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悟性逆天:八岁贪官,震惊朱元璋>第100章 刘伯温走投无路,欲宿县求计朱辰!

应天可是大明的京都,

是整个大明最为繁华的地方。

那里的人流量最大,

许多的富商都在应天有产业。

自己要是整一条路到了应天。

这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去宿县投资。

而且自己以后去宿县办事就更加的方便了。

从宿县到应天也就两三天的路程。

自己这条路要是修好,起码能节约一半的时间。

要是有良驹在手,可以实现朝行夕至。

那到时候就更方便了。

说干就干,

朱辰立刻着手这件事了。

......

应天,

刘伯温府邸,

刘伯温拖着一副疲倦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他的儿子刘琏立刻过去搀扶着刘伯温的胳膊。

有些责备的说道:

“父亲,你都病成这样了,咱们还往外边跑啊,你看今天这风多大!”

刘伯温听了,叹了一口气:

“这几日皇上龙体欠安,这满朝的臣工都去了,你说我能还躲在家里不去吗?只要能爬都得爬着去给皇上问安!”

刘琏听了有些无奈的问道:

“父亲,你去见到了皇上吗?”

刘伯温听了儿子的话,苦笑了一声:

“其他的大臣们都见到了,可是皇上就是不愿意见我啊!”

刘琏听了有些生气的说道:

“既然皇上不想见你,那你就不去了,省的看人家的脸!”

刘伯温听了,示意自己儿子不要再说,

接着又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琏儿,这见不见是人家皇上的事,满朝臣子都去了,父亲能不去啊,这皇上见你是恩,不见你是威,为父要是不去,那就是不是恩威了!”

刘琏听了叹了口气:

“父亲,咱们不提那不开心的事情,回屋吧,外边风大!”

刘伯温听了,点了点头。

往屋子里边走去。

看了一眼自己荒凉的院子,随口问道:

“今天,家里有人来吗?”

刘琏听了,无奈的一笑:

“父亲,自从杨宪那东西倒台,咱们家可就清净多了!”

“以前和咱们交好的臣子都躲着咱们呢,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刘伯温听了点了点头:

“趋福避祸人之本性,应该的,应该的!”

回到了屋里,

刘伯温坐在书桌前发起了呆。

刘琏无奈的摇了摇头。

然后去给自己父亲备饭。

因为朱元璋给大臣们发的工资太少。

自己的父亲又拒绝贪腐。

所以仆人辞了一个又一个。

刘琏只能自己下厨做饭了。

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

进屋一看,只见自己的父亲刘伯温正在那里认真的写着什么。

刘琏过去一看。

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在那里写遗嘱。

刘琏就是一惊。

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哽咽道:

“父亲,你这是在料理后事啊!”

刘伯温点了点头,很是平静的说道:

“琏儿,父亲是在写遗嘱呢,未雨绸缪,省的以后慌乱,你放心父亲暂时不会有事的!”

“皇上之所以不想见我,我估摸着他还没有想好怎么样,处置为父呢!”

听了这话,刘琏很是吃惊的问道:

“皇上,会怎么处置你呢?”

刘伯温听了苦笑着:

“以咱们皇上的性格,罚俸直到灭门都是有可能的!”

刘琏听了,脸色都有些变了。

“灭门?”

“父亲,你为皇上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后不应该如此狠心吧!”

刘伯温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刘琏问道:

“怎么怕了?”

刘琏稳定心神道:

“不...不怕!”

看着刘琏那紧张的样子。

刘伯温握着自己儿子手,笑了笑:

“琏儿,你不用骗为父了,其实害怕是正常的,为父也怕!”

“可是咱不能慌神,也不能失态,更不能像杨宪那个软骨头,临刑前成了一摊烂泥,而让胡惟庸笑开了花,逢人就说!”

刘琏听了点了点头。

刘琏知道这杨宪出自翰林院。

是自己父亲的学生。

自己的父亲当时觉得杨宪做事干练,将杨宪举荐给了朱元璋,

推荐杨宪去做了扬州知府。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的父亲是杨宪的后台。

其实,

自己的父亲在杨宪做知府的就发现杨宪此刻,做事不择手段。

为这事还训斥了杨宪好几次。

后来知道这杨宪以后要出事,

自己的父亲又特意远离杨宪。

杨宪之后的升迁都是朱元璋一手提拔的,

跟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关系。

可是大家现在都把杨宪认作是自己父亲的学生。

更是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杨宪的后台。

以前朝廷里边流传着淮西党,现在大家都认为自己父亲是浙东党。

而朱元璋可是最为讨厌党争了。

所以朱元璋要怎么样处理自己的父亲,最后就看朱元璋的想法了。

可朱元璋行事越来越让大家看不懂了。

杨宪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有些不甘的说道:

“父亲,大家都称你为再世诸葛,难道连你也没有办法了吗?”

刘伯温听了苦笑一声:

“琏儿,那些都是别人高看为父而已,为父的本事你还不清楚吗?要说打仗布阵什么的为父没有问题!”

“可是这猜测帝王心为父不擅长啊,更不要说咱们这位皇帝了!”

刘琏听了有些不甘问道:

“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父亲,琏儿不惧死,可是咱们刘家还有好几十口人呢,你就忍心让他们给咱们陪葬?”

听了自己儿子的话。

刘伯温一下子沉默了。

半天才说道:

“这事,估计得找一下马皇后了,看看还有没有会还的余地,可是马皇后自从皇上病了,就没有出过坤宁宫,为父见不到到啊!”

“那也得试试啊,几十口人呢!”

刘伯温听了,

无奈的点了点头:

“那好,为父再想想办法!”

刘伯温说完,再次出了家门。

然后来到了坤宁宫外。

等了半天,才等到了宫里的女官出来。

这女官,上一次差点被朱元璋处死。

是刘伯温给朱元璋求了情,才留了下来。

平时他也不想麻烦人家。

今天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见到了刘伯温那女官就是一愣。

刘伯温也没有多说,

只是将一个烤糊了的烧饼交给了那女官。

那女官进去了一阵,然后走了出来。

见到马皇后没有出来。

刘伯温苦笑了一声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只见那女官将那个烤糊的烧饼又塞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拿着烧饼走出了皇宫。

出了皇宫,刘伯温直接拿着那烧饼啃了起来。

咬了一口,发现那里边有一个纸条。

那纸条上用一行很是秀气的字写着:

宿县,求计,朱辰!

看到这纸条,刘伯温直接将那纸条给吃了。

哽咽着说道:

“感谢马皇后指点,或许唯有此子能带来希望!”

朱辰的能力刘伯温是非常清楚的。

朱元璋好几次碰到棘手的问题,都是去了朱辰那里才得到了破解之法。

扭转乾坤的主意朱辰都能信手拈来。

自己这点事情,应该难不倒朱辰。

而且朱辰是大明唯一一个,让朱元璋多次气的胸口痛,而还好好活在世上的人。

对付朱元璋朱辰可是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自己此刻当局者迷,已经有些束手无策了,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朱辰身上了。

有了马皇后的指点。

刘伯温的步子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