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缘是在县城高考,要在这边住宿,不过一切都有老师安排,环境是很好的。

  再加上李泽缘情况特殊,老师都很照顾他的心态,他想出来跟朱武见面,就能自由出来,等李元来了,他也跑出来见面,倒是很放松。

  “我跟武哥约好了,只要我能过本科线,我们就在一起。”

  “如果我能过一本线,嘿嘿嘿。”

  李泽缘兴奋的不行,又跑过来找李元打听消息,“元元,你当年成绩怎么样?”

  “一般。 ”李元想了想说,“比我考的好的比比皆是。”

  “那我不知道能不能比得过你哎。”李泽缘搓着手,还是兴奋的不行。

  他出来的时间不能太长,很快就回去了。

  等考完试,李泽缘要疯玩,李元和齐长青就也跟着玩了几天。

  差不多夏天最热的时候,成绩出来了。

  李泽缘过了一本线一分,特地打电话告诉李元,兴奋地一直尖叫。

  李元也很高兴,给提供了旅游路线,就是去他大学那边,正好可以去大学城玩,参观参观几个不错的学校。齐长青也专门安排了公司的人帮着招待,反正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

  天热得不行,李元很少去田里忙活,都是在大房子里吹空调。

  不过早晨或者晚上稍微凉快点的时候,小五叔和许锦棉倒是经常出去。

  这天小五叔回来说了个消息,“你四叔家的小堂哥马上要结婚,找我借钱,我没借,找你借钱的话,你也别借。”

  “知道了。”李元点头。

  自从知道二伯家的大堂哥出事,四叔背地里做的那些事情之后,李元就对四叔一家敬而远之了。

  不过小堂哥结婚,李元还是过去一趟,上了礼钱,露了面就走了。

  从四叔这边出来,刚好遇上等在外面的李不群。

  李不群还是那副模样,严肃着一张脸,看李元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的样子。

  “你四叔拉了不少饥荒,找我借钱,我手头拿不出来,你先拿三万送过去。”李不群说。

  “三万?没有。”李元回了句,不再听李不群说话。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李不群智商有限,也不知道他到底算聪明还是算蠢笨,就四叔那样的人,完完全全地靠不住,李不群但凡是有点脑子,就应该知道,他即便是四叔的亲兄弟,或许有时候都比不上几百块钱亲近。

  夏天一过,李元就忙了起来。

  课题接近收尾,课题研究、数据收集,甚至是去年修建的大棚归属问题,还有靠山村这边技术员的活计,李元要选几个人交代下去,他以后不会再常驻靠山村了。

  课题无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

  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因为展开的几个项目去的比预想中更好的结果,而让许锦棉拿了不少奖,等课题结束,最终报告总结完毕,许锦棉就已经光芒万丈了,连带着李元这个头号学生都跟着沾了不少光。

  什么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天之骄子,各种各样好听的话纷至沓来,简直要把李元淹没。

  他像是成了大功臣一样,走到哪儿,都有人冲着许锦棉的面子来讨好他,一边讨好他,一边拐弯抹角的打听许锦棉,他像是许锦棉身边最闪耀的附属品,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他只是附属品而已。

  但,李元已经很满足。

  离开靠山村,结束这番历练,再开展新的人生。

  这已经足够精彩纷呈。

  有人觉得李元会嫉妒许锦棉,会自卑,会精神不正常,会变的偏激,会像神经病一样觊觎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李元没有。

  “很多人都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我,觉得我就是被老师点化的丑小鸭,哪怕是包装的再好,我的本质也只是丑小鸭而已。”李元躺在沙发上,隔着透明的玻璃看天上的繁星点点,“阿青,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别人说的可能都是对的。你想想啊,我就是靠山村土生土长的丑小鸭,我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就是那点东西,睁眼田地闭眼田地,哪怕是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我学到的,也只是白纸黑字而已。”

  其实李元跟当初的小五叔比起来,没什么区别。

  一样不知道城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齐长青这样的人,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理解不了齐长青竟然住那么大的房子,也理解不了他为什么家里需要那么多人伺候,还有那么多家庭教师,还要学那么多东西,他甚至是都理解不了齐长青为什么有那么多钱。

  两个人,就仿佛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想着等毕业了,去工厂车间找记录数据的那种工作,一个月给我两千五左右我就能很满足。因为靠山村这边,不出苦力,轻轻松松的工作,两千五就特别高了。”

  “我上大学只是想体验一下普通人的生活。”齐长青说,“原本我爸妈是想安排我出国念大学,我当时已经答应了,后来好像恍惚间做了个梦,突然改变主意。”

  之所以选农业大学,也不是因为专业什么的,只是因为距离公司近,仅此而已。

  不过上了大学之后,第一天,他的目标就变了。

  “我就想,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看的人。我见过的人那么多,从未心动过……”齐长青攥着李元的手,举起来,看两个人十指相扣。

  李元摸了下自己的脸,“大概我长得真的很特别。”

  “那也说不定。或许我们上辈子就有渊源呢。”

  “也是。”

  “那下辈子呢?”

  “希望还能相遇。不分贫富贵贱,希望你一看到我,就能再次心动。”

  *

  李元两个小弟弟两岁的时候,终于让小狐狸喜欢上了他们。

  小狐狸正是宣布要跟两个小弟弟住在一起,李元晚上再也不用陪着小狐狸睡觉,可以跟齐长青一起过二人世界了。

  当初在市区盘的铺子 ,因为地里位置足够好,生意一直都很不错,现在齐长青和李元一起把两边的铺子都买了下来,一起装修之后,扩大规模,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酒店了。

  这天李元来找郑叔郑婶,商量回村的事儿。

  “四叔家的小堂哥又生了一个,是个男孩,这回是健康的说是要摆酒,叫咱们都回去看看。”李元解释道,“正好也带弟弟们回村几天……”

  “行。”郑婶赶忙开始收拾行李。

  这两年郑婶除了帮着看店,也没闲着,学了驾照,会开车了,有时候李元和齐长青出差忙,许锦棉和小五叔住在同一个小区,不过俩人厨艺也就那样,都是郑婶做好了饭顺便给送过去。

  郑叔没学驾照,这边距离市图书馆近,就经常借书看,两年功夫愣是考了好几个证,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高级技术工,反正也成了文化人,变化挺大。

  收拾好东西,酒店那边,安排好经理值班,这边李元、齐长青,许锦棉、小五叔,还有郑叔郑婶,连带着两个弟弟,一块儿回村。

  车上,齐长青打开音乐,放的是苗杏的歌。

  许锦棉就道:“你苗杏姐生了个女儿,夫家那边不太高兴,不过也帮着她复出了,这两年混的还算不错。”

  “上年我小堂哥生了个不太好的儿子。”李元说起四叔家小堂哥的事儿来。

  按理说,四叔家的大女儿就在医院上班,二女儿后来也弄去医院,小堂哥结婚之后就借钱在城里买了房子,距离大堂姐不算远,媳妇怀孕之后,产检什么的按理说不应该出差错。

  退一万步讲,小堂哥也是读过书的,小堂嫂据说也是上过大学的,按理说产检之类的应该很重视才对。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出生了,脑子不太好,是个脑瘫。

  头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四叔特地托人,没给上户口,也没摆酒,甚至是只告诉了几个亲近的人,别的人都不知道。就李元,也还是听别人说了才知道。

  现在,又生了第二个,是健康的,这才摆酒。

  回了村,现在村子变化已经很大了。

  铁路开通,村里人出去方便了,再也不用靠牛车或者摩托车了。

  而各个项目延续到现在,各个流程也都已经很成熟,无论是蔬菜还是庄稼,都有条不紊的种植、出货,虽然偶尔的也会有一些贪心不足的闹腾,但总体来说,发展十分顺利。

  靠山村现在变化是有一些,不过大部分地方,还是跟以前一样。

  李元的大房子还留着,随时回来随时都能住,是村长安排人看着的,坚决不让李不群和李晶莹住进来。

  今年李晶莹又相亲找到个对象,而且已经结婚了,结婚的时候都没通知李元,还是村里人看到李元没回来,这才问起来,又给李元打电话,这才知道李元竟然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

  反正李晶莹这边没跟李元说,李元也就真的没回来。

  不过这次回村,李晶莹肚子大了,倒是特地出来见李元,也没别的意思,“爸妈年纪大了,这两年田里的活都干不好,种菜品质也不行,根本赚不了几个钱。元元,听说你在城里都买房了,怎么就没想想爸妈。”

  “小时候你半夜咳嗽,大家都跟着睡不着觉,爸还给你倒糖水喝。”

  “呵,家里种菜不是挺好的,钱也赚到手了,你还想怎么样?”李元很好笑地看着李晶莹,“我小时候连续咳嗽一星期,晚上咳嗽的睡不着觉,你抱怨说我动静太大,叫爸打我。我半夜突然发高烧,爸给我倒了一碗糖水,你记到现在。你就只是一场小感冒,就是流鼻涕,爸都得送你去医院看看……”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李元都懒得掰扯,也就是李晶莹,每回见面都是来来回回的那几句话。

  李元拿了些东西,直接扔到李不群这边门口,门都没进去。

  小堂哥那边摆酒,也只是过去一趟,孩子都没见,李元直接走了,回大房子休息。

  倒是晚上小五叔回来,说:“以后估计不会有事了。老大家里一个,老二家里一个,老三家里是好几个,老四家里一个,可以了。”

  大伯娘没了,二伯家的大堂哥没了,李不群那边,李晶莹怀了两个孩子都没留住,四叔家里有个脑瘫的孩子,都有灾,说是意外也好,巧合也罢,到底是当年这几个兄弟亏欠了小五叔的。

  这事儿,谁也说不上,或许只是巧合而已。

  已经很晚了,两个弟弟在猜拳,三局两胜,赢的可以搂着小狐狸睡觉。

  红豆在客厅里转圈,他们难得回来一趟,也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