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穿越明朝当县令>第43章 牡丹节一

  光阴似箭, 过了正月彭县与蒙阳就开始全心全意准备第一届牡丹节的事宜。

  转瞬就到了四月,彭县牡丹节正式开幕了。

  彭县人民已经好久都没这么喜庆过了, 刚开始县里发通告说要开牡丹节他们还以为是个笑话。据宋朝已过百年,彭县牡丹早已风光不再,别说彭县, 整个四川布政司在元末明初这些年都比较衰颓。

  毕竟“天下未乱蜀先乱”,割据占领天府之国的好处太大, 将近百年前明玉珍还在这里建了大夏国, 朱元璋废了好大力气才打下来。直到开国后“湖广填四川”的政策持续了一段时间, 蜀地才渐渐恢复元气,但也比不过其他地方。所以彭县人一听要吸引全国人来本地赏牡丹,都表示不屑一顾。

  尤其是彭县商户,本身之前与易县令闹得就挺不愉快的, 这次易县令号召他们一起准备,一个个都不为所动。

  易县令本身算盘打的啪啪响,虽然他跟本地乡绅富户不慕, 但毕竟都是自家人,与蒙阳合作都是权宜之计, 大头还是要留给彭县,于是鼓动众人积极加入到筹备之中。

  奈何队友太猪, 易县令怎样都带不动,有几个还派人散播谣言唱衰此次活动,大家都冷眼嘲笑。

  “笑吧!你们尽管笑!到时候蒙阳商人吃肉你们连汤都喝不上就知道来求我了!”易县令满脸狰狞,从温文书生变身钮钴禄·易, 在小本本上给他们狠狠记了一笔!

  这一次牡丹节从十号开始,二十号结束,总共十天,这是招集了一批老花匠共同算出来的结果。现代的牡丹节一般要办一个月,但此时没有那么高的技术,这十天可以说是全城牡丹最艳丽的时期,所有大型活动也都集中在这几日。

  据粗略统计,这十天彭县差不多共要接待两万名游客,是县内人口的两倍还要多,这在彭县商户都拒不合作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好在有温瑜帮忙。

  早就知晓这种情况,温瑜许久之前就派人在彭县郊区修建了一批临时住所。这些住所全部用水泥搭建,有的是现代三层楼的样式,也有独栋独院的别墅,周边还修了围墙,仿佛就是现代的小区。

  当然小区内绿化也少不了,温瑜向周边花匠要了一些便宜生命力又相对顽强的牡丹苗,整个小区也可以说是一所简易的牡丹园。

  因为这片地被蒙阳商人买下,为了奉承温瑜,命名权就交到他手里。温瑜也不犹豫,直接起名“兰亭雅苑一号”。

  这也是温瑜的打算,这一个小区必定是不够住,彭县又容不下这么多人,有一号自然有二号三号,至于二号三号在哪儿?这还用问吗,反正蒙阳离彭县这么近,相信不少人回选择蒙阳落脚的。

  临近牡丹节,提前来彭县游客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此时大小商户们才反应过来,似乎……易县令这牡丹节办成了?于是纷纷派人去衙门打听,易县令一脸疲惫,等你们准备黄花菜都要凉了。

  这些天蒙阳早已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他索性破罐子破摔,从蒙阳县衙借来五十人当安保。终究是自己治下子民,易县令还是不忍他们错过这个商机,而且看样子这次牡丹节来的人不止两万,他们不做准备,游客也难以尽兴,于是将自己和温瑜商量好的方案派发给众人。

  终于,牡丹节正式开幕了。

  这次牡丹节由于宣传到位,来的不止是蜀地人,天南海北不少爱凑热闹的文人雅士被吸引过来。

  比如唐寅,十四岁的他就在父母、弟弟的陪伴下不远万里来这里赏牡丹。

  说来也巧,他的父亲唐广德本是苏州府里一个小商人,有位挚友前些年举家搬到彭县。前段时间那位朋友给他寄信,说在彭县里看到一物名叫水泥,经此物修筑的房屋坚固不说,还水火不侵,觉得有大商机,就叫唐广德来看看。

  要是从前,谨小慎微的唐广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的。不过随着长子的逐渐长大,才华开始崭露头角,唐广德一边高兴的同时,又一边忧愁自己家底有限,怕孩子今后走访名师或者在官场上因为缺少银钱而施展不开,遂决定去彭县考察一番。

  原本这次唐广德是去做正事,打算独自前往,谁知被唐寅唐申两兄弟知道。这两人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又爱凑热闹。早就听说彭县要举办牡丹节,不少文人雅客都要前去一观,于是撒泼卖萌求父亲带着他们一同去。

  唐广德本身就不是严父,不然也叫不出唐寅那种洒脱不羁的孩子,被磨得受不了转身求助妻子丘氏。

  结果发现丘氏正在苏州城里大采购,买些时兴的衣服以防到了蜀地被人比下去,看到唐广德指责的眼神,她不屑的努努嘴:“反正老爷最后也肯定受不住我儿的祈求,我倒不如早点准备全家一起去。”

  唐广德遂无奈点头,临行前约法三章,警告唐寅唐申两兄弟到了牡丹节不许胡闹,要紧跟爹娘的脚步,尤其是八岁的唐申,“小心人多叫拍花子的把你拍走!”唐广德恐吓道。

  两个孩子乖乖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结果到了地方所有嘱咐都被抛在脑后。

  牡丹节实在是太太太太好玩了!唐寅唐申感叹,他们走的晚,一路上又游山玩水的,到了彭县刚刚好是牡丹节第一天。

  虽说是牡丹节,但也不能只赏牡丹。温瑜将彭县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功能区,分别对应运动、书画、赏花、戏曲和歌舞。

  唐广德朋友,彭县商人桂耀祖知道唐家的到来,早早在城门口迎接他们。刚到彭县,唐家人就被外面的车水马龙下了一跳。

  唐寅赞叹道:“虽然车多人多,但排列起来却整齐划一,没有丝毫凌乱,实属不易啊。”

  桂耀祖面上隐隐闪过一丝骄傲:“我们县里早就料到有会这样,早早规划了车道,又安排了志愿者从旁协助,看到那群胳膊上戴标的人了吗,他们就是志愿者。”

  唐广德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这些志愿者有钱拿吗?”

  桂耀祖摇头:“虽然没有钱,但他们能得到两张牡丹节的套票。况且能直接参加这么大的活动,本身也是幸事了。这些都是经过选拔的。”

  接着他又不状似不经意的提起:“我家那两个不成器的臭小子,这回都侥幸被选上了,得易县令赏识,让他俩锻炼一下也好。”

  唐广德丘氏心领神会,马上开始奉承,连夸桂耀祖好福气得此佳儿,直把桂耀祖说得满面红光。唐寅在一旁偷偷的对着弟弟做了个鬼脸,两兄弟默契的开始搞怪。

  总算是轮到唐广德一家,门吏仔细的检查了路引,满面笑容的让他们进去,还对他们说了声祝福,众人啧啧称奇。“阎王好见小鬼难搪”,他们何时遇到过这么和善的官吏。

  殊不知这全是温瑜安排的,想把彭县打造成旅游城市,第三产业一定要跟上,所以之前针对这里的门吏治安官之类的进行了一番培训,不管怎样都要尽量面带笑容,当然这几天的奖金也少不了他们。

  刚进了彭县唐家人就感叹仿佛是换了一个天地。只见城中的街道被人分成排,用一条绿化带隔开,一排是进城,一排是出城。城市人虽然多,但是井然有序。绿化带中被栽满了鲜花,看得出来花的颜色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鲜艳又不是文雅。

  不止是绿化带,连旁边的酒楼饭馆都在栏杆等处摆上那么一两盆花。远远望去,整个城市一片姹紫嫣红。

  作为一名合格的风流才子,唐寅自然是想先去书画区或者歌舞区先去观赏,结果小弟肚子不争气,刚到彭县就开始喊饿,桂耀祖就提议先去美食街转一圈。

  唐寅起初还有些不高兴,他迫不及待的想跟此地有名的大家交流却被延期了,结果到了美食街他就不这么想了。

  这条街既有彭县的传统美食九尺板鸭、滴水油饺、酥锅盔、游汤圆;又有蒙阳的新鲜小吃。

  最红火的是一家名叫边秋卤味的小摊子,里面卖的卤下水飘香三尺,几文钱就能买一斤。还有一种叫绿豆腐的食物,香气特殊不说,还沁凉解腻,十分适合这时候吃。唐寅自己吃了一大份才心满意足。

  几人吃完之后临时改主意打算先去牡丹园转一圈。“其他几个地方都不要票,只有戏曲区和歌舞区收费,一位五文,这些钱一半都是给演出者的,毕竟不好叫人家白来,进去后免费提供茶水,待多久都行。我们不如先去赏牡丹,在园子里转两圈消食。”桂耀祖道。

  牡丹节要持续十天,这才第一天,估计一些有名的大家还没来齐,想明白这一点,唐寅觉得可以再等等,便鼓动家里人同意了。

  到了牡丹园,众人惊奇的发现这院子竟有几分他们苏州的影子,可进去之后又别有洞天。

  作者有话要说:  写了将近一半……我的文里总算出现了一个历史人物ORZ

  唐寅唐伯虎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吧,虽然我们看了很多关于他的野史趣闻,但真正的他还是挺惨的。

  简单总结就是年少成名,才华横溢,本来打算去考举人,结果一年里父母、妻儿、妹妹相继去世,只能一直守孝。

  出孝之后考了个解元,还娶了第二任妻子。结果中进士被卷入科举舞弊案。虽然最后证明被冤枉但却终生不能当官,老婆嫌他没出息卷铺盖跑路了。

  认识了红颜知己两人卖画过日子,结果又遇上天灾,书画卖不出去,老婆病死。为了养家养女儿去宁王府当幕僚,然后又赶上宁王造反,(太倒霉了……),被迫装疯裸奔才从宁王府里逃出去。

  最后老年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而死。

  双更没更出来……明天的吧。

  喜欢的剧上了热搜,给大家推荐日剧《轮到你了》有点类似狼人杀那种悬疑惊悚类的,白天可以跟人一起看,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