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75章 食野之苹

  鹿鸣宴的举办地,是四季花园。

  这里如今菊花盛开,可以说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了。

  且菊花有栽培在地,也有的是盆栽,这下子可好,漫山遍野都摆满了菊花,金黄色的菊花最多,然后是其他颜色的掺杂其间,在山下远远眺望,是一个倾斜的面,上面是一个“禄”字。

  旁边的是一个“福”字。

  另一边是一个“囍”字。

  最后的是一个“寿”字。

  然后这个造型就叫“五福临门”。

  心思很是讨巧呢,温润觉得这些菊花,花费不菲。

  尤其是这些菊花的颜色,“禄”字都是墨绿色菊花。

  “福”字都是朱紫色的菊花;而“囍”字是正红色。

  “寿”字是金红色的菊花,金灿灿的特别漂亮。

  而“五福临门”的五个小字,用的是雪青菊花摆出来的,看着就那么清高孤傲,却又让人流连忘返。

  雪青这种菊花可是重瓣菊花,且是会变颜色的那种,初时盛开,颜色粉红,然后是逐渐变紫,待到枯萎,便是粉紫色,很是神奇的菊花品种。

  王珺将温润和一群人送到了这门口,看着漫山遍野的菊花,深吸一口气:“都是花香味儿。”

  可不是么,这里的菊花都是最美好盛开的时候,不止是人来人往,还有蝴蝶和蜜蜂也被花香招揽了过来,蜜蜂就算了,这个小东西碰一下都敢追杀你到天涯海角。

  蝴蝶还是不错的,花丛上空,不少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真漂亮啊!”十几位新晋举人,没啥见识,一看这场景,顿时一个个都深呼吸了一口气。

  温润已经给吴山长去了消息,告诉他,中举的事情。

  还有给陆通神医的,家里的孩子举人了,高兴了吧?

  中举的举人们也有给家里写信,告诉他们,中举了。

  “走,进去了。”温润回头跟王珺道:“先回去吧,我们吃过了饭,就回家。”

  这里他真的不能带王珺入内。

  “嗯,去吧!”王珺道:“我带人去军中看看。”

  “知道了。”温润点点头,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人上了山。

  四季花园不愧是“四季如画”,这里远眺还能看到一些鸭脚树,也就是银杏树,长得高大,黄色的树叶,像是黄金一样。

  “四季如画一般,果然不同凡响。”温润一路走上来,嗅到的花香,跟自己身上的衣服一个味道。

  到了上面才发现,这次来,这里的布置又换了一种。

  依然是很大的户外广场,但是放满了很多桌椅,大概是两个人一个桌子,只摆了四排,但是此次中举的一百多号人,都有地方坐。

  正席上只有两个桌子,温润是跟老熟人吕山长坐在一起。

  巡抚大人跟知府大人都是老熟人了,温润没有多紧张,更多的是好奇。

  中间留了很大的地方,温润很期待,一会儿是不是真的要举子们跳舞?

  “温雅士,来啦?”跟他打招呼的是欧震大人,这会儿,他叫温润“温雅士”,而不是“如玉贤弟”,证明这是正式场合,而且是文人雅士们的正式场合。

  “欧震大人。”温润也不叫他的字了,拱了拱手,算是正是见礼:“这些都是新晋举子,看到我文坛盛事,真是感慨啊。”

  “这有什么可感慨的,今年能有一百多,下次或许就二百人了!”欧震大人如今是春风得意,笑容都更爽朗了:“走,上座,新晋举子们,会有人安排他们落座的。”

  温润看了一眼跟来的举子们,发现他们已经有人带入座位。

  王珏他们虽然不是解元却也名列前茅,故而他们坐的位置,竟然跟温润很是接近。

  温润这才明白,感情这些座位不是摆着好看的,是根据名次来安排。

  座位的排序,就是他们考试的名次排序!

  温润摇了摇头,跟着欧震大人入了座,不一会儿,辛明大人跟吕山长也到了。

  吕山长大概是真的高兴吧?这位文质彬彬的山长,脸蛋儿有点红,看谁都是笑着的,跟以往严肃的样子不同,让他的学生们有些不太习惯。

  入座之后,并没有马上就吃鹿鸣宴,而是有一组乐者上来,在广场一角落座。

  温润看的兴致勃勃,眼睛都亮了许多。

  鹿鸣宴在开始的时候,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才华。

  《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呜,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

  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

  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

  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

  不过此宴只是发达地区才认为时尚,穷困之地却不时兴,温润认为不是不时兴,估计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就是考中举人的少,举办鹿鸣宴的话,如果就三五个人,哪有什么意思?

  一个是举办不起,因为鹿鸣宴真的很讲究,不管是吃食还是歌舞,一般人花费不起啊!

  由解元带头,全都站起来,然后开始引颈高歌,当然,他们唱的无非是就是那么几句,但是气氛好啊,看的温润一直含笑拍手,鼓掌鼓的手都红了。

  待得他们吟诵唱歌完毕,乐师们退下,又有一组乐师上来,这次是几个评弹艺人,上了年纪的那种,在那里拨弹一曲《清平乐》。

  鸿升大酒楼承办了鹿鸣宴,竟然是免费的!

  据说这是鲁明老板的意思,他说是给家乡举子们一个福利,好吃好喝,将来会试,再高挂金榜。

  正好辛明大人跟他也算是熟人了,就没计较什么,不过酒水却是辛明大人自己置办的,他拿了埋藏二十年的状元红出来。

  又因为鹿鸣宴得名于明朝皇帝宴请科举学子以“鹿”为主脯的宫廷御膳,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

  鹿一直来被崇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皇帝贵为天子,“鸣”意为天赐,故皇帝为东,才子为客的这一御膳被名为“鹿鸣宴”,意指天子觅才、重才之宴。

  又一说为,鹿与“禄”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禄”的含义,以此为升官发财的盼望,而新科入举乃是入“禄”之始。

  但由于古代人们自谦含蓄,并不愿将财富放在嘴边,因为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的,于是取了“鹿鸣”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故而大鸿升酒楼给鹿鸣宴承办的酒菜里,头一道菜,便是福禄烩。

  其实就是炖鹿肉,然后放到一个葫芦瓢做成的盘子里再端上来,但是摆盘很漂亮,又是葫芦又是鹿肉的,就叫福禄烩。

  其次是砂锅煨鹿筋,这道菜也很有名。

  最后是一到三参鹿肉,就是沙参、党参和丹参,搭配细嫩的鹿肉,成为一道药膳。

  然后才是其他的菜肴,什么唐朝时期的牡丹燕菜,洛阳烧鹅,宋朝时期的大鹏卵啊,莲房鱼包啊,每一道菜都颇有来历。

  宋代的东坡居士发明的东坡肘子,东坡肉。

  樊川居士杜牧之称赞过的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明朝就有的南京板鸭,以及嘉靖皇帝钟爱的蟠龙菜。

  都是大菜,不仅有来历,寓意好,就是那造型都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新上任的巡抚,辛明大人第一个端起酒杯,朝诸位新晋举人举了起来:“恭喜诸君,乡试中举,勉励宜哉,再接再厉!”

  “谢大人!”这帮人一同中举,自然是亲近一些,故而默契也有那么一点儿,这会儿就展示了一点,大家一起举杯。

  第二个举杯的是欧震大人:“祝愿大家,前程似锦!”

  “谢大人!”他们又一次举杯喝了杯中酒。

  然后就是吕山长,他激动地满脸通红:“共勉,共勉!”

  “谢山长!”他们没叫什么“名士”的称呼,而是叫了山长。

  就连王珏他们都是如此,这是对吕山长的尊重,他们能临时加塞,进书院里去跟着紧急培训一番,还有请先生来家里授课,若是没有吕山长的点头,能办到吗?

  不能!

  故而大家对他是真的尊重。

  吕山长喝了酒,看向了温润。

  温润只好站起来,也拿了一杯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这话说的直白,可细细琢磨,还真的是很好的祝词。

  可见是简单里带着不简单啊!

  “多谢!”众人也只能这么说。

  不过温雅士的话,让越来越严肃的气氛,放松了很多。

  “都坐下吧,吃好喝好,喝好吃好。”温润又逗趣了一句:“这可是大鸿升酒楼的席面,轻易吃不到,也吃不起。”

  逗笑了众人,气氛更加的轻松了。

  辛明大人这位新任巡抚第一个动的筷子,他吃的是切开的大鹏卵。

  这道菜估计是很多人想吃的,温润随后动了筷子,他更想尝一尝那个砂锅煨鹿筋,据说这道菜要做四个小时,也就是两个时辰。

  还有那道莲房鱼包,这东西少见,味道清淡,温润喜欢。

  吃了几口饭菜,温润频频点头,味道真不错!

  辛明大人是跟欧震大人坐在一个桌子上的,温润跟吕山长坐在一起。

  吕山长高兴地喝了好几杯酒:“这次考试,不错不错,三百多人,过了一百多。”

  “嗯嗯。”温润点头。

  要是他那个时代,升学率这么低,估计都没学生来这里上课。

  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代表了府城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和完美。

  吕山长还把大鹏卵切了一块,用公筷盛给温润:“你多吃点。”

  给的温润莫名其妙的看了看他:“我不用考试的,也不能去京城会试。”

  “我知道,我是为了感谢你。”吕山长道:“要不是你家那几个孩子,带着头在书院里跑步啊,做什么体操的,这帮秀才们未必能坚持住考过乡试。”

  乡试特别熬人,精气神一个都不能少,温润的学生,在书院读书人里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们每日早上要活动筋骨,而在傍晚时分,吃过了晚饭还要夜跑,就是围着整个书院跑一圈,才回去洗漱休息。

  每日皆如此。

  一开始大家都当稀罕景儿看,可是在书院内考的时候,人家考试完了还能继续这么锻炼,可是有那么几个人,就不行了,考过了之后,就觉得全身都没力气,甚至还有几个人病了。

  再看他们几个,活蹦乱跳的那叫一个精神啊!

  能考上秀才的就没几个傻的,一看这样的情况,当然知道他们锻炼有效果啊。

  又有人去打听了,听说永宁书院的人早就这么锻炼了。

  于是大家就明白了,还等什么呢?加入他们吧!

  几个人也不客气,来就来吧,跟着队伍跑步,锻炼,尤其是夜跑不能停。

  不到一年,这帮秀才就都身体健康了,并且回家的时候,也不再吃什么补品,因为他们还年轻,补品什么的,还是老了再说吧,先把自己身板子锻炼好了再说。

  吕山长乐见其成,考试的时候,果然,参考的秀才们,没有一个是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而弃考,并且都考上了!

  他太高兴了!

  考不上的那些,多半是来自其他县城的秀才。

  不过不包括永宁县,永宁县这次送来的人少,可都中了举。

  “大家都是为了学生们。”温润有点赫然:“我们一起加油,给孩子们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让他们身体也要好好地,其实我想给你个提议。”

  “什么提议,你说吧。”吕山长很好说话的样子。

  “你雇佣几个军伍上的老兵吧,让他们担任武艺教习,让学生们不仅要有头脑,也要有健康的体魄。”温润道:“我就是给我家的私塾,聘请了武艺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