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谓我何求>第11章 明烛

  谢九尘将棉花带回谢府,怕它再翻过赵府的墙,便将它送到了房中。又命下人给它做顿晚饭,吃饭时得看紧一些。

  直到这时,谢九尘也不知道,棉花为何会突然翻墙,冲进赵瑥府中。他怎么也想不到,棉花原来曾是赵瑥的狗。谢九尘在书房中找到了谢孺年,道:“爹,今晚我去赵府用膳,你饿了就吃,不必等我。”

  谢孺年正在写字,闻言将笔放回笔架中,惊讶挑眉:“赵府?是隔壁的赵府吗?”

  谢九尘道:“是。”

  “为何突然要去赵府吃饭?”

  谢九尘将棉花之事道出:“我回来这些日子,都没有去赵府拜访过,眼下正好有机会,理当一去。”

  谢孺年倒也没反对,只道:“赵瑥品性如何,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但耳闻终不如亲见,你与他来往来往,也好。”

  谢九尘再次往赵府去的路上,心想,人人都在说赵瑥的品性,可他两次与赵瑥相见,赵瑥都算温和有礼,看来传言也不可尽信。

  他来到赵府,黎笛在门口等他,谢九尘道:“还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黎笛在一旁带路:“我姓黎,单名一个笛字,笛子的笛。”

  “黎兄弟今日是要过几岁的生辰?”

  黎笛老老实实道:“十八岁。”他其实才十七岁过半,但硬要在今日过生辰的话,也只能是十八岁了。

  谢九尘点点头,一时之间,寻不出别的话题,也没再问了。

  黎笛却起了心思,他见谢九尘气度温和,于是将不敢问赵瑥的事情拿来问他:“谢公子与我家公子……是之前就认识了?”

  “我刚回花溪城的时候,我们在集市上见过一面,你家公子帮了我一个忙,就算认识了。”

  “我家公子……帮了谢公子一个忙?”黎笛觉得匪夷所思,他了解赵瑥,赵瑥绝不是会主动帮忙的人,好奇如青苔滋生,他刻意放慢了脚步,“是什么事情啊?”

  谢九尘回想那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却连西瓜的好坏都分辨不出。但他也没有隐瞒,将此事简单跟黎笛说了。

  黎笛想,原来是那日,那日赵瑥买下哈巴狗,又帮了谢九尘一把,两桩都是稀奇事件。可能那日他家主子被鬼附身,才会接连做出不同寻常的举动吧。

  想着想着,黎笛与谢九尘就到了正厅。谢九尘坐在富丽堂皇的正厅中,再一次感慨赵府的奢华。

  他没见到赵瑥,便问黎笛人在何处。黎笛道:“公子在看账本,我来接谢公子的时候还差一些没看完,应该快了。”他又帮着主子撒谎了,赵瑥哪里还在看账本?因为厨房备菜也备不了那么快,所以赵瑥故意找了个借口,拖延时间罢了。

  谢九尘也不急,他耐心地等待,环顾四周后,便盯着墙壁上的一幅画出了神。

  大户人家挂画,一般都追求风流文雅。可这幅画却十分“俗气”,画中央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聚宝盆装了满满当当的金银,最后装不下了,不少金银还落在了聚宝盆的外面,可谓堆积如山。而画的右边还写了四个大字——生财有道。

  四个字水墨淋漓,疏放浑厚,但略失精密,多了几分粗重,很有个人特色。

  谢九尘问黎笛:“这是赵公子的字吗?”

  黎笛还未回答,赵瑥的声音便从门外传来,坦坦荡荡:“是。”

  谢九尘回过头来,与赵瑥目光相撞:“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1】”

  赵瑥一笑:“谢公子讲话文绉绉的,可为难赵某一个粗人。”

  谢九尘也笑,他话锋一转:“这幅画也是出自赵公子之手?”

  “是也。谢公子以为如何?”

  落笔笨拙,画风粗糙。这样的评价自然不好说出口,谢九尘不想骗人,便岔开话题:“看来赵公子,已经得偿所愿。”

  赵瑥却摇头道:“生财之道,永无止境。”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完全忘记了一旁的黎笛,直到一声“咕咕”再次想起。黎笛红了脸,他中午胃口不好,吃得少,但毕竟是年轻男子,晚上饿得极快。

  这声“咕咕”唤醒了二人,赵瑥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道:“黎笛,让厨房上菜吧。”

  “是。”黎笛飞快去也。

  红木桌子纹理细密,厚重圆润,赵瑥坐在了谢九尘的对侧,不经意开口:“听闻谢公子在归山书院中,颇受欢迎。”

  他是怎么知道,我在归山书院中教书的?谢九尘有些疑惑,转念又想,赵瑥是商人,必然消息灵通,倒也没什么奇怪的,便道:“赵公子过奖了。”

  赵瑥问:“谢公子不考科举吗?”

  谢九尘摇头道:“我虽喜爱读书,却对官场毫无兴趣。”

  人生在世,能凭“兴趣”二字行事,当真是万里挑一的幸运。赵瑥又问:“谢公子多大了?”

  “二十六了。赵公子呢?”

  “我比谢公子长了两岁。”

  他们一口一个“赵公子”、“谢公子”,谢九尘不知赵瑥是怎么想的,但他这样喊着,着实别扭。他道:“我字明烛,赵公子可以直接喊我的字。”

  明烛。赵瑥琢磨着这两个字,他明明知道,却仍假装不知:“可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的明烛?”

  谢九尘道:“正是。敢问赵公子的字是什么?”

  “赵某粗人一个,并没有字。”赵瑥稍稍挪开目光,“我年纪比你大,若明烛不介意,可喊我一声赵兄。”

  “赵兄……”

  正说话间,黎笛一手捧着一道菜,火急火燎地进来了。他将菜放到桌上后,连忙用手指捏住耳尖,汲取那一点凉意。他进来没多久,几个下人也到了正厅,捧菜上桌,一道糖醋酥鱼,一道清炖小牛犊,一道鲜菇炖鸡,一道麻酱拌萝卜丝,一道水晶龙凤糕,还有一碗冒着烟气的长寿面。

  几道菜的分量都不少,饭桌上只有三个人,可谓是极其丰盛了。

  黎笛要做戏,自然要做全套,他坐在赵瑥和谢九尘的中间,将长寿面放到自己面前。赵瑥道:“明烛,略备小菜,招待不周,请动筷吧。”

  黎笛今日已经生出了太多的疑惑,因此也不再想,他不过出去了一会,赵瑥对谢九尘的称呼,怎么就变成明烛了。黎笛饿了,此刻他的眼里只有饭菜,等谢九尘夹走一块小牛犊的时候,他立刻便将头埋进碗中,大口吸溜起来。

  黎笛大朵快颐,赵瑥吃得斯文,但速度奇快,而谢九尘吃得慢条斯理。

  所以,等赵瑥主仆二人吃完之后,谢九尘还在慢吞吞地挑着鱼刺。他挑完鱼刺,抬头一看,才发现面前两人都在看他。谢九尘耳尖一红,道:“我吃得太慢,阻碍到你们了吗?”

  赵瑥淡淡一笑,问:“你喜欢吃鱼?”

  谢九尘点头。

  这道糖醋酥鱼,是先去掉鲫鱼的内脏,洗净之后放置在瓷罐中,调以姜、葱、蒜、糖、醋等佐料,焖一个时辰方成。鳞刺都被焖得酥脆,入口即化,口味偏酸甜,但酸度和甜度中和得很好,味道鲜美极了。糖醋酥鱼原本就是今晚的菜,另加的是清炖小牛犊和鲜菇炖鸡,没想到误打误撞,竟是撞中了谢九尘的喜好。

  赵瑥问:“黎笛,你吃饱了吗?”

  黎笛揉着圆滚滚的肚子:“饱了。”

  “那就出去吧。”

  “什么?”

  赵瑥道:“你去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买回来,就当是我给你的生辰礼物了。”

  “好嘞。”假的生辰,真的快乐,黎笛欢快地蹦了出去,“我很快就回来。”

  正厅中又只剩下赵瑥和谢九尘二人,谢九尘终于吃完了那条鱼,口腹之欲得到满足,人也变得懒洋洋地,他在赵府中吃了一顿饭,竟觉得自己的关系与赵瑥的近了许多。但毕竟还是第二回见面,谢九尘努力寻找话题:“赵兄成亲了吗?”

  “没有。”

  “赵兄已经二十八了,为何还没有成亲?”

  寻常百姓到了这个年纪,都可以准备做祖父祖母了。

  赵瑥反问道:“你也已经二十六了,为何还不成亲?”

  谢九尘认真道:“前些年,我一直待在千万峰上。千万峰上没有女子……甚至连人也没有几个,我一心向学,不想成亲。”

  “巧了,我一心向钱,也不想成亲。”赵瑥提到钱的时候,坦荡极了,他就是喜欢钱,总有人笑他唯利是图,他一概置之不理。

  喜欢钱有什么错?他喜欢得直接坦荡,强过许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谢九尘并不鄙夷此话,他又与赵瑥又聊了一会,便微微一笑,起身告辞:“赵兄,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赵瑥随之起身:“我送你出府。”

  谢九尘本想拒绝,又觉得此时暮色已深,赵府那么大,他恐怕不认得出去的路了。若是一人离开,在赵府中兜转而不得出,最后寻人求救,可谓是尴尬极了。他想到这里,便没有拒绝:“那就有劳赵兄了。”

  赵瑥带谢九尘出去,二人一路上均没怎么说话,但也不觉气氛沉闷。谢九尘到了门口,道:“赵兄请回。”

  “明烛慢走。”

  二人客气道别,谢九尘在街上走了几步,便回到了自己家中。他每日去归山书院的时候,明明都会路过赵府,却觉得赵府遥远极了。直到今日,他才蓦然发现,原来赵府是这样的近。

  赵瑥送走谢九尘后,脑海里便浮现出了谢九尘的模样。赵瑥想,谢九尘确实是个很好的人。

  缘分是捉摸不透的东西,若非棉花惹怒赵瑥,他便不会将棉花扔出去,谢九尘就不会捡到棉花。若非棉花念及旧主,翻过那道墙,谢九尘也不会寻上门。

  当日想的少见为妙,如今不过是一条狗,便破了赵瑥所设的那道墙。

  也罢。赵瑥摇了摇头,不过是一顿饭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往后,他们也没什么机会见面。

  赵瑥原路返回,路上灯笼摇晃,他高高的个子投下厚重的影子,几分潇洒,几分孤寂,还有一点夜色深处的伶仃。

  --------------------

  【1】:《礼记·大学》

  【2】:姚鼐《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