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冷面帝王的娇宠小世子>第73章 师兄弟

  沈清尘问道:“诸位刚刚是在谈论些什么?竟如此投入,可否告知在下?”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没人说话。总不能跟沈清尘说我们在说你的小师侄吧。

  还是江既明站了出来道:“昨日乙班夫子留下了一道考题,让我们以《望终南余雪》①为题做一首诗,大家正在讨论谁的诗更好。”

  沈清尘道:“原来如此,那讨论了那么久,诸位心中可有了答案?”

  李蔚没想到江既明能有如此机智想出这么个理由。连忙道:“我们皆以为以刘兄和江兄之作为最佳。”

  江既明跟刘瑾之是当初跟沈清尘一同来拜师的学子,虽说最后是沈清尘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徐老太傅的关门弟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两人并无真才实学。

  沈清尘跟他们两人既是朋友又是对手,自是清楚这两人才学不凡。此时一听李蔚的话顿时来了兴趣,道:“不知在下可否一观二位佳作?”

  大家既是同窗,那相互交流文章也是常事,江既明跟刘瑾之将自己的诗作交给沈清尘。

  沈清尘接过一观,顿时赞叹道:“确实不凡,立意新颖,不落窠臼。”

  刘瑾之道:“沈师兄谬赞了,不过班门弄斧之作罢了。”

  江既明道:“昨日沈师兄被徐老先生叫走了,难得今日沈师兄有空。不如沈师兄也以此为题赋诗一首,也让我等学习一番。”

  沈清尘看过去,就看到了江既明眼中的挑衅之色,不由得心中好笑。他们三人一同拜师,最后却是沈清尘得以拜入徐老太傅门下。江既明跟刘瑾之心中自然有不服气,这一年多以来两人没少找沈清尘比试,但大都是沈清尘胜出。

  三人之中,就以江既明的性子最不服输,这一年多下来,连刘瑾之都拜服在沈清尘的文采之下,偏偏江既明是越挫越勇,逮到机会就要与沈清尘比试一番。

  沈清尘对此倒也不排斥,他知道江既明此举并无恶意,再加上三人无论是年纪、家世亦或是才干都十分相当,这么久相处下来三人早已成为了好友。

  刘瑾之与沈清尘无奈的对视了一眼,心知是江既明的老毛病又犯了。

  其他的学子不知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也起哄着让沈清尘赋诗一首,自沈清尘拜师以来,他都是跟着徐老先生学习,他们也想看看对方进步到了何种程度。

  盛情难却,眼看推辞不过,沈清尘只得无奈道:“既如此,那在下就献丑了。”

  他走到一处空闲的桌旁,提笔写下一首诗作,众人围上去看,李蔚念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②。”

  沈清尘停笔,刘瑾之小心翼翼的将纸张拿起来,看着上面的诗作赞叹道:“沈师兄之才果然非我等所能及也,这首诗形神兼备,蕴藉有味,当评为首位。”

  其他人也是赞叹附和。就算是江既明也没什么话说。不由得在心里暗叹,难怪徐老太傅会选中沈清尘为弟子,他的才学造诣确实在他们二人之上。

  沈清尘身后的宁书珩细细品味着这四句诗,开口道:“小师叔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含蓄而又不失精炼,真真是上好的佳作。”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沈清尘的诗作上,听到宁书珩的话颇为讶异。

  沈清尘惊讶道:“佑宁既然已经开始学诗了吗?”要知道就算是他也是九岁才开始学诗的,宁书珩不过才七岁竟然已经开始涉及了。

  宁书珩摇了摇头道:“只是刚刚涉及罢了,会一点品析,若是让我现在作诗,怕是会惹大家笑话。”

  沈清尘微微一笑道:“佑宁何必妄自菲薄,以你目前的年岁能够看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我在你这个年纪还不如你呢。”

  宁书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一旁的刘瑾之忍不住问道:“沈师兄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位小公子?”

  沈清尘略有懊恼道:“是我失礼了,这位是徐老先生的外孙,宁氏书珩,以后也会跟大家一同学习。”

  他又对宁书珩道:“佑宁,这些都是我们书院的学子,也算是你的师叔,平时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他们。”

  他这话一出,江既明立刻道:“别别别,叫什么师叔啊,都把我们叫老了,我们可不想跟某人一样明明年纪不大辈分却老得像七老八十一样。小书珩,你还是叫我们师兄吧,反正大家日后也是同窗,叫师兄才最合适。”

  其他人也是暗暗点头,他们当中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五岁,哪想被人叫得那么老啊。

  沈清尘知道江既明这是在挖苦他,也不恼,对宁书珩道:“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书院里的规矩没有那么严格。”

  宁书珩颔首,对众人行礼道:“见过各位师兄。”

  李蔚窜到他面前,高兴道:“这下好了,我们有了这么一个聪敏瑞秀的小师弟,还是徐老先生的外孙,说出去都要被别人羡慕死了。”

  清河书院有规矩,凡是入院学子年纪不得小于十岁,而且还得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所以宁书珩确实是清河书院内年纪最小的孩子。

  江既明白了李蔚一眼道:“没出息。”

  不过他话虽这么说,但还是从腰间解下一块碧玉翡翠递给宁书珩道:“小师弟,初次见面,这就当做我送给你的见面礼了。”

  这块翡翠雕刻成了一只跳跃的鲤鱼,玉质通透,成色极好,一看就知道价值贵重。

  李蔚调笑道:“江兄,你还说我呢,我记得这块玉可是你最喜欢的,平时我们想摸一下都不行呢,就这么给小师弟了?”

  江既明有些不自在道:“好玉自然要配君子,我与小师弟有缘,区区一块玉佩算什么?”

  李蔚说得没错,那块玉是他的父亲送给他的生辰礼,特意雕刻成了鲤鱼的形状,寓意着鲤鱼跃龙门。江既明平日里珍惜得很,他毫不犹豫的把玉送给宁书珩,可见是真的喜爱这个小师弟的。

  注释:①《望终南余雪》: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科举考题

  ②被录取的诗人祖咏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