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带着灵泉回村种药【完结番外】>第145章 金桂花藕粉

  藕田的鱼多到抓不完, 还有田螺。

  几个伯娘一边抓鱼摸螺,一边对李水琴羡慕道:“还是你家桃桃厉害,说承包鱼塘就承包, 还得了这么大一片藕田,你家的山头又养了那么多牛羊, 那一大群鹿太招人喜欢了, 村里人有几个之前是见过梅花鹿的啊,现在才知道梅花鹿长这样。”

  别人夸自己女儿, 李水琴当然高兴,嘴上却说:“一开始我也不同意, 三岭塘荒废了这么多年都没人敢承包, 她一小孩子,之前又没有养过鱼, 哪里懂啊, 雨季水涨上来, 堤坝撑不住塌了,鱼全跑掉, 到时候就有得她哭了, 她不听啊, 背着我偷偷去村委签承包合同, 我是又生气又担忧, 赔了可怎么办啊, 钱都打水漂。”

  “是啊,那道堤坝不牢固,以前就总塌, 你得让桃桃注意点, 最好是能建水泥的。”

  “水泥的不好弄, 旁边有耕地,谁会同意啊,我都头疼死了,下雨吧,怕堤坝被冲垮,不下雨吧,庄稼没水就得枯死,怎么都难。”

  “我看桃桃很有自己的主意,你就别跟着操心了,现在不挺好的嘛,到年底就能捞鱼,这些莲藕你们是打算卖啊还是做什么。”

  “桃桃说留一点做藕粉,剩下的卖掉。”

  藕粉不是本地特产,对一些没怎么离开过这片土地的村民来说是陌生东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听了好奇,问要怎么做,干什么用的,知道是吃的后又问什么时候做,她们要来看看。

  桃桃家总有很多新奇又好吃的东西,样子还漂亮,现在每逢节日村里人也会跟风做点心,就拿中秋的手工月饼来说,放以前都不可能,谁会做啊,都是到镇上买现成的,有时候觉得贵,还只买一块钱一个的那种,都不知道是什么馅儿,随便吃吃。

  “明天就做,你们多喊几个人上来帮忙,做好了给你们分点带回去。”

  村里关系好的人家都这样,包粽子、做糍粑、发糕、红糖米果的时候需要人手就会喊几个老姐妹来,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忙活,忙完了会给来帮忙的人送一份当做谢礼。

  这几个婶娘都是上屯的,家就在村路旁边,林地和水田跟乌桃家的挨得很近,其中有个婶娘土豆种得很好,以前经常往乌桃家送土豆,跟李水琴的关系很好,两个人有事没事就爱约一起去县城的寺庙上香。

  跟村里其他妇女比起来李水琴是最会待人接物的,但同样她也有很多农村妇女会有的小毛病,喜欢炫耀自己家的东西,喜欢说张家长李家短,不过她都是有分寸的,钱财不外露,说话也不会戳人家痛处,就是有时候忍不住跟人说自己家又养了什么,又种了什么,亲戚朋友又送了什么。

  这次全家人回村过中秋,侄子侄女从上海武汉带了很多特产,又说今年几乎每个节日都回来,每次都带那么多东西,说完这些又说起连翘和团团圆圆怎么怎么聪明,把家里人都说了个遍。

  乌桃习以为常,爸爸在的时候妈妈就喜欢跟他唠叨家长里短,爸爸总是很有耐心的听,偶尔附和两句,有回应,妈妈就很满足了。

  以前爸爸总跟她说妈妈就是脾气急了点,嘴巴厉害,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人很好的,村里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妈妈都会去,那些家里有小孩想上县城的学校要找关系,也会求到妈妈这里,她从不拒绝,哪怕曾经跟这家人有过矛盾,她也会帮忙,总说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

  妈妈嫁给了爸爸,就一直在村里生活,已经离不开这里了,让妈妈跟她到城市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但她知道那样的话妈妈会不开心。

  回乌家庄并不是因为非这里不可,她的使命可以在这片大地任何一个地方完成,回村只是因为这里是她从小到大的家,妈妈在这里,她要陪妈妈,她要保护这个养育了自己的女人。

  刚挖出来的莲藕重得很,李水琴想搬到岸边,自己又拖不动,乌桃可不敢让她干这些重活,抢过来说:“你和婶娘她们抓鱼就行了,这些我来弄。”

  李水琴以前有腰间盘突出,现在虽然没事了,但乌桃也不太让她干重活,尤其需要弯腰使劲的。

  连挖几天才把这一片藕挖完,留下三百斤做藕粉,剩下的被菜馆要走每天煨瓦罐汤卖给游客,特别受欢迎。

  做藕粉步骤很繁琐,要先把新鲜的莲藕洗干净去皮再磨成藕浆,还要洗浆、过滤、漂浆,跟做红薯粉差不多,最后沉淀出来的白色粉末就是藕粉,至少要四五天的功夫。

  晒干就可以装瓶密封保存,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开水一边冲一边搅动,直到干藕粉变得透明粘稠。

  藕粉是很好的养生滋补佳品,具有生津清热、养血益气和养胃健脾等功效,加上清香稠糯口感好,深受女性群体的喜爱,她们还喜欢往里添金桂花、坚果仁一类的东西,味道更丰富。

  那天有不少村民来乌桃家围观做藕粉,前期的几个制作步骤都是村民在乌桃的指点下帮忙做的,乌桃也跟她们说了手工藕粉在市场上一直都很受欢迎,如果家里有适合种藕的池塘,可以一边养鱼一边种藕,就算不卖,也可以留着自己家吃,左右都不亏。

  这批莲藕含淀粉挺高的,三百多斤莲藕出了将近四十斤藕粉,一般情况下一百斤莲藕最多也就是出六七斤粉,她家这批藕超出正常范围好多。

  这四十斤都还不够自家人吃,做出来的头天就消下去三分之一,乌桃还想着给哥哥姐姐带点回上海武汉,早知道消耗这么快她就不把剩下的莲藕卖给菜馆了,留着全做成藕粉。

  家里有晒干的金桂花,之前还收过一批做桂花红糖,花香浓郁,做桂花糕也好吃,放到藕粉里风味也是独特的,再加点大哥带回来的碧根果仁,放一勺山楂碎中和,藕粉的清甜混着果仁的酥脆,很好吃,李水琴每天都会让乌桃给自己调一碗,她不太会弄,不是水放多就是搅不起来。

  侄女和两个小外甥也爱吃,纯天然手工做的,洗莲藕那天三个小的也在父母的带领下有参与,特别有成就感,连翘还让爸妈单独装一小罐出来,她要带回去送给小伙伴。

  入秋后就是丰收,晚稻之前村民要挖草药、割石斛、摘灵芝、捕竹蜂,许多药材商紧盯这些产出,哪怕自己拿不到大头,也能捡漏弄个几十斤、百来斤回去,运气好还能捡一两样珍品当传家宝。

  很多病患的家属也在关注乌家庄的药材采收情况,大夫开了药方却没有药材来配,都在等。

  廿七姨婆的小医馆因天时地利人和,比外面的中医院更容易拿到药材,但也不是所有病都看,大部分还是得去大医院,原本术后能100%治愈的病因为药材的紧缺缩减到80~90%甚至更低的可能性,这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很残忍,尤其是那些身患绝症的人,他们本来是有希望活下去的。

  省城的中医院和两家壮医医院每天人满为患,都堵在导诊台问乌家庄的药材什么时候才有,护士解释到口干舌燥,现在还没有消息,她们也不知道,这不归她们管的啊。

  买不到票的也想方设法混进村子,能直接从村民手中买到草药最好,买不到就打算偷偷去药山拔,把钱留在那,也不算偷盗吧?

  巡逻的村民每天都能抓到几个这样的,也不废话,直接送镇上派出所,不是村民不近人情,而是这个口子就不能开,再说药材也不能胡乱吃啊,桃桃都说了有些药材是相克的,搞不好是要死人的。

  土特产店日常人就很多,现在更多,负责收银的阿妹忙得脚不沾地,只因店里有村民寄卖的少量石斛花、自家手工做的藕粉、煲汤用的药材包,就是当归红枣党参五指毛桃之类的,本地人都喜欢拿这些来煲汤。

  乌家庄的药膳被传的很离谱,所以想买煲汤药材的人也多,进不了村的就去淘宝店拼手速,买到什么都是幸运。

  今天李水琴从村里回来,家里没有酱醋盐了,她去买,进门就说:“人多的跟打仗一样。”

  乌桃在天井洗新坎的竹筒,打算中午做竹筒饭,她料到收药材这几天村委大院肯定乱得跟菜市场一样,就把任务交代给黄琼和莫慈萍,小妹乌榴也被她指派去监工了,她自己乐得在家里躲清闲。

  那些需要药材的普通人也很可怜,他们只是想找药救自己的亲人,但可怜归可怜,村民还是不能随便卖草药给他们,出了事谁负责不起。

  厨房的锅灶在蒸东西,李水琴把酱醋放进调料柜,问:“蒸什么东西啊,饭都还没有煮。”

  米在盆里泡着,配菜也都准备好了,混匀了直接装进洗干净的竹筒再加适量的清水就可以上锅蒸,柴火灶火力旺,很快就能蒸熟。

  “我蒸了冬瓜盅。”

  入秋前收了最后一批大冬瓜,和老南瓜一起堆在仓库,昨天送哥哥姐姐们去车站回来后她才找人拉走去卖,要不留着也是喂猪,猪都吃不了那么多,拉到工厂还能做冬瓜糖,这个去年也卖的挺好。

  剩下几筐小冬瓜,其实应该叫节瓜,有她小手臂那么长,将中间部分的瓜肉掏空,只留边缘大概一厘米左右的厚度,再放处理过的新鲜排骨,猪肉丸和挖出来的部分瓜肉,用冬瓜皮封口,上锅小火慢慢蒸,蒸汽和冬瓜肉的水分就是这道菜的精髓,纯粹的冬瓜汤,比用清水炖出来的好喝多了。

  就是有点费时间,乌桃早早就蒸上了。

  作者有话说:

  嗯,对,没错,她以后跟我在这边生活,以后要是想回城里就再说,反正父母都知道我们的事,就算我们不是恋人关系,也是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enenen我跟她是非常规恋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害怕审核因为我在作话的大胆发言就锁掉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