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墙角一只莓>第21章 独善其身

  北城已然沦陷,成为魏丹的掌中之物,夏将军失守,率军退避至北城南面的凌河关严防死守,勉力维持表面上的安定。

  皇帝低估了魏丹的实力,又调动兵马前去支援,想要夺回北城。可是夏将军是亲临过战场的老将,深知此危急关头更加不可轻举妄动,于是一拖便是数月。

  这一拖,拖至近年节。

  时至孟冬,康王携着家眷回京述职。

  康王今年回京的时间比往年都要早一月,这让孟闻缇不得不多一些心眼。可听说是太后十分想见见杜凝光生的小世子,所以才允了康王提前入京,又让她觉得自己是否多心。

  彼时太后手握小拨浪鼓,逗弄着怀中玉琢粉嫩的肉团子,笑得合不拢嘴:“你瞧瞧,这小家伙的眉眼像谁?”

  孟闻缇走上前去,用手指戳戳肉团子的小脸,又看了一眼安静坐在一边笑得恬静的杜凝光:“感觉和表哥长得不太像,和凝光姐姐也不甚相像……”

  “都说外甥多像舅,莓儿,他和你曜云哥哥长得多像啊。”

  肉团子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作势就要塞进自己嘴里含着,孟闻缇闻言手一哆嗦,忙从肉团子的小爪子里抽出自己的手指,肉团子感觉自己手一空,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她有些郁闷地捂住耳朵躲到杜凝光身后,嘟着嘴巴抱怨道:“外祖母此言差矣,杜公子哪有这么爱哭。”

  把杜曜云和肉团子作比,笑话,生怕她以后愿意多看肉团子一眼吗?

  太后一面哄着小皇孙,一面嗔看她一眼:“哀家记得杜曜云那孩子对你颇上心,你倒是见外,一口一个公子喊得顺溜。”她又转头向杜凝光问道:“说起来,那孩子也该到了议亲的年龄了,你父亲可有中意的人选?”

  杜凝光感觉到自己的衣角被人狠狠拽了一把,不由抱歉地笑道:“是,太后。可是阿弟有自己的想法,父亲中意也无甚用处。”

  太后点点头,叹道:“杜曜云这孩子,确实聪慧懂事,若是将来能承你父亲衣钵也好。婚姻大事,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孟闻缇表示非常赞同:“是啊是啊,王尚书的侄女、卫侍郎的孙女、胡御医的女儿,可都是顶顶贤惠漂亮又适龄的人选,杜姐姐回头让杜丞相好好留意一番,定然有合杜公子眼缘的大家闺秀。”

  太后闻言横了孟闻缇一眼,将拨浪鼓放下,让一旁的乳母抱过小皇孙,素手一抬接过一盏茶水,轻抿一口:“胡御医只有个独子。”

  孟闻缇悻悻地不敢吱声,往杜凝光身后缩几分,便又生了薄胆,小声嚷嚷:“男子又如何,他若真喜欢男子我还喜不自胜呢……”

  当然,这话没敢让太后听见。

  小皇孙哭闹不停,乳母喂过奶之后就沉沉睡去,瞧着时间不早了,杜凝光起身同太后拜别,和孟闻缇一起出了慈宁宫。

  过不了几日便要过年了,阖宫上下都在准备年节之事,只是因为今年北地的战事,宫中气氛到底比不得往年的轻松自在,欢庆之下隐隐暗藏汹涌。

  康王在京城并未留设府邸,只为了让当今皇帝有个心安,如今回京就居在皇宫,而孟闻缇则是由于图个方便,早早就带着孟闻练住进宫里,也方便日常与杜凝光见面。

  两个人好久没有自在地走在宫道上谈心了,数月前她虽前往岐州住上了一段时日,可那时杜凝光有孕在身,不便走动,而她又怀了别的心思,无暇顾及。此时片刻清净,叫两个人有好些话要说。

  她轻轻握住杜凝光的手,打量着她的神色。

  比起孕中的愁眉苦脸,现在的杜凝□□色果真好了不少,与尚在闺阁时天真烂漫的她没有什么区别,想来柳氏必定如信中所言,再没有针对过她。

  郡王宅心仁厚,敬她爱她,妾室安定,尊她服她,而她又生下了康王的嫡长孙,一时间也不知让京城多少女子艳羡。

  她放心地笑出了声:“若是你能一直住在京城,我们便可以天天见面了。”

  杜凝光侧头,故意打趣:“或许,你也可以嫁到我杜家,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孟闻缇急忙正了神色,一板一眼认真拒绝:“我不嫁到你们家,可是你嫁给表哥了,我们一样是一家人啊。这种重任,还是交给其他的姑娘吧。”

  杜凝光忍俊不禁,捏了捏她的鼻子:“我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何必这么着急撇开关系。我知道你对阿弟无意,往后不提便是,不过你也真不给他留面子,他可是心心念念你许多年了。”

  她冷笑直哼,心中却恨恨地想:何止无意啊,简直就是令她闻风丧胆!

  两人说笑的空当,迎面便走来一个人,孟闻缇笑直接僵在脸上。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自那日被她冷刃相对之后,她便再没有见过杜曜云,此时狭路相逢,她恨不得刮自己几个耳光子——她不想给杜曜云面子,不代表她不想给杜凝光面子。

  她尴尬地硬着头皮站在一边,既然进又不是退又不是,就尽量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杜曜云像是并没有看到她这个人一般,只一味在和杜凝光简单寒暄,连余光都没有给她,反而让她松下一口气。

  她没有留意杜曜云和杜凝光在说些什么,待回转过神来,只见杜凝光一脸焦急地冲她道歉:“莓儿,我突然有些要事,得先行一步了。”

  她莫名其妙地看着杜凝光匆匆而去的背影,觉得这个套路好生熟悉,再转首时宫道上只余她与杜曜云两个人。

  这次涟娘并没有跟随在侧,是真正的剩他们两个人。

  她觉得好没意思,连笑意都不愿意展露,转身便要离去,杜曜云突然问道:“郡主难道不想知道康王为何提早一月归京吗?”

  她脚步一顿,最终还是没能坚决离去。

  孟闻缇心中疑惑,却不敢流露半分,她猜测杜曜云是否也和她一样察觉到什么不妥,但她不肯拉下面子,只冷冷道:“太后关爱小世子,特准了康王一个月回来,这难道不是缘由吗?”

  “是吗?”

  孟闻缇感觉到杜曜云似乎向她走近了一步,但也仅仅是拉近一步的距离便再无得寸进尺之举,她听见杜曜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果郡主心中没有疑虑,为何还要在皇宫中阿姐的房里安插眼线?”

  她心一沉,心跳骤然加快。

  杜曜云洞察人心果真是好手,这样的人,着实可怕。

  “阿姐信你,如若她知道了你私底下利用了她,她是否还会如现在这样待你?”杜曜云眼波流转,眼尾带笑,嘴畔生冷。

  她镇静地转过身,直直地看向杜曜云,没有一丝惧意:“怎么?杜公子是因为我对你长剑相向才心生报复?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任杜公子如何恶意揣测,照样清清白白。”

  杜曜云只是看着她笑,笑得如阳光和煦,如微风沁人,却让她心中愈发觉得寒意袭人:“我自然是相信郡主的清白,可是若康王发现了,他会不会觉得你是清白的,某就不得而知了。”

  孟闻缇忍住怒意,轻咬贝齿:“杜曜云,你究竟想做什么?”

  他闻言,依然只是笑,可那抹笑意在她眼里多少染上些许悲哀:“我只是想做郡主想做的事情罢了。”

  她不明其意,微眯起眼看他——这样一位器宇不凡,风姿绰约的男子,费尽心思走近她,真是只是想要得到她吗?

  可是这样一名男子,就是叫她喜欢不起来。

  他的眼里,分明欲望大于爱慕,野心大于私情。

  她已经见识过他的手段,如何能再以平常心看他?

  杜曜云接着道:“如若郡主想知道答案,年节宫宴,你应该知道去何处等我。”

  他说完,便头也不回抬脚离去。

  孟闻缇的掌心已经被尖利的指尖掐出了一个个红印。

  她虽不喜杜曜云,可他说的没有错。

  她到底还是忌惮康王,觉得康王此行定然事出有因,为了究其根本,她特意安插眼线在杜凝光的房中,如此一来,既不容易被发现,也有机会窥得一丝蛛丝马迹。

  可是杜凝光显然也不知情,这么多天来,安插在杜凝光身边的眼线也没有打探到切实的消息,她便寻了个由头把眼线调离出杜凝光的房间。

  神不知鬼不觉,无人在意,却不料还是被杜曜云发觉。

  可是眼线已然调出,她大可抵死不认,反正并无对证。

  但是她犹豫了。

  她虽然嘴上不承认,心里还是惦记着康王这个隐患,她下意识觉得,康王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不知康王想做什么,自然安心不下。

  今日杜曜云的一番话更是让她的心又乱上几分。

  不管对方要做什么,她想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保证景昭侯府的安全。

  景昭侯卸甲多年,早已不闻朝政,而她的母亲作为一国长公主,一介妇人自然不明白其间要害。

  她承景昭侯的厚望,也算饱读诗书颇通文理,并不介意当景昭侯府的眼睛,观察京城的一举一动,然后选择最好的一条路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