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带着灵泉回村种药【完结番外】>第155章 看家小能手

  南桂县有自己的酒品牌, 叫琼浆玉露,由来也很有故事性。

  在南山的半山腰处有一口泉眼,常年不息, 涌出来的泉水呈乳白色,就像神仙才有资格喝的琼浆玉露, 用该泉水酿造的酒也因此得名。

  琼浆玉露酒在南桂非常有名气, 还有一家联名酒店,就在南山脚下, 不过南桂原来的政府班子不给力,没能把琼浆玉露酒的名气打出去, 外地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牌子的酒, 白瞎了这个名字,现在想借助乌家庄的名气宣传南山景区和琼浆玉露酒, 那帮人也下了苦功夫, 收获还是有的, 还没高兴几天就听说乌家庄要开办酒坊,这不是抢风头嘛。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我也控制不了啊……对对对……不会不会, 请领导放心, 我一定将您的意思传达下去, 好的好的……”挂断电话, 乌夏林一脸无奈, “听到了吧, 说你抢他们生意咯。”

  乌桃正在啃红薯干,是那种橙黄色的,很甜, 唯一不好就是太粘太韧, 她咬了半天也没吃完一块, “有竞争才有动力,不能一家垄断啊,再说他们那个酒都这么多年了还没搞出名堂,早该淘汰了,那口泉眼不是已经枯了?”

  她长这么大就去过一次南山,还是很小的时候因为生病要去县城的医院看,中午老爸就带她去南山脚下的公园睡午觉,还没正式上过南山,也没见过那口泉眼,高中那会就听说不出水了。

  早些年种桉树的可不止乌家庄,整个桂区都是这个势头,高速公路两边一山山的桉树看着都吓人,南桂这边的乱砍滥伐也很严重,南山要不是因为是国家级景区,估计那几个山头的树也会被坎光再种上桉树,那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泉眼会枯萎一点都不奇怪。

  “之前是枯了,不过听说这两年又重新冒水,就是很小,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没得空去看过,要不哪天我们去看看?”

  “得了吧,外地人刷身份证能免费进,本地人就收88的门票,想钱想疯了,我才不当这个冤大头,村里这些山山水水还不够看啊,要花钱去南山看。”

  之前一年能有几个游客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旅游,都是本地人闲着没事上去瞎逛,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搞这种骚操作,乌夏林也挺无语,“你去肯定不收钱,刚才电话里说想邀请我们去参观酒厂。”

  “那也不去,我知道他们想干嘛,不就是想联名合作,不干,我要是想做流水线生产,又何必在村里办酒坊。”

  “这事叔听你的,你拿主意。”

  桃桃不想去也没人能逼得了她,更不敢对她搞小动作,吴书记还没走呢,就算走了,接任他的也会是张家一党的人,就凭桃桃跟张部长的关系,就没人敢动她,更多的是想合作共赢。

  ~

  新养的东涛鸡被好奇的村民围观一阵后已经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除样子长得奇怪外,它们跟土鸡一样是杂食党,什么都会啄上两口,最喜欢吃藏在肥沃泥地中的蚯蚓,在荔枝树、龙眼树下的堆肥坑刨虫子吃也是它们最喜欢干的事,禽舍的土鸡接受度也高,没有排斥东涛鸡,但为首的几只大公鸡会在东涛鸡抢食的时候飞起来啄它们,好几次都打得挺凶的,鸡毛掉了一地。

  年前卖了那么多鸡鸭鹅鸽,开春后新添了不少小崽,有自家孵的,也有从镇上买的;三岭塘也重新放了鱼苗,比去年还要多,藕田也种了新藕;开始长鹿茸的梅花鹿现在可是宝贝,廿七姨婆说不准宰了吃肉,要养到鹿角自己掉了为止,这么好的鹿茸在外面花多少钱都买不到,鹿肉才值几个钱?不卖!

  “记得啊,不准卖,也不准吃,都给我留着。”

  老太太打电话说又缺药材,一大早乌桃就给送来,走时老太太还不忘嘱咐,生怕她心血来潮把那些梅花鹿给宰了。

  她将背篓放上电瓶车,“知道啦,都说好多遍了。”

  “都做午饭了,吃了再回去。”

  “不在这吃了,今天十三叔公带人来捞鱼,我妈不在家,我得回去看看。”捞的是水潭里的银山宝,这个鱼现在专供村里的菜馆,还没有往外卖,游客也买不到活鱼,想吃还得排队预约。

  “你妈又去拜神?”

  “嗯,天没亮就跟几个伯娘坐车出去了。”

  “这样啊,那不是还有人在家吗?”

  “其他人也都有事,”她骑上电瓶车,“我先回家了,姨婆,缺药材再跟我说。”

  她家山头多出好些药材,光是野生的就足够供给小医馆,这些药材都是莫伯娘她们干活时采摘回来炮制的,经常看她炮制药材,三个帮工也懂了,自己就能学着弄,倒省了她不少事。

  回家把大条的银山宝捞上来给十三叔公带走,她又去三岭塘转了一圈,捡回来两桶田螺,青壳的,个头比去年的还大。

  路过稻田时碰到来干活的几个女人,她们在这边养了禾花鱼,现在长到两指这么大了,送了她半筐。

  乌桃也不白要,“刚从藕田摸的田螺,给你们带回去炒着吃。”

  其中一个女人低头一看,惊讶,“哎哟!这么大的田螺拿去村市卖能得不少钱的。”

  石螺、田螺在村市都很受欢迎,价钱看个头,大的肯定贵点,买回去放小米辣、酸笋炒一炒,就是很好的下酒菜,追剧时嗦两个也很过瘾。

  还有从乌竹河捞上来的河蚌、河蚬、钉子螺,县城很多大排档的老板都会专门进村收,有多少要多少,拿回去做成特色菜,也是招揽顾客的一种手段,乌家庄这个名头简直不要太好用。

  “没时间,懒得去了,伯娘你们拿回去吃吧,我家还有一桶养了几天都没吃完,这些拿回去也不知道要养到什么时候。”刚摸回去的螺有沙土,还不能吃,最好是养一两天,让它们吐吐沙,非要当天吃的话就滴一滴油进去,也能吐沙,但肯定没有养的干净,但养久了也不行,螺会死,都臭了。

  带回家的禾花鱼还活蹦乱跳,乌桃就没有急着处理,倒进一个大水桶养着。

  禾花鱼很好吃,村里很多人都养,用红薯淀粉和面粉调一个面糊裹在处理好的禾花鱼上,放入油锅炸,想吃酥脆一点的可以多炸一会,想吃外酥里嫩的看到面糊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了,不用复炸,就这样吃都很香,喜欢味道层次多的可以加配菜回锅炒一炒,酸笋、紫苏、番茄、假蒌叶、泡椒都可以,看个人口味。

  大师绕着她小腿转圈,显然是看上桶里的禾花鱼了,这个成精的猫对鱼类就没有抵抗力,但很好的一点是它从不偷吃,想要就会像现在这样冲人撒娇,喵喵叫。

  乌桃也不是小气的人,捞出一条给它叼走,“去院子里吃,要吃完啊,别把生鱼肉弄的到处都是。”她就怕把生肉上的血弄的到处倒是,那个腥味要好长时间才散,很难闻。

  “喵~”知道了。

  一只耳领着自己的两个小弟冲进来,也要吃的。

  不知道它们三个跑去哪里疯玩,身上全是土,哼哧哼哧大喘气,蹲在地上可怜巴巴望着乌桃。

  “中午刚给你们拌了鸡汤肉丝饭,才过去多久,又饿啦?”

  实在忽略不了它们这种眼神,只得去开冰箱切一块昨天晚上老妈炸的扣肉给它们,一只狗给巴掌宽一块,吃完就没有了,有来家的村民说过她家的狗吃的比人都好,也难怪那么会看家,见到陌生人靠近院门就疯狂吠叫。

  曾有村民开玩笑拿出肉骨头引诱它们,它们都不动心,只站在门后呲牙,叫得更凶。

  这才是好狗,不用担心被偷狗贼抓走,以前村里的土狗经常被人偷,搞得后来村民都不想养狗了,养大了还不够被人偷的,也不知道是谁,没看见,更别说抓了。

  “汪汪汪!”跑到院外吃肉的一只耳突然叫起来,声音是兴奋的,代表是认识的人。

  乌桃正在天井洗酒坛子,去年酿的酒已经全消耗完了,空下来的酒坛子还没来得及清洗,趁现在得空,她就把库房里的空坛子全搬出来,洗好晾干好继续酿酒。

  酒坊的修缮工作还得等些时间,她不能不酿酒。

  举着全是水的手跑到外面一看,张清让差点被兴奋过头的一只耳扑倒,“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听得出来她很开心,过去把上蹿下跳的一只耳赶开,“忙完工作了?”见张清让手上提着一个大手提包,里面应该是衣服,之前陪这人出差的时候她见过。

  张清让拍掉粘在裤腿上的狗毛,“对啊,忙完了,没回家,先过来看看你,你在洗什么?”

  “酒坛子,昨天煮了三锅酒饭,明天要没其他事的话还得继续煮,至到把所有坛子都装满。”她家装酒饭也是用这种瓷坛子,坛口只有碗口那么大,肚圆,上下窄小,密封性好,酒饭在里面能很好的发酵成酒糟,用桶的话弄不好就漏气,酒糟发酵不好会影响酒的口感。

  工作一结束张清让就自己开车过来了,从桂区的边境小城开到南桂要四个多小时,挺累的,她放下手提包,很没形象的懒在走廊的藤椅上,伸手揽住乌桃的腰将人也带下来坐在边上,脑袋搁在肩窝处,难得疲惫的叹气。

  “想你了。”

  乌桃擦干净手上的水,轻轻抱住张清让的脑袋,她也想,只是很少主动说出口。

  作者有话说:

  笑死,让我带队领游客进山看风景,可别了吧,回头把人全带沟出不来就完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