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76章 闹起来了

  话说陈旭这小少年,越长越好看,真的是如同漫画里的美少年那样,雌雄莫辨,貌若好女。

  加上这孩子身材细瘦,如果是男装,就是陌上公子人如玉!

  如果是换上女装,那就是冰清玉洁小仙女!

  老王家本来就是两位家主,契兄弟的关系。

  虽然温润是雅士,也不会跟许攸怎么样,但看到陈旭这样,她们俩难免不多想啊。

  有这么一位在书房伺候,那她们还有机会吗?

  而且说实话啊,陈旭这个书童,可比她们俩好多了。

  因为这俩女孩子,大字不识一个,读书人家的书香气,还熏不到这些奴婢们。

  可是陈旭不仅认识字,还很有学问呢,她们俩就曾经注意到,两位王家少爷,跟陈旭在葡萄架下,一人抱着一本书,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没完没了。

  跟爷与温老爷一样的状态。

  可见这陈旭小哥有多厉害了!

  尤其是温润其实每当他是什么下人,给两个弟弟做衣服,也给他做,只不过陈强家的规矩大,款式做的不同而已。

  可是料子都差不多。

  但是在外人眼里,哪儿能区分得开啊?

  所以两个小姑娘就开始做准备,也不知道她们俩是不是在许家就跋扈惯了,还是真的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竟然在一日早上,找了陈旭的麻烦。

  将陈旭堵在了一处过道上,香莲是个有城府的,可跟来的那个睡莲明显脾气更大一些,也是,人家是从同知府里出来的陪嫁丫鬟,底气比香莲还要足一些。

  毕竟,许老夫人肯定要比许夫人早逝啊!

  加上这许夫人那可是同知大人家的女儿。

  还是最受宠的小女儿,嫁给许攸也是看许攸有前途的份上,要不然,这门亲事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

  故而香莲只是语言奚落陈旭,睡莲却是抬手打了陈旭一巴掌!

  想打第二下的时候,陈强家的来了。

  陈强家的一看自己儿子受了屈辱,顿时疯了!

  当初能为了儿子,而甘愿来这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陈强家的为了儿子可谓是付出了所有,岂能看到儿子白白受辱?

  不由得凶性大发!

  温润跟许攸正在私塾里给学生们上课。

  许攸占据了大班的时间,他跟温润讲课又有不同,他是标准的士大夫风格。

  温润更多的是应试教育风格,只求速成,不求什么额外的培养,不过说实话,也培养不起。

  都是农家子弟,认字儿也是这两年的事情,读书尚且磕磕绊绊,何况是要去应考,这正本都读不过来,四书五经都要通读背诵,另外的什么《增广贤文》还能背一背,理解一二,至于培养风韵的什么《离骚》啊《元曲》的,根本就没心思去理解,读过,知道了,就完事了。

  可许攸却笼统的讲了一遍。

  温润呢,则是在小班儿,跟一群小孩儿,读三百千呢。

  这群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而且小班儿的孩子都不超过八岁,故而男孩儿女孩儿都有。

  女孩子能认识字儿,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且温润还会教小班如何简单的算术,加减乘除而已,不求他们能成为理财高手,只求他们能算好自家的账本就行了。

  起码要学会算账,不要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俩人刚给孩子们下了课,中午这会儿了,家里是要提供绿豆汤,冰糖绿豆糕给孩子们吃的,为的是预防中暑。

  当然,两个人的点心,不止是绿豆糕,还有其他的东西,他们俩正好从私塾那里的小门,回到王宅,结果就在过道上,看到了精彩的一幕。

  陈强家的让四个仆妇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大丫鬟,跪在过道上,两个大丫鬟不仅长得好,还特别牙尖嘴利。

  骂人那叫一个流利啊!

  说陈强家的是个仆妇,凭什么管她们?

  又说陈旭是个男狐狸精,勾搭她们的爷不归家,也不回来院子过夜,就知道在书房里,陈旭就在书房里伺候,谁知道干了什么?

  这话说的太过分了,就连许攸的书童都不干了:“什么叫就陈小哥在伺候啊?我是死人不成?”

  都是书童,人家许攸的书童就很尽职尽责,不过温润不用陈旭,陈旭就跟这个书童混日子,收拾卫生的时候,两个人做活儿,总会清闲很多嘛。

  而且许家规矩大,王家可没那么多规矩。

  饿了渴了,馋肉了,陈旭就去后面的厨房拿。

  王家不留过夜饭,故而东西随便吃,老爷就俩,剩下的人都没端着架子的身份,故而王家的气氛十分欢脱。

  后厨里因为是夏日,故而水果啊,河鲜都比较多,爆炒一盘田螺,就够两个书童嗦一下午的了。

  所以俩人很是愉快的交朋友,还一起吃好的,油炸小河虾,爆炒田螺,干炸小鱼,这都是他们的保留菜品。

  这样的感情,即可作为兄弟来说了。

  凭什么让两个让爷讨厌的女人,说的那么不堪?

  书童也生气的好么!

  “你?你就知道讨好人,爷被这个男狐狸精迷了眼,你也不知道劝一下,我们姐妹二人来了这么久,连爷的面儿,都没见过几次,你还好意思说?”

  “就是,放开我!我要见爷!我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

  “我是夫人身边的陪嫁丫鬟,你们管不着我!”

  两个大丫鬟挣扎不休,可惜,王家的仆妇那也是经常干粗活的人,力道比她们这样娇娇弱弱的大丫鬟可要大多了。

  何况她们打了陈旭,陈强家的恨不得活吃了她们:“那是你们许家,这里是王家,不是你们放肆的地方!”

  “呸!王家就这么待客的吗?”两个大丫鬟头发也乱了,身上也脏了,被按在地上还嘴硬,无非是仗着自己是许家的人,不是王家的人。

  且说实话,老王家还真没这么漂亮的大丫鬟。

  要不然,她们都怀疑那丫鬟的动机了。

  可是老王家的丫鬟,一个个不说长得多好看,最多算是个清秀,温润也不太用她们,而且她们从来不出二门!

  温润的书房可是在一进院落那里,根本够不到书房。

  何况她们俩有信心,容貌才情都比这家里的女孩子要好。

  可防得住女孩子,防不住男孩子呀!

  “你们是客人吗?”许攸气的脸都白了:“我还真不知道,我这当爷的都没敢动王家的人,你们这样的奴婢,却敢掌掴温雅士的书童,我可真是长了见识,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温润没管许攸训斥奴婢,他就上去将陈旭拉了过来,拉开这孩子捂着脸的手,看到了这孩子脸上清晰地巴掌印:“谁打的?”

  “她!”陈旭一指睡莲。

  温润只朝陈强家的道:“给我扇她十巴掌。”

  陈强家的毫不客气的上前,对着睡莲那张脸,啪啪啪的扇了十巴掌。

  睡莲的脸顿时就肿了起来,跟猪头似的,可见陈强家的有多用力气。

  香莲本想着,这下子,睡莲完蛋了,爷的身边就剩下她一个啦!

  可是随后,温润又道:“那个打六巴掌。”

  陈强家的又上去,啪啪啪一顿打,打完了,香莲的脸蛋子也肿了。

  许攸看了之后,跟自己的书童道:“你亲自带着人,赶着马车回去,告诉家里人,我要这两个丫鬟的卖身契,将她们俩,挂在温老爷名下,打骂随意,生死不论!”

  这两个大丫鬟,为什么能这么受宠,被送到他的身边?

  那是因为这两个丫鬟,是卖的死契,生死都是主家说了算。

  是彻彻底底的没有自由,想要摆脱这种情况,只有给主子生孩子。

  她们俩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会儿一听,要转移主子了,顿时傻眼了。

  睡莲傻眼了,香莲傻眼了之后,顿时激动了:“爷,爷!奴婢是夫人的人啊!”

  “那你的主子,是谁的人?”许攸冷眼看着她:“她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的?”

  香莲懵圈了。

  人家母子俩,当然是想着自己的儿子了。

  她算个什么东西?

  以往教义婆婆教导的那些东西,这会儿全都想了起来。

  她太狂妄了,贱骨头啊,一阳光灿烂,就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了。

  可惜,已经晚了。

  “我不要她们。”温润没好气的道:“你看着处理吧。”

  “行,我去处理。”许攸让自己人都回客院去。

  陈强家的将人押送到了客院,就回来了,抱着儿子,摸着他的脸,十分的自责:“都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我不委屈。”陈旭呲了呲牙。

  温润道:“别委屈,我让人给你办理一下户籍,你就不是奴籍了。”

  “真的?”陈强家的惊喜的看着温润。

  “你不是说,你家陈强,虽然是在主家扛活,可原来也是民籍,只要恢复了籍贯,他就是平民。”温润道:“我研究过。”

  “那就谢谢老爷,谢谢老爷了!”陈强家的很高兴,陈旭看不出来多开心,也有可能,他脸疼,笑不出来。

  温润打定主意,就这么办了,不过在县城里是不行的,县令还没那么大的能耐,故而他给邓二少去了信,让他帮个忙吧。

  那边,许攸派了人将两个大丫鬟带回去。

  过了一天,许家来了消息,只说让许攸安心读书,并且给温润送了一份厚礼,以表歉意。

  “伯母客气了,嫂夫人也是,这都是丫头们的事情。”温润看到厚礼,很是开心,但是也觉得他们太客气了。

  “应该的,这都是她们俩瞎折腾。”许攸还在生气:“你说我就想好好地读个书,用得着这些人来瞎捣乱吗?我跟我父亲说了,要是再不管束一下,我这学也别上了。”

  “好吧!”温润无所谓。

  许攸已经处理了此事,不过许攸还是有些汗颜:“对不起,我这里,让你费心了。”

  “咱们俩,不说那些客气话。”温润拍了拍许攸的胳膊。

  天气炎热,两个人读书也是趁早,中午的时候,还要孩子们午休一下,家里的绿豆汤,酸梅汤,一直都不断,每天早上做新的,晚上喝干。

  因为这个时候,豆腐坊都不怎么做豆腐了,做了豆腐也怕酸呀。

  家里的瓜果梨桃都是要用井水灞凉了才会吃,温润每天中午都会打着蒲扇,听着外面的知了的叫声入眠。

  不过奇了怪了,以往王珺都会隔三差五的派人回来,送东西,送钱,送消息。

  可是这会儿,都过了俩月,眼看着七月半了,这家伙一个消息都没来过,人也不见踪影。

  温润越想越生气,啥意思啊?睡过了就当没事儿发生了是吧?

  这人怎么能这样呢?

  不由得,温润有点怨念了。

  时间到了七月半,在七月初四的时候,温润就开始祭祀了先人们,然后在七月十三,给孩子们放了假,一直到七月十七。

  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也是七月半,鬼门开,是中元节。

  温润在黄昏之前,做了很多的荷花灯,全村人都到了山下的河流旁边,将荷花灯放在了水中,随着随波逐流。

  “以前啊咱们村儿穷,这放灯都放不起。”张村长很是感慨:“这几年有了你,你又教出来两个好学生,咱们莲花坳,发达了!”

  “您老入了乡老会吗?”温润关心的是这个。

  “我要是当了乡老,那么谁当村长呢?”张村长还在想继任者。

  “你家张二哥不行吗?”温润觉得张大哥有的忙了,可张二哥没有啊,在家务农的张二哥,当村长也可以的啦。

  “我觉得杨大生挺合适的,他这人大气,家里的孩子将来也出息,对了,他还离你近一些。”张大爷道:“要是我家的二子当村长,不太合适,我是乡老,他就别当村长,我要不是乡老了,他就当村长,让杨大生当乡老,才最合适。”

  “也好,您老安排吧,咱们村儿,也该有个人在乡老会里了。”温润淡然的道:“总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村儿,我看老倪大叔和老程大叔也不错,您觉得呢?”

  “你是说,进去三个乡老?”张大爷瞪大了眼睛:“就咱们村儿?”

  莲花坳这么点地方,出三个乡老?那其他村儿,能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