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王爷的厨娘宠妃>第99章 开荒第九九天

  “我的信?”

  杨久很疑惑, 谁会给自己写信啊?

  “我在大齐所有认识的人都在幽州,想要联系我来田庄就好了,或者带个口信, 哪里需要写信如此正式?”

  “公子, 胡家烧饼附近有一家陈记炊饼,有印象吗?”小甲说,“是陈记的老板送来的信。”

  “胡家烧饼那是绝对忘不掉的。”

  他家买的那个混血小孩四处送饼, 天花的恐慌就遍布了全城……那是想忘都忘不掉的。

  至于那附近的陈记炊饼……杨久摇摇头, “没啥印象,炊饼我就知道武大郎。”

  她掐着声音说,“大郎吃药啦。”

  这本书大齐没有, 这个梗就只有她自己笑笑了。

  “他给我送信做什么?”

  小甲摇摇头, “说是他浑家送来的, 公子,最开始走出幽州的牧鸡队伍中就有陈家带领的,陈家这支队伍里又以陈二娘为领头,我记得公子说过‘巾帼不让须眉’的。”

  杨久扬扬眉头,“是她,你要是不提起,我都没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那个陈家娘子回来了?”

  “我问了,那人说他回来了, 娘子还在外。”

  “咦?”

  “说是南下,去看茶园了。”

  陈家那个男人可谓是衣锦还乡, 穿金戴银、绫罗绸缎,什么好就往身上穿戴什么, 一副骤然暴富的样子。但有钱了底子太薄, 强撑出来的锐气稍纵即逝, 小甲不过吓唬两句,那男的就竹筒倒豆子,事无巨细、全都说了出来,边说言语间还边抱怨着他的娘子。

  看信的杨久问:“他都说了什么?”

  “说她一个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反而到处走,和陌生男人厮混,不顺从丈夫不说、还对着丈夫指手画脚的,一点妇道人家的样子都没有。”经过小甲的润色,那些粗俗的语句全都自动消失,听起来比原版的顺耳许多。

  杨久皱眉,“如果不是他娘子,他怎么穿金戴银。”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小乙啧啧了两下。

  信上,陈二娘稚嫩笨拙的字迹一笔一划,可见她写得是多么认真,看墨迹的变化,应该是断断续续写了许久才有现在的成果。

  信上说,她感激杨久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户,阳光就照进了她阴霾的生活,知道女人不仅仅可以守着家小和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还可以走出去,看看山川江河。走出去后她发现世界很大,人和人不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她说,得到了郡守萧德严的帮助,不然在郡府牧鸡的事情不会进展得那么顺利……她说,每每遇到困难自己就会想到杨久,想杨久如果遇到了这些困难会如何解决,这么一想她的思路就打开了,困难就变成了机遇……她说……

  明明不认识。

  明明从未见过。

  明明唯一的一次接触还隔着重重人群。

  明明……

  陈二娘却单方面和杨久神交许久。

  杨久看完了非常汗颜,“我、我没有她信中说的这么好,我就是个普通人啊,但陈二娘字里行间把我形容成了一个完人。好惭愧,她说从南边回来后就来拜见我,我怕她见到我就要幻灭了。”

  一旦见到,距离会把朦胧的美感虚化成泡影。

  然后陈二娘就会发现杨久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没什么闪光点还很天真幼稚的家伙。

  杨久突然感觉亚历山大,“希望陈二娘见了我不要太失望。”

  她这是有粉丝了!?

  “才不会呢,陈二娘见了公子肯定会感觉非常亲近,进而想自己所想的一点没差,公子原来就是这般与众不同。”小乙说。

  杨久捂住脸,羞愧地说:“别别别,说多了我要飘了。”

  小甲小乙对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浓浓笑意。

  他们公子始终觉得自己不好,这里不好、哪里不好,总之大毛病没有、小缺点无数。

  但在他们眼中,在很多人看来,正因为公子有这样那样小小的缺点,她才更加的完美。有时候小甲小乙想,如果公子没有了小缺点是不是就如九天玄女要高居凌霄阁上,成了冷冷冰冰、俯瞰众生的神祇……一想到这里,他们甚至有点小恐慌,

  虽然挺害臊的,但知道自己有小粉丝后,那份喜悦很上头,杨久美滋滋的。

  吃着小甲做的清炒杂蔬,杨久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小甲手艺可以出师了,完全没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小甲说:“我差公子远着呢。”

  “做菜无外乎掌控好调味、火候,在搭配上创创新,只要味道美、经得住大众的考验,就可以成为大师,你可以的。”

  小甲莞尔,点头说:“我会努力的。”

  他要给公子做一辈子的吃食。

  有全然信任杨久,吃着玉米笋遥想未来收获大量玉米的。

  也有人歪歪嘴,不屑地说:“这玩意儿能够填饱肚子?”

  闹啥笑话呢!

  “真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我们啊就陪着她玩玩。累死累活地种地,就得到这些玩意儿,太不是东西了。”

  玉米笋在口中咀嚼,清甜的滋味非常之美。

  不过还是那句话,各花入各眼,杨久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她又不是钱。

  一行五六人的皂衣骑士马上挎着篮筐等候入城,随着入城的人群缓缓移动。看他们穿着黑衣,肩膀以及胸口有着金属甲胄,就知道这些人是王府的近卫,人群里不时向近卫投去羡慕的目光,听说近卫的月例很高、听说办事得力还有津贴、听说置产置业给娶老婆……与近卫的神秘同步传播的还有各种离奇的待遇。

  如果有朝一日赵禛振臂高呼,要扩充近卫营,那去报名的人一定山呼海啸,很多很多。

  王成牵着马慢慢走着,别看他表面冷着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其实心里面又忐忑又兴奋,成为近卫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王成,跟在公子身边咋样?”有近卫问。

  王成冷着脸说:“很好。”

  “咋好?”

  “哪里都好。”

  “具体说说啊,让兄弟们羡慕羡慕。”

  王成看了眼其他人,勾了勾嘴角说:“时不时有好吃的,公子身边的侍从小甲手艺连日进步,他觉得做的不如意东西都会分给我们吃。”

  他想想那些美味,真是长这么大从未吃过那么多。

  其他人惊讶,竟然有这等好事!

  有人悔啊。

  当初选跟在公子身边的人时,就算是挤破了头也要试试的。

  人群松动,可以入城门了。

  幽州的城墙历经战火,倒塌后又重建……如此反复,却始终屹立在此,守护着城内的一切。

  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王成发现城里面有着变化。

  好像房子变高大了、街道更整洁了……当回到王府,他知道不是外在的东西有多大的变化,是因为大家的精气神不一样了,整个幽州都有着一股子向上的气!

  把玉米笋送去食堂,食堂的黄铲子见了玉米笋没说啥,而是拿着杨久写的纸条如拿到了圣旨那样恭敬、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字他都揉碎了反复咀嚼,脑海里仿佛就有一口锅,在按照公子说的在做。简简单单几行字他看了许久,一动不动的,犹如一块石头。

  忽然他动了起来。

  在王成好奇的目光蹲下|身子,从篮筐里拿出一根玉米笋,剥掉外壳生吃了起来。

  眉头一会儿皱着一会儿舒展开,不知道心里面在琢磨些什么。

  王成看累了,仰起脖子缓了缓,他看向厨房里头发现里面多了许多张生面孔。

  “厨房添人了?”

  他询问一个认识的厨房小杂工。

  小杂工说:“跟着黄师傅学手艺的炊事员。”

  “炊事员?”王成之前没听说过。

  小杂工挠挠头说:“王爷在军中设立了炊事班,专门负责做饭的,以后当兵的就不用一边操练一边还要自己埋锅做饭,也不用一边打仗一边自己背着锅了,专心训练和打仗就成。”

  “竟然这样!”

  王成惊讶无比。

  小杂工点头,“就是啊,咱幽州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这句话王成非常认同。

  黄铲子那边琢磨的时间很长,真正做起菜来却非常的快速,陆续来食堂吃饭的人发现了一道新菜——清炒杂蔬。蔬菜哪里有肉好吃,很多人直接把这道菜略过,选择了肉菜。后面来的人已经赶不上热乎的肉菜了,菜盆里也翻不出几块肉了,只能够退而求其次地吃素菜。漫不经心地吃了一口清炒杂蔬,吃饭的人愣住了,看看筷子里夹着的陌生蔬菜、品味着口中陌生的味道。

  “没见过的菜,什么味道?”

  吃的人不说话,埋头开始吃,吃完了还要去打一次,然后慢慢吃。

  玉米笋也出现在赵禛的面前,他看着杨久送来的纸条,上面写着:三餐定时,勿过饭点。还画了一个简笔的笑脸。

  赵禛笑了笑,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玉米笋,微甜而香,简单的清炒杂蔬变得不同了起来。想起杨久说过,等玉米长成,晒干磨粉,就能像麦子那样用,可以做玉米面的窝头、可以做玉米面的饼子……不磨粉,玉米棒子煮着吃。

  吃着幼嫩形态的玉米,赵禛开始期待起收获那一天。

  ······

  芒也蹭到了今天的午饭,这孩子发现只要脸皮够厚,他就可以靠近杨久。吃完了午饭,芒就开始做作业,明天上课前要交给老师的。半下午的时候小石头找了过来,跟着芒一起写作业。

  课业量其实不大,芒做完就看书,在杨久这边他一直表现得老老实实的。

  但小石头还没有做完,抓耳挠腮,脸上带着“痛苦面具” ,他只想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