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374章 皇宫一日游(上)

  一下子把温润都给逗笑了:“你可别说了,你就认识一个黄花梨。”

  王珺梗着脖子:“还认识紫檀跟金丝楠木。”

  “是,你还认识什么?”温润逗他:“紫檀分几种?鸡翅木知道吗?”

  王珺愤愤然闭嘴了,因为他不知道。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温润笑着道:“宫里的东西虽然用料好,但是也用的多,用的时间长,一代一代传下去,几百年都用不坏。”

  宫里的人就未必是能几百年不变了。

  一行人没有在前宫驻留,而是一口气被人抬到了后宫的范围内,而且是在坤宁宫里接待的他们。

  如今没有皇后了,这里就成了皇上缅怀皇后的地方,而且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屋顶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内部分为三进,明代的时候,坤宁宫为皇后寝宫,故而这里又称“中宫”。

  坤宁宫好地方啊!

  中宫皇后所在地。

  坤宁宫的名字出自《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明代建起来的京城与皇宫,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皇帝是天,皇后是地;皇帝是“乾”,皇后即为“坤”。在《道德经》中,有“地得一以宁”这一句话,故名“坤宁宫”;同理,还有“天得一以清”,所以皇帝寝宫名“乾清宫”,与坤宁宫相对。

  也就是说,这里是仅次于乾清宫的地方。

  不止是地盘大,布局端正,就连装修都是最好的,怪不得后宫多少女人都想入住坤宁宫呢,看着就是气派啊!

  而他们一伙人进了正殿大门,就看到皇上穿着简单的家常团龙服,坐在主位上,左手边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少女一身鹅黄色的宫装,手里牵着一个粉团儿一般可爱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一身水蓝色的宫装,小巧又可爱。

  下首则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童,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团龙服,一双缎子面的小宫靴。

  不用看他头上带着的小金冠,那熟悉的样子,就是小天天啊!

  来之前,齐嬷嬷紧急培训了一下大家陛见的一些规矩和礼节,大家赶紧先见礼再说。

  结果没等弯下膝盖,皇上就开口说了:“免礼。”

  嗯,温润很喜欢这两个字,觉得正式场合是要给皇帝面子,但是私下里这么跪来拜去的,多少情分都客气没了。

  免礼好啊,免礼就不用跪地磕头了。

  “都是熟悉人,不用那么多繁文缛节。”皇上看着王珺很开心:“你们都是见过的,去吧。”

  说这话的时候,看的是三个孩子。

  “玫姐姐!”大公主带着二公主,一下子就扑到了王玫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

  说实话,王玫在两个小姑娘的心目中,仅次于皇后娘娘了。

  是当亲姐姐一样的看待,尤其是大公主,她真的跟王玫生活过好长一段时间,而且那个时候她已经懂事了,王玫很讲义气的护着她,把她当亲妹妹一样,还跟大公主一起照顾过二公主,二公主当年还是个奶娃子呢。

  只是看着姐姐哭了,她也跟着嚎啕了起来。

  “不哭啊,不哭。”王玫唬了一跳,随后也红了眼睛:“乖啊。”

  很顺手的就把二公主抱了起来,还摸了摸她的头:“这是二公主吧?小星星?”

  小星星,二公主的乳名。

  “嗯!”二公主点头,宫里能叫她这个乳名的人,只有四个。

  皇上和已逝的皇后,大公主跟皇太子。

  “来,这是薛家……。”王玫给她们作介绍。

  大家都是妙龄少女,很多时候,真的是看眼缘啊,王玫她们三个素素净净的样子,的确是让大公主好受了很多。

  皇后去世,大公主连头上的钗环都是黄玉打造的那种,二公主年纪更小一些,只带着一点儿白色珍珠的缠花。

  同样是素素净净的样子。

  而有些人拜见的时候,会打扮的花枝招展,更有一些夫人求见公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带着自家的女孩儿,女孩儿基本上都是浓妆艳抹,漂漂亮亮的,看的大公主这个气啊!

  没少因为一些小事儿而惩罚人,什么规矩不好,冒犯皇家威严的,这么折腾了好几次,才绝了那些夫人太太们带女孩子进宫,以求见大公主为名,实际上干什么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的烂事儿。

  几个女孩子说了几句话就气氛好了起来。

  温润那边已经见过了皇太子,太子殿下很有风度的点头致意,然后在下一秒,猛的冲了过去:“温叔叔……!”

  抱着温润的大腿就开始哭……好吧,温润也抱着孩子抹眼泪儿:“长大了,也变瘦了。”

  这个小孩儿,是他亲自照顾了快二年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可以说,温润花费了半幅身价,来刺杀的人不是没有,最后全都被挡了回去,温润可以说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也可以说是运气使然,但是大家都明白,他就是为了心目中的那点坚持。

  当时温润可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太子殿下哭了几声就憋了回去。

  眼泪汪汪的看着温润:“怎么才进宫呀?孤都盼了好几个月。”

  知道温润他们要来京城了,皇太子就数着手指头算日子,结果温润他们来了也没进宫求见皇太子。

  也是,他才十岁,又没了母后,皇上看他看的紧巴巴。

  虽然过去了几年,但是太子殿下永远记得,那个紧张的时期,温润是每日都抱着他睡的,给他讲故事,护着他们姐弟三人。

  更记得温润宁愿花那么多钱,也不要交出他们三个人给杀手。

  嗯,他们还不知道,杀手是镇北侯陈镇。

  陈镇也很庆幸,自己当初没真的痛下杀手。

  热闹的见过了面,半天才哄好了孩子,坐在皇帝御赐的太师椅上,温润还跟皇太子紧挨着呢。

  “父皇忙,母后也忙,都没人给孤讲故事。”皇太子以往表现得很成熟,但是到底是个孩子,没了母亲,又见到自己喜欢的叔叔,忍不住就抱怨了一句。

  “殿下已经是进学的人了,再也不用人给讲故事了。”温润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不过小臣有准备故事书,如果殿下晚上睡不着觉,可以在睡前读一读。”

  他其实很早就开始写了,是一本汉化了的《一千零一夜》,小故事嘛,寓教于乐。

  吕山长说这是幼化版的《增广贤文》,还说很不错。

  其中各种故事,包含了古今中外在内。

  是送给皇太子的礼物之一。

  其实他们这次来,的确是带了礼物的,可都是用了心的礼物。

  他们自己家做的腊肉,还是去年在江南老家的时候做的呢,做了不少都带来了京城,为的就是那口家乡味儿。

  其次是江南特色的伴手礼。

  用干的蒲草编织成的软底拖鞋,舒适又简朴。

  用苇叶编成的小风车,刷了颜色的,风一吹,可好看了。

  竹子根儿扣成的小盒子,还有佛肚竹做成的笔筒等等,都是江南特色,虽然不昂贵,但是很有趣味儿。

  皇上跟王珺不知道说了什么,俩人都很开心的样子,加上牛公公还在一旁敲边鼓,很是热络。

  他们来得早,而且今天是休沐么。

  故而中午就在坤宁宫用了一顿御膳,在用膳之前,老王家集体去给皇后娘娘上了一炷香。

  “温润没有见过皇后娘娘,但是想来必定是一位知书达理、母仪天下的女子。”温润看着那一人多高的灵位,也很是唏嘘。

  这个女人,死在了她最美好的年华里,得到了天下至尊之人的敬重与哀荣,但也抛下了她的三个可怜的孩子。

  “皇后的确是个好女子,想当年,朕看中了她,就怕她呀,看不上朕呢!”皇上看着皇后的神位也很感慨:“事实证明,朕的眼光不错,朕的皇后也真的是很好,很贤惠的女子。”

  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摆饭了。

  他们要上了香之后,再去膳厅用膳,王玫三个女孩子都拿了自己亲手做的素饼、蒸糕等物供奉在上,又拈香磕了头。

  正说着话呢,马公公就一脸苦瓜相的进来了:“皇上,丽嫔娘娘来了。”

  “她来干什么?”皇上皱了皱眉头:“朕没有宣召她。”

  “丽嫔娘娘说,她亲自下厨做了点儿小菜,听说来了江南那边的人?她也是江南人,老乡嘛……。”马公公都快要说不下去了。

  大公主冷哼一声:“这里是坤宁宫,不是她的华春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二公主也不高兴的瘪嘴,但是没说什么。

  可见两位公主是很讨厌这位丽嫔娘娘的。

  皇太子小声的跟温润嘀咕:“丽嫔娘娘现在暂时管理后宫,但是没有执掌凤印,她的确是江南人士,华春殿是她的寝宫,最近一直很活跃呢!”

  然后又跟温润吐槽:“父皇后宫就那么几个人,也没个能拿得出手的,全是一群胭脂水粉。”

  温润点头:“那还不好?要是有个出挑的,你父皇该烦心了。”

  从皇太子的吐槽里,温润知道皇后娘娘在世的时候,的确是选秀过的,也进了新人,可是宫里的位份都是论资排辈,你得有功于皇家,才能往上升。

  或者是你前朝的娘家出息,皇上才会给你升位份。

  本朝沿袭了前朝的后宫制度,授予后妃以封号、尊号、徽号和谥号。

  封号用以定后妃等级。

  本朝的后妃的封号按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等。

  尊号是表示崇敬褒美。

  一般由新君即位时授予先帝后妃,其号为: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

  徽号是在尊号前加上歌功颂德的套语,可多次授予,但仅有部分后妃能够得到,一般都是某某皇妃。

  谥号是后妃死后皇帝根据其一生言行事迹而颁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除极少数因特殊原因如被废外,后妃一般都能得到此称号。

  按等级颁发给后妃宝印。宣宗以前,只有皇后有册、有宝和有印,妃子有册、有印但无宝,嫔以下则只有册。

  皇后的册、印和宝是金制的,妃子的印金制、册镀金银,嫔册银制。

  秀女入选,初入宫中,一般就是册封为才人、美人。

  如果是宫女上位的话,初封就是淑女,侍寝之后就会选侍。

  但凡是有了身孕的,不管能不能生下来,初次有孕就会晋升一级,以示恩宠。

  或者是帝后大寿,国有喜事等等,后宫也有可能来一次集体大晋封。

  可惜,皇后娘娘凤驾归天,这可不是什么喜事儿,而头一次选秀出来的女人,最高位分也才是九嫔之一的丽嫔。

  连个妃位都没能爬上去。

  生了三公主的现在是安嫔,安静的安。

  三年前第二次选秀,入宫的秀女倒是都侍寝了,可也才是昭仪和婕妤。

  连九嫔都不是呢!

  也怪不得丽嫔娘娘这么嚣张,以九嫔的位份执掌后宫,估计也是本朝头一个。

  “她是想在父皇面前卖卖好,将来好当上皇妃!”这种打算,太明晃晃了,连十岁的皇太子都知道了。

  “她既然那么喜欢烧菜,就让她去后头的大厨房,给宫里所有的江南人士都烧一道江南菜品。”皇上最讨厌这种女人,他给那个女人权力,不是让她给自己添堵:“宫务暂且不用她管了,那个谁,僖嫔曹氏不错,宫务暂且交给她打理吧!”

  BΕíЬèì。

  太子殿下跟温润道:“僖嫔曹氏厉害了,这就把宫务攥到了手里头。”

  “曹氏?”温润对这个女人很陌生呢。

  “就是礼部员外郎曹锟的嫡出女儿,曹氏家里书香门第,曹锟算得上是个老好人了,主持过两次会试。”太子殿下道:“去年的会试就是他主办的,父皇夸过两次,还特意去了曹氏那里几次。”

  作者闲话:

  江湖开始做理疗了,头两天做,好疼啊!半张脸红彤彤的,都有些肿了……唉,这个病可真遭罪!还无法预防,只能增加免疫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