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飞尘, 星辰碎裂。

  长剑宛若银龙,吞天避月的一亮,下刻便是刺入肉的钝响。

  宋行舟紧张的攥住萧辞的衣袖, 问道:“王爷, 你还好吧?”

  “放心,无事。”

  听到萧辞的声音,宋行舟才觉得心安。

  周围仍是接踵而至的黑衣人,仿佛此刻就是为他们设下的修罗之夜一般, 前面的倒下了,后面又会涌上几个人。

  宋行舟能感觉到萧辞微微的喘着气, 贴在他腰间的手掌已经有汗浸湿到了衣衫里面, 宋行舟此刻酒也醒了大半,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情急之下拉着萧辞就要跑。

  前面不远就是大道,自然会遇到巡夜的金吾卫,可萧辞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不肯向大道上跑。

  “走啊,他们人多。”

  “若是被人看到我……”

  萧辞话没说完,宋行舟便也懂了他的意思,一旦他腿健康的消息散出去, 朝堂间又是会一番血雨腥风。

  可……血雨腥风也是后话了,现下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啊!

  宋行舟突然指着胡同之中的一间房屋顶上,大喝道:“段灼!你们终于来啦!”

  黑衣人闻言顿了一下, 都往屋顶上去看。

  宋行舟一把拉住萧辞, 管他三七二十, 撒腿先跑了吧!

  “你还若什么若, 小命最重要!”

  宋行舟一边跑一边大声呼救:“来人啊!救命啊!杀人啦!”

  萧辞却把他拉住, 道:“不行,他们见过我站着,留着总是祸患,你先往大道上跑,今日这些人必须得死!”

  宋行舟见说他不过,便摇头道:“那我也不跑。”

  萧辞刚要再说什么,那些黑衣人就又追了上来,只见萧辞提剑如银龙一般飞了出去,血光染红。

  就在这时,黑暗处忽有一人,与那片夜色融为一体,执剑冲着宋行舟刺了过来。眼见着剑尖已经几乎要划过他的脸庞,宋行舟向后急急退去。

  “王爷!救我!”

  背后已然是冰冷的铁门,他退无可退,萧辞此时又被几人团团围住,无暇分神。

  有那么一刻,宋行舟觉得自己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守着他的秘密,离开这个本就不属于他的世界。

  大概就是报应吧。

  他没有完成原身的嘱托,还悄悄对不应该的人动了情。

  是他罪有应得。

  宋行舟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他以为自己死定了的时候,突然身后的铁门哗啦一声打开了,他一个踉跄向后一跌,被人直接拉了进去,而后就见着有人又冲了出去。

  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大门又被人关上了。

  宋行舟惊魂未定,大口的喘着粗气,这才想到刚才是被人拉进来的,便转身向后跟人道谢:“多谢相救。”

  “侧王妃不必客气。”

  宋行舟惊讶抬眼,却见此人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长衫上绣着青竹叶,看着颇为斯文。

  此人竟然认识他?

  可宋行舟却从未见过此人。

  “你是……?”

  那人微微一礼,道:“微臣大理寺少卿翁黎。”

  宋行舟稍稍放松警惕,大理寺他去过几次了,少卿认识他也很合理,眼下他安全了,就开始担心起了萧辞,眉梢紧蹙:“王爷还在外面,你快想办法救他。”

  翁黎道:“王妃稍安,锦衣卫已经赶到了,想必刺客很快就会被擒住。”

  听到他说锦衣卫已经赶来,宋行舟才觉得稍稍心安,可是,这个事件已经越闹越大,萧辞腿残疾是假的事情怕是藏不住了,又不知明日的朝堂会掀起怎么样的轩然大波来。

  这已经是第二次他们被人刺杀,真不知道背后之人到底是何目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致他们于非命。

  宋行舟感觉自己的心要跳了出来,眼下这道门挡住了刺客,也挡住了萧辞,他看不见,只能听见外面的声音,每一声刀剑入肉的动静,都让他心里颤动一下。

  萧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翁黎仿佛是看懂了他的担心,便让府内的侍女将他引导内室,道:“王妃,进去等吧。”

  宋行舟摇摇头,他只想站在门口,萧辞进来的第一眼就能让他看见。

  身上的衣料已经被他搓出了褶皱,心却依旧提到了嗓子眼。

  宋行舟见自己的身上甚至连一滴血都没溅上去,也不知萧辞到底是怎么样护着他的,甚至连一点血都不忍心染脏他的衣衫。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敲门声。

  宋行舟飞一般的扑过去,想也没想就拉开了大门。

  银色月光淡淡的洒落下来,铺满整个大地。

  萧辞一只手握着剑,赫然站立在门外,月光照在他如墨的长发上,俊朗的面容就像天上的仙君一般,只是血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又让他看起来像是刚才地狱里爬出来的罗刹。

  宋行舟径直扑进了萧辞的怀里。

  双手紧紧抱住他的腰。

  他没事,他没事。

  “萧辞,你没事?”

  “哭什么?我当然没事。”

  宋行舟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啦啦落在他的衣襟上。

  “千军万马都不能把我怎么样,只是这几个刺客,掀不起来什么风浪。”

  萧辞扔到了手中的剑,将怀里的人抱得更紧了一些。

  “好了,不哭了。”

  萧辞揉揉他的头顶,见他依旧清爽,便要将人推开,“我身上沾了血,脏。”

  宋行舟仰头,望着萧辞,满眼通红,泪珠子挂在腮上,“别推我,我不走。”

  “好好,我不推。”萧辞将自己的下巴放在他的发顶上,轻轻摩挲,“可是这么多人看着,我怕你不好意思。”

  闻言,宋行舟猛地瞪圆了眼睛,缓缓的将头移动到萧辞手臂处,露出一双眼睛往后瞧了一下。

  果然,十几位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萧辞后面,站的笔直,只是都把头低了下来。

  他赶紧松开手,想要后退,却被萧辞搂在后腰的手一握,轻轻在他耳边道:“你是我的妻,想抱多久就抱多久。”

  宋行舟不好意思的垂下头,还是挣开了萧辞的手臂,他知道此刻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后面传来一阵阵马车的声音,车还没停稳,就听见江空畔的焦急的声音:“王爷!”

  宋行舟也趁机脱离了萧辞的胸膛。

  江空畔直接跳了下来,脚还崴了一下,忍着疼蹦了过来,跪在地上:“王爷,您没事吧!?臣的错!臣不该丢下王爷一人回府!长安内城,天子脚下,竟然有人敢行刺当朝摄政王,简直是……”

  萧辞打断了他的话,冷冰冰的说道:“有几个活口,送到大理寺,你亲自审问!”

  江空畔领了命令,让几个锦衣卫将人押回到大理寺。

  萧辞这时才看到站在不远处的翁黎,道:“刚才是你救了王妃?”

  翁黎跪下,“不敢,臣只是将王妃拉进来,将刺客关在门外。”

  忽然一柄明晃晃的剑直指翁黎的咽喉,萧辞眼中露出凶光:“虽然你救了王妃,可你也看见本王的秘密,所以本王留不得你。”

  宋行舟闻言径直冲了上去,阻止道:“王爷!不要!”

  他又赶紧对着翁黎大声喊:“你快点说话啊!”

  其实宋行舟知道萧辞的想做什么,他根本没有想杀了此人,只想让他守口如瓶,这么看来这人之前本就不是萧辞的人。

  江空畔也赶紧冲了上来,道:“王爷手下留情,翁黎是微臣手下大理寺少卿,他一向不涉党争,为人低调,做事谨慎,今日之事他一定会守口如瓶,不会说出去半个字。”

  那翁黎也白着脸,伸手发誓道:“翁黎绝不会说出去半个字!”

  萧辞看了看宋行舟又看看江空畔,这才将那剑收回,冷冷道:“好,今日有王妃和江大人两人为你求情,本王暂且放过你,若是此时泄出去半个字,后果你自己知道。”

  江空畔看他不打算杀翁黎,赶紧起身扶住萧辞,道:“王爷在他府上休息休息,换身衣服,明日再回王府吧。”

  萧辞看着自己一身血污染红的衣衫,点点头道:“也好。”

  他对宋行舟道:“你也去休整一番,天亮再坐车回府。”

  这一番动静,怕是早就惊动京城的各方势力,想到萧辞大概还要跟江空畔有事要商量,宋行舟便先跟着侍女先行去了后院休整。

  虽是半夜,这院中点了灯火,依然是明亮一片,经过花园时,宋行舟这才发现这花园虽然不如王府的大,但是却满是江南的韵味,花窗□□,假石园亭,叠山理水,别有洞天。

  一座九曲的太湖石假山层峦叠嶂矗立在眼前,绕过假山,还有一湾溪水缓缓流过,溪水上还有一座石桥。

  溪水汇聚成一汪清池,圆月高悬,在池塘中投下粼粼光影。

  宋行舟继续往前走,走出月门,忽然他下意识的回头去看那月门上的题字。

  怔愣一瞬,宋行舟怕自己看得不真切,让侍女提起灯笼照着。

  “月苑”二字赫然在上。

  他停住脚步,手脚冰凉,有如雷击一般呆在那里。

  月苑池塘东南,六个字在他的脑海里划过,科举案的每一个细节如蝶涌般向宋行舟扑来,它们飞舞着跳跃着迅速拼接连缀,逐渐形成了一张大网。

  那张网上,突然蹿出一点火星,燃成一片烈焰,由内向外,将这张大网燃烧殆尽。

  宋行舟强忍住心中的波澜,对着一旁的侍女道:“走吧。”

  他想,他知道罗铭留下的线索藏在哪里了。

  可眼下,他却不能当着翁府侍女的面去搜寻,只能先回房间,再伺机而动。

  只是,罗铭的证物为何会出现在翁黎的府中?

  翁黎又恰好是大理寺的少卿。

  这翁黎到底是何人,与罗铭有什么关系?又跟科举案有什瓜葛?

  宋行舟不免失神。

  案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