”苏隅说。

  “不客气。”含笑的声音自耳边传来。

  苏隅讶然转头,见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容:“你怎么也在这?”

  “姜璐今天生日,恰好在这边吃饭,我就随便过来看看。”

  顾淮边说还边走动着浏览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丛书,态度从容,丝毫不像慌慌忙忙追进来的样子。

  他看似认真实则漫无目的地从左到右扫了一遍,转身问苏隅:“阿姨身体还好吗?”

  苏隅怔愣一瞬:“你怎么知道的?”

  “我问了赵延。”

  苏隅“哦”了一声,说:“没事了,休息几天就好了。”

  顾淮点点头,看了眼他手里的书:“你买完了?”

  “嗯。”

  “那走吧。”

  苏隅看着他空空的双手问:“你不是要买书吗?”

  “呃……也不是一定要买,”顾淮尴尬地轻咳两声,“我没找到合适的。”

  苏隅不疑有他,拎了书到柜台前结账,出门时外面下起了绵绵雨,淅淅沥沥的,隐隐有加大的趋势。

  阴了一上午的天终于撕开乌云的遮蔽,肆无忌惮地洒下串串豆珠。

  水泥地面上炸开一朵朵水烟花,苏隅站在门檐下往外望,说:“我送你去车站。”

  顾淮抬头看蒙蒙的天幕,说得前言不搭后语:“这雨一时半会儿应该停不了。”

  “嗯,”苏隅说,“我送你去车站,你别站这等了。”

  顾淮并没有要在这等雨停的意思,他把话说得更完整了些:“现在回去,到学校了雨也还没停。 ”

  苏隅看样子没懂他的言外之意,顾淮继续补充:“我会被淋湿。”

  “……你可以叫室友来接你。”

  “他们都不在。”

  “一两百米的距离,跑快点应该淋不了多少。”

  “我出门前刚洗的头。”顾淮说,“我不太想被淋。”

  苏隅转过脸来看他,想问他是不是故意找茬,但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下了。捏着伞骨的手紧了紧,他问:“那你要到我家避会儿雨吗?就在这附近。”

  顾淮乐意之至,低头给姜璐发消息说明自己不去唱歌,随后欣然接过苏隅的伞:“我来打吧。”

  一把伞撑两个身高一米八的人还是有些勉强,为了减少身上被淋到的区域,两人肩贴着肩,挨得很近。

  顾淮尽量将伞往苏隅那边倾斜,被发现后又被推了回来:“不想淋湿就拿好点。”

  “衣服没事,头发没被淋就好。”

  半路苏隅打包了两盒馄饨准备带回去当午饭,临近家门,他的步子慢了下来,整个人显得有些局促,半晌才翁着声儿说:“我家……可能会有点小有点乱。”

  顾淮沉吟少时:“其实……我应该没有胖到你家都装不下的地步。”

  “……”

  言谈间已经到了地方,苏隅推开小院的门,进屋将那两袋馄饨放下,又到浴室拿了条毛巾丢给顾淮:“新的,没用过。”

  顾淮接过毛巾,草草地擦了湿透的半边肩膀。

  “你先在这坐一会儿。”苏隅拆开塑料袋,拿了其中一盒馄饨进了另一间房。

  温茹没有睡,此刻正半坐在床头,盯着虚空的某处发呆。

  “妈,”苏隅叫她,“可以吃饭了,我今天买了馄饨。”

  温茹回过神来,接下他递过来的食盒:“是有人来了吗?刚好像听到了谈话声。”

  “嗯,”苏隅拉了张椅子坐下,轻声说,“是我同学。 ”

  温茹的脸上有一瞬的呆怔闪过,旋即又柔和笑道:“同学好,二十郎当岁的年纪,就该多和同学走动走动,别成日板着个脸拒人三里地的。”

  自从初中以来,除了赵延,这还是苏隅第一次带同学回家,温茹意外之余又情难自禁地多了些宽慰。

  苏隅点头应下叮嘱,起身给她揉太阳穴:“今天头还晕么?”

  “我没事,早上睡了一觉,现在已经好多了。你先出去陪同学,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别冷落了人家。”

  苏隅还想说什么,温茹已经在催促着赶人:“我吃完就要休息了,你可别在这打扰我。”

  关好门出来时顾淮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抬头四处打量着屋里的陈设。

  见苏隅出来,顾淮起身问:“阿姨怎么样?”

  “没事,只是还有点累,需要多休息几天。”

  “那我下次再找她打招呼。”

  苏隅不知道他哪来的下次,自顾自走到桌前拆了筷子:“吃饭了吗?”

  “我吃过了,”顾淮应着,实现停留在苏隅房里的画架上,“这个画是你画的吗?”

  苏隅的房门正对着客厅沙发,从他的方向正好可以看到那副刚完工不久的水彩画。

  老旧交错的街巷,斑驳的瓦屋,屋前拉了一张摇椅,年迈的老伯穿着白色背心躺在上面闭眼假寐,一手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把蒲扇。

  透过瓦屋的门窗,可以看到里面露出一角的冷柜,以及排排放着的汽水。

  一笔一画都绘得质朴而逼真,顾淮仿佛透过画看到了那间老旧但却承载着许多孩童记忆的汽水铺。

  苏隅低头咬着馄饨,声音含糊:“嗯,是我小时候最常去的一家汽水铺,画中的老人是陈伯,汽水铺的主人,前年去世了。”

  聊到记忆里和蔼亲切的老人,他的话也多了些:“我那时候学画画,下课了总爱去他那里买瓶汽水来喝,他有时会开玩笑,让我以后学有所成了给他也画一个,现在有机会画了,他却看不到了。”

  顾淮静静地听着,他有些意外,这是苏隅第一次愿意敞开心扉地跟他聊自己,像是密闭了许久的铁房子,突然有一天从里面悄悄拉开了一条窗帘缝,让外面的人也得以窥见其中柔软温馨的一角。

  “画会替你储存记忆的,约定不会被遗忘。”顾淮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