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边山寒[种田]>第71章

  凉风至, 白露生,寒蝉鸣,转眼立秋就过去了半个月。这个时节的并州毒日头应该还很厉害, 边城已经开始凉爽起来。

  自从林潭带兵离开营地, 李青文便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刘家兄弟每日去地里,他们发觉有些高粱穗子已经干了,招来许多鸟儿啄,便用镰刀割下来。

  这样的还不少,一个半天能背回来好几个篓子, 这些高粱穗子明显比别的小, 颜色也稍微浅淡一些。

  为了不日日惦记江淙他们,李青文也背上了篓子下地,把这些先熟的高粱弄回来。

  有些人对这些小穗子可惜,李青文不这样认为, 早熟有早熟的好, 尤其是在边城这种地方,不管庄稼长的多么好, 多么茂盛,要是一场霜雪下来, 全部冻死, 还不如这种产量少但早熟的。

  能进仓库的粮食才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他这样想, 特意还把这些早下来的高粱单独搓粒子, 准备留种。

  李茂群和刘家兄弟也觉得有道理, 边城和杨顺村不一样, 这里就算少产点, 但地多, 粮食的收成也很惊人。

  刘家兄弟的地挨着郭大永他们的, 去看地的时候,不免会瞧见他们的。

  可能是今年一直忙着挣钱了,他们的地没咋好好收拾,杂草多,有的都到腰那里了。

  李茂群他们顺道看到草给拔了,一走一过,每个人薅了一大抱的草。

  郭大永他们原本正在给流犯盖房子,看到李青文他们回来,纷纷问江淙的事情,李青文强做镇定的说了两句。

  他们中有人一直盯着刘家兄弟抱着的草,问他们地收拾的恁干净,咋还有这么多草。

  刘老大说是在你们地拔的,郭大永听了微微叹气,他也知道,这一年没咋在地里用心。

  同样都是今年春天开荒的,刘家兄弟俩的庄稼比他们的高出不少。

  不管咋遗憾,人终究只有两只手,能干这个就做不了那个,想从流犯手里赚钱,就得把地扔一扔。

  想到兜里的银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干活。

  周丰年本来就是来边城避祸的,能混一天是一天,林潭离开后,营地的事情暂时交到他手里,他的两个侍卫倒是忙起来了。

  普句人现身在几百里开外的森林,离营地说近也近,说远也远,得加紧防御。每天都有几十名官兵骑马在营地周遭侦查,其他流犯也听说了,惴惴不安。

  李青文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守着周丰年身边,这样就能最快的知道消息,但他还是忍下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杨树村村民,一样眉头紧锁。

  今天开春和入夏时,雨水很足,庄稼长势喜人,有人说是难得的丰收年。

  才说完,之后就只下过两场将将能打湿头发丝的雨。

  庄稼后继乏力,豆子和谷子顶破大天能收个六成,高粱好些,大概能得七八成。

  明明粮食歉收,官府却不上报灾情,今年的税粮和往年一样,这让各个村子的百姓睡不着觉了。

  李茂贤和李青宏还没到家时,在拢北城到范阳城的路上,就看到路边的庄稼有些旱,到了拢北城,卖东西时候,听到不少人说今年收成不行,他们心里就觉得不妙。

  卖完东西,把银子和信分别托付商队送去京城,父子俩往回走,沿路听到了许多庄户人抱怨,李茂贤途中多次下车,去田里挖了点土,厚厚的一层都是干的。

  果然,回到家后,发现村子的地里也是旱的。

  姜氏生了个丫头,陈氏十分高兴,家里的小子孩儿太多了,可算是来了闺女。

  李茂贤和李青宏回来后,家里一下热闹起来,爷俩把边城的事情讲了,陈氏和姜氏听的津津有味。

  她们只遗憾自己不是男人,要不然也要去看看,瞧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树,那么多的草还有那么多的兔子。

  一家人团聚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歉收的阴云一直笼罩在头上。

  李茂贤到家后看到了好几封信,李青卓从京城送回来报平安的,有程年明给他的回信,信中说收到了甜高粱种子,今年种完再来信细说,以及家中的种种事情,自然是报喜不报忧。

  秦林的信最厚,看完后,李茂贤一直皱着眉头。

  离县那边旱情更重些,秦林他们从京城回去后,已经在筹集赈灾的粮食,他在心中叮嘱李茂贤多准备些存粮。

  李茂贤和李青瑞再去县城时,米铺的价格已经涨了。李青瑞只给媳妇买了些补身子的,父子俩回家。

  刚到村子,李茂贤就被李本善和郭大全他们拉走,一堆人商量税粮的事情。

  今年有灾还要照常交钱交粮食,交上去,剩下的可就不够一家人吃饭了。不交,官府怕是要来拿人……

  正商量着,张氏跑来了,问李茂贤,为啥郭大全他们家都收到了钱,李茂群却啥也没往回拿,是他不认自己这个娘了,还是银子被谁昧下了。

  那怀疑的眼神,就好像李茂贤故意把李茂群赚的钱藏起来不给她一样。

  这个弟媳妇把他们老李家的脸算是全丢没了,李本善气的要死,当着张氏的面把门关上。

  张氏就在外头大骂李茂群不孝,亲娘不要,每年就扔那么点钱和粮食。

  村里人听了撇嘴,一年给这么多还不满意,还要吃人肉,喝人血?

  村子这边愁云惨淡,边城这边也不遑多让。

  等待是最煎熬,在这种煎熬中,李青文盯着的野草慢慢黄了叶子,一阵湿了地皮的小雨过后,田地里的高粱叶子变了颜色,天气骤然冷下来。

  实在是等不下去了。

  这天一大早,李请文没惊动任何人,换上皮袍,带上提前做好的干粮,骑着甜枣到营地大门口,却被官兵拦住了。

  非常时刻,所有人不得随意离开,如果有要紧事,要周丰年亲自下令放行。

  知道这个时候找周丰年定然也出不去,李青文无精打采的往回走,周瑶站在路边看他,“就快要秋收了,本来人就不多,你还想偷偷跑?”

  周瑶把李青文押回来,李茂群还不知道他出去被拦,和刘家兄弟正在埋头磨镰刀。

  李青文默默的把麻袋拿出来晾晒,有漏洞的挑出来打上补丁。

  过了一会儿,去门口打探消息的马永江也蔫头耷拉脑袋的回来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嘟囔道:“我昨天做梦,明明梦到他们回来了……”

  周瑶看了他一眼,心里想,要是做梦管用的话,现在所有人保准都在炕上……

  但这话这个时候显然并能说出口,要不然这几个人心更乱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李青文等人立刻起身,放下手里的活,飞快的向门口跑去。

  他们还没跑到地方,就看到官兵们拉开了弓箭,对着外面射了出去,同时敲响了示警的鼓声。

  敌人来了?!

  营地里立刻乱成了一锅粥,很多人跑回去收拾东西就要逃!

  李青文的心如同掉进了冰窟窿,从里凉到外,如果敌人都打到了这里,那江淙他们……

  就在大家把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外面的马匹远远的停下来,马上的人一边喊着“别动手”,一边往下脱衣服。

  听到他们的喊话声,第二茬的箭雨便停了下来。

  待周丰年带人出城门时,外面的十几个人已经脱的只剩下一层里衣。

  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不算暖和了,一阵凉风吹过,一堆人如鸡崽子般抖了抖。

  周丰年骑着马围着他们转了好几圈,好整以暇的瞧着这些人。

  看着远处闪烁的寒星,老孙终于忍不住了,苦着脸道:“大、大人,能不能先让里面的人把弓箭放下……”

  营地里的人此时也发觉不对,看到周从信挥手后,将弓箭撂下。

  见状,李青风立刻把地上的衣袍往身上套。

  周丰年都气笑了,“刚才差点被扎成刺猬,现在还敢穿这些乱七八糟的衣服?”

  李青风咧嘴道:“这可是好皮子,蒋大哥说京城能卖二十多两银子哩。”

  营地门口全是持着兵刃的官兵,李青文无法靠近,远远的看着周丰年好像和外头的人说话,又听前头的官兵说不是敌人,他的心飘飘忽忽的往下落。

  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周丰年终于带着那些人往回走,李青文的个头现在吃了亏,他垫脚想要看,越是啥也看不到。

  忽然他听到一声“仔儿”,李青文身子一颤,眼睛就湿了。

  李青风穿着普句士兵的衣裳,挤出人群,看到李青文,还在那没心没肺的笑呢。

  李青文握着拳头跑上去,到底还是卸去了力道,打了他肩头一下,“小四哥,你可回来了,其他人呢?”

  “我们十几个人先回来了,怕你们担心,特意送信。”李青风还跟弟弟显摆他的新衣服,“江大哥他们跟着林将军在后头。”

  “可有人受伤?”马永江挤过来,急切的问道。

  “没有。”李青风回应的十分痛快。

  “咋没有,我就受伤了!”张玉海把自己划了一道口子的手背伸过来,“跑的时候被树杈子给刮了。”

  伤口不小,但已经结疤了,在日夜担心他们丢了性命的人眼中,这连屁都算不上,还有人道,“咋没把你命根子给刮掉呢。”

  嘴上骂的凶的,都是之前最担心的,被骂的人也丝毫不在意,挠着头笑。总算是平安回来了。

  老孙和官兵正在向周丰年禀告,听说林潭他们不日就能回来,周丰年总算是松口气,看守营地这也是个苦差事,他不爱做。

  其他流民也都长长的出口气,要真是敌人打过来,他们两条腿可跑不过四条腿,被抓都算是好的,万一碰到暴虐成性的,怕是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把老孙丢下,李青风等人被拥着回到住处,马永江问他们怎么穿成这样。

  “……他们人很多,把山头给包住了,天上还有个扁毛畜生盯着我们,不好逃,就卖了破绽,引他们人来抓。”齐敏道:“我们把他们落单的给逮住,扒了他们的衣服换上,混进了普句士兵里面。”

  听着他这轻描淡写的说辞,李青文心都颤个不停,问道:“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跟着普句士兵在山上转圈寻我们自己!”提到这个,李青风就高兴的不得了,“我们还跟着普句士兵学了好几句话。”

  说着,把叽里咕噜的念了两句,大概就是“人呢、不要放跑他们”之类的话。

  李青文并不觉得哪里好玩,狠狠的捏了一把汗。

  马永江听的脸色都变了,“你这次可是替我遭了殃……早知道,我该自己去的。”

  “蒋大哥说,还好你这次没去,要不就得坏事。”李青风无情开口道:“他说你一惊一乍,容易露馅。”

  马永江脸皮皱的像是晒了几个月的橘子,平心而论,若是他遇到那种险境,可能真的吓掉三魂。

  “唉,别提了,有惊无险,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

  林潭带兵赶到后,江淙立刻让老孙带着李青风他们去到后方,以防双方开战后被殃及。

  李青风他们只知道林潭和普句人动了手,好像并没有什么伤亡,他们就被催着回来报平安。

  说了半天话,老孙才回来,赶紧吆喝人把衣服换了。他们这次也是大意了,光想着早点回来,却没料到被误认成敌人,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被自己人射死,那可真是千古奇冤了。

  他们这次鲁莽的行为给营地造成了慌乱,好再没出事,要不他们怕是得挨罚。

  李青风不咋情愿,但还是脱了下来,让李青文好好收着,这东西可以换银子。他的可是从一个普句士兵头领身上扒下来的,比别人的都值钱。

  钱不钱的,李青文都不会去想了,人好好的回来他就谢天谢地。

  好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想着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结果半夜起了狂风,生生的把窗户给吹开了,大家惊醒,缩着膀子关窗户,回来发觉炕冰凉。

  一夜变凉。

  早起的人打了好几个喷嚏,饭都没吃,穿上衣服往地里跑。

  李茂群和刘家哥俩一个个的掰着高粱穗子看,又把掉在地上的豆荚捡起来,看看里面的豆子,大部分都长成了。

  河边的水稻就不太好,再冷可能就被冻死了。

  李青文和周瑶等人先把药圃里的药材能摘的先摘了,摘回来之后还不算完,该晾的晾,该洗的洗,还得各种炮制。

  这样的天气没法在外面晾晒,都得在屋里阴干,他们把马厩都给占用了,反正空着也是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