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248章 冬日小蜜蜂

  但是反过来想,谁敢赖皮赖到镇守将军府的头上?

  将军一句话,三五千人马就立刻堵在你家门口,别说抄家了,就是拆家都够了。

  赌坊放高利贷,还怕收不回来,故而豢养几十个打手,用来维护场地安宁,以及催债之用,还不敢太多,上头的各个衙门都要点好,那花费自然不菲,得到的钱财最后也剩不下多少。

  可将军府不同,镇守将军可是这里唯一一个有兵权的人。

  就算府城大一些,各个衙门林立,可衙门里最多有点衙役,或者是少数百八十个的兵丁,跟他那大营是不一样的概念。

  何况他就算再如何缩减大营兵丁人数,那也要保持三千以上的名额。

  这些人的粮饷,他总不能都给克扣了去,那还不得逼反了这群丘八啊?

  但是他想多多的弄银子,就只能用这个办法了。

  “而且那厮十分不耻,每当派人去催债,就跟兵丁们说,是他们的饷银,要回来自然是发给他们的,要不回来,那就不发饷银了。”王珺生气的道:“那些士兵们被逼无奈,既不敢过分威逼那些欠债的清苦民众,贫户之人,也不想自己的饷银没着落,被逼的都快要发疯了,后来抄家了,辛知府做主,免了所有印子钱,可是我这边的饷银没着落呢,我从京中带回来的赏赐,填补了这个空缺,所剩无几。”

  温润这才想起来:“对啊,你的赏赐……我才看到了一点点而已,我还以为是朝廷抠门呢。”

  “哪儿啊,大帅……不是,皇上很大方的,在京中就有各种赏赐,都是真金白银,他也知道我们这样的大老粗,欣赏不来什么名家字画,古董摆件的,就直接给的金子银子。”王珺不好意思的道:“皇上赏赐了我一万两金子,是金票,我没动!银子赏赐了三万两,我带了回来,是现银,都贴补在大营里了。”

  “这三万两银子,加上抄家所得,才堪堪补足了缺口,留了点钱花销。剩下的也就能坚持到明年开春之后。”

  可是开春之后要怎么办?他还没想好。

  指望读书郎给想个好办呢。

  “算了,我就没打算你能赚钱。”温润已经对王珺没指望了。

  这个败家的男人,人家当官往家里搂钱,他当官就往外撒钱。

  王珺嘿嘿一乐:“你也别叫屈,当了这个官儿,以后什么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的,都能搂回来嘛。”

  温润一听就皱眉了:“你这是搁哪儿知道的这些事情?”

  “是听人说的,我也不太懂,反正就是正当的来钱道儿。”王珺看他皱眉,也有点心虚:“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温润叹了口气:“所谓的冰敬碳敬,三节两寿,是一种变相的贿赂。”

  “贿赂?”王珺也皱眉了:“怎么会是贿赂?”

  “冰敬”、“炭敬”是地方官员对京官(主要是本部门上级官吏)以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名义上贡的银子,是一种例行的行贿手段(因京官坐衙门,而地方官在外天高皇帝远接近市场接近百姓故也,官场流行的“潜规则”)。

  这样看“冰敬”、“炭敬”是官场腐败的表现,属于“灰色收入”。

  尤其是师生之间,这学生给老师送礼,天经地义,给先生送点什么,都能归为“孝敬”两个字上。

  只不过,“灰色收入”名之“灰色”,实介于“黑白”之间,顾名思义,此收入既非明明白白、正大光明取得,而又不同于典型的“黑色收入”,大都有其“美名”,使受者觉得理所当然,取之无愧。

  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里,司空见惯,但是这指的是文官利益集团。

  京官不能直接向人民收刮,所以要靠外官将所得的分润一些,美其名为“冰敬”、“炭敬”之类。

  京官掌握官员任免的大权,外官为了巩固地位,是必须与京官交结的,卖官鬻缺,自然也是京官的最大收入。这里京官指掌权的大官。

  至于中、下级京官,没有门路为外官拉拢的,就只有靠着代同乡出具“印结”,每月分一些银子以维持生活。

  所谓“印结”,即以京官的资格,代同乡出具保证书,保证捐官或捐监贡的同乡身家清白,并不虚伪等情。

  “印结”要被保证人出一笔银子来买的,虽说是同乡,实际并不要彼此认识,完全是一种买卖行为,当时每一省设一印结局,公排同乡里年高德劭的京官主持,叫做管印结官,每两年更换一次,凡是加入印结局,出名为同乡具印结的,每月可以分一次印结费,通常每人可以获得几十两银子。

  这也是为什么,同乡之间会不自然的亲近的关系,利益使然。

  多数中、下级京官生活是相当清苦的,所以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外放实缺,就可以发财了,然而“实缺”“肥缺”毕竟有限,争之不易,只好眼睁睁看着有实权的大大小小官员凭借权力发家致富,大发横财。

  “这么说,只有文官才这么做了?”王珺松了口气:“那就跟咱们没什么关系了吧?那三节两寿呢?”

  “三节两寿跟冰敬碳敬都差不多,无非是一个借口而已。”温润道:“原本的三节两寿,乃是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成了上司与上司夫人的寿辰之日,加上端午节、中秋节、年节这三个节庆日,给上司明目张胆的送礼的理由。”

  “我朝吏治,如此吗?”王珺听的目瞪口呆,这种无法让人反对的理由,还真是管不起。

  “我给你讲个小故事。”温润坏笑着道:“有一位县太爷过生日,下属要给他送礼,县太爷属鼠,下级就给他送了一只真金打造的老鼠。巴掌大小,雕刻是栩栩如生,头尾俱全,连鼠须都有。县太爷看了很高兴,哎呀,是啊是啊,我确实是属鼠啊,你们送只老鼠,我告诉你下个月我太太过生日,她属牛……。”

  刚说到这里,王珺一下子就“喷”了:“咳咳咳……。”

  “看看,激动的,你属牛,但是没人送你一座金牛。”温润给他拍了拍后心。

  “文官们太会玩了,我这不行,不行!”王珺听了这些,才知道所谓的“冰敬碳敬”、“三节两寿”都是什么玩意儿。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收受贿赂吗?

  再有理由,那也过不去他心里那道坎儿。

  何况大帅的脾气他知道,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怪不得在京里头都杀红了眼,可能也是因为,那些官员,,没有一个干净的吧?

  明明本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官员们的俸禄,给的非常高。

  为什么还要那么贪婪呢?有吃有喝,还当了一个体面的官儿,怎么还不满足呢?

  “文官能这么玩儿,武将也有武将的玩法,你那前任不是玩得挺好?吃空饷,放印子钱,玩得相当不错,给自己累积了那么大的一个家业。”温润道:“武将们的搂钱地方,无非是几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吃空饷,名额五千,他只养了三千多,剩下的都叫他领了银子,揣进了自己的腰包里。”

  王珺皱眉:“我不可能那样,我要五千兵丁,必须要有五千。少一个都不行,我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知道我们为什么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吗?”

  温润摇头:“你们厉害!”

  “不是我们厉害,是因为我们人多。”王珺道:“江南大营向来是足斤足两,一个都不少,而且我们说是三十万人,就是三十万人!可是我们一路打过去,发现那些驻兵之地,明明应该是一万人马的,可只有七千之数,能战的更只有三千人而已,其余的就算是后勤人员,也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一触即溃!”

  说实话,他当时打过去的时候,都有些吃惊呢。

  不过他们那个时候,每日忙的不得了,还要担心失败了怎么办?

  故而没想那么多,后来到了京中,京城繁华,迷花了眼睛,就更不想了。

  可是到了这里,他就琢磨过来味儿了。

  这次能成功,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缺一不可。

  他们也算是冒险了。

  “你们占便宜了啊!”温润给他顺了顺气:“好了,你不是那样的人,也别跟人学那些乱八七糟的事情,咱们家不缺钱。”

  “我知道。”王珺有些垂头丧气:“我这当了将军,还养活不了家里人。”

  “谁说养活不了?全家都指着咱们俩的俸禄吃饭呢。”温润笑着道:“好了好了,事情一件一件的来,别烦心,这都是领着朝廷俸禄,该干的事情。”

  王珺有了温润的安慰,心里总算是好受了点儿。

  却从此之后,再也不提什么三节两寿,冰敬碳敬。

  温润知道他的性格耿直,不会要那些灰色收入,但是家里也需要过日子啊?

  将家里的事情摆平的差不多了,也顺手了一些,温润提着礼盒,坐着小马车,去了府城的书院。

  府城书院的山长换人了。

  换了温润认识的那位吕名士。

  吕松,吕木公。(214章)

  这人现在可了不得,自从跟温润见过面,就觉得时光飞逝,他的儿女都大了,想着做点什么,于是他竟然真的去会试了一把,考上了进士!

  名次虽然靠后了点儿,可也是进士了。

  不过他对仕途不感兴趣,直接回来教书了。

  接替了已经退休了的书院山长的位置,成了府城的教谕,府城的教谕品轶比县城的高一级,正七品。

  手下八个训导,也就是教书的先生,都是同进士出身。

  师资力量,的确是比永宁县好上很多。

  温润来拜访他,一个是叙叙旧情,再一个就是将两个弟弟送来书院。

  府城书院也比永宁县书院大很多。

  永宁县书院也就是个高校的水平。

  可是永清书院,却是个大学城的架势!

  一个是因为永清府此地很大,占据的又是水路要道,自然是无比的繁华,这书院也是建的很大。

  一个就是永清书院这里,也是有考试的地方。

  不建起来大一些的地方,安排不开啊!

  不过上次温润来,就是匆匆一瞥,还是要避讳的,这次来,就不一样了,他是来做客的,吕山长那可是亲自在大门口迎接他的:“如玉贤弟啊,你这来了许久,都不曾有个消息,我这想去拜访,可是镇守将军府不好进啊!”

  那大门口跟军营门口一个德行,谁进得去啊?

  温润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王珺更是不见人影。

  这两夫夫的架势,过死门子的样子,好多人都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请帖都没地方送!

  “我也是忙啊,刚来这里,一团乱。”温润拱了拱手:“你也知道,我家那个啊,就不是个管事的,光知道打仗,有什么用?营地里一片乱,那将军府,更是乱的很,我这也是才捋顺了,这不,头一个就来拜访您了,您这可是山长了,我这还有两个弟弟,要送来这里读书呢!”

  “你那两个弟弟,都是不错的孩子。”听说温润是第一个来看他的,吕松就开心了,这人不爱钱,不好色,就是爱个名声。

  将温润迎了进来,这次温润是客人的身份,倒是没有在那广场停留,直接跟着他进了府学的内里。

  这府学书院,其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从头门那里进入,经过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看到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其规模,相当的庞大。

  一直到一处十分幽静之所在,这里是竹林环绕,且有个门楼,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上书“竹林居”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