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85章 冬日琐碎事

  温润不舒服了几日,听说隔壁杨大叔回来了,他就去看了一下,顺便打听了一下:“事情怎么样了?”

  “唉,别提了!”杨大叔告诉温润一个意外的事情:“姓温的死了,温沈氏成了个寡妇。”

  “啊?”温润是真的意外:“怎么死了?”

  “喝酒喝多了,呕吐,把自己给呛死了!”

  这个死法,也是让人醉了。

  “呵呵……。”温润嘴角扯了扯。

  “温沈氏算是如愿以偿了,她不给姓温的守着,何况她儿子已经记事,儿子姓温,这个姓氏不改,已经是对得起老温家了,她要在一年之后,嫁给王大志,温家的东西,她留给儿子,一样不带过去。”杨大叔告诉他:“这事儿,就这么办了,反正苦主都这么一个死法了,他们还说个啥?”

  温润哭笑不得的道:“是是是,这可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可不是么,印象里,原主的这位小叔,那可是很厉害的存在。

  现在却这么个死法,媳妇儿还要另嫁他人,那个温小婶,厉害得不得了的女人,竟然也要再嫁他人。

  想一想,真是讽刺!

  “我就是跟你说一说,对了,我从县城买了一捆的糖葫芦,记得给孩子们分一分。”杨大叔乐呵呵的道:“如今咱们也有钱了,孩子们也吃得起糖葫芦啦!对了,还买了糖炒栗子。”

  “行啊,我也吃一根。”一捆呢,肯定有他一根。

  “随便吧!”杨大叔哈哈大笑。

  温润回去果然看到了一个糖葫芦的垛子,上头插了起码五十个糖葫芦,温润拿了一根吃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回头让后头熬了羊汤,多放姜丝跟胡椒粉,喝的孩子们一个个直冒汗,再一人给一根糖葫芦:“这是村长给大家的,记得谢谢村长。”

  “谢谢村长!”一群孩子喊口号似的,喊完了就啃起了糖葫芦。

  等到傍晚时分,又一人分了一包糖炒栗子,才放了学。

  温润晚上也有一份汤要喝,就是马蹄胡萝卜骨头汤。

  “这个汤您要是看的好,明天中午就喝这一款了。”陈强家的端了汤水过来:“这可是陆神医的方子。”

  “有什么说法没?”温润看到这个汤,就知道这才是纯粹的江南风味。

  “据说喝了这个汤,对眼睛好,对小娃娃更好。”陈强家的打趣他:“您看呢?”

  “就这个汤了,明天熬给孩子们喝。”温润想了想:“还有那个,素炸丸子,也来一点吧。”

  “行,素丸子,还有马蹄胡萝卜骨头汤,您放心,每一碗里头都放一块肉骨头。”孩子们馋么,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正是能吃的时候。

  “好,你安排吧。”温润低头喝汤。

  这两天他身体不好,好不容易舒服了,明儿就要去给孩子们继续讲课。

  第二天天气挺好,阳光灿烂的,温润在吃过了早饭之后,就给孩子们上课,中午的时候,热乎的汤水和素丸子,让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

  下午是活动课,老卒们在养身体,温润干脆带着孩子们玩了一下午。

  第二天天气好,温润留了默写给孩子们,让他们开始写字,他一个人溜溜达达的去了陆氏医馆。

  老卒们依然在泡病号。

  温润原来秋日里做的那些东西,给了陆氏医馆,他去的时候,正好快中午了,被留下来用点汤水。

  “你们中午喝什么?”温润闻到了一股子熟悉的药香。

  “冬天了,要进补的,但是不能不过头,故而今天吃的是丹桂羊肉汤。”

  “不是当归羊肉汤吗?”温润头一次听到这个羊肉汤的名字。

  “丹桂羊肉汤,也叫桂皮羊肉汤,肉桂不仅能扫清羊肉的腥味,还能带动食材本身暖阳的功效。把暖意引到全身。从头到脚都暖呼呼的,且立冬是冬天的开始,万物收藏,积蓄能量。无论是大自然界,或是做人处事,经过时间的沉淀,更有韵味和力量。”陆神医侃侃而谈:“一年有两个特别适合吃羊肉的日子,一是立冬,二是冬至。这时候吃,补肾阳事半功倍!”

  温润看了看影单影只的自己:“我就不用了吧?”

  “你一定要用的,你这小身板子可不怎么壮实。”

  “呵呵……,”温润凑了过去:“情况怎么样?”

  “还行吧?”神医陆通同样小声的道:“看起来都找到了伴儿,我特意安排的,他们看对眼了就配在一起治病,看不上的我赶紧换人。”

  温润同样小声的道:“咱们俩这月老当的太不容易了,偷偷摸摸的。”

  简直是喝着大白菜的汤,操着白粉儿的心!

  “他们要是都能成了,可是了了我这一桩心事。”神医陆通小声的道:“我家那口子也是这个意思,而且这里所有人,她都见过,说都是好样的。”

  温润这才知道,那位陆夫人看来是个女中豪杰啊!

  事情的进展不错,温润在陆神医这里吃了一顿饭。

  “味道怎么样?”陆神医单独陪着他用饭,偷偷的问他。

  “还可以呀!”一共就两个菜,一个家常腌笃鲜,一个梅菜扣肉,汤就是那个丹桂羊肉汤,的确是药膳,药味浓郁。

  嗯,羊肉味儿都被盖过去了。

  “嗯,那就吃吧。”陆神医说是吃饭,可是他一个劲儿的夹桌子上的一盘小菜。

  那是温润让人送来的八宝小菜。

  这道小菜不论是佐餐还是配粥,都十分可口。

  就是制作过程比较麻烦,不过陈强家的很手巧,她将菜做了个半成品出来,吃的是会只需要温开水泡发,沥干,拌上提前做好的调味油,撒上新做的油炸花生米即可。

  这么简单的工序,非常适合陆家的那群女眷。

  就算是手残,也能做出能入口的东西。

  温润吃着还行的饭菜,其实对于见多识广的陆大神医而言,实在是淡而无味啊。

  俩人吃过了饭,温润还喝了一杯养生茶,这才跟陆神医告辞。

  回到了自己家,去了书房看了看,不经意间,翻出来他曾经画过的王珺的画像。

  那个时候没多想,这会儿看到了,反而觉得一切好像早有苗头了似的。

  见不到人,看看画像吧!

  不过这一张,好像有些过时了。

  温润忍不住提笔,画了一张新的,是王珺穿着千户的官服的一张,上面的人,比那一张百户时期的更具有神韵。

  或许是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不一样吧。

  画完了才觉得自己累得慌,将画像放在桌子上自然干透,自己跑去炕上躺了一会儿,然后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两位弟弟进来找他,发现他睡着了就没敢出声儿,可是他们俩,看到了大哥的画像。

  悄悄的进来,又无声的出去。

  回到自己的房间,王瑾叹了口气:“大哥真是的,怎么还不回来?难道要等到过年吗?”

  “不知道。”王珏也叹了口气:“大哥跟哥夫,到底咋了嘛?”

  他们俩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哥匆忙跑掉了,哥夫一直气嘟嘟。

  两个弟弟胡思乱想了一番,一直都晚上吃饭的时候,才恢复了正常。

  不过转天,温润又去了一趟县城,许攸的儿子满月,请大家喝满月酒。

  这次比洗三还要隆重一些,毕竟洗三来的都是亲近之人,满月酒人就多了。

  亲朋好友,甚至是黄家都来了人,洗三赶不上,满月再不来人就说不过去了。

  温润跟许攸一起接待客人们,他主要是负责同窗好友们,坐在一起,说说各自的学业,以及家庭情况。

  不过还有一点,就是县令大人的任期满了。

  “听说县令大人有望高升,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明年二三月份,就该卸任了,或许会连任?”

  “未必吧?咱们这个县城,谁会留恋啊?县令大人据说还是知府大人的师弟呢,也不知道是怎么相处的,知府大人已经定了,好像是巡盐御史。”

  “什么什么?知府大人要担任巡盐御史?”

  巡盐御史的这个官职吧,有很大的弹性,各个朝代都不同,属本朝的巡盐御史管品级最大,前朝的巡盐御史就是个七品小官。

  因为盐业也是商业,古代的士大夫阶层,是看不起商业的,故而有些出身清贵的官员,宁愿在翰林院里当个清贵的翰林,也不要去当巡盐御史,跟一群铜臭味十足的盐商打交道,哪怕盐商们卑躬屈膝也一样,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而本朝普通的巡盐御史大概从五品或者六品。

  作为钦差出行巡查的巡盐御史大概四品,属于钦差,权力大。

  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爱去,皇帝也没办法,强迫人家去当这个官儿,故而巡盐御史最初都是以总督、巡抚兼任,顺便的,这巡盐御史就是一二品。

  简单的说,这个官职,哪个品级都有可能。

  全看朝廷怎么委派,皇帝是个什么态度啦!

  知府大人有可能一步登天,也有可能成为不入流的外巡官员。

  “其实知府大人的前途,不用我们操心,主要是知县大人,县官不如现管啊,起码县令大人是管着我们的父母官。”温润提议:“我们该操心一下,怎么助县令大人更进一步,到时候,还怕咱们永宁县没有出头之日吗?想一想吧,辛县令跟咱们永宁县,那是有香火情的,其他人来当知府,对我们永宁县,有什么好处?”

  “温雅士说的也对,辛县令从京城来,第一站就是咱们永宁县,比起其他人当永清知府,还是辛县令合适一些。”

  这就是大家的观点,辛明在这里当了三年县令,就算是太太平平,那也很不容易了,且他能让永宁县提高了一点,发展了一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县里的大户,以及官员的官邸,都有突破性发展。

  因为温润时常在这里采购一些原材料,做成东西之后给王珺他们带去,故而这里的税收倒是也增长了一些。

  只不过不那么明显而已。

  可要是好好操作一番,未必不能展现一些优点。

  “那你有什么办法?”因为温润在这些人里头,名头最响亮,年纪不大可人家成就斐然啊。

  他们就会听他说话,指望他出个好主意呢。

  温润的确是有一些好主意,正好趁机跟他们说一说,并且要求保密。

  “此等大事,为何要保密呢?”有人就不懂了。

  “要是知道的人多了,县令大人早晚也会耳闻,到了那个时候,你说县令大人是拦着啊,还是不拦着?是明知不当一回事,还是知道了不拦着,沽名钓誉啊?”温润白了他们一眼:“这种事情,只有发自内心的才是真的,不能造假,不能作假!”

  众人恍然大悟:“可不是么!”

  除此之外,温润还提了几点,让大家分头去办,还不能惊动衙门里的人。

  只能私下里自己办,不过动手的时间,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从年前一直到年后,甚至是辛县令走的时候,都不能断。

  只要活动铺开了,事情闹起来,大家都知道辛县令的贤名,那个时候,上头不会不参考民意。

  等到辛县令当了辛知府,那他们永宁县就算是再有新的县令到来,那也是要小心一些的,不然他们可以去府城告他。

  相信到时候辛县令不会不管他们这些“老乡亲”们。

  温润陪着这些人说了很多,气氛相当的好,等到许攸抱着儿子过来,大家都一股脑的去看新生儿了。

  小家伙儿养的很好,胖嘟嘟圆滚滚,大眼睛滴滴溜溜的,一看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别看才满月,当父亲的许攸,是亲自抱着儿子来给大家伙儿看的,显摆的很。

  被几个人好一顿说笑,而且许攸还让温润也抱一抱:“我大儿子,你抱一下,沾沾你这雅士的文气。”

  “好,我抱一下。”温润抱了过来:“哟呵,还挺沉的啊?”

  “正经不轻呢。”许攸十分得意。

  温润又把宝宝还给了许攸这个亲生的父亲,然后往孩子的襁褓里,掖了一块玉佩,这是彭飞送给自己的几块玉佩之一,是蒙山玉,雕刻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长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