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第313章 卖家贼,反骨仔,康王是真敢卖啊

反骨仔?

卖家贼?

顾老六眼睛闪烁几下,努力琢磨这两个词汇,很快便有所猜测,于是语气兴奋起来,道:“莫非这家伙要出卖自家皇族的利益给咱们?”

杨一笑点点头:“不错,正是要卖皇族利益给咱们。”

“或者应该说,他要卖云朝的利益给咱们。”

“此前咱们曾经分析过,云朝共有几块大肥肉,而康王在传书之中的出谋划策,帮咱们圈定了最好咬的那一块。”

“同时,也是最为肥硕的那一块肉。”

好咬!

最肥!

顾老六听的越发兴奋,根本按耐不住急性子,连连催促道:“快念念,妹夫你快点念念,我一定要听听,这家伙帮咱们出了什么计策。”

杨一笑看他猴急的姿态,脸色不由变的莞尔。

在场诸如唐青云,宋老生,刘伯瘟,王乐相,几个老家伙也全都笑起来,这些人对于顾老六都是又喜又宠。

原因很简单,顾老六年龄小,虽然他是杨一笑的六舅哥,但其实年龄没有杨一笑大,相互差了四岁,性格还像个孩子。

他身份和杨一笑是同辈,在唐青云等人面前却是晚辈,所以无论是辈分还是年龄,众人对他都是出于一种培养小辈的心态。

因此每次顾老六咋咋呼呼时,他们这些注重规仪的老家伙才默许,因为在众人心里,这是一个小孩子。

甚至就连杨一笑,对这个舅哥也包容,名义上是舅哥,实则杨一笑把顾老六当成小弟弟,每当杨氏有重大决策或者计谋时,杨一笑都会趁机会进行教导。

比如现在,也是一样,顾老六想听康王的计谋,杨一笑便展开传书念给他听。

不但念,而且讲。

几乎每念完传书上的一段话,他就会给顾老六讲讲为什么如此计谋的原因……

……

康王传书的最后一大篇幅,确实是在帮着杨氏咬云朝肥肉。

只不过这家伙绝不是真心诚意要帮杨氏,因为在信中的话里话外体现出他自己也想咬……

“杨小子,盐!”

开头第一句,康王直接说明了肥肉所在。

而顾老六则是眼神一亮,兴奋道:“原来是盐,果然肥肉。”

杨一笑并不反感他打断,反而趁机讲解道:“自古以来,盐铁乃一国之重,凡是心怀大志之辈,都知道这两样必须抓在手里。原因无他,利益巨大。”

“首先是盐,此物乃民生不可或缺之物,人只要活着,不可能长久不吃盐,哪怕一个月只吃一次,但是吃的再少也是吃,所以才说,不可或缺。”

“由此,六哥你琢磨琢磨,天下人口有多少,每个人一辈子要吃多少盐?”

“哪怕是最穷的百姓,我们按照他只能活四十岁,那么这四十年的时间,这一个人要吃掉多少盐……”

杨一笑说到这里,语气忽然不知为何有些伤感。

他足足默然许久,然后才再次出声,道:“其实按照正常生活的底限保障,一个人一年至少要吃四斤盐才行,然而天下百姓因为穷苦,大多数人一年有半年不吃盐,也就是说,一人一年两斤。”

顾老六没听出杨一笑的伤感,但却想起自家以前的山林生活,忍不住道:“我在山上时,吃盐确实少,像我们还是好的,大哥经常带着我们去干黑活,所以日子过的并不差,盐和粮食一直没断过,别的那些猎户,过的才叫凄惨,他们打猎不行,干黑活又没有本事,一年到头都很可怜,吃盐确实吃的很少。”

杨一笑道:“但是即便吃的再少,一整年时间也要两斤,否则的话,人撑不下去。”

“由此,我们重新回到刚才话题……”

“一人一年,哪怕再穷,哪怕我们按照他一辈子只能活到四十岁,但是这一个人一生就要消耗八十斤盐。”

“而整个天下人口有多少呢?”

“六哥,我们只计算穷苦人,不计算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因为那些人不缺盐吃,所以如果算上他们的话数量会更大。”

“我们为求计算最低数字,现在只计算天底下的穷人。”

“就以云朝作为例子,去年户部曾经公布人口,所计数字,乃八千万。事实上人口远远不止,因为疏漏统计的人口有很多,比如逃税的猎户,比如豪绅地主家的私奴,这些人都要吃盐的,这些人消耗也是很大的量……”

“但我们为求计算最低,所以仍旧也把这部分撇除不算。”

“即便这么算,即便各个环节全都按最低,然而只计算统计人口的话,八千万人也是个恐怖数字。”

“一人一年,最低两斤,八千万人口一年的消耗,就是骇人听闻的一万万六千万斤。”

“我曾经教导学生们造过一个新的度量衡,亿,一万万,就是一亿,所以这每年的一万万六千万斤,用新的度量衡可以转换成1.6亿斤。”

“如果六哥你听不懂,那我再换一个度量衡也行,石,一石百斤,这个你应该能听懂。”

“一万万六千万斤,折算就是160万石,现在明白了没,何等巨大的数字。”

“即便是粮食,160万石也要堆成一座巨大的山,而我们计算的东西,是比粮食更重要的盐。”

“六哥你不妨试想一下,有一座堆积高耸的盐山,它的重量高达160万石,而它只是云朝八千万底层百姓的一年最低所需。”

顾老六下意识吞咽唾沫,忍不住喃喃开口道:“我的老天爷,真是吓死人,以前从没想过,一年要吃这么多盐……”

杨一笑温声细语,谆谆教诲引导他的思考,问道:“这么多的盐,其中有多大的利?而这么大的利,才只是一年而已。”

咕嘟!

顾老六再次吞咽唾沫。

杨一笑重新拿起康王的飞禽传书,道:“所以说,古往今来的心怀大志之辈都盯着盐,而咱们这位所谓的康王朋友,他帮我们出谋划策的也是盐。”

“他其实不是发自诚心帮我们谋划,因为他自己也很想对着这块肥肉咬一口。”

“所以他在信上说,他想在朝廷那边帮我们打配合……”

杨一笑说到这里,展开了传书继续念!

“杨小子,还记得两年前你我争锋之事否?”

“那一日,本王以揭露你贩卖私盐为威胁,而你,则以滚刀肉的无赖嘴脸做反击。其实你我都明白,那一日你是心虚的。”

“并且在事后某日,你小子以退为进,竟然向太上皇告状你受了委屈,贼喊捉贼先是反咬了本王一大口。”

“过去的不愉快,本王就不计较了!本王想跟你说的是,这次本王诚心诚意帮你谋划盐业。”

“注意本王的用词,我说的是谋划盐业,不再是偷偷贩卖私盐,也不是太上皇曾经少量赐给你的一份盐引……”

“本王说的是,你小子直接向朝廷索要盐引之权。”

杨一笑念到这里时,顾老六整个人懵逼。

我的老天!

盐引之权?

康王这么能卖家的吗?

连这种权利也往外卖!

即使顾老六这种愣头愣脑的性格,也知道盐引的权利何等诱人心弦。

这是一国之重,自古以来执掌在朝廷手里,现在,康王帮忙杨氏谋划盐引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