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几天,秋羲和柳郁便住在柳府。

  初一这天一大早,他和柳郁就把提前写好的拜年飞帖交给柳尘,柳尘骑上马便前往相熟的友人府上送飞帖。

  秋羲原本以为柳府在京中相交的各府众多,光是初一拜年就能跑断腿,谁知柳郁告诉他根本不用去登门拜访,各家府上都会在门前贴上“接福”的红纸袋,只需写了拜年的飞帖派人去投进接福袋中即可。

  秋羲伸了个懒腰活动筋骨,感叹道:“这飞帖真是省时又省力。”再没有比能云拜年更省心的事了。

  去年忙活了一整年,既要脱贫致富还要点灯备考科举,秋羲着实有些累得慌,等年后更是要为会试做最后的准备,秋羲这几日便和柳郁一起窝在院子里休息,哪儿也不去,兴致来时柳郁抚琴他便和歌伴舞,也算颇为得趣。

  日子很快到了正月十五。

  秋羲单手托腮,手肘支在桌沿上,歪着头看向柳郁,问道:“含章,我听柳尘说京中允许百姓在上元节夜里上城头放灯?”

  “嗯,”柳郁微微颔首,手中的毛笔在画纸上细细勾勒出眼前人的眉眼,“今夜城中无宵禁,百姓可上街通宵游玩,届时街上可以猜灯谜,猜中谜底可得一盏花灯。”柳郁取朱砂点在画中人的双唇上,继续道,“今夜不禁登城头,拿着花灯便可去城头放灯。”

  秋羲期待地说:“那我们晚上先去猜灯谜,然后再到城头放花灯。”

  柳郁不知想到什么,忽然笑了笑,又说:“月白若是愿意,还可以在府上做好花灯直接去城头。”见秋羲不解地望着自己,柳郁这才打趣道,“我怕月白去猜灯谜,卖花灯的摊贩会亏到今晚睡不着觉。”

  秋羲被柳郁逗得笑趴在桌上,从手臂间露出一双弯弯的桃花眼,保证道:“我就去猜着玩儿玩儿,保证不多猜,就五个。”秋羲说着张开手掌,顿了顿又收拢两根手指,只剩三个指头还竖着,“不,三个,最多就猜三个灯谜。”

  太阳落山时,柳府上早早用过晚膳,秋羲拉着柳郁便直接上街去。

  大街上人来人往,卖吃食和卖各种小玩意儿的摊贩纷纷吆喝,还有几个小孩儿提着兔子灯在街边追逐嬉闹,正巧有两名看着三十来岁的女子在一个花灯摊位旁表演杂耍,那处便围了好大一堆人。

  那两名女子正在顶碗,只见两人倒立在地上,其中一名女子头上还顶着好几只碗。

  “含章,我们过去看看。”秋羲说着便拉上柳郁围到人群外。

  柳郁单手揽住秋羲,将他护在怀里,又用另一只手为他带上披风后的兜帽。

  这时,那名女子单手离地从头顶取下一只碗朝上一抛,人群的视线立刻便追着那只陶碗而去,就见陶碗在空中画了个弧,稳稳落在那名女子的脚掌间,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那名女子两手在地上挪动几步,陶碗又在她脚掌间转了几个圈,只见她脚掌上轻轻一用力,那只陶碗便立刻朝另一名女子飞脱而去。

  另一名女子抬眼紧盯着那只碗,在陶碗靠近时微微抬脚一接,陶碗便立刻稳稳落在她的叫账上,众人见状又是一阵惊呼。

  秋羲以为这已经够厉害了,结果就见这名女子双脚夹着那只陶碗,双腿渐渐向下弯,最后竟然用脚把那只陶碗放到了头顶上。

  他见状连忙鼓掌,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接着,之前那名女子便如法炮制,将头顶上剩下的陶碗也一只只抛给这名女子,这名女子均一一接下又稳稳当当地放到头顶上。

  两名女子又来回表演了几项绝活,引得人群连连喝彩,最后两人一连几个后空翻平稳落地,这才朝人群抱拳。

  见两名女子拿着碗在人群前一一走过,有钱的自然乐意捧个钱场。

  秋羲从荷包里抓出银瓜子,奈何他跟柳郁站得太靠外,银瓜子根本送不到两名女子的陶碗中。

  他见其中一人向这边看来,变朝那人挥了挥手,只见那人冲着秋羲微微点头后便扬了扬手中的陶碗,秋羲没有些疑惑,转头看向柳郁。

  柳郁笑道:“此人是让月白直接抛过去。”

  “抛过去?”秋羲一愣,摊开掌心看着上面的十来颗银瓜子,“这也能接得住?”

  柳郁点点头:“月白只管放心抛过去。”

  听了柳郁的话后,秋羲不再纠结,抬手就把手中十来颗银瓜子全部朝那人抛去。

  十来颗银瓜子画着弧度飞到空中差点散成满天星,结果就见两名女子抛着陶碗动作敏捷地将空中的银瓜子一颗不落全部接进碗中。

  秋羲惊讶道:“真的接住了!”

  柳郁说:“这两人都是练家子,有些本事在身上。”

  秋羲逗趣地问道:“比之含章如何?”

  柳郁无奈地笑了笑,抬手在秋羲额头上轻轻一戳。

  秋羲乐呵呵地揉了揉额头,拉着柳郁的手就要转去旁边的花灯摊猜灯谜,余光就瞥到那两名女子朝他和柳郁拱了拱手。

  他微微点头回应,正要继续往花灯摊走,忽然发现有哪里不对,可是说不上来。

  柳郁见秋羲停住脚步,顺着他的视线看向那两名女子的双手,然后带着秋羲一边朝花灯摊走,一边道:“那是道教负阴抱阳的拱手礼,此二人是道士。”

  “道士?”

  秋羲有些惊讶,贞元帝推崇道教,道士的地位在大齐高的很,就连冒充半仙摆摊算命的假道士都受欢迎得很。这两人如果是真道士,何必在这儿表演杂技赚点辛苦钱,随便支个摊看个手相挣得都比这多啊。

  “她二人怎么不去神仙街那边支摊?”秋羲好奇道。

  柳郁摇摇头,朝人群中那二人瞥了一眼:“郁也不知,不过异常之处总有蹊跷,回府后提醒大哥让人注意些便是。”

  秋羲点点头,之前曹妃派人进柳府行刺时找的是江湖人士,当时便是羽林卫提前发现异常,柳沐还在桃花源提醒过他和柳郁,秋羲现在想起来那些刺客当时已经闯进他和柳郁屋里都还心有余悸。

  这次这两个隐瞒身份的道士虽然看着为人和善,但总归跟遇上了就跟柳沐提醒一声总是没错。

  秋羲和柳郁因为刚才看热闹耽误了些时间,到花灯摊前时发现好看的兔子灯都已经被人买走,摊位上现在剩得最多的就是牛灯和莲花灯还有孔明灯。

  “嘿嘿,正好一盏放天上,一盏放河里,还有一盏提在手里。”秋羲已经提前把猜对灯谜才会奖励的花灯安排得明明白白。

  柳郁笑道:“依月白的。”

  花灯摊上人也多,摊主见他二人仪表堂堂风度翩然,一看就是有真学问的读书人,顿时如临大敌。

  秋羲见摊主满脸紧张,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悄悄在柳郁耳边问道:“这位摊主该不会以前真遇见过把他花灯全部赢走的人吧?”

  柳郁和秋羲对视一眼,捏了捏他的手掌,笑道:“见好就收。”

  秋羲拍胸口再次保证道:“我肯定不反悔,说好三个就三个。”

  “两位郎君是猜灯谜啊还是买花灯啊?”摊主见秋羲和柳郁走到摊位前,终于还是熟练地开口问道。

  秋羲笑了笑,爽快道:“猜灯谜。”

  老板一听,果然一脸肉疼地闭了闭眼,随后对秋羲和柳郁道:“灯谜一文钱可猜一次,需在半盏茶功夫内写出谜底,猜中才可拿走挂灯谜的那盏花灯。”

  “成,给我来三个灯谜。”秋羲说着便分别指了指挂在牛灯、莲花灯和孔明灯下的灯谜,又把猜灯谜的钱递给摊主。

  摊主一听秋羲居然只猜三个灯谜,顿时如释重负,等看清手中躺着的三颗银瓜子时,更是喜笑颜开,十分热情地给秋羲挑了最好看的三只花灯下挂着的灯谜。

  “郎君把谜底写在这边纸上便可。”摊主笑着指了指旁边的小木桌和纸笔。

  秋羲拿着灯谜走到桌边,只看了一眼写着灯谜的纸条便开始提笔。

  第一张纸条上只写着“弹丸之地”四个字,秋羲想也不想便在答题纸上写下一个“尘”字。

  第二张纸条上仅有两个字,“丰收”,秋羲想了想写下一个“移”字。

  第三张纸条更是只有一个“矮”字,秋羲摸了摸下巴,最后写了一个“射”字。

  他放下笔后将谜底交给摊主:“写好了,摊主看看可有答对?”

  摊主拿着字条一看,祝贺道:“恭喜郎君,全部答对了,这三盏花灯全部是郎君的。”他说着便将秋羲之前看好的三盏花灯全部取下交给他。

  “多谢,”秋羲拿上花灯,又借摊主的毛笔在花灯上写了几个字,这才和柳郁一起离开,“含章,是先去放河灯还是先去放天灯?”

  柳郁手中提着牛灯,指了指前方,道:“那边就是放河灯的地方,便先放河灯吧。”

  放河灯的地方在靠近城头不远处的河岸边,这里已经围满了人,河中更是飘着无数莲花灯,远远看去,仿佛漫天星子落进水中。

  秋羲拉着柳郁来到河边,点燃手中的莲花灯后和柳郁一起将花灯推入水中。

  “含章许的什么愿?”秋羲抬头朝柳郁问道。

  “说了便不灵验了。”柳郁笑着点了点秋羲的鼻头,就不告诉他。

  “我也不告诉你。”秋羲朝柳郁扮了个鬼脸。

  忽然,秋羲抬头望见天上飞出许多灯火如豆的孔明灯,兴奋道:“含章快看,城头上开始放天灯了!”

  柳郁抬头看去,只见漫天灯火煌煌,如仙界降临。

  “含章帮我掌着灯。”

  秋羲将孔明灯放进柳郁手中,两人合力点好灯之后便将写有两人姓名的孔明灯送到填上去。

  孔明灯越飞越高,最后汇入满天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