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第314章 太狠了,杨氏全都要

杨一笑很少会因情绪激动而兴奋。

但是这一刻他的语气确确实实隐含着兴奋。

他目光看着唐青云等人,正式问出了一句肃重的话……

“大家都说说,咱们该向朝廷索要多少盐引?”

不等众人回答,他即刻补充一句,更加肃重道:“大家一定要好好估算数字,争取做到不超越底线和雷池,盐引这东西,乃是国根基,咱们固然是想撕咬云朝的肥肉,但是前提一定避免朝廷翻脸。”

众人无不点头。

要的太多,肯定翻脸!

那么,杨氏向朝廷索要多少盐引合适呢?

或者换个说法,向赵氏皇族索要多少利益合适呢?

盐引这东西,每一引都是钱,这玩意乃是历朝历代每一代皇族的利益根本,故而索要盐引也就意味着直接从皇族手里强行拿钱。

要多了真会翻脸的……

……

古代有盐律,进而有盐引,用后世思维理解的话,就是朝廷颁发的许可证。

并且,这个许可证是综合性质的。

首先是源头上的批发进货,大型商贾必须凭借盐引才能进货。

其次是进货后的向外运输,任何一地的衙门都有权利查盐引。

最后则是运输到地的销售,每一趟的进盐都要进行一次查验。

购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都要查,没有盐引就属于贩私。

而贩卖私盐是什么罪?

在古代那可是相当重的重罪。

当初杨一笑刚刚崭露头角,手中已经有6500兵力的时候,能在边境一战灭掉狼族南下的两万精兵,可见实力已经非常的不俗,但是当康王要揭发他贩卖私盐之事的时候,杨一笑不得不以进为退向老皇帝告状,其实告状并不是目的,真正意图是认错和坦白……

大概意思是:皇爷爷,我错了,涉足了私盐,犯了抄家灭族的罪,您老爷子看我这么乖巧坦诚的份上,高抬贵手饶了我这小辈犯的错吧。

以杨一笑的情况,老皇帝那么宠溺他,然而一旦和私盐沾边,照样得老老实实求饶,虽然借用的方式是委屈告状,但是核心确确实实是求饶。

从这一点就体现出,贩卖私盐的罪名有多重。连杨一笑这种后世思维的穿越者,都会因为犯了这种罪名而打怵。

在古代想要沾染盐业,必须有盐引才算合法,凡是没有盐引的情况,一律按照贩卖私盐论处。

这可不仅仅只是查了罚点款就放行,也不仅仅是扣押了私盐就算是案子结束。

因为如果仅是查扣,威慑力并不算大,毕竟人都有赌性,会为了利益赌概率。

比如商贾们会赌这一趟被查扣但是下一趟能躲掉,而只要躲掉一次就能够把两趟都赚足。

至于怎么赚足?

无非是加高价卖给百姓而已。

也就是吸民血,把贩卖损失从百姓身上找回来。

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和赌性,所以盐业设立了严刑重刑,后世常说一个词,违法的成本太低,比如那些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骗子,坑骗老百姓几亿几十亿的血汗钱,结果罚款才几十万,这就是违法成本太低。

从这种角度分析,古人设立重刑并不是落后思想,也不是不注重人权,恰恰相反是在保护弱者贫民,原因很简单,犯大事的永远是有权有势者,老百姓即使想犯点大事,单独个体也不具备相应实力。

而那些大型商贾们,那些家资巨万的盐商们,他们有门路也有钱财和官员搭上线,所以一旦犯事就是坑国害民的大事。

盐这个产业恰恰是最容易坑国坑民的大事。

不管哪一代朝廷,不管这代朝廷有多黑,但至少在对待老百姓吃盐问题上,朝廷会保证最起码的供应和满足。

虽然朝廷也会收取盐税,但是统治者至少明白百姓不能没盐吃的道理,而要想保证百姓有盐可吃,最稳妥办法就是国家掌控。

为什么说最稳妥的办法是国家掌控呢?

因为任何私人一旦涉足这个产业,面对巨大的利益都难以抵抗住诱惑。

私人可不在乎民生之所需,也不会在意整个社会动荡,私人为了赚取财富,敢吸干百姓所有的血。

朝廷统治者也吸血,至少会给百姓留点血。

虽然统治者只是为了保证统治稳固,但这至少保证了底层百姓能够勉强活下去。可如果盐业这种基础产业被私人掌控,恐怕全天下的百姓都要缺盐而死。

因此,历朝历代的盐业一定要掌控在国家手里。

这么做既是为了盐税,也是为了保证统治,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这么做对百姓而言也是保护。

盐业必须掌控在国家手中,必须严防私人涉足其中,故而盐业必须设立重刑,才能最大限度震慑贪婪。

只要你敢犯,按律就斩杀……

只不过古人也不傻,设立律法也会考虑多方面,所以哪怕是重刑,也会对犯罪情况有所区分。

比如穷困百姓活不下去,小打小闹的贩点私盐,这属于被生活所逼,并且小打小闹动摇不了国家利益,因此,以小刑大罚为主。

何谓小刑大罚?

小刑就是杖打,一般是杖一百。然后是罚,罚没所有的私盐。最后是吃牢饭,大概会判个三年期。

这是对于小打小闹的贩卖私盐,古人在设立律法之时充分考虑了老百姓实际情况,所以可称之法外施恩,属于对底层人的一种体谅和保护。

但是,对待大型私盐贩子可就不一样了,刑罚非常重,堪可称之狠。

凡是贩卖私盐超过五百担者,一律划归为动摇国基之重罪,与谋逆同,杀以震慑天下。不但私盐会被抄没,全家都要诛杀连坐,并且连同涉事的官员们,也都要跟着一起掉脑袋。

这里的杀可不只是杀犯事者本人,而是株连,最起码三族起步,也就是父族、母族、子族,三族基本就算断根了,灭九族在古代还是很少的。

……

杨一笑现在的情况,他当然不怕朝廷灭他九族,别说是九族,朝廷连他三族也不敢动。

毕竟他手里掌握着大量兵马,朝廷如果敢动手他也敢动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杨一笑在盐业上可以肆意妄为。

他如果自己贩卖私盐,朝廷确实拿他没办法,然而如果想大肆卖盐挣大钱,那就必须保证盐的运输和销售。

总不能杨氏为了卖盐派兵保护吧?

卖去岭南的盐也要千里迢迢派兵跟着吗?

这么做的话,不符合投入产出比,卖盐挣到的钱,还不够兵马一路上的人吃马嚼呢。

故而想要卖盐顺顺当当,手里必须攥着大量的盐引。

只要有盐引,便是合法的,不需要杨氏自己往外卖盐,盐商们会主动把钱送上门。

盐引,就是钱,而杨氏向朝廷索要盐引,就是撕咬云朝最大的肥肉。

现在需要明确的,则是索要多少才合适,少了不够赚,多了会闹崩,因此要精确命中底线,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

宋老生作为首席辅佐首先开口,第一个向杨一笑说出他的分析。

由于涉及盐引大事,老宋的语气非常谨慎,几乎是一边沉思一边分析道:“一引盐,三百斤,其每20万引,称之为一纲,也就是六千万斤盐,眼下官盐斤价已达三百文……”

说着一停,稍微计算一下账目,然后再次开口道:“这便是一千八百万贯!”

又是一停,再次继续,大有深意道:“今日三份飞禽传书之中都有通报,皇帝意图向咱们收取一千五百万贯税赋。那好,咱们向朝廷索要一个纲的盐引。”

“他要一千五百万贯,咱们索要一纲盐引。他的税赋咱们不交,咱们盐引一定要拿。为兄通盘计算之后,这一纲盐引合该入手。”

杨一笑听的点点头,但却没有发表任何态度,而是目光看向唐青云,问道:“岳父有估算的数字吗?”

唐青云老谋深算,而且是久经官场之人,闻言微微一笑,慢悠悠伸出两根手指头,淡淡道:“两纲,40万盐引,既然打算撕咬肥肉,那就咬的越狠越好。”

杨一笑微微一震,感觉这岳父真够狠的,忍不住道:“这等于3600万贯巨资,云朝皇族恐怕会翻脸。”

唐青云仍是语气淡淡:“如果直接要钱,皇族肯定翻脸,但是索要盐引,他们却会让步,至于其中原因,无非是实钱虚钱的区分。让皇族直接拿出实钱,他们会肉疼,但让皇族给出盐引,他们在潜意识里就不那么心疼,因为,给的不是实钱。”

杨一笑若有所思点点头,只不过仍旧没发表确定意见,仅仅是再次重复一句道:“即便如此,仍旧太狠了,两纲,40万盐引,意味着三千六百万贯,如果我是皇帝肯定不答应。”

他说着沉吟一下,开口又道:“如此一笔巨大利益一旦被我们杨氏拿到手,他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意识到能让我杨氏越发强大难以掌控。”

唐青云嘿嘿一笑,大有深意反问道:“现在的杨氏就能被皇帝掌控吗?”

杨一笑不置可否,目光看向了刘伯瘟。

杨氏所有谋士之中,刘伯瘟才是最懂经济的,所以,他想听听老刘的说法

然而当老刘开口之时,所有人只觉脑子一懵,杨一笑也突然反应过来,老刘是个心狠手辣的毒士啊,让这种人出主意,恨不能把云朝一口全吃下。

听听这家伙说的是什么吧……

他说:“为何要让朝廷给,为何要向皇帝要?无论要一纲还是两纲,哪怕是只索要小小的一百份盐引,但是对于皇族而言,都是咱们向他们索求……”

“所以呀,杨兄弟,咱们要换个思路,咱们不要他们的盐引。”

“咱们该要的,应该是权力。至于是啥权力呢?嘿嘿嘿嘿,直接印发盐引的权力。”

“杨氏盐引,与朝廷盐引等同,可货通天下,可销售四方……”

“任何商贾只要手持杨氏的盐引,就可以应对任何地方衙门的查验,杨兄弟啊,听明白没有,如此肥肉,才是我们杨氏该咬的嘛。”

“做人要大气,不能娘娘们们,哥哥我说过你多少次了,你得拥有帝王的胸怀才行。啥叫帝王胸怀,自己印发盐引就是……”

“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不管多大利益,全部都是你的。”

“你的,你的,还是你的……”

所有人目瞪口呆。

杨一笑愣在当场。

妈的,真狠啊!

不愧是刘伯瘟,也只有这家伙才有这种大胃口。

别人都是思考着要多少,这家伙直接想的是全都要。

杨氏,自己发行盐引……

资质,和朝廷的等同!

也就是说,拿着印有‘杨氏’二字的盐引,商贾们像拿着朝廷盐引一样,货通天下,销售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