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山川月【完结】>第266章 针锋

  风吹铁马的轻敲声将人的思绪拽回, 案上茶汤已凉,温明裳拿起茶盏,信手将它泼入了窗前小景中。沸水冲刷过茶叶, 带起重新氤氲的烟气。

  赵婧疏拨弄着碗盖,复而说:“齐王无心政事, 纵然锋芒初露也不及经年所累。她若真有心, 也就不会做出殿上求亲之举,比起那个位子, 她恐怕是当真想当个纵情逍遥的闲王。至于晋王……”

  “储君若身陷囹圄,晋王可以渔翁得利。”温明裳轻啜茶汤, 淡淡道, “先以玄卫引太子入局,而后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这笔买卖可谓稳赚不赔。只不过……”

  “玄卫之首是沈宁舟。”赵婧疏话音微滞, 道, “万事皆有痕,不过深浅之别。而事涉玄卫, 这种浮于表面者就瞒不过她的眼睛。若说经年无痕又为人耳目……只可能追溯至太宰年。遗命若在长公主手中, 那先帝再留下些什么, 也就不足为奇。”

  温明裳听罢轻笑一声, 道:“这话不错。但是婧疏, 你既已见过长公主殿下, 那这杯茶就不是问询茶了。”

  赵婧疏抿唇,她放下了茶碗,问:“太宰和长公主的事, 你知晓多少?”

  “不多, 你若是要从我这儿寻证据, 恐怕也是无功而返。”温明裳目光微敛,叹声道,“先帝属意的继任者,有我无我,不过是事后所谋,是意外之喜。你既能想到太宰遗命,便该想明,今日果早有因由。”

  “婧疏,你心中清楚,若当真一拖再拖,耗费数年追查,行至最终或许当真可觅得证据将主使绳之以法,但储君从未触及过太宰旧人,他看似在局中得利,实则早已置身事外。”

  不论是她还是慕奚,她们把慕长临摘得干干净净,为的就是防止有一日有人旧事重提,扰乱朝局。

  赵婧疏的确公允,但她心中还有天下百姓。她站在距离潮浪翻涌最近的地方旁观龙虎斗,看似置身事外,实则早已洞悉了一切因果。这件事一旦悬而不决,那么那些可能的君臣之义,手足之情便是岌岌可危,它会成为来日悬在大梁头上的一把利刃,一旦落下便是天下动荡,民不聊生。

  温明裳在说罢后没有抬眸去看赵婧疏,言语不能真正左右人的抉择,临到阵前,如何选更多听凭的是那颗本心。她微微侧头,沉默地自窗棂向外亏看院中的青松。这棵巨木早已不知是何人种下,它在百年岁月里悄然生长,无言地向下俯瞰这座王城的风起云散,权柄更迭。

  “你能说服我。”赵婧疏终于开口,她闭上眼睛,眉宇间露出些疲态,“可我说服不了沈宁舟,她忠于天子,就好比我的先生忠于太宰皇帝。只要她一日有疑心,玄卫就不会归附,东湖就始终与太子离心离德。谁为渔翁,一眼可见。”

  温明裳没有反驳,她慢慢饮尽了微凉的茶水,道:“我让小若给你送去的东西,你看见了吗?”

  赵婧疏闻言一愣。

  “是与不是,能与不能,其实你心中比我更清楚。”温明裳摇头,“你说她忠于天子这不假,可忠君尽职也从不是过错,你与她师出同门,道有不同,可心却无异。”

  “她居于其位,难道当真死守一句愚忠,不问天下兴亡了吗?”

  *****

  日暮时分天边薄雪卷土重来,小院久无人至,屋中早已沉灰,只有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槐下还留着一张被草草清扫过的石桌。

  沈宁舟踏着余晖跨过门槛,她抬起手,一点点把靠门一侧的土墙刻字上的雪与灰擦拭干净了。

  “我的人遍寻京城找不到一个大理寺卿,我就只能亲自来寻。”她没有佩刀,身上那身衣服好似还沾着风尘,“你说此处日后不必来,我以为这些东西也应当被弃若敝屣。”

  碳炉刚被点燃,那火焰还太过微小,不说暖人身,就是置身在微弱的风雪中都显得摇摇欲坠。赵婧疏将它朝桌下挪动了半寸,以袖遮住了那一隅光景。

  “有人将一样东西送到了我面前。”赵婧疏启唇呵手,她从袖中取出了那份赵君若送来的文章,轻推到石桌的另一侧,“世上相似者何其多,它的主人究竟是谁,我今日想来问一问。但你若觉得这件事无关紧要不必作答……也无妨。”

  沈宁舟的坐下的动作随着纸页翻动有那么一瞬的停顿,她微微垂眸,本能地避而不谈,“大理寺奉命彻查北燕细作作乱之事,我为东湖统领,有话想问赵大人。”

  话音未落,对坐忽地传来一声嗤笑。沈宁舟猛然随之抬头,但赵婧疏避过了她的目光,径直探手将摆到面前的纸页抽了回来。她本能地抬指,想要截住对方的动作,可不知是今日雪冷还是奔走疲累,那双手最终还是没有抬起。

  卷边的纸页顷刻间被揉皱,纸上磨痕乱作一团,在下一霎被投入了炉火。炉中火焰依旧微弱,但它小心翼翼地跃动着,还是慢慢将那些纸页吞吃殆尽了。

  赵婧疏直起身,再度抬眸时容色冷清,“那请沈统领直言。”

  沈宁舟指尖微僵,她虚握了一下手掌,末了不自在地收回手,哑声道:“我今日,看过了那一夜刺杀朝中重臣的刺客尸身,也查验了所属的腰牌——是假的。”

  赵婧疏反问:“什么假的?”

  “刺青。”沈宁舟沉沉吐气,正色道,“要杀温明裳的刺客才是真正的金翎玄卫,刺青乃伪造,是有人故意为之栽赃嫁祸!玄卫——”

  “玄卫为什么要杀温明裳?”赵婧疏遽然打断,“阁老撞柱而亡,内阁至今无人领衔,温明裳那夜若死,天枢群龙无首,相印再度空置,那么今时今日,谁,能总领朝堂?若是一夜之间朝局倾覆至此,令得北境离乱,国中人心惶惶,如此百弊而无一利之举,天子为天下君父如何会选?沈统领能告诉我吗?”

  “我……”沈宁舟咬牙,偏过头道,“君心难测,玄卫只是为天子办事的鹰犬,要的是忠心,而非事事皆问因由……纵然此令蹊跷,但赵大人能解释伪造的刺青吗?若当真为北燕细作所为,何须此掩耳盗铃之举?况且左右使死因疑点重重,木石之毒,大理寺难道不着手彻查吗?”

  “沈统领是想说,长公主自导自演,居心叵测吗?”赵婧疏冷笑一声,“那接下来是否是,如今自拘宫中的太子,也并不无辜?好啊,那我是否应即刻下令昭告天下,清扫诏狱将这二位殿下迎入其中候审?”

  沈宁舟诧异地瞪大眼,她猛地站起身,质问:“难道不该如此吗?!”

  “那倒要请沈大人告诉我!”赵婧疏霍然起身,抬手指向宫城的方向,一字一句回敬,“储君蒙尘,那个位子,谁来坐?晋王吗?他的确是最像陛下的皇子,这就是你自认为比起仁慈的太子更加适合大梁的新主吗?”

  “我从未如此说过!”沈宁舟用力拂袖,辩解道,“天子被害为人臣者不该给天下一个真相吗?三法司因何而来?你又因何承命?为天下故这是三法司立足之本啊!你自诩事事公允,可如今你站在这里指责我,乃至、乃至觉得是我不满储君妄图拥立新主?赵婧疏,我在你心中是这样不辨是非的人吗?”

  “你不是。”赵婧疏注视着那双满是痛色的眼睛,她好似也被这样的目光刺痛,接下来的问声也轻易地流露出了颤。

  “但沈宁舟,燕州细作已除尽了,你能告诉我,你奉命以玄卫的身份去往燕州,是为了什么吗?”

  “你要奉天子命,赐死洛清河,是吗?”

  枯枝难承其重,随着枝头覆雪一同坠落。

  “明裳。”赵君若坐在栏杆上看谭中惊鱼,闷闷地问,“师父她能说服沈统领吗?她们明明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却总是不欢而散。”

  温明裳在批户部新送来的折子,她写完最后一笔后合上了公文,问:“小若,你见过乔知钰吗?”

  “嗯?不曾。”赵君若摇头,“只依稀听师父提起过,乔大人是个好官。”

  “的确是,所以她才教得出这样的学生。”温明裳抿起唇,“你师父刚正不阿,是称量人心善恶的一杆称,沈统领忠心不二,是保君护主的一面城。她们或许所求不一,但总会殊途同归。因为乔大人在她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叫做天下。”

  赵君若听罢更加疑惑,她跳下栏杆趴到窗前,“我知师父即便说了那些话心中也不快活,但……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各退一步,非要走到今日陌路?”

  “同心者站在眼前,对于天子而言就不是好事了。”温明裳抿起唇,“就好像剑与鞘只能存其一,他要的只有保君忠心的刀与盾。而乔大人……把她们教成了太执拗的人了。”

  温明裳晾干了笔墨,道:“不过你师父或许的确不能说服沈统领,但有些话总要说出来。她如果想得明白,放下执念,那么有些人的妄念便可就此打消,皆大欢喜。若是不能,其实也无妨。玄卫可以不忠新主,她也可以仍旧抱有疑心,但自你师父口中说出的的每一个字,都会在她一次次反复的斟酌里不断拉扯着她的决定。”

  “沈宁舟不是个一心事主不问苍生的人,她知道若是朝局生了乱象,之于天下会是什么样的灾祸,所以她对婧疏的态度只会不满与愤怒,效仿宫变逼问储君的事,她做出不来。她虽奉命去往燕州,但她并不想真的杀了清河。她会惊诧于三郡守将的上下一心,却不会真的觉得洛氏拥兵自重,是乱臣贼子。恰相反,这一路上……只要她手中还握着狼毒,她就没有一刻不在挣扎。”

  温明裳说:“我只要婧疏能用挣扎放大她心中的愧疚就够了。”

  风雪有加大的趋势,穿堂风肆意流窜,在略过衣摆间发出阵阵呜咽低泣。

  墙上刻字不知何时又模糊开了。

  “你看过洛氏祠堂的那些牌位吗?”赵婧疏弯腰捧起了不知何时被劲风扫落的狸奴,小家伙瑟瑟发抖地蜷缩在她双掌中,眼睛还未睁开。她矮身将猫儿送到了慢慢燃起的碳炉边,“玄卫忠于天子,你忠于主君,但这样的薄情寡恩,你倒真以为来日九泉之下,他能对得起谁。退一万步,这其中所涉繁杂,到底有无北燕人的影子,你能断言吗?你要为了你的坚持,葬送掉那么多人翘首以盼的来日吗?”

  沈宁舟慢慢蹲下,她的身形好似也随着这番话变得佝偻,炉火边的猫崽子像是感受到渐近的热度,朝着她指尖的方向哀哀直叫。她把手递过去,猫儿嗅着气味,小心翼翼地蹭了蹭她的手指。

  ”

  她眸光微漾,像是有什么在其中碎裂开。

  赵婧疏说:“你想掐死它轻而易举。你、我,还有更多的上位者,一念之差下,又有多少人像这只尚未睁眼的猫儿一样易碎?”

  指尖比畏寒的小兽抖得更加剧烈。

  沈宁舟深深吸气,她在起身时捧起了那只猫崽,以袖掩住了风雪。她抽了抽鼻子,背身时哑声问。

  “松花酿,还有么?”

  这句话好像是在示弱,但赵婧疏太了解她,她既知道沈宁舟想要什么样的回答,却偏偏明白这是最不能给的回答。于是寺卿沉默少顷,冷漠地说:“没有。”

  “来年也不会再有了。”

  “是么?”沈宁舟苦笑,她仰面抹了把脸,道,“既无酒,那今日便到此吧。你给不了我想要的回答,我也……给不了你。”

  赵婧疏偏过头,神色都藏进了明光散尽后的阴影里。

  “那只猫儿。”她说,“带回去了,就好好养着吧。”

  “等到来年开春,放它归去,或可见你我无缘得见的山河春色。”

  沈宁舟没有回答,她拖着步子深深陷入积雪,在阒然的黑夜到来前消失在了窄巷的转角。

  墙下的枯枝被捡了起来。

  高忱月看着天色,终于想起来接上适才的话头。

  “你以愧疚为牢,潘彦卓就能用忠义为锁,鹰房的眼线说了,他早在沈宁舟从宫中出来便见过她。如今你与他都在试图掌握东湖的统帅,相互博弈间,你怎么确定自己能赢?”

  “棋子也好,棋手也罢,归根结底,我们是人。”温明裳头也不抬,她在说话间翻过了新页,“从前各州明知欺瞒天子调粮乃大不敬却甘愿为之,这是大义,但行事诸人为保亲族所念,将自己孤立于风雪,这是小情。二者皆是弱点,一味用大而弃小,那就只是在将人当做泾渭分明的黑白棋子罢了。”

  “所以你选赵大人,不止是因为她的为人,也因为她和沈宁舟千丝万缕的情谊。”高忱月恍然,“不管是同门知己还是其它,只要它存在,就能在着眼大局之余,构建起新的小局。你要以‘小’局累加大的筹码,借以撬动表面的平衡?”

  温明裳笑了笑,她站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肩颈,道:“不止是沈宁舟,晋王也一样。”

  高忱月面露惊讶:“怎么说?”

  温明裳屈指轻扣桌沿,道:“长公主府,现在是翠微戍卫吧?晋王这两日,势必是要去见一见长公主的。”

  “这么快?”

  “军报已至,北境最后的战事结束就在眼前。”温明裳道,“在他眼里,若是清河凯旋,他就再不会有机会了。但他还没有彻底下定决心,所以……”

  “得让他最在意的人亲手推他一把。”

  ******

  霜雪把袖袍拍打向后。

  慕长珺眼圈泛红,颤声问:“为什么?你明明都走到了这一步,为何不能自己登临龙位执掌天下?这不正是皇祖父心中所期?”

  “你宁愿推一个只会躲在背后坐收渔利的仁弱之辈,都不愿看我一眼?我和他比差在何处?就因为他有个好女儿?可那孩子才多大!我也有妻儿,我亦可以日后册女儿为储!你到底为什么……”

  “你从来都觉得,仁慈是懦弱。”慕奚抬眸,望向他的目光里藏着无声的怜悯,“可是长珺,他甘愿冒着废储的风险也要在天子面前为旁人辩驳时,你又在哪里?你在趋炎附势。你今日告诉我,你可以日后立女儿为储,明日也可以天下不稳为由背诺。”

  “你从始至终不是想要那个位子,你只是想要证明你不比所谓嫡长逊色。你对我说你不是他,可你为了守住手中的东西,以假面向多少人说过谎言呢?旁者不提,北境那十余万铁骑,你能容人吗?”

  “我……”慕长珺垂首嘶声而笑,“我只是为自保……他干干净净不染尘埃,是因为有你们,可我什么都没有,我如履薄冰走到今日,有错吗?”

  慕奚没有说话,她背过了身,最后落入慕长珺眼中的是个饱含失望的眼神。

  檐下风寂寂。

  许久后,有人自阴影中走出。

  “殿下。”潘彦卓面上没有笑意,他冷漠地注视着长公主,生硬地说,“你背弃了我们的诺言。”

  “我将四脚蛇的刺青方法交换给你,将狼毒替换,不是为了看你演一出皇家亲情的戏码,背弃诺言需要代价,殿下心知肚明。”

  慕奚侧身看他一眼。

  “潘大人,说动东湖了吗?”她笑了笑,眼神里却没有多余的温度,明明成了身陷牢笼的雀鸟,但这一眼之下竟仍让人心旌动摇。

  “你没有。”语气是肯定的。

  “说动与否只是费几多气力的结果。”潘彦卓眼神阴鸷,“殿下若不回头,那就看看结局究竟如何鱼死网破。”

  “北境的战事要结束了。”慕奚淡淡道,“京中的棋局刚刚开始。潘大人没有下过温大人,便觉得能下得过本宫。”

  “那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有话说:

  赵婧疏说以后也不会再有的意思是她说这些话纯纯为公,而不是拿她们之间复杂的情谊掺和到里面当筹码,该陌路的依旧陌路。这俩人就很半程知己同悲喜,半程陌路不相闻。

  长公主和潘的交锋交易在160结尾提过,但没写具体内容。

  感谢在2023-06-23 22:15:15~2023-06-25 01:50: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子呼鱼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展程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