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靠摆摊逆袭成富豪【完结】>第31章 大伯沈玉林

  蒲伟彤送来的谢礼出乎异常的厚, 除了一些点心吃食和衣料之外,还有一个雕工精致的木匣。沈熙川原以为是金银玉器之类,然而当他打开才发现, 里面竟然是一根人参。

  沈熙川对药材补品一类并不了解, 但从那个雕工精致的木匣来看,这根人参的价格可能会远超他的想象。

  想到夏唯谨乃是夏家大少爷,见过的好东西自然不少。于是, 便将手里的木匣递给夏唯谨,自己则伸手将一块儿湖蓝色的布料拿了起来, 发现入手光滑如水,显然这块儿料子也并不便宜。

  夏唯谨被猛地塞了一个木匣过来不由得愣了一下,见沈熙川对着自己昂了昂下巴,也就顺势打开看了一眼。

  待看清里面是根老参, 且年头儿最起码在五十年以上以后, 心里也不禁有些惊讶。“你这是从哪儿救下的人?出手这般阔绰, 恐怕并非是一般人家。”

  说完,夏唯谨猛地想到自己也是沈熙川救下的,一时间不禁惊叹沈熙川这个人的运气的同时,心里又觉得有些好笑。

  沈熙川如此这般的把遇到和救下蒲伟彤的经过跟夏唯谨说了一遍,听到蒲伟彤竟然是因为一颗馄饨差点被噎死,脑海中想起之前他看到脆皮五花肉的模样,不禁有些无语。

  “我真的就是顺手而已, 没想到他竟然还会找上门,而且还送了这么厚的一份谢礼, 我看着心里都恐慌。”

  闻言, 夏唯谨不由得淡淡一笑。“其他的就先不说, 单就这根人参年头就不短了, 寻常若是去买,怕没有三四百两轻易买不下来。此人家庭背景应该非同一般,这种家庭出身的人,一般对礼仪都十分的看重。既然是救命的大恩,这答谢礼自然不能薄了。也就是在唐河,若是再舞阳或者上京,恐怕这谢礼还要重上几分。”

  夏唯谨的一席话听得沈熙川不由得咋舌,许是看出沈熙川对于这些礼品有些略微的不自在,于是,安慰道:“这答谢礼自然已经送来,你就安心收着便是。”

  “嗯,其他吃食点心倒还好说,就是这料子也太好了,这哪里像是咱们普通人家能够穿的起的。而且还有几块儿粉色,红色,这打眼儿一眼就是女人用的,咱们也用不上啊。”沈熙川一边说着,一边抖搂着手里几块儿绸缎,眉头都要拧成‘川’字了。

  “估计他们以为你们家里有女眷,所以才准备了这些。”

  看着沈熙川一脸嫌弃的模样,夏唯谨不由得有些好笑。正要再开口说话,只感觉眼前青光一闪肩膀上随之一重,只见沈熙川竟然拿着一块儿湖蓝色的素绉缎披在了他的身上。

  “这块儿料子跟你倒是蛮配的,再过阵子就要入冬过春节了,到时候添新衣的时候让裁缝铺给你裁一套出来。”

  夏唯谨侧头在自己的肩膀处看了一眼,心里感动的同时也不由得有些好笑。“这月落沙的料子轻薄,凉爽,裁夏衣最合适不过,冬衣的话还是棉布比较保暖。”

  将身上的布料拿下来,夏唯谨叠好正要重新放置回盒子里时,只听一边的沈熙川苦恼的问道:“你说这些东西我如果全部卖了的话,大概能卖多少钱?”

  听着沈熙川的话,夏唯谨顿时一愣。随着一阵剧痛从指尖传来,夏唯谨忙回过神将手指从木匣里抽出。屈指摩挲了一下被夹痛的指节,夏唯谨笑都不知道该怎么笑了。

  “怎,怎么想着卖了?”

  闻言,沈熙川左手环腰,右手拄着下巴,拧着眉头一脸无奈的说道:“除了吃食之外,这些东西哪里是咱们这些平头百姓能够穿戴的起的。与其放在盒子里发霉,不如拿去换点儿银子实在。我们还欠着钱掌柜两百两银子呢,拿这笔意外之财还债倒也合适。”

  ……

  蒲伟彤的到来激起了一圈儿小小的涟漪,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淅沥沥的秋雨下了两天之后,天也慢慢的放晴了。趁着下雨的时候,沈熙川让夏唯谨看铺子,自己则挑了个时间回了趟护林所。将长势颇好的白菜给捆扎好,顺便也拔了十多颗萝卜回来。只是在回来的途中,沈熙川遇到了从陶营子村返回镇上的沈玉林。

  不知道回村的时候,沈玉林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眉头紧锁,在面对沈熙川的问安时,只淡淡的应了一声,眼神有些复杂。

  沈熙川对沈家人都没什么好感,所以对于态度平淡的沈玉林,沈熙川秉持着他不开口,我也无话可说。两人就这么沉默了一路,就在即将进入县城的时候,沈玉林突然停了下来。见状,沈熙川也跟着停了下来。

  “你妹妹春宁要和赵家的小子定亲了。”

  闻言,沈熙川不由得一愣。诧异的同时,心里不禁觉得有些讽刺。“哦,那挺好的。”

  似乎是不满沈熙川敷衍的态度,沈玉林的眉头比方才皱的更深了,语气也比初开口时严厉了许多。“作为兄长,你就没什么可说的?”

  “嗯?那——祝她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沈熙川不明白沈玉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得顺着他的话往下接。

  沈熙川此言一出,沈玉林顿时勃然大怒。“咱们同赵家有仇你不是不知道,如今你的亲妹子要嫁给咱们家的仇人,你就是这般态度?!”

  沈玉林的声音猛然拔高,语气里的质问也让沈熙川不由得动了肝火。

  “那大伯觉得我应该是什么态度?早先的时候我也并不是没劝过她赵春华并非良配,可她也不听啊。即使如此,我又何必浪费口水。”

  “那可是你亲妹子?!”沈玉林怒道。

  看着怒火中烧的沈玉林,沈熙川冷笑一声:“大伯切莫忘了,我和他们一家已经断了亲。既然断了亲,他们家的事就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了。”

  见沈玉林怒目圆睁,沈熙川也不想再跟他浪费口舌,依旧态度恭敬的道了句别,推着车便要往铺子方向走去。然而,就在沈熙川转身之际,只听徐捕头的声音自旁边铺子传来。

  “沈老弟,这下雨天你推着车做什么去了?”

  听到徐捕头的话,沈熙川忙回过头来。在沈玉林诧异的目光中,走到了徐捕头面前。

  “先前住在村子的时候种的萝卜可以吃了,趁着下雨没事就回去拔了一些。徐捕头这会儿怎么在这里?可是衙门里没事了?”

  “嗐!现在衙门里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跑腿儿而已,这不刚走到这边避避雨。”徐捕头说完,抬眸看向几米开外的沈玉林。“哟,沈头儿,这是打哪儿来啊?”

  徐捕头的招呼声让沈玉林回过神来,往前走了两步,这才笑着回道:“哦,今日衙门没什么事,就回家一趟。”说着,沈玉林看了眼沈熙川,再次笑道:“竟不知徐捕头跟我这侄儿什么时候认识的?”

  沈玉林和徐捕头都在衙门当值,但所司各有不同。沈玉林为皂班的头儿,日常负责在知县升堂审案时站班、行刑。而徐捕头则是壮班的头儿,平日里负责跑腿送件报消息。另有一张捕头为快班的头儿,寻常负责侦查破案,缉拿盗匪,押解囚犯。

  三人虽没有高低之分,但因徐捕头接触的面儿比两人要广,‘收入’也最为丰厚。因为徐捕头的外快比较多,加上为人大方不抠唆,在衙门里人缘远比沈玉林要好得多。正是如此,沈玉林最是看不惯徐捕头,两人一直也算是面和心不和。

  “哎哟,那我和沈老弟认识可有一段时间了。”说罢,徐捕头也不再理会沈玉林,侧头和沈熙川说道:“好几日没去你那边了,等下我去衙门回了话就没什么事儿了。等下我去喊上老钱,咱们几个好好说说话。”

  “那感情好,我回去就备上酒菜,等着徐捕头和钱掌柜大驾。”

  徐捕头笑着拍了一下沈熙川的肩膀,而后招呼了一声茶铺子里坐着的手下,跟两人说道:“我这便回去交差事了,沈头儿可要一起?”

  沈玉林闻言,客套道:“我等下还有些私事去办,就不和你一路了。”

  徐捕头见状也不勉强,让手下给自己拿好佩刀,一行六人浩浩荡荡的往县衙走去。

  待徐捕头走远之后,沈玉林这才转头看着沈熙川,问道:“二小子何时与徐春涛相识的?看他刚才与你说话,你跟他好像还挺熟的。”

  沈熙川并不知道沈玉林与徐捕头两人之间的有什么嫌隙,听他问起,便大方的点了点头。“确实有一段时间了,我分家出来之后,并无糊口的营生。后来能在灵恩寺摆摊儿,还是多亏了徐捕头他们的照顾。”

  “大伯可还有事吩咐么?若是无事,我就先回去了。等下徐捕头他们要过去吃酒,我要回去准备酒菜了。”

  沈玉林哪里听不出沈熙川话里的意思,只觉得一张老脸犹如被人抽了一记耳光。虽然心里已然气得想要吐血,但沈玉林却什么话都说不出,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沈熙川推着架子车大步离去。

  待沈熙川回到凌空街时,远远的就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了铺子旁边。待沈熙川将架子车从偏门处推进去,果然便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问道:“沈老板什么时候能回来?这烤鸡非得等他回来才能开么?我后日就要启程回上京了?这烤鸡能否让沈老板帮我多弄几只,我在路上的时候也能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