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519章 如此秀女

  宫里的规矩,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小。

  皇帝最大,皇后第二大,如果有太后的话,那么太后第二大,皇后就成老三了。

  但有这些“皇”字打头的人惦记先蚕礼,也没有你一个小小妃子惦记的道理。

  “她要举办先蚕礼?”温润大吃一惊啊。

  “举办个屁!”太子殿下爆粗口:“她就是提,也是试探。如果我父皇没有举办先蚕礼的意思,那么就是说此次选秀,没有选继后的意思;如果父皇让人预备明年的先蚕礼,那么就代表,明年有人主持先蚕礼了,不是继后,也得是皇贵妃。”

  不管是继后还是皇贵妃,都不是太子殿下乐意见到的场景。

  他只记得自己母后举办的先蚕礼。

  其实按照规定,皇帝举办耕藉礼的时候,皇后那边就同时举办先蚕礼。

  熹妃娘娘很聪明,她没在耕藉礼之前说,而是在耕藉礼之后提起,免了自己觊觎皇后大宝的嫌疑,但也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身份。

  毕竟能操心先蚕礼的,都是不一般的人。

  “那皇上怎么说?”温润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

  只要大老板不点头,底下人怎么蹦跶都上不了天。

  “父皇根本没搭理她,当然,也没惩罚她,估计是觉得她也就是那么一说。”太子殿下垂头丧气:“父皇根本不拿她当回事儿,在意的是二皇子。”

  毕竟现在皇上只有三个儿子,其中只有太子殿下长大了,那俩都还小呢。

  一个刚冒话儿,一个还在吃奶。

  这个事情上,太子殿下占了优先,也不占便宜。

  优先是因为太子殿下毕竟长大了,好歹也能看着成年,再过几年就该举办冠礼,该有太子妃了。

  皇家三代人没见过太子了。

  听着都可怜得很,普通人家尚且不会如此。

  可皇家就是如此。

  皇上知道太子不用他操心,甚至太子还会让他得了不少人的羡慕和赞美,看太子可不就是当个大人来看待了么。

  所以他对太子的要求多了,也放心多了。

  那俩不行,太小了,生怕养不大,皇上是三天两头儿的看一看,抱一抱,尤其是人家小啊,可以卖萌,太子殿下不行,大了,卖萌就没那么大威力,也不自然了。

  “那就行,在意儿子是天性,在意儿子他妈就坏菜了。”温润呲牙。

  太子殿下一下子就乐了:“还是先生说的好。”

  师徒俩就此打住这个话题,倒是太子殿下宫里今日的小食十分有趣,竟然是那天吃的春饼。

  “肯定是二妹妹吩咐的,她啊,这是怕我生气,给我顺气儿来了。”太子殿下颇为幸福的样子,很可爱。

  温润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回府了,结果回到家里,发现妹妹王玫抱孩子回娘家来了:“这会儿还没到端午节呢,怎么就啃上了粽子?”

  娘俩儿来家里不见外,小孩儿一个劲儿的朝温润伸手要抱抱。

  王玫自己坐在那里,吃着好几个粽子,还沾着白糖吃呢。

  “就馋这一口,搁家里咋做都不是个这个家乡味儿。”王玫幸福的吃了手里的粽子:“还是阿珍姨的手艺好。”

  温润抱着孩子玩了一会儿,王玫就吃了一会儿蜜枣粽子,等到孩子困了,温润赶紧哄睡,小家伙儿不挑人,尤其不挑温润,怎么抱着怎么睡,最后温润让王玫扯了褥子弄好个小窝,给孩子放里头了。

  褥子大,四周都卷了起来,又放了枕头,以免孩子翻身打滚的再滚出去,就在这小窝里头,也不怕他磕着碰着。

  王玫则是跑去厨院,做了点拿手菜呢。

  不一会儿,王珺回来了。

  饭桌子上就他们三个人,也不用避讳什么,王玫家宝宝醒了,王玫就叫乳娘进来,把孩子抱出去喂奶,她这样,明显是有话要说。

  孩子被抱出去了,三个大人消停多了。

  “说吧,什么事儿?”王珺坐在那里,一手给温润夹了条鱼挑刺儿,一手挖了个蒸蛋给送到了王玫的碗里。

  “大哥咋知道我有事情要说?”王玫讪讪得一笑,有点尴尬啊,还以为自己装的挺好呢。

  “你平时很注意这些的,不会这么频繁的回娘家来。”王珺有一点微笑的道:“我妹妹是个遵守妇道的女人,别看娘家强势,但你在婆家,也是婆母赞赏的儿媳妇,你那小叔子被你教导的都改邪归正了。”

  温润顿时就笑了:“那小子就是个熊孩子!”

  刘夫人是管不了二儿子了,实在是那孩子皮,皮的都熊了。

  还是王玫有办法,收拾了他好几顿,终于改好了,书读得好,有奖励;读的不好,有惩罚。

  剩下俩小姑子,也教育的不错,规矩上好了很多。

  不过温润算了算,还真是,这才多久啊?王玫往家里跑了好几趟了。

  “是有点事情,公爹让回来,私底下说一声。”王玫呲牙,跟自己大哥和哥夫面前,就没什么遮掩了。

  还是因为选秀的事情,如今秀女入京的越来越多,马上就要端午节了。

  过了端午就该选秀了。

  “这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王珺跟温润,都是这个态度,他们家一没有合适的女孩子,二不需要选秀,操心这个干什么?

  看个热闹就行了。

  “咋们家是没有,不代表别人家没有。”王玫叹了口气。

  给他们俩上了一课。

  原来这秀女啊,也有操作的空间。

  有人家不爱自家女孩子去选秀,去吃那个苦;可也有人家,就想走个捷径,哪怕将女孩子折进去,那也只是损失一个女孩子而已,一旦女孩子成功了,入了宫,成了皇帝的女人,自家可就发达啦!

  一旦再生个一儿半女,以后自己家,也有个公主甚至是皇子做依靠。

  皇子以后起码是个郡王,往后或者是个亲王呢?那自家起码三代无忧。

  公主也不差,男孩儿女孩儿,自家都是赚了。

  于是不少人家就想送女孩儿入宫。

  “皇宫又不是城门,随便进出。”温润觉得这不奇怪,自打唐朝出了个杨贵妃,兄弟成了列侯,姐妹成了国夫人。

  名流千古啊!

  哪怕是个骂名呢。

  不过,宫墙再高,也抵挡不了大家想要飞黄腾达的心思。

  “是不能随便进,因为没有个身份不行。”王玫吐槽:“于是就有人想了办法,还记得前几日,咱们家来的那个所谓的亲戚吗?”

  “记得啊,后来就没再见了。”温润当然记得了:“找错了地方,还嘴硬不承认,最后丢面子的走人了。”

  “才不是找错了地方。”王玫苦笑了一下。

  跟两个人说了,人家是来“投靠”老王家的,或者说是大将军府这块招牌。

  有些人家的品级不够,或者干脆就是富商巨贾家,不知死活的养了好的女孩子,嫁人联姻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最多也就是给一些官员做个续弦,因为商户人家,高攀也攀不到宫里来。

  于是他们就有了另外的路子。

  干什么呢?

  找那种没有合适女孩子选秀,但是家里官阶够高,品级大,又是简在帝心的人家,先跟人家攀亲戚,八竿子打不着的都能连宗,弄个宗族女子的身份,再过继到这家人,等于有了个出身。

  送女孩儿进宫选秀,顶着的也是这家人的名头。

  比如说如果那天那些人真的赖进了大将军府,那可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可惜啊,他们也不打听打听,咱们家什么情况!”王玫恶狠狠的道:“还亲戚?咱家亲戚都死绝了,还亲戚?也不怕召晦气。”

  “这种……也能参加选秀吗?”温润觉得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掩耳盗铃吗?

  “都是皇家给他们惯得。”王玫生气的道:“一开始妹妹也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咱家哪儿关心什么选秀啊?家里女孩子都不选秀的好么。可是那天听说有亲戚上门,我不就回来一趟了吗?晚上回去跟公爹和你妹夫说了,当笑话说的,当年的亲戚都死绝了还什么亲戚上门?公爹问是不是有车子拉东西?还有女眷?尤其是女眷,基本上不是丫鬟婆子的,就是几个小姐,那种十分标准的小姐。”

  “妹妹当时就懵圈了,因为月姑嫂子跟妹妹说了,当时妹妹还以为,又有人来给大哥送女人呢,结果公爹过了几天,就跟你们妹夫说了,你们妹夫又跟妹妹说了,妹妹这才寻了个理由回娘家,反正我经常回来的,别人也不会起疑心,一般能这么干的人家,那都是有底气,有手段的,他们在暗咱们在明,人家算计咱们家呢。”王玫没好气的道:“一选秀,多少麻雀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为了这么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那帮人真的是杀头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温润听得简直是眼界大开:“合着这秀女,也不都是按要求来的啊?”

  他以为,起码比他前世什么什么秀,海选的还要严格呢。

  毕竟这是进宫伺候皇上的,一般都是官员家里居多,其次是已经致仕了的官员家里如果有合适的女子,也得送来。

  不过秀女只看父辈,不看祖辈。

  父辈要是个六品小官,那就没事儿了,肯定没你家闺女的名额。

  哪怕祖父是一品大员也没用!

  “嗯,先帝那会儿,就有个明显的例子。”王玫准备的很充分。

  比如说先帝那会儿的庄嫔,本身是江南富商的嫡次女,但是庄姓富商是没有资格送女入宫选秀的,怎么办呢?

  他先跟当时的江安巡抚认了族亲,又通过江安巡抚,跟京里的一庄姓高官连了宗亲,可怜庄姓高官家里三个嫡出的儿子,一个嫡出的女儿,两个庶出的儿子。

  嫡长女在他官位低微的时候,就许了人家嫁了人,如今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赶上先帝那会儿选秀,就没个合适的女儿。

  正好,庄姓富商家里就有一个合适的女孩子。

  赶紧送了进京城,认了亲之后,就过继给了庄姓高官,做了高管家的嫡出次女。

  那女孩儿从十三岁开始接受教养姑姑的教诲,十五岁选秀,因为长得好看,皮肤白皙,姿态端庄娴雅,被先帝选了成为才人,侍寝之后成为婕妤,一年之后成为昭仪,两年之后有了身孕,一举得男,先帝那个时候都多大年纪了?有了这么一个老莱子当然高兴了。

  后来就升为庄嫔。

  等到先帝去了,庄嫔三十岁就守寡了,可是庄嫔生了个皇子啊,如今那位皇子是个郡王,庄嫔成了庄太嫔。

  庄姓高官致仕,庄姓富商生意兴隆。

  两家都对庄太嫔嘘寒问暖,那位郡王每年也能得不少孝敬。

  还有先帝时期的和嫔,她娘家其实是个盐商,眼看着就要被上头查的那种,盐商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没办法,他们家只好紧急在族内寻了个女孩儿出来,那就是和嫔,和嫔父亲去得早,母亲病歪歪,在他们找上门的时候,和嫔的母亲也去世了,他们帮和嫔将父母合葬在祖坟那里,就收养了和嫔,然后派人教导她规矩礼仪。

  和嫔长相柔美,气质娴静,又聪明得很,故而学的十分刻苦,最后他们将和嫔送入京中,进了他们一直当做靠山的那个高官家里,成了那高官家里过继来的女儿,那高官家里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有,大家都认为,他们家想闺女想疯了呢!

  赶上选秀,高官家一副不舍得的样子,送了和嫔选秀,一路过关斩将,加上和嫔带了不下三万两银子BΕíЬèì的银票入宫,用钱铺路,终于成了皇上的女人,然后快速怀孕,那个时候,江南盐商的案子爆发,高官家里也受到了牵连,不过和嫔怀了身孕,先帝为了子嗣着想,只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起码盐商跟高官家,都保住了性命。

  不过两个女人都是过继的,哪怕名义上都是嫡出,实际上她们也真的都是嫡出,可那也不行,一生也就止步在嫔位上了。

  和嫔生的是一位公主,幸好啊,这要是个皇子,指不定那两家怎么攀附呢。

  而且那位公主没长大,八岁的时候夭折了,几年之后,和嫔也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