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带着灵泉回村种药【完结番外】>第168章 两家过中秋

  夏收之后, 药园保护区的事情就像水滴落进滚烫的油锅。

  反对最强烈的就是几个族老。

  这几家的种植面积最广,珍贵药材也最多,他们不乐意自家山头被划入保护区, 不管村干事怎么上门做工作,几个倔老头就是不同意, 到最后干脆连门都不让村干事进了。

  乌夏林从村主任的位置退下来后还留在村委挂个头衔, 他也看开了,撒手, 什么也不管,平时闲着没事就去找乌桃, 谁让她那里有好酒。

  本来药园保护区这事跟他没关系, 是听说去做思想工作的几拨人都被赶了出来,觉得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才在会议上出声。

  “村里老一辈就是这样, 觉得攥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你们跟他们讲政策、福利这些行不通的, 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没有土地重要,要把山头划入保护区就等于是强行征收他们的地, 当然, 土地归国家所有, 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继承权, 这个我们知道, 可他们不懂啊, 他们只知道这块地从祖辈传到现在,就是他们的,谁也别想拿走。”

  “我们也找过这几家的年轻人, 都说做不了家里老人的主, 林权证上面都是老人的名字, 老人不点头,他们也不敢签字,这几家要是不签字,其他村民就更不会签。夏主任,村里的情况您比我们了解,您受累帮我们想想办法,怎么做才能让几个族老点头签字。”

  “别别别……我都退了,再叫主任不合适,”乌夏林往彭莘那边看了眼,“要我说,你们可以先去找桃桃,她家山头的面积也不小,当初种药又是她起的头,她要是签字,别人家我不敢保证,但黄琼、莫慈萍、乌梅、乌兰兰这几个现在村里的骨干成员肯定会跟,只要她们签字,其他村民看见了多半会动摇,到时候你们再把划入保护区之后的好处说一说,肯定能成功一大半,至于几个族老那边,就先晾一晾,让他们看别人拿好处,自己没有,自然会主动上门。”

  他在乌家庄当了这么多年的村主任,对这些村民了解得很,有想法的都是年轻人,老一辈除了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让人动,什么都不会。

  时代在进步,以前的老一套确实不合时宜了,现在的乌家庄已经不能由着村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了,就是因为看清这点,他才在不甘心退下来后突然明白了一些事。

  当初张部长和省城几位领导选择来乌家庄考察,想要做的事或许才刚刚开始,还好他退了,现在就没必要淌这趟浑水,也不用干得罪人的事。

  …

  乌桃没想到这件事还落到自己头上,她以为等其他人签字,她家跟在后面就行了,怎么还要她带头。

  “你们没跟别人说明白划保护区之后有什么福利啊。”

  一旦划入保护区,村委不仅免费提供药材种子,免费提供专家团队帮助村民,还会为村民兜底,不管价高还是价低,都不会让村民吃亏,每年还有种植补贴可以领,这么好的事村民没道理不心动,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也不知道从哪吹来一股妖风,说我们村委不过是打着药园保护区的名义强行征收村民的土地,现在传的沸沸扬扬,村民信以为真,就都不肯签字,本来有几家都有意向了的,现在也泡汤了。”

  原来是这样,乌桃心里有数了。

  划入保护区这事她早就跟李水琴商量过,大伯和小叔也都知道,都没意见,一切听她的。

  “行,这个字我签。”建立药园保护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只要是对村子有利的事她都不会反对。

  正如乌夏林说的那样,乌桃签字,以她为中心的其他人也会签,村委会也立马将答应过的福利落实,为签字的几户村民免费提供夏种的药材种子还有种植技术的支持,药材成熟后的采收工作也由村委包揽,村民坐等数钱就行。

  一个月不到,同意签字的村民就从原来的五六户增加到百户,就剩几个族老没动静。

  其实他们找过其他村民,想让其他人别签字,换做以前族老的威望在这件事肯定行得通,现在不行了,有话语权的年轻人不喜欢老一套,自然不会听他们的,别的老人还指望有出息的子女给自己养老送终,对这种事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年轻人折腾。

  …

  酒坊大门口的树荫下,一张小竹桌,两把竹椅,桌上一壶新酿的竹叶青,酒香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看着吧,撑不到年底他们就得乖乖找村委签字。”乌夏林又来蹭酒喝,越来越不要脸,都快成老无赖了。

  乌桃无语到就差翻白眼,“少喝点吧,回头梅婶又该说了。”

  快到中秋了,张清让说今年两家人凑一块过节,她奶奶都从西北的大沙漠回来了,说想正式见一见,今天她是过来搬雄黄酒的,顺便跟养殖户预定大闸蟹。

  今年村里也有人养这个,她去看过,母蟹一只有两斤重,离谱得很,都快赶上面包蟹了,预定的人还挺多,她专门让留了五十只最大的,中秋当天吃不完还可以留下来做蟹黄包,好东西总不会被浪费。

  碰上乌夏林来找老师傅买酒,非要拉她聊天,还蹭了一壶竹叶青,这酒很贵的,乌夏林舍不得掏钱买,每次看到就蹭,喝不完还打包,梅婶每回看见她就说以后夏林叔再去酒坊,就让人把他轰出去。

  带上一坛雄黄酒回家,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很欢闹。

  哥哥姐姐都带孩子回来过节,今天全家人做月饼。

  馅料早就准备好了,豆沙、莲蓉、咸蛋黄、五仁、鲜肉、火腿、食用鲜花等等,冰箱里还有各种口味的冰淇淋、冰皮、酸奶,全国各地的月饼样式都齐了。

  “怎么去那么久啊,快把酒坛子放下,洗手过来帮捏馅儿。”

  “碰上夏林叔,聊了会。”

  将雄黄酒放到角落,洗干净手就坐到桌边捏豆沙,把烤过的咸蛋黄包进去,再在外面裹一层莲蓉,最后包月饼皮,所有材料都是手工现做,费时间,但比外面买的要好吃,莲蓉豆沙蛋黄算是本地比较经典的月饼口味。

  “妈,你弄头发了?”她今早出门时还不是现在这个发型。

  李水琴的头发微微有些自然卷,发质又硬又粗,不搭理就很容易炸毛,平时为了方便干活都是直接盘起来用发网在脑后弄一个圆鬓,现在也还是圆鬓,只不过脑门和耳朵两边的碎头发顺贴了,发网也改成奶奶传下来的银簪子,顶端镶嵌了一颗小拇指头大小的翡翠,这可是奶奶的陪嫁,老妈一直收着,从不舍得戴。

  不仅老妈,连大伯母、小婶都收拾得比以往精致,画了眉毛、涂了口红,脚上穿的也不是居家的拖鞋,而是昨天回来时穿的小皮鞋,带跟的,走路噔噔噔的。

  她给乌榴递了个不解的眼神,怎么回事?

  乌榴假咳两声,想笑又不敢太明目张胆,“清让姐一家不是今天来嘛,咳……我们家这三位女士怕被人家的风头盖过去,上午又是洗头又是化妆,二伯母连新衣服都换上了。”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又不是第一次见。”

  话一出口就被她妈瞪回去,“那不一样,上次来他们是客人,这次就相当于是亲家见面,我们当然要为你撑场面,不能让人家比下去。”

  “啊?”目瞪口呆。

  长辈们如此的郑重其事让乌桃哭笑不得,更离谱的是还没做完月饼老妈就忙去把家里那些收起来不用的古董摆件给拿出来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茶具、碗筷也用爷爷奶奶留下的那套晚清青花瓷的,还叫她去摘桂花回来插瓶,尽量把屋子布置得有格调。

  乌梨和乌榴也被赶下桌收拾院子,把晾东西用的竹篾席全收起来,连三只狗子的窝都不放过,全部打扫一遍。

  其他人也没闲着,都安排了活,小连翘带着团团圆圆在给大师梳毛。

  大师垮着脸:他喵的……

  下午一点钟左右,张家的车才到山脚下,乌桃她们下去接人。

  张清让的奶奶是非常伟大的人,为沙漠绿化做了很多贡献。

  老人家很和蔼可亲,衣着也朴素,就像一个普通老太太,没有一点架子。

  她只见过乌桃的照片,今天是第一次见到真人,第一眼就觉得很有缘分,下车后就一直拉着乌桃的手。

  “来之前我还在想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人能让清让这么喜欢,见了才知道你比照片还好看,温温和和的,很沉静,连我都忍不住对你心生喜欢。好孩子,听清让说你原来在北京那边工作,辞职回村发展还习惯吗?要是遇上困难就跟清让说,你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村子,于公于私清让都该为你提供帮助,你不必有心理负担,不用觉得是麻烦她。”

  乌桃将老人迎进堂屋,“她已经帮我很多忙了,您坐,”又去搀老爷子,“爷爷您也坐,我给你们倒茶。”

  “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两家人见过面,寒暄了几句,见那边桌上还有月饼没有做完,便洗手一起帮忙。

  张唯景夫妇是大忙人,这次是难得老太太回来过节,他们才抽得出时间,往年都是在外忙到连月饼都吃不上一口。

  郑玲玉(张清让妈妈)主动跟李水琴妯娌三人拉近乎,说家常,“我也是嫁到这边了才第一次吃这种软皮的莲蓉月饼,以前都没吃过,我们那边的月饼多数是酥皮的。”

  她没有做过月饼,看李水琴怎么做她就怎么做,样子不算精致,不过第一次能做成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水琴替她把边缘弄了弄,“我们这边都是软皮的,酥皮月饼也是桃桃回来了才开始做,我以前也不懂,见都没见过。”

  “每年都是自己做月饼?”

  “只有今年,去年是村里发的,不过也是手工做。”李水琴开始还紧张,现在也放松下来。

  上次两家人见面谁又能想到自己女儿和张清让是这种关系,老话都说嫁娶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她家不差,桃桃自然是好到没话说,可张家那样的大家族让李水琴多少有点底气不足,怕女儿被人看轻,以为桃桃跟张清让在一起是图对方的家世。

  那边,张唯景跟乌兰苍兄弟俩也聊得来,乌兰苍本就在政府单位工作,彼此有共同话题,乌兰水也是敢闯荡的性子,有股子北方人的豪爽,一屋子人加起来都没他嗓门大,被梁虹敏(乌桃小婶)在桌底下伸脚踩了好几下,这人怎么回事,以为是在跟工地那帮人在大排档喝酒吹牛啊,喊这么大声。

  小辈们凑在一起也有自己的话说,乌桃正低头跟张清让嘀咕老妈的不寻常。

  “她怕被你们家比下去,跟我大伯母、小婶三个弄了半天头发,把我奶奶留给她的宝贝银簪子都戴上了,家里到古董摆件过年都不舍得拿出来,现在全摆上。”

  “还有这事呢,我说堂屋怎么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古董,之前还没有。”

  “你们到之前指挥我们几个搬出来的,恨不得把一只耳喝水的碗都换成古董碗。”

  “你妈妈也太可爱了。”

  “搞不懂她。”

  那边桌上有烤好的月饼,刚出炉,香甜味弥漫在屋内,因为学业繁忙已经好久没来乌家庄玩的张清泽和连翘、团团圆圆就负责尝味道,还没到吃饭时间,肚子就已经饱了。

  张奶奶对乌家的果园和山林特别感兴趣,提出想到外面逛逛,这次来乌家庄是吃团圆饭,就没有带警卫,乌桃不放心两位老人自己逛,就和张清让一左一右陪着,转了荔枝林、酸梅林,也看了水潭里的银山宝。XZF

  “养了这么多东西啊,那是七彩山鸡?”张奶奶也认得一些,“听清让说你还养了鹿,在哪呢?”

  “鹿群白天都进山林玩去了,要傍晚才回来。”

  “这样啊,那我们再到那边看看鸵鸟。”

  “哎,您慢点,小心路滑。”

  陪老人逛园子回来,上午预定的大闸蟹正好送到,还多送了五只。

  李水琴装了一盒月饼给那人,“我们家自己做的,拿回去尝尝。”

  “不用了琴婶,我家也做月饼了。”

  “你家做是你家做,这个是我家送的,是心意,拿着。”硬塞过去,还有几个大柚子。

  两斤重的大闸蟹够稀罕,乌桃开笼拿出来摆在天井让大家伙随意拍照。

  姐夫吕嘉裕边拍边说:“朋友圈应该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大闸蟹了,我滴个乖乖,蟹黄都溢出来了,一只多少钱啊。”

  乌桃伸出五个手指头,“这还是熟人价,往外卖起码再加五。”

  “我滴个天,一人吃一个都吃不完,这么大。”

  “这个时候的螃蟹最肥最好吃,吃不完就留着做蟹黄包、蟹黄馄饨,过了时间就不如现在好吃了。”

  “那倒是,今年中秋有口福咯!”

  “年年都可以有,养殖户那边应该还有存货,给姐夫家还有大嫂家寄两箱吧。”这几天忙,她也没想起来这个事。

  这么好的螃蟹,谁都心动,只是,“会不会太麻烦了。”

  “一个电话的事,不麻烦。”

  之前给两家人寄过东西,她有地址,打电话问养殖的阿叔,对方说有,就是不如拿给她的那些大。

  “两斤的剩下不到十只,一斤多点的还有百来只,你看要不要,要的话我现在就装箱。”

  “行,分开装三箱,地址我发你微信上。”给宋淑家也寄一箱,快的话明天下午就能到,赶得上。

  螃蟹还张牙舞爪,乌桃捡出一半放进没水的缸里让它们自己爬,还滴点灵泉水防止它们活不到时候就死翘翘,剩下的今晚就做清蒸大闸蟹。

  今晚用到的鸡鸭鹅鸽早上就被李水琴扣在笼子里了,一只大公鸡用来做红烧鸡公、一只东涛鸡做清炖,母鸡就炖汤,上半年晒了不少菌子,拿来炖鸡汤正好;鸭子是才养了半年的嫩鸭,做个紫苏姜鸭,鹅肉老,要炖烂才入味好吃。

  今天可是比过年都齐聚,四点没到,厨房就已经热火朝天的忙起来了。

  “姜洗好没有?给我。”

  “马上!”

  “芹菜要摘多少啊,这把够不够?”

  “蒜苗没有了,我去拔几根。”

  “后院的烂水缸种有蒜苗。”

  “菌干洗好了,现在放进去还是等会?”

  “现在现在……”

  “鸡汤先别放盐啊。”

  “知道了。”

  “哎呀!鱼!张部长!快熄火把蒸笼里的银山宝拿出来,鱼肉要老了!”

  “已经拿了……”

  因爱成为一家人,能和家人在这个团圆的节日忙忙碌碌的准备晚饭,与乌桃而言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爸爸意外去世,她选择回村陪妈妈生活,当时有过茫然,可更多的还是坚定,遇见张清让,是幸运,能走到现在,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和祝福,是惊喜。

  原本以为自己的情感之路已经被火烧成死地,没想到会在这片灰烬之上开出一朵珍贵的花。

  她希望余生的每一次落日余晖,都能如今天这样,和家人、爱人围坐在圆桌,举杯庆祝。

  “中秋节快乐!”

  …

  end.

  作者有话说:

  呼!到这里结束也很不错,故事里的情节跟我家昨天的中秋画面重叠了,我很满意。

  会有几个番外,番外结束后,我们下个故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