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第179章 功臣

  太子话音落下, 几个重臣都微微有些吃惊, 就连康平帝也深深看了太子一眼, 只是未说什么, 也不对太子以及吕尚书方才的话发表什么看法, 沉吟了一番后道:“此事朕还要再斟酌斟酌, 你们先行退下,此事容后再议。”

  康平帝一句话定下,几位重臣即便是再不甘心, 却也不敢再说什么,躬身行了一礼后就退了下去, 剩下太子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刚下定决心,咬咬牙欲再说两句, 不想一抬头对上康平帝冰冷的眼神, 顿时吓得瑟缩了一下,满肚子刚想出的话也跑的不见踪影。

  此时再听到康平帝一句, “怎么?太子还有话要说?”虽声音波澜不惊, 但太子怎么听怎么觉得心惊肉跳,立即打消再欲劝劝的念头, 匆匆留下一句儿臣告退, 就忙不迭的从大殿里退了出去。

  康平帝平静的看着太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外, 待殿门重新关上后,也不知是说给旁人听,还是在自言自语, 缓缓道:“太子性子还是急躁了些,气量又小,不能容人,好在是个孝顺的,再磨一磨,虽做不了明君,却也能做个守成之君。”

  长安城暗流涌动了几日,康平帝才下定决心,答应颌曷谈和的条件,只是在选定谈和的人选时却又遇到了麻烦,因为在颌曷的条件中,要求顺王亲自北上与他们谈和,那选出来的人就少不得先要到莫州宣旨,而后作为随从,陪同顺王一起到得平州,再行谈和。

  若是旁人就罢了,有康平帝的圣旨,即便再不满,也不敢说什么做什么,可偏偏是顺王。

  顺王的脾气在长安城是出了名的,满朝文武就没有他不敢打不敢骂的,当着康平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就敢把想要求娶康安公主的小国王子打断腿,更不要说去宣旨让康安公主和亲的人了,运气好一点可能断胳膊断腿,可运气差一点,说不定就没命回来了。

  能混进官场的,虽不至于各个都是人精,但都是惜命的,没谁敢接这种一看就没好下场的差事,是以早朝这样严肃的场合,硬是吵闹的仿若民间的菜市场一般,你推举我,我推举你,嘴上说着夸奖对方的话,可面上的表情却充满了火气,眼睛里更是时不时的像对方飞出刀子,看那模样若是康平帝不在场,只怕都要撸起袖子打起来。

  这场早朝对文武百官是折磨,对康平帝来说也吵的让他头疼,最后他不得他提高了音量让众人噤声,而后看向太子和几位他倚重的朝臣,问他们可有推举的人选。

  若是别的差事康平帝这样问他们,他们早就喜不自胜,拼命的举荐自己派系的人,可如今听到康平帝的问话只觉心里发苦,但又不能不说,只好一边沉吟着,一边拼命用眼角余光去看太子,希冀太子能先他们一步站出来,免得他们做这个恶人。

  他们虽关注着太子,却并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太子当真先他们一步站出来,举荐了一个人,不是哪个文武重臣,也不是哪个名士大儒,而是康平帝的第六子,亓王。

  听到这个人选,包括康平帝在内,都有些惊讶,太子解释道:“儿臣知晓三皇兄的性情,若是选择旁人,只怕这一去不能安然归来,可若是选择与三皇兄关系甚好的六弟就不同了,三皇兄之藩前就时常与六弟出城打猎,之藩后六弟更是帮了三皇兄一个大忙,于情于理,三皇兄都不会与六弟为难,再者六弟早就厌倦了长安城中的生活,十分想看看关外的风情地貌,六弟这一去既达成了他的心愿,又解了朝中诸臣的燃眉之急,更是让他们兄弟得以相见,岂不是一举数得?儿臣以为六弟亓王是最好的人选。”

  不得不说,太子这个主意极为阴毒,什么与顺王关系甚好,不会与他为难,顺王那个脾气,生起气来六亲不认,连圣上都敢顶撞,更何况是亓王,虽说将亓王打死不太可能,但少不得要吃一顿皮肉之苦,太子这是还记着当初亓王帮着顺王暗地里递奏折,害他被禁足,也害得他失去刘家这么一条能咬人的狗的仇啊。

  几乎是太子说完这些话的瞬间,在场的大臣就想通了这一点,不禁看向太子的眼神夹杂了别的意味。

  诸臣都能想明白的事,康平帝自然不会想不到,他看向太子的眼神也不禁越发幽深,就在众臣以为康平帝会斥责太子的时候,却不想康平帝竟同意了,当场就让人拟旨,命六皇子亓王赶赴莫州,在宣读圣上同意谈和以及和亲的旨意后,陪同顺王一起,北上平州。

  长安城的消息向来传的快,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整个长安城就传遍了,百姓以及朝臣很是欣喜若狂,后宫也不平静。

  康安今年虽才八岁,却也是个机灵的孩子,她从这两日父皇总爱传召她过去说话就觉得哪里有不对劲,今日看到母妃更是双眼通红,十分爱怜不舍的看着她,更是感觉大事不好,只是她追问母妃,母妃却不肯告诉她,她追问的多了,就把她赶出来玩。

  若是往常,她肯定很高兴,只是今天无论伺候的宫人怎么哄她,她都闷闷不乐,就连三哥送给她最喜欢的木头小车也没有兴趣,她虽有一搭没一搭骑着转圈,但明显心不在焉,就在她琢磨着是不是能找父皇去问问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将她惊的回过神,“康安妹妹真是好兴致,这个关头还有心情玩耍,不过也对,毕竟再过不久,就是想玩都玩不了了呢。”

  这声音康安极为熟悉,不用抬头看就知道来人是谁,她此时正心烦着,也无心与她争吵,只当听不见一样将木头小车调了个头,想离她远远的。

  不想康安不想惹事,那人却不肯放过她,提起裙摆一溜烟追上来,伸手就拽住她的袖子,有些不高兴又带着丝得意道:“康安妹妹跑什么,是觉着嫁与这样一个夫君让你羞于见人吗?其实康安妹妹该高兴才是,毕竟是为了周朝才去和亲的,康安妹妹可是整个大周朝的大恩人呀,姐姐也在这里谢过妹妹了。”

  即便康安再不想理她,听到这个话也惊的瞬间抬起头,不敢置信的看了她一会儿,而后想到了什么,皱起眉头呵斥道:“你胡说什么,我今年才八岁,不说尚未到婚配的年纪,就是论起排行上面也还有一个你,就算要和亲也该你去,怎么可能是我,你定是又听了哪个宫人嚼舌根,就在我面前胡言乱语,想让我生气,我才不上你的当。”

  康安说完冷哼一声,甩开她的手骑着小木头车就要走,康乐却嗤的笑了一声,又伸手来扯她,“看来你还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去问问你母妃不就知道了,反正你都要去和亲了,这个木头小车以后也用不着,你干脆给我好了。”

  康乐说着就要将她从木头小车上拽下来,康安正震惊于她方才说的话,一时不察真被她拽了下来,反应过来后顿时怒不可遏,反手就推了她一把,康乐正高兴的想将腿跨到木头小车上去,被这样一推,一时没站稳身子一歪,就摔倒在地上。

  康乐骄横跋扈这么多年,哪受得了这个气,站起身就扑上去与康安厮打起来,伺候两人的宫人想将两人拉开,却又不敢,只得焦急的不断劝说。

  康安到底年纪小些,力气不如康乐大,很快就被压在底下,脸上多了几道指甲抓出来的红印子,头发也散了,衣服更是滚的沾满了灰尘。

  康安本就有些惶恐不安,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登时眼睛都红了,只是固执的不肯哭,努力伸长手也去抓康乐的头发。

  就在两位公主打的不可开交,周围宫人急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人影远远的跑了过来,大声呵斥了一句,伸手就将使劲往康安脸上招呼的康乐拽起来扔到一边,心疼的将康安扶起来,一边伸手拍打着她身上的灰尘,一边轻声问:“怎么样?疼不疼?你年纪比她小,跟她打什么架,若是惹了你不高兴,你让人来告诉你六哥一声就是,何苦自己动手,受这委屈。”

  来人正是刚接了圣旨,匆匆进宫想看望康安的亓王。

  康安原本就故作坚强,一看到亓王,眼泪顿时就忍不住流出来,一边抽泣着,一边问:“六哥,父皇真的要将我和亲吗?和亲给谁?是颌曷的那位大汗吗?可我听说,那个大汗比父皇年纪还大,父皇怎么忍心将我嫁给这样的人,六哥,我不想和亲,我不想去颌曷。”

  康安自小就聪明乖巧,他虽以前与这个妹妹接触不多,但也有几分喜欢,自从上次帮了顺王一个忙,就有意的与这个妹妹接触起来,虽夹杂着几分刻意接近在里面,可对这个妹妹的疼爱,却也有几分真心,如今见她这幅可怜兮兮的模样,顿时心疼起来,一边帮她擦着小花脸,一边笑着说:“不去就不去,你忘了三哥了吗?他那么疼你,哪里舍得将你和亲,只要一天有他在,就谁也动不得你,你就放心的留在宫中,说不得很快就能传来消息,三哥将颌曷打赢了,到那时你自然不用去和亲。”

  不论宫里怎么传谢景安不好,在康安眼中,她都觉得这个哥哥厉害极了,上次不就有人说要将她和亲嫁给一个小国的王子么,结果没用两天,那个王子腿都断了,她虽然知晓这次的颌曷要比那个小国厉害的多,可在她心里,哥哥自然是无所不能的,因此一听亓王这话,顿时破涕为笑,用力点点头道:“六哥说的对,有三哥在,谁也不敢让我和亲,三哥那么厉害,那些蛮子肯定打不过三哥。”

  终于将康安哄的笑起来,亓王正要松一口气,就听刚从地上爬起来的康乐冷笑一声,道:“你这个傻子,六哥哄你的你都相信,父皇连圣旨都下了,今日就要六哥启程去莫州宣旨,即便三哥再厉害,总不能抗旨不遵,再者颌曷可不是什么小国,若是因你不愿和亲而导致平州城破,血流成河,就算你是公主,三哥是藩王,也是要问罪砍头的,我看你还是乖乖听父皇的话,嫁到颌曷去吧,只要颌曷退了兵,无论是父皇,还是百姓,都会将你当做大功臣,是做罪人,还是做功臣,妹妹那么聪明,想必知道怎么选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