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听皇帝这意思是要杀他,这会儿还是不要求情的好,省的祸及己身。

  “不过……”

  就在所有人都静下来时,却突然有一道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那声音很洪亮, 瞬间打破了大殿方才那沉寂的死气。

  众人纷纷抬眸, 看向那刚刚说话的人。

  顾洛辰慢悠悠往前上了两步, 居高临下看着那刑部尚书, 低声道:“俗话说, 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想来刑部尚书也不想在自己治下发生这样的事。”

  “陛下仁德,不如就宽恕了刑部尚书这一回, 让他日后戴罪立功。”

  顾洛辰刚说完,就听到旁边的臣子在心里嘀咕。

  【那刑部尚书犯下此等大错,岂是你说能放便能放的,当着朝廷众臣的面, 当面驳了陛下的面子, 我就不信陛下当真会答应放人。】

  【哼,这该死的权臣还真是把皇帝当傀儡了呀,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就敢对陛下指手画脚, 那再过几日,岂不是就能指鹿为马了?长期以往,这权臣还不得篡权夺位?】

  呵,顾洛辰轻笑了一声, 抬眼看了眼小皇帝。

  “朕觉得顾爱卿说的有道理, 念刑部尚书这是初犯, 朕便给你一个机会。”

  皇帝刚说完,刚才还在一直磕头的刑部尚书这才停下了磕头的动作,高喊了一声:“谢陛下。”

  皇帝没理他,继续道:“那便戴罪立功,罚俸一年。”

  皇帝话音刚落,一旁的监察御史便上前谏言道:“陛下,臣认为,此事的重心不应只是放在刑部尚书的问题上,最重要的,还是要查出幕后主使。”

  “这幕后主使敢在刑部杀人,简直就是在挑战天威,蔑视皇权,其罪当诛。”

  监察御史话音刚落,太傅便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杨大人说的没错,但陛下,老臣还有一件更为紧急的事。”

  皇帝把视线从那监察御史身上移开,恭恭敬敬看着太傅道:“太傅请讲。”

  “户部尚书之位空悬已久,臣听说上次有人推荐户部尚书人选的时候,被王爷拦下了,不知已过了这么久,王爷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么?”

  顾洛辰闻言,胜券在握一般喊了一声:“有。”

  祁老太傅看也没看他,继续配合他演戏:“敢问是何人啊?”

  “瞿恒。”

  百官闻言,各个面露疑惑,这瞿恒是什么人物,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过。

  皇帝问出了百官的疑惑:“爱卿可否说具体些。”

  “是,陛下。”

  顾洛辰朝着皇帝微微颔首,随后才解释道:“瞿恒,颍州人士,二十有九科考落榜。”

  “啊?”

  朝堂里传来一阵阵疑惑声。

  这时有人从后面站了出来,质问顾洛辰:“虽说本朝高官有推荐之权,但下官敢问顾大人,一个科考落榜的人,王爷如何敢推荐他做吏部尚书的?”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言卓”一党的卓文青。

  言昙站在离他不远的位置,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想提醒他闭嘴,可卓文青却视而不见。

  不就一个顾洛辰么,有什么可怕的,前几日自己派人去刺杀他他不也没把自己怎么样么?

  顾洛辰转头,看着那蠢货,笑了笑:“你问得正好。”

  他说完,转头又看向皇帝道:“陛下,经臣所查,当年有人为了谋求私利,把考生的试卷私下换了,让原本有水平能中状元的瞿恒中途落榜,致使瞿恒这样的人才在颍州务工,蹉跎许久。”

  卓文青听到换试卷的事,心里慌了一瞬,随即又放松下来,反正顾洛辰也没证据,怕他做什么。

  “顾大人,您口说无凭,有何凭证啊?”

  顾洛辰笑着,慢慢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来:“这里有十一份试卷,分别是当年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手写试卷各一份儿,共四份儿,还有誊录所誊录的试卷,也是四份儿。”

  “不可能,那试卷……”

  卓文青闻言,没忍住喊了出来,直到意识到自己心急漏出破绽了,才立马掐断了说了半截儿的话。

  “哦?”顾洛辰回头睨了卓文青一眼,“卓大人为何如此笃定本王不可能有试卷的啊,哎,不对,本王前几日拿试卷的时候遇袭了,卓大人这般笃定,该不会当时抢走“证据”还想杀本王的是你吧。”

  “一派胡言。”

  卓文青狗急跳墙。

  “放肆!朕让你说话了么?”皇帝冷声怒骂了一声,转头看着顾洛辰,“爱卿继续。”

  顾洛辰这才对着皇帝又点了点头,接着道:“剩下的三份儿,是当年负责科考的主考官,也就是前吏部尚书封秦递给陛下的三份儿试卷。”

  “对比这些试卷来看,誊录所誊录的试卷和原考生亲手写的试卷是一致的,但呈上来给陛下看的那三份儿试卷,就截然不同了。”

  “再对比前三甲那三份儿原本手写的试卷,瞿恒的文采和见解,自然是在他们百倍之上的。”

  周围传来百官的议论声。

  “怎么会这样?”

  “竟然有人如此狗胆包天,偷天换日。”

  “是啊,是啊,真的假的。”

  顾洛辰闻言,笑道:“口说无凭,李公公,烦请把这些证据传给大家看一看。”

  李公公闻言,立马带着小跑把试卷从顾洛辰手里取过来,先是呈给皇帝看了眼,之后又给太傅看,最后给百官传阅。

  等觉得那些人看的差不多了,顾洛辰才问:“诸位,本王所言,可属实啊?”

  众人纷纷点头,除了卓文青和言昙。

  卓文青仍不死心,又问道:“顾大人如何证明,你找的瞿恒,便是这写文章的瞿恒。”

  顾洛辰笑了笑:“那还不简单,一会儿等人上来,试一试字迹便知嘛。”

  “既然卓大人问到这儿了,我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件跟卓大人有关的事。”

  顾洛辰此话一出,卓文青原本平静的面上突然被惊出了冷汗:“何……何事啊?”

  “本王刚刚不是说了么,贪官污吏偷天换日欺瞒陛下的事啊。”

  顾洛辰那话说得轻巧,脸上还带着笑,可卓文青这会儿却淡定不起来了,他慌忙张口,想要把自己撇干净:“这……这……这与我何关啊?”

  顾洛辰见他不到黄河不死心,便转头对李公公吩咐了句什么,之后李公公便带着小跑出了殿门。

  “卓大人,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岂是你想撇干净就能撇干净的?即便你没良心,午夜梦回不会为自己做那些缺德事内疚,但总有明眼人会让你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价的。”

  话音刚落,李公公便按他的要求把早早等在殿外的人挨个领了进来。

  李公公见他们初登大殿,不懂规矩,忙在旁边小声儿提醒,让他们行跪拜礼,等看着他们跪拜完,这才又退回了皇帝身边。

  “瞿恒。”

  顾洛辰轻声叫了一声,瞿恒摘下了头上的帷帽。

  “草民瞿恒,参见陛下。”

  “陛下,”顾洛辰接过了话,“可要让他写上几个字辨辨真假?”

  “不必,朕信爱卿。”

  “陛下,臣以为不妥。”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祁老太傅突然开了口:“臣以为,还是让他写一下辨一下的好。”

  今日一切,本就是他与顾洛辰的一场戏,他自然明白那瞿恒是真,但今日若是不当场辨认一番,日后难免会有人在背后议论。

  顾洛辰那名声已经够坏的了,他可不想让他的名声再坏一些。

  祁老太傅的话,皇帝自然得听,于是皇帝便让李公公去拿来了笔墨纸砚,又让太监搬了个小桌子来。

  新来的小太监反应迟钝,放完桌子便要走,李公公随口提醒了他一句,他才折回去给瞿恒研磨,等小太监把墨研好了,瞿恒才提笔在那宣纸上写下了当年应试时写的那篇文章。

  等他写完两行,皇帝才轻声在上面喊了一声:“行了,拿来给朕看看吧。”

  李公公上前小心翼翼把那墨迹未干的宣纸拿到皇帝面前,给皇帝看了一眼,皇帝看完,道:“传下去,给诸位爱卿看看吧。”

  经过比对,那字迹确确实实是出自于瞿恒之手,直至此时,百官才心服口服的在心底认同了瞿恒。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瞿恒又的确是状元之身,却有真才实学,那不如便如顾爱卿所言,封瞿恒为吏部尚书。”

  “众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英明。”

  祁老太傅带头说了一句,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毕竟祁老太傅身份、地位摆在那儿,年岁也摆在那儿,没人敢驳了祁老太傅的面子。

  而且,祁老太傅如今还是陛下的太傅,皇帝倚重他、信赖他,跟着他说总是没错的。

  洪亮的“陛下英明”声响彻整个大殿,唯有角落里的卓文青心虚的直冒汗,连附和也忘了附和。

  等众臣附和完,顾洛辰才看了一眼呆楞在原地的瞿恒,见他没反应过来,笑着提醒道:“瞿大人,跪下谢恩啊。”

  瞿恒一听,这才反应过来,跪下道:“谢陛下恩典,臣必公平公正,为国选贤,在所不辞。”

  “爱卿请起。”

  皇帝应了一声,嘱咐道:“吏部尚书一职,事关官员任免、科考和调动,是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朕希望你能时刻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当然,朕也相信,像你这样被人坑害过,肯定更能体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朕想这或许也是顾爱卿跟朕举荐你的原因之一。”

  “朕相信你日后定能选贤举能,秉公持正,也希望你能时刻保持初心。”

  瞿恒又拜道:“口说无凭,臣会用实际行动做给陛下看。”

  “好。”

  顾洛辰:“陛下,臣还有事要奏。”

  “爱卿但说无妨。”

  小皇帝知道他要说什么事,毕竟刚才他跟卓文青的事儿还没解决完呢。

  “臣要揭发卓文青,卓文青近些年来,收受贿赂,谋害同僚,买卖官职,桩桩件件,其罪当诛。”

  “一、一、一派胡言。”

  卓文青跳出来反驳了一句,手背手青筋暴起,脸也憋的通红,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听到“其罪当诛”几个字吓的。

  “你,你……你有什么证据。”

  他说完,转头看着皇帝,反咬一口道:“陛下,臣要告顾洛辰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当众污蔑朝廷命官。”

  顾洛辰笑了笑,转头道:“别急啊,卓大人急什么,你既然要证据,本王就一件一件给你看,你放心,绝得让你死的明明白白。”

  “我们先说第一件,谋害朝廷命官。”

  顾洛辰说完,转头看着那站在中间,个子不高、身形瘦弱的带着帷帽的人道:“夫人,将那帷帽摘下吧。”

  跟着李公公一起被领进来的闻柳一听这称呼瞬间明白了中间那人是谁。

  那就是之前顾洛辰跟他说过的,忠臣赵文修的妻子。

  原来顾洛辰没急着对付卓文青,是因为他早已想好了万全之策,要把卓文青直接干掉。

  想到这儿,闻柳初进来时站在人群里那种难受和别扭稍稍好了些许,似乎是被这些事转移了注意力,闻柳这会儿心里只替顾洛辰高兴。

  那女子往前走了两步,摘下了帷帽,跪下行了个礼:“草民赵氏,参见陛下。”

  “赵氏?”

  皇帝轻轻念了一声。

  下面议论声纷纷响起。

  “你们小点声儿,这要是让他听见了,有你们好受的。”

  “自古以来,哪有女子上朝的,真是荒谬。”

  “这女子是谁,怎么能带女子进朝堂,多不吉利呀。”

  “陛下。”

  顾洛辰听到这儿,忍不住出声打断了他们:“她乃是前监察御史赵文修赵大人的妻子。”

  皇帝一听,眼神都变了几分,带了几分敬重。

  他听过赵文修的名字,那会儿他尚且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听人夸赵文修绝世之才,为人忠厚,为官清廉。

  “爱卿接着说。”

  顾洛辰转头看着那女子,轻声问道:“之前夫人是不是提过,前吏部尚书曾在告老还乡之前给您写过信。”

  女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信件递给顾洛辰,道:“确有此事。”

  顾洛辰一个眼神,叫来了李公公,李公公把那信呈给了皇帝。

  顾洛辰趁着皇帝看信的功夫,转头看了闻柳一眼。

  他本是想偷偷看他一眼,没成想闻柳也正在看他,两人瞬间四目相对。

  顾洛辰知道他在这种地方,肯定不适应,便往后走了两步,挪到了闻柳身边,凑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句只有他二人能听到的话。

  闻柳听了顾洛辰的话,点了点头。

  顾洛辰这才放心,又走回刚才的位置站好。

  今日,他便要让卓文青,成为他的阶下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