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74章 企业规划(上)

  “蜜与糖,都不是禁物,国内的市场这么大,你一家吃不下,可以与人合作,就如你家与历代县令大人的合作似的,但是你要是走出国门,与外邦合作,那么你的合伙人,就得找个更大方的那种。”温润淡然一笑:“可以是高官显贵,甚至是皇亲国戚。”

  这大饼画的太大太好,鲁明激动地全身都在打摆子:“那、那……我、我鲁家……。”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儿要一件一件的做。”温润抬了抬手:“你切勿激动,一步一步来,先把糖做出来,哦,这个以后就叫糖果,果味的硬糖,或者果味的软糖,都是与果子有关,就叫糖果吧。”

  “是,糖果,糖果!”鲁明忙不迭的点头。

  温润跟他谈了一小天儿:“这只是浅谈而已,要想深入,就要做个企业策划,知道吗?”

  鲁明哪儿知道啊?

  他尴尬的摇了摇头:“说实话,要不是知道您是个举人,还以为您是一方巨贾,这样的……这样的有生意头脑!”

  谈了这么久,喝了七八杯茶,去解了两次手。

  他不止被温润的这种伶俐的生意心思,还有那特别的洗手间,那叫一个干净啊!

  比用恭桶都舒坦。

  他不得不佩服,这才是举人老爷。

  看看人家这聪明劲儿,这玲珑心思。

  要不是知道温润的经历,他想,这位一定是个进士及第。

  可惜了,这样一位有才华的人,就这么……也怪不得,父亲当初不让那两位进门。

  “若是你想合作,我可以将配方交给你去运作,我只管拿分红。”谈了这么多,温润最后告诉鲁明:“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是。”鲁明虽然比温润大很多,却当温润是同一辈人来看到,甚至礼节到位,走的时候,温润送了他一个食盒。

  这是陈强家的送来的,里头是陈强家的做的各色糖果,软硬都有。

  鲁明拎着东西回去了。

  温润没有出门去送,只在大门口那里送行了事,等人走了,转身就进了屋里,搓着手问陈强家的:“那家伙送了什么东西来?”

  “厚礼啊!”陈强家的朝陈旭点了点头,陈旭拿了一个礼单给温润:“老爷,您看,真的是厚礼。”

  温润打开礼单一看,果然是厚礼。

  送的东西,还有钱!

  而且用的名头是年礼,而非什么感谢的谢礼。

  大红、大绿、翠绿丝绸各两匹,蜀锦两匹,素色绢纱两匹,原色细棉布四匹。

  青玉环佩一只,竹报平安玉牌一面,翡翠扳指两只。

  金项圈一只,银项圈四只。

  大鱼两条,这个温润很满意,因为这预示着腥气,也就是生气,且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猪五花十块,肥鸭子五只。

  干菜一旦,粉条一旦,点心盒子四个。

  另外,有贺岁金,银子一百两,铜钱一千个。

  而且铜钱是崭崭新的那种,分量十足的铜板。

  的确是一份厚礼,温润看过了之后:“拿去入账,收入仓房吧。”

  他倒是不在意这些,只把钱拿了出来,银子收好,这足够弥补他们在这个春节的花费了,还绰绰有余。

  将铜板给了李珏:“收起来,明年就能花了。”

  这可是新的铜板,不太好找,这个时期的钱,其实也无法保真,除非是从朝廷的银库里出来的钱,否则很多银钱铜板都是掺了东西的。

  “哥夫,那位鲁老板来,是来感谢的吗?”家里没有跟商人有什么交集,这是头一个。

  张大哥那个不算,他是同村人。

  哪怕他在酒楼里当掌柜的,那户籍也是莲花坳。

  “是,他来感谢我将年会地点选在了鸿升酒楼。”温润笑着道:“放心吧,钱是干净的,礼物也可以收下。”

  他明白王珏担心的是什么。

  怕他的名声受损呗!

  他不这么说,这孩子是不会放心的。

  “哦,那就好。”王珏果然放心的收下了钱。

  鲁明来拜访,温润以为他回去怎么也要想几日,结果转天他又来了。

  这次来了五辆马车,一辆是给张大哥乘坐,且送了一辆车的礼物去村家,另外三辆马车,一辆是鲁明乘坐,另外一辆是跟来了一个账房先生。

  还有一辆马车,只拉了两个箱子,与一只大肥猪,四只肥鸡。

  以及两袋大米,是那种已经脱壳了的大米,直接就能吃的百米。

  这可挺贵的了,开春的时候,粮食最贵,这样的大米更贵。

  温润还是没有出门迎接,他们到了之后,这次温润请他去了书房。

  这可比头一次来的时候,待遇提高了很多,起码温润请他去书房了。

  而跟着来的那个账房先生,也跟着请去了书房议事。

  这次书房里就三杯茶,点心没有,但是糖果有,且是两个八宝糖果盘,一个放水果硬糖,一个放的软糖。

  温润其实还想搞一点花生牛轧糖,太妃糖什么的,可惜,没材料,也没那个时间,就没弄。

  不过以后要是需要的话,他倒是可以推出这几种糖。

  先看看鲁明有没有这个能力吧。

  水果硬糖毕竟是个很大众的款。

  可是软糖啊,牛轧糖啊,甚至是太妃糖,都是新奇的糖。

  甚至可以作为精品推荐,卖给大户人家。

  “温老爷,这是我鲁家的大账房,牛庆,牛先生。”鲁明一来就先介绍了大账房牛庆给温润认识。

  牛庆这个大账房,其实是个很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有点微胖,穿着黑色的细棉布的棉衣棉裤,带着一个棉帽子,进了房间之后,就摘了下来,弯腰行礼:“牛庆见过温老爷。”

  一摘帽子,温润的眼神儿,就不由自主的飘到了牛庆的头上。

  这家伙……是个光头!

  别看剃光了头发,但是温润的眼神儿好使啊,他发现这家伙其实是个地中海,谢顶!

  估计是为了好看吧?

  谢顶了之后,干脆就剃秃了头,起码看着一片光秃秃,要是不剃头,以古代的这个发型来说……他可能更难看。

  唉,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财务人员都用脑过度,谢顶啊。

  “牛大账房。”温润只能这么称呼:“请坐。”

  两个人坐下来,牛庆的手边还拿了三个账本。

  陈旭麻利的上了茶水之后,就站在了门口那里,是在屋里头的,他得随时听候差遣,或者是伺候点茶水。

  同时,他母亲也叮嘱他,多看,多听,但是不要多嘴。

  他就听母亲的话,留在这里照顾老爷。

  “温老爷,此次前来,除了拜访,也是想跟您谈一谈,上次的事情。”鲁明是个商人,光看温润这成就,他心里就明白,自己玩不过这样脑子灵活的举人。

  所以他直接开门见山了:“您既然有心指点,在下也不会让您吃亏,这门生意,鲁家做了,但给您三分干股,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糖,都从纯利润里给您三分干股的分红。”

  温润明白,这三分干股,就是他的分红。

  他只管出配方,对方呢,生产,包装,销售都不用他操心。

  给他三分干股,可比一次性买断配方,要实惠得多,以后哪怕有人再加入进来,这三分干股,也是他一个人的,旁人想要动,是不可能了。

  “那鲁家准备占几成?”温润想知道,鲁明这个人,野心大不大。

  “鲁家占三成,剩下的四成,分为四十份。”鲁明果然心大:“这四十份,用来结交攀关系,足够了。”

  拉关系网嘛,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舍不得这丰厚的分红,也攀不上有用的关系。

  “分为四百份。”温润比他更心大一些:“到时候,说出去也好听,不过,你我两家各占六成的干股,这个以后不论如何,都不能变!配方你守好,我这边不会泄露出去。”

  “但是万一有人琢磨出来呢?”鲁明必须要问清楚。

  温润也明白他的意思,这时候可没什么专利保护法,更没有任何秘方的保证。

  一般人家都是祖传,且是只传给嫡长子。

  他们这样合作下的配方,其实是没什么保障的,因为温润先前说过了,这种配方,很容易被人研究出来。

  鲁明也明白,很多手艺人,都有特殊的能耐。

  例如他们家那酒楼的大厨,年逾六十,却有一条非常灵敏的舌头,吃过的东西,只要不是太复杂的,就能知道是什么配料做出来的,还有那位大厨的小儿子,但凡是喝过的酒,就能说出来这酒是存放了几年的陈酿!

  他们家平时吃饭,清淡的跟和尚一样,就为了不破坏味蕾。

  而他们要搞的这个糖果,在他们外行人看来都很容易,那么内行人更是轻易能破解,或者是研究出制作方法。

  所以鲁明一定要问清楚,一旦旁人琢磨出来之后,要怎么办?

  “琢磨出来就琢磨出来吧,送你一句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温润淡定的道:“只要我们不断地推陈出新,不管对方怎么跟风,假的始终是假的,成不了真,而如果他们想要来分一杯羹,你也同意,大家一起赚钱,才是真的发财,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这道理,你可比我懂。”

  “那是,那是!”鲁明擦了擦汗:“您的意思是,这配方,不用太保密?”

  “保密是必须要保密的,但是被人琢磨出来也是迟早的事情,无非是差点口味上而已,也不用担心有仿冒的,再仿冒那也是假的,这种情况杜绝不了。”温润很看的开:“但只要我们保持住领先地位就行了,其他的自然有人去处理,只要利益产业链够大,什么事情不用你出面,自然有人帮你料理。”

  “明白,明白!”商人地位低,可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关键是哪儿都少不了商人,包括朝廷,不也有“皇商”一职么。

  关系网结的大,那就更好控制市场了。

  “其实你也不必紧张,这种东西别看利润不高,但细水长流。”温润道:“只要能做长,自然会做大,等到做大了,能跟朝廷拉上关系,去边关榷场,甚至是跟布匹丝绸一样具有价值,那帮蛮夷肯定会花大价钱买的,这个你放心,他们吃过什么水果啊?到时候都得靠咱们的糖果。”

  就算是没去过这个时代的草原,温润也能知道,那地方不产水果。

  或者说,水果很少,且多数都野生,季节性更强。

  再有一点,温润还盘算着,要是真的能走出国门,不如跟北边的人换奶粉啊!

  奶粉回来做成奶糖,还能再倒腾回去,卖给草原上的人!

  这地方的奶源不多,做成奶粉的条件也不如北边的成熟。

  那就太遥远了,先把眼前的目标确定一下。

  “好的,好的!”鲁明忙不迭的点头。

  在温润的面前,他非常的乖顺,温润说什么他都点头,而且觉得自己像是拨开迷雾一般,清醒的不得了。

  就连牛庆都是如此。

  俩人跟温润坐在书房里,敲定了一份买卖契约,约定温润占据了鲁家“糖”生意的三成干股。

  温润前世就很主意契约精神,里头的约定俗成,他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的,一个是要符合本朝国情,就是不能与律法有任何冲突;另外一个就是要符合他的身份,所以他不管旁的,只管出配方和制作流程。

  鲁家则是按照配方生产,加工,包装和贩卖,一条龙都是他们在搞,温润只当个甩手的股东。

  但是温润呢,还负责推陈出新。

  没规定多久一次推陈出新,这是温润的要求,他觉得规定时间内推陈出新不妥当,要不定时的特推出新才让人有惊喜。

  这么一直聊啊,说啊,最后确定契约书,都到了晚上。

  “看样子,今天就要打扰您了。”鲁明看到外面天黑了,忍不住苦笑了一下:“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

  温润给他的感觉,不像是个举人,更像是个无所不知的大儒。

  是那种把你卖了,你还心甘情愿的帮他数钱的那种“大神”!