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带着灵泉回村种药【完结番外】>第153章 越南东涛鸡

  跟顾家达成药妆的合作后乌桃就马不停蹄往回赶, 村里还有很多事在等着她回去拿主意。

  建造酒坊的地村委会已经批了,紧挨着旧村址,那原来是生长队的大院, 面积挺大的,房屋也是老式的青砖黑瓦, 不过有部分是以前那种红土砖, 这么多年风吹起晒,又没人打理, 有两堵墙已经坍塌,屋顶也漏水, 杂草丛生, 蛇虫鼠蚁都不知道在里面繁衍了多少代。

  地批下来的当天小妹就带人过去先看,几个阿叔还有伯爷从里面掏出好几窝鸟蛋, 春天了, 这些小生灵会四处找地方下蛋孵崽。

  还有窜出来吓人的大田鼠, 灰不溜秋,又肥, 以前村里人喜欢捉田鼠回去做下酒菜, 红烧、干煸都不错, 肉质很紧实, 口感相当好, 没有猪肉那种肥腻, 就是很考验人的承受能力,有些人就是下不去嘴,看到都害怕, 更别说吃了。

  现在村里人也不吃田鼠, 担心被游客说他们吃野味, 会影响乌家庄的声誉。

  不过今年有人在尝试养竹鼠,这还是从乌桃这得来的灵感,她养七彩山鸡、梅花鹿、驯鹿、鹌鹑、鸽子,有部分村民也跟着养,他们不敢冒险寻求新路子。

  但有一部分胆子大的,专养一些市面上很少有价格偏高的稀奇货,竹鼠在别的地方可能常见养殖,可南桂还没有见谁养,有些人连见都没见过,那天很多人上这户村民家里看竹鼠长什么样,还担心会不会跑出去偷吃庄稼。

  甲鱼、龙虾以及各种允许人工养殖的鸟雀,今年村里都有人养,就算大人不养,小孩子也会从镇上码头的集市弄一两只回来养着玩。

  草长莺飞的季节,乌家庄热闹非凡,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经过谁家都能看到屋檐下有燕子窝,叽叽喳喳,有时呼啦一下就飞出一大群燕子。

  村路两边的田野经常能看见水牛在悠闲吃草,它们很聪明,也懂事,从不碰庄稼。

  羊群就跟在水牛的后面,上屯(乌家庄分上下屯)的村民养牛羊比下屯的多,今年也有好几户养了梅花鹿,不过梅花鹿和驯鹿最靓的还是乌桃家,每一头都膘肥体壮,头上也长了角,不久前廿七姨婆还带着去年新收的徒弟上来收鹿茸,现在正配药呢,效果很好。

  ~

  下午飞机落地省城,不巧的是张清让昨天有事去了外地,两人没碰上面,乌桃去张家看过老爷子,陪着吃了顿饭,没留下过夜,晚上就开车回乌家庄了。

  三更半夜才到家,被李水琴说了一顿,“就不能在省城睡一晚,明早再回来?这么着急回来担天啊,你自己一个人开车,三个多钟头,不累啊,路上乌漆麻黑的看得见什么,万一打瞌睡出事怎么办,你啊你,这么大的人了,真是一点都不让我省心。”

  早春山上的夜晚还有点冷,李水琴在睡衣外面披了件酒红色的灯芯绒外套,这还是她和乌桃爸爸结婚从娘家带来的,质量很好,穿了这么多年,除了款式老旧点,没别的毛病,乌桃年年给她买新外套,都放在柜子里不穿,一直穿这件,干活的时候还会在外面加一个罩衫,生怕弄脏了不好洗,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从省城开车回来前乌桃给家里打过电话告知自己大概几点进村,不赞同她夜里开车回来的不止李水琴一个人,张清让也劝她留省城住一夜,实在想赶回去也该多带个人,自己开夜路总归不安全,她没听,张部长这会估计担心坏了,有这么个不让人省心的伴侣。

  “我现在不是安全到家了嘛,你就别念叨了,现在都几点了还不去睡,特意等我啊?”宋爸宋妈这次又给她塞了很多北京特产,有的是需要放进冰箱才能长时间保存的,从她提着东西进门开始就念叨至现在,她都服了这小老太太,跟唐僧念经一样,估计她的车子刚从山脚对面的弯道拐出来就已经念叨上了。

  家里现在有一台卧式冰柜和两台冰箱,冰柜主要是用来冷存一些短时间内吃不完的生肉,一台冰箱放水果饮料之类,另一台放日常吃的肉和菜,但不管放什么都会被李水琴收拾得整整齐齐,所有东西都用保鲜盒或者保鲜袋装好分类,要是弄乱了会被她念叨.

  这不,乌桃刚把东西放进去,李水琴就从后面伸手将她拨开。

  “哎呀,这些不是放这里的,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都不记,你一边去,我来弄。”

  乌桃从善如流站到旁边看她一样样将东西打开看清楚了才确定放在哪一格,“平时冰箱都是你收拾,我哪里知道的那么清楚,随便放嘛,明天就吃掉了,这些本来就放不了几天的,保质期才一个星期。”

  “以后你跟宋淑讲家里什么都有的,不用每次都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钱啊。”

  隔三差五就收到快递,都是桃桃在外面的这些朋友给寄来的,有吃的,也有用的,宋淑还经常给她买衣服鞋子,打电话过去说了好几次让这丫头别乱花钱,她衣服多到穿不完,不用买新的,就是不听,逢年过节、生日、换季……衣服都提前寄到,桃桃都没这么快的手脚。

  孩子记挂自己当然是好事,桃桃能交到这么真心的朋友,作为妈妈的李水琴也开心,她就是心疼钱,在外面工作挣钱不容易,现在一件衣服动不动就几百上千的,她穿着就跟上刑一样,浑身难受。

  小老太太除了心疼钱,还心疼东西吃不完浪费,平时家里的剩菜剩饭有猫狗负责打扫,可像亲朋好友们从外面买了寄过来的,有些还没来得及吃就过期了,小老太太也舍不得扔,非要尝一口过期食品,确定是真吃不了了才会叨叨咕咕的拿去丢掉,能叨咕好多天,乌桃都习惯了,也不说,随这小老太太高兴。

  “知道了,回头我跟她说,”那边桌上还有一个粉蓝色袋子,她拿起来,“这些护肤品是宋淑买给小妹的,明天给她。”小妹今天在外忙了一天,九点多的时候给她发微信说等她回家,结果睡着了。

  小小爱漂亮,以前又没长时间在村里生活过,刚回来那会细皮嫩肉的,现在总跑到外面忙活,已经晒黑了,李水琴也心疼,除了叮嘱出门要戴帽子,也会去镇上买年轻人老说的防晒霜,她自己不会买,找乌兰兰她们几个年轻丫头问的,给乌榴买了一支二百来块钱的防晒霜,小老太太就不心疼,还说要是这个不管用,就再买贵的。

  之前乌桃用药材弄出来的护肤品都用的差不多了,而且是根据每个人的肤质来的,给乌榴的还没来得及弄,一直用外面买的。

  “给我吧,拿到卫生间那个台子给摆起来,她看到就知道用了,今天早上洗脸的时候还跟我说洗面奶没有了,要在网上买一个,也不知道买没有,她要是没买,你帮她买,你不在家这段时间,村里人有什么事都找她,忙得很,饭都顾不上吃。”

  “知道要弄酒坊,大家都好奇。”

  “哪止好奇,我听到他们问小小会不会招人,谁谁家的伯爷很会酿酒,请他来肯定没错什么的。”

  “肯定是要招人的。”至于招什么样的人现在还没有定,她想做的是传统工艺酿造,不是流水线生产,数量可能不会多,效率也可能不高,但物以稀为贵,她的酒不会是一笔亏本买卖。

  “酿酒可不比其他,你们爷爷在的时候就常说能酿出好酒讲的不是技巧,是缘分,有技巧没缘分的酒缺少滋味什么的,我也不懂,但老人活这么大岁数了懂的肯定比我们多,记住总没错。”

  “知道了,我有分寸的,你不用操心。”

  “你心里有数就行,”自己女儿什么样李水琴很了解,看上去懒懒散散,跟谁都不争的样子,其实主意正得很,决定的事就会去做,谁劝都没用,就像承包三岭塘养鱼这件事,她不同意最后也还是搞了,这丫头倔着呢,“对了,你让人送进来的那二十多只鸡是什么品种啊,也太奇怪了,两只脚就跟长了瘤子一样。”

  折腾一天也累,东西都收拾完了,她刚要去洗漱,“哦,那个啊,是东涛鸡,越南那边引进来的品种,鸡爪子天生就这样,我跟你说啊,妈,东涛鸡最值钱就是这对爪子了。”

  东涛鸡在越南当地很受欢迎,听说以前是专供王室的贡品,普通老百姓还没有资格吃,现在普及了,不过价格也不便宜,一斤鸡肉能卖到50~60块钱,最贵的还是那对巨大又奇丑无比的鸡爪子,上千块。

  这种鸡的体格会比普通土鸡大,能长到12~14斤,公鸡跟母鸡的毛色还不一样,母鸡的是白色居多,公鸡以红、黑、橘为主,肉质鲜美多汁,没有腥味,所以受欢迎,在国内还很少人养殖,大部分人都是没见过的,乌桃特意托人从海港城买了二十五只六个月大的,一只大概3公斤左右,养到八/九个月大就能有五六公斤,可以吃了。

  她之前跟张清让在海港城吃过一回东涛鸡,味道确实还行,那对鸡爪子啃起来很过瘾,村里人第一次见,都当稀奇来看,那天跟李水琴嘀咕那对鸡爪子是不是得病才这样,怀疑乌桃是被人坑了,花那么多钱买这么个东西回来养,可别把病传染给别的鸡。

  李水琴也有这种顾虑,才多问一嘴,听桃桃说那对爪子值钱,又是越南那边来的,不就是进口?小老太太第二天就打电话跟自己那帮老姐妹说这个事,没两天全村就都知道乌桃又养了新奇玩意。

  姐俩去旧村址那边跟人商量怎么修缮那个破败的老院子,路上碰到的伯娘婶娘都问乌桃,杀鸡的时候能不能买点鸡肉给她们,“还没吃过越南佬的鸡是什么味道,卖的比我们的土鸡还贵,那些越南佬真会挣钱。”

  “得啊伯娘,等杀鸡的时候我叫你。”

  “那说好了啊,鸡爪子留一个给我,你妈说鸡爪子最好吃,也最贵。”

  真是服了家里的小老太太,这么快就传的全村人都知道,她就买了25只,现在跟她要鸡爪子的村民少说有四五十,一人一个爪子才勉强够分,那自己家还要不要吃了啊,大伯还有小叔都没得吃过呢。

  ~

  “哦豁!大虫在这生崽都没人知道。”这座老院子她也是第一次来,院内一人高的杂草着实惊到她。

  “我们昨天清理过一回,不然更可怕。”

  破烂的木门外面堆着昨天铲出来的杂草,那些生命力顽强又扎得很深的茅草根现在还没弄出来,得等施工队,姐俩今天就是过来整体看一遍,实地量一量面积,再跟村委确认一遍宅基地的界线在哪,再一个就是看看哪些地方能保留,哪些需要推倒重建,当然,后两样也不是乌桃说了算,得等专业人士来看。

  值得一说的是村委的选举已经开始了,不过结果还没出来,乌夏林现在还是村主任,建酒坊的这块地就是他批的,今天也过来了,比乌桃她们先到,正跟村委会的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讨论旧村址跟酒坊怎么联名推广,彻底把名头打出去。

  “夏林叔。”乌桃打招呼。

  “怎么样,叔帮你选的这块地方不错吧,宅基地都是现成的,公家的地,省了多少事。”乌夏林满脸自豪,啤酒肚也一年比一年圆。

  “相当好,谢谢夏林叔。”

  旧村址这些地因为年代久远,当初也是口头上说是谁家,其实都没有档案证明,默认以前谁在这里有老房子地就是谁家,可真要争执起来,又谁都拿不出证据,拼的就是谁家蛮横。

  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所以找村委批地的时候乌桃就说了自己的顾虑,要不是因为这个,她完全可以申请用自家原来那块地,祖宗传下来的那座大宅子还有个底在那。

  “桃桃,你打算酿什么酒啊,米酒?”他喝过乌桃酿的酒,别人都酿不出那个味道,要是拿这个卖,肯定赚大钱。

  “对啊。”

  药酒还有一些果酒都会用到米酒,酒坊肯定以酿米酒为主,用黄金米酿出来的米酒,这个名头够响了吧。

  作者有话说:

  我回来更新啦,不好意思啊,让各位久等了,这几天在忙对象那头争遗产的事,别的事我插不上手,但二老名下那座山头还有荔枝树这些狗亲戚都想占为己有,那就不行了,山头怎么分我管不着,反正我对象也不回那边生活,不稀罕要,就是荔枝树不能留,那还是前两年我拿苗过去免费嫁接的(讨好丈母娘),一株苗三百,没收钱,便宜谁都不能便宜这帮缺大德的亲戚,什么玩意儿,欺负我对象一个人无依无靠就想明抢啊,气死我了,找人全剪了,剩下一个老树杈子给他们争,我没我对象那么好说话的,屁都不想留给那些畜生,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