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30章 秋风和扇子

  同知这个官职很有意思,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一般都设一二人,但是也有的知府治下广大,故而还要增设五六个之多,所以这个职位是没有定数的,有多有少。

  据说云南那种地方,少数民族多,故而一个同知负责一个族类,同知这个官职,多达三十五个!

  一般的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

  另有知州的副职称为州同知,从六品,同样为无定员,分掌本州内诸事务。

  还有一种同知,其实就是挂个名字,管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这种同知,一般都是养老的人才会当呢,许攸的未来老丈人,就是这样的同知。

  温润恍然大悟,怪不得许攸能攀上这门亲事,合着对方也不咋地。

  俩人乖乖的听着训话,几位大人都训话完毕,这才再次上了香茗,也摆上了糕点。

  温润看着这些糕点,面露惊讶之色:“鸿升酒楼可以啊!”

  这糕点可以说是南北都有了。

  既有京城有名的龙须酥,也有南边经典的桂花糕。

  还有来自县令夫人娘家那边青州的蜜三刀,嗯,菊花糕果然在那里最为惹眼,谁让其他的糕点大家都有吃过见多,但是这菊花糕没有啊!

  很多后来的人都没见到,先前上的菊花糕,都被人给吃没了。

  包括学政大人也是如此,他看到菊花糕之后,惊讶的道:“此物名为什么?为何会如此、如此形状?”

  “回大人的话,此点心乃是本县特产菊花糕。”辛明大人十分自得的道:“专门为了本次文会所制,请大人与诸位同僚品尝。”

  一群人都看着这个东西稀罕,毕竟没见过啊!

  这玩意儿就跟果冻似的,透明的咧,吃起来味道也好,一个个品尝过之后,赞不绝口。

  可惜,一个盘子里就五个,吃过了点心,这午饭就上来了。

  为了这次文会,鲁明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红梅香珠三套鸭,西施含珠东坡肉。

  冬瓜四灵为汤,扬州炒饭做的主食。

  虽然是四菜一汤,正常的伙食标准,但是也要看情况啊!

  这几道菜端上来,顿时就让学政大人赞赏了:“今日文会,竟然凑齐了四君子,永宁县还是很有特点的嘛,鸿升酒楼不错。”

  “这是怎么说的?哪儿来的四君子呢?”这位府城来的同知大人很是知情识趣,这就跟学政大人成了最佳拍档,捧哏起来,毫无压力。

  “你看这茶,竹叶茶;这糕点,菊花糕;这菜品,红梅香珠!”张炳大人果然心情大好的一指旁边角落里放置的几盆兰花:“那边还有兰花儿,这不是梅兰竹菊齐全了吗?”

  “果然是啊!”

  “大人真是眼光独到。”

  各种马屁疯狂的输出,整个文会都热闹了起来,连许攸都看着周围,眼露满意的神色。

  只有温润,他在干吗呢?

  他在吃饭,而且是很认真的在吃饭。

  红梅香珠这道菜,还是他说给鲁明听的呢。

  不过这道三套鸭,味道果然不错!

  这玩意儿一般人家还真的做不起。

  工序繁琐,还很麻烦,材料也不易得。

  冬瓜四灵,味道也好,扬州炒饭更是正宗。

  好吃,太好吃了!

  一大早上起来,就只有一个素馅包子,吃完了还要漱口,以免一张嘴就是一股子肉包子味儿,人参汤他当药喝的,倒是药效不错,作用跟咖啡与浓茶一样,提神醒脑的很。

  就是一泡尿出去,啥都没剩了。

  先前又喝了那么几盏茶,不论是竹叶茶,还是菊花茶,亦或者是秋露茶,都是茶啊,再去撒泡尿,肚子里空空如也。

  现在他就一个想法:吃饭,吃饭,吃饭!

  许攸没跟他坐在一起,但是也坐在他身后,偶尔回头看温润一眼,温润在斯文的吃一块东坡肉;下次回头再看一眼,温润在吃一块西施贝;下次再再看一眼,他在细细的品尝三套鸭里的鸽子腿儿……这是来参加文会的,还是来吃饭的啊?没看前头那几个举子,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其中一个更是出了风头,因为他是第一个作诗的人,并且做的还不错,不少人都擦拳磨掌,跃跃欲试了。

  温润还在吃!

  吃吃吃,怎么就知道吃啊?

  不由得偷偷地踹了他一脚。

  温润抬头看了一眼,那个时候许攸已经端做好,他也要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可惜,温润没发现,还以为谁无聊,踢了自己一下呢,现在的话题已经很“文会”了,因为很多人都开始说话,这“食不言寝不语”,好像没人记得了。

  温润低头继续吃,挺好吃的么。

  在这里吃饭就不能大口大口的来,要小口小口,斯斯文文的,所以温润一筷子一小点,慢吞吞的吃着,喝着,偶尔叫好一声。

  他要吃饱了才有力气跟这帮子“之乎者也”们斗诗。

  他是不着急了,可很多人着急啊!

  吴山长他们就很着急,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出来,说让温润来斗诗。

  倒是张炳大人,他也吃了点东西,说实话,肚子里没东西,谁还会欣赏什么诗词歌赋啊?

  然后终于有了心情,一边细细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听下头学子们的高谈阔论,或者是诗词歌赋,以“秋”为题,各个都做了好几首,有人叫好,也有人唏嘘。

  不过张炳大人看了一圈儿,发现了温润这个另类!

  这小举人坐在靠边的位置上,倒是离他的席面挺近的,那一圈儿基本上都是举人,一个个很是端得住。

  不过温润在里头是最年轻的那个,他没胡子啊!

  一般人到了三十岁上,因为“三十而立”的关系,很多人都有了家业,也有了子嗣,故而都会开始蓄须。

  或长或短,不一而足。

  但蓄了胡须之后看着就更成熟稳定了,说话办事也好了很多。

  要不怎么有“嘴巴没毛办事不牢”的俗语呢。

  说的就是这人年岁不长,办事恐怕不牢靠,有小年轻的一股子冲劲儿。

  而温润才多大啊?他没胡子,可他是举人,在一群举人里,十分的醒目,加上他在吃饭啊。

  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张炳大人就看他吃了两个鹌鹑蛋,一只虾仁儿。

  喝了半杯大麦茶,这东西是助消化的。

  吴山长也在看温润,一看这小子还在吃,不由得恼怒了一下,吃吃吃,就知道吃。

  张炳大人觉得这些人做的诗词都太过匠气,不由得开口笑着道:“本大人听闻在阅卷期间,温举人又有好诗问世,叫人不仅折服,温举人,今日你可再有好诗佳作?”

  温润正吃的开心,突然被人点名,所有人都看着他呢,他不由得“嗝儿”了一下子。

  许攸简直想要捂眼睛了好么。

  其他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是个怎么回事儿?

  吃撑着了?不至于吧?

  有一种尴尬,叫我不觉得尴尬,那么别人就会觉得尴尬。

  温润淡定的掏出一个小手帕子,擦了擦嘴巴:“学台大人明见,这饭菜太可口,学生吃的有点多。”

  “呵呵,无妨,今日的饭菜的确是很美味。”张炳大人在众人表态之前,先表态了。

  他都这么说了,别人还怎么笑话温润?连打趣都不能了。

  只能憋着!

  “不知道大人们,以及诸位在讨论什么样的诗词歌赋呢?刚才光顾着吃了。”温润一点都不尴尬的道:“没分心听。”

  这话说的太实在了。

  许攸就算是想提醒温润,也来不及了。

  张炳大人竟然没有生气:“吃饭的时候就要专心吃饭,作诗的时候就要用心作诗,不错,刚才你们谈论了什么?”

  他问的是比较熟悉的许攸。

  许攸立刻就开口了:“大家以”秋”为题,书写人生真谛,感叹世事无常。”

  温润一听,心里已经有了腹稿:“哦,很合适啊!”

  “既然合适,那么温举人可否做一首呢?”说话的是吴越,这家伙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跟郑二少他们一群官宦子弟混到了一起,虽然他只是坐在边上,一个人伺候一群年轻人用饭。

  可他自觉自己抱上了大腿,就敢出言不逊了。

  可惜,郑二少第一时间就有些讨厌的看了看他。

  他没发现,还自我感觉良好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温润淡定的看了他一眼:“你就在这酒菜饭香之中,作诗?能做出来吗?”

  一群人顿时懵圈了好么!

  这在平时肯定讲究的很,这不是在文会上吗?都想在学政大人的面前,一展才华,万一真的有幸,在文会诗集上留下佳作呢?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就开始了,这些诗词歌赋可是他们想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感觉不错才拿出来,温润一直在吃东西,根本没注意到,这帮人的急切。

  本来么,心里知道就行了,他还给说出来了。

  这就有人脸上挂不住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学政大人开口了:“说的也是,将饭菜撤下去,上香茗茶点,焚香净手,铺设文房四宝,将大家的杰作都抄录下来,品评一二。”

  有那急性子的人顿时傻眼了,合着这才开始文会啊?

  那他们刚才火急火燎的干啥呢?

  要说鲁明是真的会做人啊,派来伺候的一水儿小厮,青衣小帽,因为年少故而看着也养眼,一群少年将酒水饭菜全都撤走,连桌布都换了新的,再上香茗点心也别出心裁。

  菊花糕是必有的,可咗茶的小零食,却是笋干儿。

  五香笋干、麻辣笋干、原味笋干,吃着还挺好的。

  茶水就是菊花茶,秋露白和普洱,普洱助消化效果特别好,关键是有些人的心思,根本没在吃上,这会儿还消化?没前胸贴后背就不错了。

  所以换新了之后,好多人都赶紧先吃两口点心再说话。

  等他们忙忙活活的忙活好了,安排妥当了,温润也消食了,刚吃好饭,就要吟诗作对,也不怕得胃下垂。

  结果张炳大人坐下来半晌,突然笑了,指着温润道:“你呀!你呀!”

  温润淡定的作揖:“一点小手段,让您见笑了。”

  吴山长也反应过来了,他们都入了温润的套啦!

  不由气的吹胡子瞪眼睛:“赶紧去写诗,写好一点。”

  “哎哎哎!”这个时候,又有人跳了出来,这回是林老秀才,这林老秀才别看年纪大了,可心眼子贼多,他也反应了过来:“既然温举人,嗯,那么这题目,应该再加一点,不如诗词里要加入秋风,扇子,如何?”

  他是故意的,此时外面清风习习,谁会扇扇子呢?他们把玩折扇,不是为了给自己扇风纳凉的好么。

  人生真谛,世事无常,秋风,扇子。

  要写入这些东西,还得是个好诗,这怎么写?

  关键是,其他人都明白过来,以为温润是利用这段时间构思诗词,他们摆弄好了,这构思的也差不多了,谁知道林老秀才却临时加条件,还是风牛马不相及的秋风跟扇子。

  这都什么人啊?

  偏偏还有人赞成,赞成的人就是已经被邓二少他们踢走了的吴越。

  看到这里,有的人就想起来了,这俩不是去求见过温举人的吗?结果被温举人给折了回来,这次岁考,他们俩悬了。

  同时还有一些举人跟秀才,竟然也跟着起哄,这都不是他们永宁县的人呢。

  吴山长这个气啊!

  偏偏暂时还发作不出来,他不能让这个文会毁了。

  “好啊!”温润点了点头:“这个要求可以。”

  他这么大大方方的答应了,其他人顿时没声音了,刚才还活跃的那些人,就跟突然被掐住了脖子似的,消停了。

  许攸急的满头大汗:“你瞎答应什么?”

  “没事,这点小事,不足为怪,看我的。”温润站在了桌子前,早已经有人磨好了墨汁,就为了不给他多余的时间思考,这人啊,啧啧啧!

  温润也不客气,提笔就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